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燕萍 陈志明 陈小红
家庭医师服务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骆燕萍 陈志明 陈小红
目的:通过对社区抑郁症患者应用家庭医师服务模式,评价其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70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院外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医护人员上门服务。观察患者6个月后抑郁发生情况以及6个月前后WHO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6个月后抑郁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6个月前生存质量各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院外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家庭医师服务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其抑郁程度。
家庭医师服务;抑郁症;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以及来自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使抑郁症发病率愈加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跃居第二[1]。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及慢性化的特点,会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带来心理和生理的严重危害,同时对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也大大增加[2]。20世纪后期,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之一的家庭医师服务兴起,通过签约服务为家庭及家庭成员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以期能够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健康需求。已有相关文献报道[3-4],家庭医师服务模式对高血压病、精神病患者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目前大多数抑郁症治疗方法为入院治疗,治疗环境封闭,与社会环境脱节,治疗出院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不够理想[5]。针对家庭医师服务对抑郁症患者应用鲜有报道,本文将针对出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社区家庭医师服务模式的护理干预,评价其对抑郁症患者的个人与生活能力恢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并出院后的抑郁症患者70例,入选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症诊断标准。(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分≥21分[6]。(3)患者具备一定的沟通力且与监护人共同生活。(4)签署自愿协议书,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孕妇、其他精神疾病、严重躯体、脑部、脏器等疾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3例,年龄22~57岁,平均(28.23±6.56)岁,病程(2.10~8.80)年,平均(2.92±1.31)年;女22例,年龄24~63岁,平均(30.02±5.73)岁,病程(1.70~9.20)年,平均(2.81±1.78)岁。观察组中男15例,年龄20~62岁,平均(27.68±7.03)岁,病程(1.80~9.20)年,平均(2.88±1.27)年;女20例,年龄21~61岁,平均(28.91±6.24)岁,病程1.90~9.70年,平均(2.90±1.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团队组建及患者档案建立 本次研究家庭医师服务模式成员包括精神科主任医师1名,责任护士2名,心理咨询师2名,均为精神科技术骨干,团队梯队结构合理。团队组建后对患者进行分配并建立每位患者的独立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构成情况、经济情况与既往病史等,方便记录并随访。
1.2.2 服务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医院出院后的指导方法进行服药与康复,定期去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进行检查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每月2次的家庭随访,每次2 h左右,具体随访内容:(1)了解与分析患者自身生活能力、精神状况,并给予患者合理化的建议,保证患者持续渐进的恢复生活能力。(2)评估患者的职业技能,从工作能力、态度与耐度出发,给患者提出工作建议,合理选择与安排工作。(3)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及康复情况,有无不良反应或服药依从性情况,提高患者症状复发的预防能力。(4)了解与评估患者家属对其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与重视度,嘱家属包容、接受患者的心理与生理行为,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另外督促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计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培训家属具备一定的疾病监管与用药指导能力。(5)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随访最后对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进行20 min的心理疏导,主要以倾听为主,倾听患者最近各方面的心理与生理表现、负面情绪等,从患者角度出发,帮助患者进行情绪控制,疏导负面情绪,建立积极有益的生活理念,寻求合理的情绪宣泄方法。(6)由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电话或QQ微信随访,了解患者最新情况并给予正面积极的指导工作。
1.3 评估标准 干预后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1)SDS是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使用简便,分为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4个等级:很少、有时、经常以及持续,正向评分为1~4分,20个条目的评分相加得到粗分,然后乘以系数1.25后取整即得标准分。目前中国常模:分界值T=53分,53分以下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7-8]。(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 QOL-BREF)中除了两个主观题,其他24个调查条目分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个区块,每个条目按正向评分为1~5分,分数越高表示该条目生存质量越好[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家庭医师服务模式中SDS的应用 抑郁自评量表(SDS)是有效的检测抑郁症患者自身焦虑、抑郁情况的研究量表之一,能够有效评估抑郁症患者近期内的精神状态。抑郁症患者因为抑郁程度的不同,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处理、工作上的能力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表现的不同。参考患者的SDS评分可以对患者的抑郁程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10],可根据SDS总体以及各个条目的评分进行分解,针对性的提高患者某方面的恢复程度。因此,对于SDS的有效性及普及性需进行判断。李美娟等[11]从抑郁症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关系进行了SDS评价与分析,显示SDS可以作为诊断抑郁症患者以及评价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工具。段泉泉等[12]通过CNKI检索SDS文献并进行统计,发现从1984~2010年SDS文献的数量应用大量增加,已有2000多篇文献,其表示SDS应用在患者尤其是精神科患者的案例最多。因此笔者认为在家庭服务模式随访中,对患者进行SDS的评分,能够持续有效地跟踪患者的症状,了解患者的需求与存在问题,从而可以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本文在随访中应用SDS评分对每个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具有明显的效果。
