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杰
摘要:评课、议课是教师群体日常教学研讨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听、评、议分离的藩篱,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转换评、议课的视角;以定向问题聚焦为方式,转换评、议课的内容;以团队研究文化形成为导向,转换评、议课的方式。主题明确、有效互动、反思重建式的评、议课主题研修,有助于通过研讨形成问题思考,为明晰实质,改进教学,优化课堂,提升专业素养提供平台支撑。
关键词:主题研修;评课;议课;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B-0072-05
评课、议课是教师群体日常教学研讨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观课后的集中研讨,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对学习活动、教师教学及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与重建,是当下学科教研与教师培训的主要路径。如此,观、评、议三者有机联系的主题研修活动,是教师间相互切磋,提升学科教学素养,营造团队研究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受传统教学观及组织方式的影响,公开课研讨等研修活动常出现观、评、议相对割裂,内容与主题联系脱离的现象,形成相对孤立的封闭系统,基于现象事实的简单评述,使得评、议课活动处于较低层次的“言说”“假设”“封闭”状态。
一、评、议课研修活动的观察与反思
1.参照偏离的评、议课
评、议课的参照偏离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照视角偏离,即评、议课双方,以教师“教”的视角进行课堂反思,采用“教得怎样”的方式进行评议,而没有从是否最符合学生“学”的视角展开对课堂教学推进的思考;二是价值判断偏离,即评、议课双方,以自己的习惯、喜好或课堂感覺为判断基础,由于没有核心主题的引领,因此往往只是对教学中某一环节进行评议,采用“好”与“不好”的主体“感觉”判断,而没有将设计是否最符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推进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作为考量点。
2.面面俱到的评、议课
“全面”“冗长”是当下评、议课的突出症结。一方面教师“观课”能力不足,只观其形,不解其意,简单化的“听课”,无法形成某一角度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习惯将主要精力聚焦于“课”的内容,没有形成聚焦问题的针对性观察与分析,因此评、`议课呈现出“面面俱到”的过程“阐述”。“无话则长”现象的产生,来源于问题不聚焦,这种散点状全覆盖的个人理解式“阐述”,一来无法互动,二来无法深入,因此效益水平较低。
3.方式单一的评、议课
传统教学研讨中评、议课活动基本是以执教者简单反思,同伴间相互评价为主,没有或较少涉及“议”的环节。辛苦执教完后,上课教师会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于被“评”、被“议论”的角色。一来是上课教师不善于对自我课堂进行即时反思,二来是传统评、议课中,单一的“指导”“评价”功能影响着教师间评、议课文化的形成。
二、评、议课主题研修需要凸显三种视角的转换
开展教师团队主题研修活动,我们需要回到研修活动本源意义上,即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团队研究提升,并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选择什么内容研究”“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怎样设计”“学习评价如何融于学习过程”……主题式的系列化思考,有助于老师们明确研究方向,带来更多的主动权与选择权,进而带动教师对于问题持续、深入的思考。
1.观课: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
观课“观”什么,决定了评、议课环节的价值取向。如果仅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那可能“听”到的将是“预设”的问题,“精致”的练习,“生动”的评价,唯一没有“听”到的,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了些什么,思考了些什么,学习状态是怎样起伏的……并据此为基础,教师是如何顺应学生的思维,精巧细腻地互动生成,精致推进,练习巩固,激活思维。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研讨中的评、议课,需要转换评议的视角,从学生主体学习活动本身出发,以多维视角去审视学习过程,进而才能体悟到活动背后的设计意图,目标引领下的活动环节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形成对“教”与“学”的清晰认识。
2.评课:从散点“评课”走向主题“议课”
“评”是评价,做出判断,提出策略,好的评、议课文化,形成的是围绕中心(主题)的深入思考、对话与重建。在这种背景下的主题研修,教师间不再考虑“评”与“被评”,不是一味的“辩解”与简单的“抛问题”,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主题引领下切中要害,聚拢核心,提升研究效能。
从“评”走向“议”,需要打破下结论、评好坏的藩篱,将研究活动从“表现、展示”中跳出,真正形成基于教学现场的问题聚集,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议”集中体现在共同商讨,议出多种可能与设计角度,形成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进而形成策略与解决方法,为后续教学及研究提供帮助。
3.议课:从“个人独白”走向“群体互动”
有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往往是由一群人的对话引发思考而完成的,“个人独白”式的评述,可能在某些环节,会让听者有所触动,但更多地由于缺乏主动回应与切身思考,往往是浮于表面,即“听听激动,过后不动”。究其原因,就是问题没有从个人思考走向群体互动,没有借助研讨机制辨析清楚,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
因此“评、议”课,首先要转变研讨氛围,改变教师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主动参与到互动议课中,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提出问题以获得研讨的主题,从“被动听”到“主动研”,发表个人对问题的主观理解。群体互动式的议课活动,有助于建立具有批判精神的研究团队,构建新型研究文化,激活传统教学研讨模式下的“评课、议课”的效能发挥。
三、评、议课主题研修的优化策略
