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源市龙川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建新
创新『思品』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文河源市龙川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建新
思想品德课注重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学好思想品德课有利于广大学生增长知识,丰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在教学中,我不断创新“思品”教法,激情激趣,因材施教,努力建设“思品”高效课堂。
“亲其师,信其道。”激情课堂,善启善到的教师比较容易让学生喜爱,是学生心中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采取激情、激趣的一些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会拒绝》这一课时,我选用了《潘多拉魔盒》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拒绝什么,为什么要拒绝,怎么样拒绝。也可以从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七年级的学前教育,我就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逐渐培养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的人生转折时期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中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当“调试”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在课堂上,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点名要求各层次的学生来完成;在学习小组评价上,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问题的难易来给学生和学习小组不同的评价分数;我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根据我校编排学习小组的特点,要求组长和学科负责人必须全部完成,而其他组员则可只完成课内练习就行。这样做,能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因为理解尊重学生,自己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一节新课的学习,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授课,还是课后的作业复习,学生们都非常配合。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思品课堂“活”起来,我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法:一是充分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学校的导学案,课前引导学生借助导学案,自主预习思考课文,尝试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一做法,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关注老师的评讲,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二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认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我在教学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框《感悟青春》一文中,设计了一个小菲与异性交往的小品:小菲的同学李宵的成绩特别好,特别爱帮助别人。小菲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高兴为她解答。没多久,同学在他们背后指手画脚,于是小菲便躲着他,他们也彼此疏远了。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讨论:“小菲的做法你怎么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再派一个代表把结论说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这样的做法,因为结论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所以学生记得牢。考试中,凡是学生自己探讨过的问题,学生都回答的非常好。三是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探究式的教与学过程,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非常多的好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会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努力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精心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思想品德的课堂更具活力,更加高效。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