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7-04-12 13:55袁桂芳宋洪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袁桂芳+宋洪波

(抚松县兴参镇榆树学校 吉林白山 134500)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学生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生活资源的有利开发,为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之间建立教学途径,不仅要促进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在本文中,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利用生活情境的主要意义,并分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从而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 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产生之间关系,为了促进创新性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将生活化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用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1]。因为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数学学习需要锻炼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推理能力。并且,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小学生的思维变化以及自身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利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小学生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实现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结合,这样小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还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多兴趣。

将生活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将抽象性的知识更形象化。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地位,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发展需求,保证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所以说,情境教学是知识形象化教学的主要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现意义。

二、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利用生活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所以,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生活情境,能够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多兴趣。因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对生活情境教学方式的创建比较低[3]。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并将学习到的知识以图片、声音、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更集中。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能够集中学习注意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知识就会更关注,也能跟着数学教师去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减法,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工具来实施教学,如:利用火柴,让学生对一盒火柴数量进行计算,因为火柴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工具,所以,利用该工具实施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实施教学,在对减法知识进行教学过程中,利用动态性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对其观察过程中,形成数学意识,并学会对数学知识的计算。比如:在多媒体视频上,可以看到有20个苹果,如果掉下来5个苹果,学生需要计算,树上还存在几个苹果。当教师提出该问题后,教师就要将该计算方式列出来,以实现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目标的合理實现[4]。

2.数学课堂活动的开展

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方式,促进数学课堂活动的有利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方式的创建并不是局限在多媒体利用上,在整个课堂学习中,教师为生活情境教学的主要角色,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生活情境创建的主要人物。在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角色扮演是一个游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促进生活情境与角色扮演方式的结合运用,并为小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学生在不断参与过程中,也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教会学生认识人民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扮演售货员,并对各种商品进行标价出售,从而使学生在买卖过程中认识到人民币的正确使用方式。所以说,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利用生活情境促进学习活动的积极形成。

3.实践活动的实施

利用生活情境促进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因为实践活动能够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促进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所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互结合,并在课堂上将其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存在,充分掌握数学知识[5]。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让每个小组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这样学生不仅能主动探索知识,还能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会学生学习测量长度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对桌子、椅子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这样不仅能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有利发展,还能方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简单性,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的魅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保证能够满足学生需求情况下,选择出合适的数学教学资源,并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志强.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25):82.

[2] 杨晨毓.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文信息,2016(2):276.

[3] 曾淑芳.浅议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时代教育,2016(6):248-248.

[4] 孙萍萍.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外企业家,2013(23):222-222.

[5] 连琼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5(2):35-35.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