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诚
地方志批评理论初探
池 诚
地方志批评可以分为具体或个体的地方志批评以及一个时期或时代的地方志批评。地方志批评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客观地阐释地方志。
地方志;批评;理论;不同时期
地方志批评,就是对地方志的理论“解释”。这种解释,首先是关于地方志理论,其次是关于地方志的社会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应用价值。地方志批评是建立在地方志理论和地方志社会功能基础之上。地方志批评可以分为具体或个体的地方志批评以及一个时期或时代的地方志批评。对于具体的或个体的地方志书而言,地方志批评一般是个人对于地方志的理解和阐释;对于一个时期地方志的批评,是指在了解该时期地方志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思想活动,主要针对地方志的文化特征或现象的。个体地方志批评分为前期批评和后期批评,批评随机、零碎,不系统;一个时期或时代的地方志批评主要针对地方志不同文化特征或现象的批评,这种批评系统、深思熟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从地方志的发展历史来看,个体地方志批评与地方志同时产生。可以说,从最初的地方志产生开始,这种批评方式就自然产生和存在了。《四库全书》中收录了历代一些优秀地方志,每一部志书都有比较客观的点评;章学诚的《方志略例》、寿鹏飞《方志通义》、甘鹏云《方志商》等都有对地方志的批评性记述。个体地方志的批评一般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地方志编纂过程中的批评和地方志出版后的批评。
这个阶段的地方志批评是地方志最初的批评,也是地方志编纂者、部分地方志专家学者和管理者等所进行的批评,也可以看作是地方志的自我批评。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策划、制定地方志编纂思想、编纂方案、篇目大纲。从确定地方志编纂思想,策划地方志编纂方案、篇目大纲,这一阶段属于地方志的早期批评阶段。地方志编纂思想,是依照不同时期的国家、地方关于地方志工作的大政方针,结合一个地方或区域实际确定的地方志编纂总要求。按照这一总要求,编者和参与地方志前期准备工作的专家学者,通过学习研究思考,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同时借鉴已出版的同类地方志的编纂经验,根据地方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特点,在地方志编纂思想的指导下,有选择有目的制定地方志编纂“义例”或凡例,以及方案和篇目大纲。这一阶段的地方志批评,是要求在熟练掌握地方志理论和熟悉本地基本情况的条件下,编者及参与者自发自觉的进行的。
全国第一次新编地方志编纂工作启动后,关于地方志的编纂思想、编纂体例和编纂方法等问题,许多地方志专家和历史文化学者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批评论证。明确地方志记述中要明古厚今、政治运动记述宜粗不宜细、人物的记述要收录标准一致、生不立传等思想原则,这些都是对于地方志编纂历史的总结和借鉴。在志书篇目编排中,强调既要科学,又要符合当地实际、突出特点。在经济中有关农业、工业、商品服务业的前后排列问题,在不同地方情况就不尽相同;还有城市与地方、直辖市与省、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北方与南方等在地方志篇目设计中都不尽相同,同一地区不同地方又有其特殊性。对于地方志的篇目名称既要求符合地方志的理论规范,又要彰显地方特色。本世纪初开始的第二轮新编地方志工作,对于几十年改革开放的记述,因地制宜,地方志基本上客观地反映这一历史变化。
2.地方志资料的征集和编辑整理。地方志篇目大纲制定完成后,按照地方志的编纂思想,进行地方志资料的征集和编辑整理。这个阶段的地方志批评主要把握资料的地方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编者依据地方志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既要全面系统地征集资料,又要科学鉴别和编辑整理资料,使地方志所采用的资料科学、全面、系统和详实。虽然,资料选择是依据地方志的体例、篇目,但同时要认识到资料对于地方志的体例、篇目有进一步的修正作用。这个阶段的地方志批评,编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认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的研究分析能力,同时具有厚实的地方志理论基础,否则,不经过修正的地方志篇目、体例以及没有经过鉴别批评的地方志资料,会为以后的地方志编纂留下隐患。
3.地方志总纂。地方志的总纂过程,是地方志在出版前最后一次对志稿的补充修正过程。总纂者利用地方志理论的指导,在学习或领会时代的地方志思潮、现象的前提下,对志稿做一次系统的补充修正完善。这一过程由编纂者个人自觉学习借鉴对志稿的批评过程以及参与志稿评审的专家学者对于志稿批评的过程组成。通过编纂者的“自我批评”和专家学者的批评,最后形成定稿,交付出版。这一阶段的批评,使志稿在资料内容上更加丰富准确,结构、编辑形式、用词用语、文风等方面更加规范,进一步促进地方志的科学性、时代性、服务性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水平的提高。
如果把前一阶段的批评说成是地方志的“自我批评”阶段,而出版后的批评可以说是对地方志开“批评会”了。
清代地方志学者孙星衍对唐人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的评述为:“不载书传名目,又间有异说及疏漏之条,若大坏不在成皋,大别不在安丰,鱼台不载伏羲陵,曹县不载汤冢之类,是其小疵,然其大体详瞻,可以证今方志乡壁虚造之说,无此书而地理之学几绝矣”。①孙星衍:《岱南阁集》,《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清人张驹贤赞《元和郡县图志》为“辅治经国之书”。
