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体能训练融入的意义分析

2017-04-12 22:28江国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江国洲

摘 要 在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是极为有利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完善相应的改革措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另外,教师也应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教师也应该看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实际体育锻炼中,明白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从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体能训练的意义、体育教学的创新研究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教学 素质体能 训练融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学校也在调整教学模式,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身体素质下,进行学习。高中学生面临着较升学压力,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其身体的健康成长,对于其心理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通过引进体能训练活动,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为体育教学的推进奠定基础。体能训练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因此,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1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教学起步较晚,以往教学中,学校往往将体育作为一门副科来对待,往往只重注学生文化素质的增长,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不是太过重视。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没有空余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身体素质一般较差。因此,我国高中院校应当将素质体能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让学生能够得到较多的锻炼。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多重视身体素质的提升上,终身体育等的思想也被广泛的接受。在这样背景下,某些高中院校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高一高二学生的体育课,更像是自习课,而高三的体育课被其他的课多代替。实际上,在高强度的上课时间安排下,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并不十分高,应当实行劳逸结合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相应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等正在逐步成熟,面临着一定的困惑,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时,学校更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让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

2体能训练的意义分析

2.1提高身体素质

体能能够反映一个人具体的身体素养,因此,学校应当将体能训练放在体育教学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心理等多种情况因素,高中学生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很容易导致其世界观、人生观等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利于其更好地工作或者学习。尤其是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小的高三学生来说,面对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的考试,数量众多的练习题,部分学生心理上或许承受不住,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其自身学习水平的提升,对于其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引进素质体能的锻炼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心理上的健康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此项运动项目应该要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得到较多的锻炼。

2.2提高体育成绩

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能训练,能够较为明显地提升其体育成绩。随着我国政府对于体育的重视力度,在高考成绩中,也将体育成绩作为考察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化素质的提升,还应该注重其体育素质,实现其全方面的发展。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体能训练能够规范学生们的体育动作,学生也可以选择一种运动项目,在实践的锻炼中,不断提升其身体素质。

3体育教学中创新性研究分析

3.1调整课程结构

教师在引进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只有学生对其感兴趣,才能够真正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水平。教师需要调整课程结构,转变教学的方法,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锻炼一些大众运动,比如,羽毛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普遍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这些项目的锻炼,让学生们对体育项目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其他的体能训练。另外,课程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让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普及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保护自身。体育课堂很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普及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其体育素养。

3.2改变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院校也在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高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改进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具体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选取学生喜欢的运动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在提高他们的兴趣的基础上,再锻炼其他的运动项目,努力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看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体能锻炼的机会,而且也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可以抽出两节课的时间,举行一次篮球、足球等運动项目的比赛,学生以自由组队的形式进行比赛。教师在比赛结束之后,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较为清楚明白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各项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体育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校应当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教师在引进体能训练的同时,也需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3.3改革考核制度

学校应当改善体育成绩的考核制度,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部分学校体能考核项目更像是为了体育特长生设计的,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样的考核方式也会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水平。高中生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尤其是面临着高考的学生,更是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文化课上,在加上体育考核的成绩在总体成绩中,占有的比例较少,因此,很多学生对其不是太重视,导致了体能训练并未得到较为有效的实行。

学校改善考核方式,考核的部分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教师记录学生们的平时表现,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另外,相关部门也应该提高体育成绩的比重,让教师与学生对其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够方便体能训练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考核方法。部分学生本身体育综合能力就弱于其他人,如果这些学生进步较大,教师也可以酌情给分。对于那些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当多多鼓励他们,进行体能训练,将其作为自身的兴趣来加以培养,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此类训练方式。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问题,需要学校调整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体能训练对于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改革考核制度,使得体能训练能够更好地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存美.浅谈如何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2] 刘光标.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J].运动,2015(05):131-132.

[3] 王铣.高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融入重要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8):142-143.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