3.2 家庭医师服务模式提高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 抑郁症患者由于心理及生理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烦躁、疲倦、绝望等生存质量问题[13]。因此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是院外恢复的重点[14]。WHOQOL-BREF作为公认的生存质量检查标准,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WHOQOL-BREF的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6个月后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6个月内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服务模式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另外,在6个月的服务中发现,由于药物反应、社会环境的压力以及患者自身行为退缩等原因,患者容易产生生存质量问题,感到沮丧,缺乏生活斗志[15]。因此笔者从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支持着手,促使家属包容与接受患者的行为,掌握一定的用药知识,并让家属具备一定的病症监管能力,在生活与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帮助,构建和谐家庭。同时对患者进行电话与QQ微信的回访,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并提供帮助,引导鼓励患者,提供其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家庭医师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抑郁程度,尽早帮助患者真正回归社会。同时,在家庭随访过程中,对不同患者的病症了解,能够总结抑郁症患者院外的生活想法,对以后社区抑郁症患者的发现与预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白淑英,赵贤芳,赛音朝克图.老年期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新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2):234-236.
[2] Meurk C,Leung J,Hall W,et al.Establishing and governing e-mental health care in australia:a systematic review of challenges and a call for policy-focussed research[J].J Med Internet Res,2016,18(1):e10.
[3] 丁平俊.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5.
[4] 黄 成,张永生,宋德宽.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干预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5):134-137.
[5] 马丽波,张金玲,滕伟钰.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34-35.
[6] 李 霞,王 燕,管立群,等.单、双相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J].武警医学,2015,26(4):353-356.
[7] 孙桂志,金 雁,郭 丽,等.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抑郁与服药依从性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6):684-685.
[8] 刘 宇,秦月兰,何国平,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16-1118.
[9]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77-83.
[10]忻丽云,侯春兰,王润梅,等.抑郁症抑郁自评量表的因子结构分析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21-1523.
[11]李美娟,徐 娟,刘永忠.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0):1512-1513.
[12]段泉泉,胜 利,沈学武,等.SAS及SDS在中国应用状况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4):124-128.
[13]刘 双,李 峥.阅读疗法在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01-105.
[14]陈 鲁,陈宜刚,林 征,等.抑郁症患者的生活治疗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5-18.
[15]戚惠娟,曹新妹.个案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主观感受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9B):3250-3251.
(本文编辑 陈景景)
Application of family doctor servic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LUO Yan-ping,CHEN Zhi-ming
(189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Shenzhen 518115)
CHEN Xiao-hong
(Dak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Shenzhen 518115)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through the service model of applying family doctor service model for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Methods:Selected 70 depression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4 to March 2016,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the conventional out-hospital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was adopted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6-month family doctor and nurse door-to-door service was adopted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pression of patients after 6 months and WHO survival quality scal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6 month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occurring of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comparison of survival quality scale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6 months, the scale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family doctor service model for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outside hospital could improve the patients’ survival quality and reduce their depression degree.
Family doctor service;Depression;Application
518115 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189社康中心(骆燕萍,陈志明),深圳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大康社康中心(陈小红)
骆燕萍:女,本科,主管护师
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非扶持类)(20160608094333532)
2016-10-19)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