明人康海为当朝韩邦靖编纂的《朝邑县志》序中:“余读《郡邑志》,盖将极天下之撰矣!然益繁而不能详,晦而不能白,乱而不能理焉。此安在于志耶?夫志者,记也。记其风土文献之事与官乎。是郡邑者可以备极其改革,省见其疾苦,……”吕楠《朝邑县志》序:“纪录质实而文彩焕炳可诵,其传人物说,高翔、程济及烈女刘氏事,婉乎若睹其人。真足以廉顽而立懦,不可谓无笔力也。”②《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卷),凤凰出版社2007年。清人章学诚认为“《朝邑志》是一篇无韵之《朝邑赋》,又是一篇强分门类之《朝邑考》”③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武功县志》三卷,明康海撰。凡山川城郭,古迹宅墓,皆括於地理。官署学校,津梁市集,皆归於建置。祠庙寺观,则总以祠祀。户口物产,则附於田赋。艺文则用《吴郡志》例,散附各条之下,以除冗滥。官师则善恶并著,以寓劝惩。”章学诚对于康海《武功志》的评论:“夫康氏以二万许言,成书三卷,作一县志,自以谓高简矣。今观其书,芜秽特甚。盖缘不知史家法度,文章体裁,而惟以约省卷篇,谓之高简,则谁不能为高简邪?志乃史裁,苟於事理无关,例不滥收诗赋。康氏於名胜古迹,猥登无用诗文;其与俗下修志,以文选之例为艺文者,相去有几?”①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从全国第一轮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始,到现在进行的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地方志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阶层,借助于《中国地方志》和各地的地方志刊物、媒体等,对出版的地方志书提出了许多批评和建议。地方志借助于社会各界的批评,不断开启地方志与社会的全面化接触与沟通,为地方志文化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机遇。
总之,出版后的地方志书,人们在阅读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认识,地方志可以借助于这些不同声音,推动地方志理论的创新和方志文化的发展。
地方志发展与其他文化发展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并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并成《敦煌本唐代图经再考》分析,地方志的主体结构在唐代就已经基本形成。从南宋开始,以地方志作为地方综合资料文献的地情书——地方志的体例结构才基本定型。但由于从秦到清国家封建体制的继承性,两千多年的地方志文化,封建文化的思想特征传承不息,却难以突破封建文化的历史窠臼。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地方志文化借助于西方史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新的技术如照相、地图绘制等方法和理论,使地方志的分类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
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革的情况下开展。初步的工业化和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使中国社会从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和生活观念中全面彻底解放出来,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许多新的观念、理论以及技术成果被直接和间接地为地方志所应用。地方志从体例、结构和编纂以及地方志文化等方面都有重大创新。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基本上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是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科技、新理论、新思维使世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新时代。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背景下,探索和构建地方志批评理论体系,真实体现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作用。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随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中央为了了解郡县的情况,要求地方将舆地详情上报,这就为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从遗存的地方志资料来看,地方志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特征,说明地方志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观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的历史过程。
1.汉魏六朝时期,私修史志之风盛行。这一时期,地方志有三类:一是地理志。多记一方疆界、区域、山川、道里、户口、民情、风俗等。二是郡书。多记郡国乡邦先贤、耆旧节行等。三是都邑志。多载城池、郭邑、宫阚、花囿、观阁、仓厩、陵庙等。不管是地理志、郡书还是都邑志,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了解地方、教化百姓的历史资料,突出地方志为上层社会或统治阶级服务的功用和目的。
