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尔哈提·苏力坦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教学实践的思考及试验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高效课堂教學的关键策略:1.建立合理的教学目标;2.进行教学情境的预设;3.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4.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教育过程大多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指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一、建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的灵魂所在,教师在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应该高屋建骊, 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训练以及解题过程等都进行一定的要求或者侧重。只有按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规律进行目标的设定, 并且将教学目标贯彻在教学的过程中, 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并且收获一定的成长和感悟, 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以教学体系为主, 进而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具体化。例如, 在进行认识钟表时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具备了对钟表时间的感性认识, 只是对于一些细节还有些模糊。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从一开始的逻辑辨识引导转化为对钟表时间的学生自我发挥, 让学生通过自己给钟表定位辨识钟表时间,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来进行课堂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进行教学情境的预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容易接受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 一些学生在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于教学过程进行一定的情景预设,采取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使数学概念变得生动起来,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课程预备中,不妨对课本上的一些题目进行一定的调整,转变为学生喜欢的一些卡通或者童话人物,贴近小学生的具体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角的度量这一课程时,可以为学生展示三幅分别是300、450、600的滑梯的图片, 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滑哪个滑梯,并由此引出角的度量的概念,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教学氛围。
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乐学。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学生的参与动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尤其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情境,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生的主动参与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好课堂教学情境。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统计知识,统计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并枯燥,如果不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他们的情绪和思绪引进课堂,那么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先预设了一个教学情境,上课伊始这样引入新知识点:“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的水果,你们选出其中最爱吃的一种吧!”接着出示苹果、桃子、梨、橘子、葡萄、香蕉、西瓜的水果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么多的水果,纷纷都说自己喜欢吃什么,这时我强调说:“你们是否能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记录下来?”同学都说:“能。”整堂课学生都处在吃水果的兴致中,这样就用水果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了课堂,把他们“吸引”住了,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的重要标准。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进行层次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改进期间应重视学生的建议,适时改进,使得学生对于数学教学不抵触。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新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性格的不同、对知识接收能力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致力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策略也是相应的不断发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课程深化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创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雯.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