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研究

2017-04-12 21:29蒋丰伟崔建娥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校企合作

蒋丰伟 崔建娥

摘 要:该文先介绍了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构成、人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意义等相关概念,接着阐述了当前高职毕业的学生就业的主要现状,即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偏低。主要介绍了校企合作对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在校企合作下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21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和企业发展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面对日益激烈的工作竞争,学校要日益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贴合企业提供符合标准的人才。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获得的社会待遇要低一些,高职院校只有更加接近企业的需求,才能增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度。一般说来,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较本科生低一些,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才能在面试和工作考核中和本科生相抗衡。

1 就业能力的相关概念

就业能力就是获得工作、维持工作资格的能力。培养就业能力既包括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也包括人文素质的培养,通俗来说就是才与德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没有轻重之分,共同构成就业能力。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素养,体现在就业能力方面就是:职业道德素养、企业文化素养、人际交往能力、口才和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个性等关乎个体内在的品格和气质。

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向是以企业的人才市场为导向的,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输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由于某些社会形成的共识,学校偏重专业技术的培养,轻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得输出的人才只能够满足目前的就业需求,而不能达到可持续、快速的职业发展,必然影响企业和个人的长足发展。

2 校企合作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2.1 就业率领先于本科生呈上涨趋势

高职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较高的原因在于专业技能强,工作福利待遇期望低。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照顾眼前利益,就会更多地选用高职毕业的学生,但是就长远的职业发展和薪酬福利来看,高职毕业学生一旦获得熟练的工作技巧后,就会选择离职,转而去一些待遇更好的企业。

2.2 就业质量相对本科生偏低

近几年来,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运用了大量的解决措施,就业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就业质量却依旧偏低,在工资待遇、工作福利和工作稳定性上都不能和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抗衡。根据调查,本科生毕业的学生月均收入比高职生毕业的学生高出1/3;本科生的年离职率为20%左右,高职学生离职率为40%左右。拿就业能力来说:在专业技巧上,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明显胜于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但是就整个人文素质方面,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显得难以企及。原因在于两方面:第一是学生自身问题,在进行高考测试时,录取分数明显低于本科院校的要求,這说明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成绩偏低;第二在于学校教育,高职教学周期为3年,专业理论和职业技巧的教育周期只有两年,因此在人文素质的教育上就显得力不从心。

3 校企合作对高职就业能力的影响

我国根据国内外的合作模式研究应用了以下几种校企合作方式。美国实行的合作模式教育是将学校学习和企业培训上的时间分配为一比一。英国的攻读模式为2+1+1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去企业培训,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参加考试准备、获得学位。攻读模式根据依托的对象分为两种,以学校为依托获得的资助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资助,企业提供一定的薪酬,以企业为依托,则完全由企业来提供教育经费和工作薪酬。澳大利亚采用的是继续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学制灵活,不限制学生年龄,证书有6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等级考试,人们可以终生受教育。新加坡采用的是教学工厂的模式,即企业在学校为学生模拟工厂的环境,让学生在逼真的工厂环境中获得相关的职业技巧。

我国高职教学运用的最多的还是2+1的教学模式,即学制三年,前两年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教育,第三年直接进入到企业。这种教学模式虽然省时省力,便于对学生集中教育和统一管理,但是造成了学生进入企业的不适感,没有丝毫的缓存地步。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采用还有订单式的教学模式,即企业和学校达成协议每年从学校招聘一定量的学生,相当于预先定制人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制作教学内容,同时企业为学校投入设备和企业兼职教师。这种教学模式近几年越来越受欢迎,达到了供与求的友好合作。有效解决了2+1的教学出现的毕业即失业的问题。

以上这些校企合作的方式,或多或少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在反复实践的同时对理论知识进行反复的认知和巩固,持续进行认知—实践—认知的循环。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校企合作方式,为错过理论学习的超龄者提供了学习机会;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模式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岗位。无论哪一种校企合作模式都直接和间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且效果十分显著。

4 校企合作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

4.1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建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树立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有才无德的从业者比有德无才的从业者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更大的破坏和损失。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校应该开设道德教育课程、礼仪教育课程和口才交际课程等等课程来提高学生“软件”设备。缺乏内在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学生一般不能够适应企业内部复杂的人际环境,也不能够适应企业高竞争高压力的工作氛围。职业的发展和竞争中绩效考核不仅包括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还包括工作态度,所以人文素质的教育会影响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

4.2 将专业实践落到实处

(1)扩大实践基地。

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力度,企业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造更多的实践条件,而不是把学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和剥削。企业应该看到学生的未来价值,加深培养力度,尽快地使其获得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此外,学校也要支持模拟企业的社团和某项职业活动的组织,为其提供一定的人力财力。在进行模拟实验时,老师应该主动以评委身份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

(2)将专业实践落到实处。

院系安排的学生实验有部分都是面子工程,只是走一走流程,不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事后还需要抄袭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其实学生在实践中只是去工厂观光了一场,根本得不到任何收获。学校和学生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是对社会和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必须要将专业实践落到实处,不能敷衍了事。

5 结语

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人才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企业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为自己的付出谋取满意的成果。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联合,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实践为辅,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学校通过改善教学丰富教学模式,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晓蕾.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79-81.

[2] 郑晓明,彭定.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重构——以校企合作为背景[J].韶关学院学报,2013(3):169-172.

[3] 唐义锋.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91-93.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校企合作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与对策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