2.隋唐时期,方志官修为主。据《隋书·经籍志》①《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97年。记载:“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采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到了唐代,由皇帝下诏,全国各州府每三年(一度改为五年)一造图经,送尚书省兵部职方。唐人李吉甫认为“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周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②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华书局2003年。他认为地方志应发挥经世致用之作用,他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志:“舆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元和郡县图志》开创了地方志对于地理人文历史综合记述的新时代,也奠定了后世地方志记述和分类新形式。
3.宋代继《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而兴全国性的区域志,并总汇地记、图经而创州、郡志。方志学者张国淦认为:“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③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序,中华书局1962年。南宋志书,体例分为平列门目、纲目体和史志体三种类型。平列门目是在图经基础上加以扩充,纲目体是在平列门目大类下设目,以纲统目。史志体即模仿正史的纪传体例设置类目。南宋志书的一大共同特点是“文约事备,文直事核”,并完成了图、志的融合,开创了地理、人文、历史的综合记述。
4.元代地方志在继承宋志的基础上有许多创新。元代创修的《元一统志》,开创了国家范围志书编纂的新形态。张铉以志拟史,将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作为编志宗旨。提出志书应实录“是非善恶”,尤其是人物志,要“巨细兼该,善恶毕著。”方志的取材“应采取前志所详,今志皆略;前志已书,今则不录的方法。”“官署姓名,已入前志者,不复具录。”“历代以来碑铭记颂诗赋论辨乐府叙赞之作,不复详载。”④黄燕生:《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
5.明代的地方志编纂是我国地方志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明洪武间、永乐间、弘治、正德年间,多次下诏遍征天下郡邑志书和修志。方志体例采用纲目式二级分类或三级分目。方志编修以官修为主流,在纂修方式上,有繁、简两派。同时,将史书的编纂原则及方法用于修志工作中。杨一清《嘉靖九江府志》序云:“国有史,郡有志。志以述事,事以藏往,藏往以知来,故文献足征焉,劝戒不惑焉。”⑤黄燕生:《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张冕《嘉靖孝义县志》序云:“野有记,器有铭,人有传,家有乘,郁郁乎文盛矣。”⑥黄燕生:《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弘治抚州府志》序云:“纪载核而不浮,明而不晦,直而辨,公而理。由今而古,古无遗;由今而后,后有征。”⑦黄燕生:《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万历彰德府志》序:“纪载欲实,实则信;去取则直,直则公;闻见欲博,博则赅;文词欲工,工则传。”姚九功《万历潞城县志》序提出“直而核,质而不俚,华而不涉于泛,可以证往,可以鉴来,诚兼三长,而为邑之实录也。”⑧黄燕生:《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
6.清时多次诏编新志。除各级政府官修的府、厅、州、县志外,清地方编修乡镇志。乡土志的《例目》规定:“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实,于地理则讲乡土之道里、建置及本地先贤之祠庙、遗迹等类,于格致则讲乡土之动物、植物、矿物。”同时,清代又有大批学者投身修志事业,不同学术观点在修志实践中通过对历代方志理论的探究和批评,形成了两大方志学流派——考据派和史志派。朱士嘉概括考据派修志理论的特点:一是修志者当无语不出于人,详注出处,以资取信;二是“贵因不贵创”;三是“信载籍不信传闻”;四是重视地理沿革的考订。①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的起源特征及其史料价值》,《史学史资料》1979年。史志派代表人物章学诚认为:“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志为史裁,全书自有体例,志中文字俱关史法,则全书中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②章学诚:《州县请立志科议》,《文史通义》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民国期间地方志由于西方文化的熏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等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从近代地方志开始,记述开始逐步用白话文。如孙奂仑修、韩坰纂的《洪洞县志》在地图绘制采用新法,绘经纬度、图例和比例尺,建置志述光绪新政时增设邮政,武备志纪警察,学校志纪高小学校、国民学校等。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省,逼近河北、察哈尔,宋哲元序:“使人心团结,民气奋兴,拨乱而返治,振衰而致盛,弃弱而为强”成为《察哈尔省通志》纂志之旨。《长城战役纪略》纪录了二十九军的抗战功勋,专设“蒙古”一章对日寇策动“蒙古自治”进行强烈抗议。“大事记”也多记抗日斗争。③黄燕生:《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黄炎培纂《川沙县志》,在志书之前设立大事列表,针对当时国内外形势设立大事记,突破传统上对于大事记的收录要求,这是特别时期知识分子宣传国际形势,开启民智的一种大胆尝试。特别是在救亡图强、鼎新求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一大批既有深厚渊博国学、又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黎锦熙、傅振伦、柳诒徵、黄炎培等等参与地方志编修,极大地推动了地方志的发展和理论创新。