文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 赖绮云
趣味『水墨刺绣』对孩子的创意提升
文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 赖绮云
学龄前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重要时段,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而传统的水墨画和刺绣相对来说都比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然而我们通过有趣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接触、了解水墨与刺绣,为他们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奠基。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是借助想象来创造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借助于玩水墨,再利用各种珠片、纽扣、碎布等辅助材料进行创意刺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完成作品。过程中通过这样发自内心的表现感受、体会、求同和求异的思维,我们称之为童趣。童趣在作品中的表现也就是学龄前教育研究的最终目标。
1.初步了解,培养兴趣
陈鹤琴先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学习水墨画首先要有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我们可以先用电脑投影展示一些名家画作和民间艺人的创意作品,提高孩子审美同时让他们大概了解一下画水墨画的方式,例如有:泼墨法、吹墨法,印墨法等等。也可以让孩子欣赏各类的刺绣作品,如广东四大名绣。用玩一玩、试一试去探索帮助幼儿梳理不同方式和不同构图的方法,避免过于重视,使幼儿在一定程度上觉得枯燥,害怕难以掌握技巧,进而失去学习主动性和想象力。
2.走进生活,激活想象
创意、水墨、刺绣是可以相结合的。我园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如今我们将水墨刺绣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多元素教学希望能更好的让幼儿“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幼儿拥有丰富的感知经验是开展艺术创造的首要条件,见多识广方可让创造力在综合表象得以施展。
如我们带孩子们去郊外踏青,不限主题和材料,让幼儿开放性欣赏。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甚至是大自然中寻找他们认为合适的材料,找树叶、捡石头等。从不同角度观察大自然的美,为活动拟定了丰厚的视觉基础。在活动开展前一天,我还让孩子们回家与家长们沟通,并准备好他们所需要的材料,当天带回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我也提前准备了宣纸、白布、针线、毛笔、颜料甚至一些印有简单图案的十字绣。但孩子们发现美的能力还是让我大为惊喜,他们带回了羽毛、树叶、石头、珠片、花瓣……
3.深入实践,激发创造
活动开始了,我先让她们“玩”水墨,幼儿天性爱玩,常常提出“玩”,时时念着“玩”,学与玩虽然对立,却又是统一的。从幼儿兴趣入手,把“玩”的要素渗透到学习,更能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一张白纸,交由小朋友轻轻地印在墨水上,从而染成一张张独一无二的墨印画,用吸管吹未干的墨迹枝条,再用纸巾印墨在纸上,立即生出朵朵墨梅。在表现云雨时,用沾有墨水的毛笔用力地甩在宣纸上,这样的随性与生动怕是艺术家们都自愧不如。在过程中,小朋友们无一不在感受水墨所带来的神奇。白纸从无到有的过程即是一种操作简单的艺术创作,也是对小朋友自身近乎白纸一样的艺术细胞的培养。线条妖娆,毫无章法的墨迹,是从实际生活中给孩子灌输一种人生无定则的思想,告诉孩子在自己手中可以穿凿出自己想象不到的作品,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情,让孩子憧憬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当孩子们爱上水墨,并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后。我让孩子们将一张白纸轻轻地印在墨水上,然后在没干的墨迹上用吸管轻轻地吹,看着墨在清水中自由的变形,就像在海里的水母,墨一丝丝的飘远、散开却始终连着根,不分离。提起笔,墨又慢慢的渗透在白胚布上与布融合,随着笔的带动墨由浓变淡,由密变稀,由深变浅。
幼儿在作画过程中,并非一开始就有完整成熟的想法,而是在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这时候教师对于幼儿的鼓励和引导就显的尤其重要了。当孩子理解能力较差时或跟不上进度时,我会让他们看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并对他们的作品给予鼓励与肯定。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完成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像什么?”孩子最不缺乏的就是天马星空的想象,有的说:“像一只漂亮的孔雀,展开它漂亮的羽毛呢。”有的说:“像一条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把珠片、羽毛、树叶、花瓣等材料经过不断的尝试、摆放,他们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制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有用莲蓬制作的电话,可能因为孩子觉得两者都是微喇叭形的,而中间都有很多小孔;有红色的馒头,孩子用红色来表示热的物品;还有珠片做的鱼鳞。这就是相似形,由一个东西转化为另一个东西,这就是艺术。看着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通过这样发自内心的感受、体会,这样的氛围也感染和带动了我们,仿佛就像是回到了童年。
创意水墨刺绣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但启迪了孩子们心智,自由自在的创造;更是发掘了潜能,激发与培养了创造力;锻炼了耐心,提高了审美。使他们善于发现,同时也很好的宣扬和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孩子热爱祖国的情感。孩子们在个人培养社会化中也是受益匪浅。每个孩子都是上进的,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好,他们都很细心投入。从自选的辅材料就不难看出他们的用心和创意,五彩缤纷的纽扣组成的裙子、优美华丽的羽毛组成了树林、洁白柔软的卫生纸可以化作漫天白雪,这样的奇思妙想是要靠孩子们平时的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积累起来,再外加想象得出来的。生活源于艺术,学龄前儿童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着奠基作用。以往的刺绣,孩子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完成,使孩子缺乏耐性,新形式的创意刺绣在学习时间上的大大缩短使得水墨刺绣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了,孩子们更具有成就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会让孩子上台进行作品展示,而讲台下的孩子会进行欣赏。所以就会出现类似以下对话:
品言:“你绣了一条胖胖的鱼?”
晴晴:“你的鱼在池塘里游,水这么黑,不会死吗?”
诺诺笑着说:“这是清道夫,专门吃脏的东西”
晴晴又说:“吃完后,池塘的水会变蓝吗?”
诺诺:“那就再画一幅蓝色水的画,不就行了吗?”
……
说着说着,几个孩子就大笑起来。在交流过程中,他们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感受和体验。在欣赏作品时他们善于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乐于提出建议,被建议者也乐于接受并改正。
圣经有言:“施比受更有福。”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团结互助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活动中他们学会互帮互助,共同解决困难是给我最大的惊喜。比如有个孩子想要用棉线来制作头发却发现材料用完了,旁边有材料的孩子就会去主动分享,没有过于依赖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学会了共同解决问题,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也开始渐渐形成。这让我为见证了孩子们的又一次成长与进步感觉到了愉悦和自豪。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就像在同一片土地上播下花种,但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因为气候、品种不同等各种因素而使彼此之间产生距离。这个时候作为园丁的我们就需要“因材施教”引导和浇灌个别自控能力与发展都不太好的小花。如在孩子们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时,我就会用一些寓言故事来激励孩子们,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学习进度中产生差距,看到同伴们都一一学会了泼墨、绣花等进而产生畏难心理显得手足无措,东张西望。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上前去询问,教导或者拿出图案简单的十字绣稿帮助他们学习,让他们与同伴之间缩小距离,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孩子们也会因为这样热情越来越高涨,越来越积极。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
无论是水墨画的淡逸劲爽、笔酣墨饱,还是刺绣的雅艳相宜、栩栩如生都那么让人陶醉,外撒上一把“创意”让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产生的作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深远的传统会变得亲切有趣,潜力会得到了充分挖掘,而审美、自信、互助、耐心就更像是“养分”供给孩子们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