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过新民主义革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期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第一次真正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恢复民族自信心,恢复社会生产力,丰富人民生活,建立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成为当下全中国的最大政治。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编纂反映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新地方志书,地方志确立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真实的记述地方历史的发展和现状新思路。对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记述问题,以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准。关于地方志的体裁要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针对地方志体例和结构的问题,提出新的地方志结构使用章节体、或条目体、混合体等;要求地方志记述上必须用语体文;时间记述上民国以前用历史纪年并括注公元纪年、民国后用公元纪年;志书分类必须符合社会的科学分工和规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形成以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为地方志主体的地方志理论架构,体裁上形成了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的模式。与民国时期的地方志相比,地方志的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的地方志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人民生活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内容记述篇幅更大,门类划分更加科学,充分反映了人民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人物的记述上充分体现地方志是为人民立言,以为人民立传、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奉献的优秀模范人物立传,摒弃了传统的志书传记人物的选择方式和修志理念。
事实上,地方志与其他文化一样,每一次进步和发展,不但有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继承性和批判性。新中国的首轮地方志发展创新,就是批判地继承地方志历史文化,批判地接受新的文化成果和思维方式方法,推动地方志的发展与创新。分析研究首轮地方志成果,其实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篇章结构、资料处理、文体文风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地方志的部头太大,使地方志书应用不太方便。而且随着各地和各行业年鉴编纂的逐步开展,海量的志鉴出版,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资料的科学整合应用不到位,志鉴成了文件汇编和年终总结的集大成。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思想、新成果为地方志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探索地方志新的编纂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是新的历史时期地方志批评的责任与义务。
当代地方志编纂起始于20世纪末,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地方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志批评主要围绕改革开放的记述问题、第二轮修志是修通志还是断代志问题、续修志书的内容前后衔接的问题、地方志对于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问题,如图、像、视频等的应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应用,以及地方志成果开发应用和地方志文化的普及等问题开展研究讨论。
10余年来,《中国地方志》以及各省市编辑的地方志杂志,作为地方志的重要理论平台,也有许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为当代地方志的发展创新提供了理论上探索。随着地方志文化的发展和普及,参与地方志批评的渠道和人群更多更广,特别是全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成为地方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创新的风向标,也推动了地方志批评理论体系的进步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围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地方志编纂,为地方志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志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深远。另一方面,全国首轮修志工作完成后,地方志成果成为当代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地方性文化产品,地方志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地方志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从国家到地方开始建设地方志馆,加之各地地方志网站建设,微信平台建设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地方志成果数字化,极大地推动了地方志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地方志文化的普及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地方志批评是关于地方志的理解与阐释,对于地方志的正确阐释是地方志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也是规范地方志发展,推进地方志文化普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地方志批评,对于探索地方志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创新至关重要。地方志批评与其他文化批评一样,也需要构建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批评方法、自身的评价尺度以及相对自律的话语体系。在地方志批评理论的构建中,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至关重要。
方法论,是批评实践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在地方志批评过程中,地方志批评不仅要有一种独立的、系统的批评理论作支撑,而且要有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地方志批评的方法论要以地方志史和地方志理论为依托,以地方志为研究对象,以地方志批评实践为主要存在的方式,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科学的地方志阐释手段,达到推进地方志理论发展完善和地方志文化发展的目的。所以,利用好方法论是提高地方志批评质量和开展地方志学术研究的关键,也是建立地方志批评标准和新范式的理论基石。地方志批评与其他理论学科的批评一样,只有客观地、辩证地来归纳分析地方志历史成果及其发展经验,历史地呈现不同时代的地方志特色和历史人文价值,借鉴吸收历史上地方志的理论发展成果,才能构筑具有当代地方志自身价值的批评理论,也才能推进地方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其服务社会的价值作用和水平。
地方志批评不能脱离地方志理论而谈论地方志。首先,要求地方志批评家需要熟悉地方志理论和地方志发展历史。因为,地方志批评的对象是正在编纂或者已出版发行的地方志书,只有在深谙地方志理论和地方志史的情况下,批评家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呈现地方志书在地方志本体与文化诉求方面具有的独特价值。其次,中国的地方志发展历史悠久,地方志成果是所有人文历史文化成果中最为丰富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地方志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价值体现,只有熟悉地方志理论和发展历史,才能客观、科学地评价地方志,准确地把握地方志的时代作用和历史价值。三是地方志批评家必须要有前瞻的思维理念。古语说。登高望远,地方志批评者只有站在地方志历史和理论的高度,依据敏锐的观察分析和前瞻的思维理念,才会发现地方志的新天地,引领地方志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地方志的文化发展历史渊源深厚,要建立地方志的学科体系,就必须要厘清地方志的渊源。大约从宋代开始一些学者认为地方志是古代地理书的发展。如王象之说:“世之言地理者尚矣,郡县有志,九域有志,寰宇有记,舆地有记。”①王象之:《舆地纪胜》序,《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另有部分志家认为是史书之流别。郑兴裔认为:“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②郑兴裔:《广陵志》序,《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还有杨升云《瑞阳志》序认为志书为舆图、史书的综括:“为图于首,则职方氏之遗意也;列志于后,则班孟坚之家法也。”③杨升云:《瑞阳志》序,《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吴寅邦《道光安顺府志》跋:“史主文,志主实;史尚略,志尚详;史陈论断,志尚沿袭;作史者考诸志以为去取,作志者传其美以备参观。”④吴寅邦:《道光安顺府志》跋,《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纵观地方志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史与志是互为表里。地方志是记述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地情书,是史书资料的渊源。地方志学科属性上是属于历史的范畴。
总之,从地方志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分析,地方志批评理论与地方志共同成长。一是地方志批评以地方志文化特质为基础,敏感于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并致力于文化的时代性建设,形成以人文、人本、应用为基石的方式方法。二是地方志批评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用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思维方式,形成了科学、客观的阐释方法。三是地方志批评有其自身的评价尺度和相对自律的话语体系。所以,完善地方志自身的主体价值,构建适合地方志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地方志批评的宗旨和目的。
K29
池诚,陕西省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陕西咸阳 712000)
刘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