1.做足主题研修前的“环境”准备——带着主题来观课
主题研修背景下的评、议课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应突出主题,即明确通过“评”“议”活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突出哪些要素等。因此,主题引领下的“现场观察”尤为重要,夏雪梅博士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一书中这样论述:“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运行,形成对问题的敏感、学习过程的思考、提出具体策略的系列过程。”
(1)明确研究主题
主题研修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提升认识。评、议课活动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展开,就有可能走出无序、散点的状态。同时研究主题的确立也不是随意而为,需要贴合具体的内容,不同的教师群体,解决他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①内容引发主题。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过程展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问题的过程引申,形成主题。比如语文学科“非连续性文本”研究的主题,来源于教材内外相关内容的联系与整合;数学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的主题,就来源于对具体数学内容实践操作环节的思考……
②设计层次主题。主题研修中解决的问题也并非千篇一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要提供不同层次、视角的问题,提升研修针对性。比如刚入职教师的主题主要围绕内容的理解、过程的组织、评价手段的运用等,而有经验的教师则主要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教学智慧等。
(2)内化“观课”参照
我们认为变革教师的课堂价值观念极为重要,决定着研修活动的品质。因此,从“教学素养”提升的视角看,研修活动需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充分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观、过程观的更新,帮助老师们形成共同价值的过程认同,通过课堂教学观测量表来加以体现与落实。即准确解读教材,精准目标定位,开放教学设计,形成师生互动,促进互动生成,灵动信息反馈,动态集聚提升,使真实的课堂研究由表演示范向问题诊断转换。
(3)优化观课过程
“观课”视角的变化,决定了教师后续评、议课思维的不同方式,合理有效的观课行为不是简单的“听”,更应该是带着“目的”的记录与解读。优化观课环节,有助于提升评、议活动的实效。以主题方式观(听)课,教师大致需要经历如下过程:第一步,对教材中相关内容与展开过程先期解读,了解本节课的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形成观测的主题;第二步,进入现场,从研究主题的视角,记录师生学习活动细节;第三步,思考教师设计的意圖,围绕主题思考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第四步,初步尝试反思自我教学,“如果我来设计,某个环节会怎样处理”。这样前延后续的“观课”,充分将研究者置身于教学现场,从师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对课堂、设计、目标的直观感性认识,为后续的评与议提供素材。
2.增强主题研修中的“问题”意识——围绕主题去思考
评、议课主题研修解决是现实教学中共性存在的问题,需要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与思考,形成“问题”,并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因此评、议的立足点不在于“评”出好坏,而更关注在研讨中问题的形成过程,产生对问题分析的对话、聚焦解决策略的形成,逐步围绕主题尝试提出解决路径与方式,改善具体的教与学问题。
(1)确立“研究者”身份
由观课(执教)进入到集体评、议课环节,活动组织者需要为参与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完成基于活动目的的转换,突出“研究者”身份。即引发执教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思考,提升现场反思能力,同时引发观课教师有主题的“捉虫”,形成对问题的持续思考。我们的方式是:第一步,执教老师结合现场教学,采用“3+1+1”方式阐述过程。“3”即一说设计理念与意图,二说课堂互动生成过程,三说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说清设计背后的思考,重心放在对过程实践的感受与思考,比如说清楚大问题在哪里,核心学习活动怎样设计等。“1”即执教者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存在问题。“1”即团队成员针对某个环节,捉到一个“虫子”,提出思考或建议。通过执教者自我即时反思对照,活动教师群体对观察思考问题的完善,形成对话话题,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研究中,促进了在互补与理解中达成研究共识。
(2)形成“他人”研讨立场
围绕解决问题的研讨,特别关注研讨对话的方式,将研讨真正定位于问题的解决,而非进行简单化“好”与“不好”的分析,形成“他人”研讨立场是一种可行方式。即捉到一个“虫子”后,先不急于抛出话题,而是先自己在内心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与推进,为什么要追问,为什么用过渡语小结等。同时主持活动的教师也引导大家思考“可不可行”,即“这样操作可行吗?还有更好的方式吗?如果是你怎样做?”这种状态下,评、议课不是主观的个人意识评价,而需要去揣摩执教者的意图;不仅是评价“教学”的机智,更需要去分析方式的合理性、目标的达成度、过程的灵活性等,评、议课活动表现为一种提问、一种探询,每位参与者在探询中理解对方,从不同角度理解多种可能,形成相互咨询下的问题展开,困惑解答,进而进一步生成有价值的议题。
(3)聚焦典型现象互动
评、议课环节除了自我反思式的对话,也需要有“规定”动作的持续作用。也就是教师间提到的“虫子”需要借助主持人的引领与归纳,形成若干话题,形成问题。比如,围绕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时空”关系,通过分析学生自主活动,师生对话频次,互动生成资源等,了解与分析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存在问题。如可以特别关注到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倾听”与“回应”,将形成的封闭设计与开放设计进行异同比较,进一步深化形成对生成资源的捕捉应用策略的研讨等,有助于教师不断回顾教学环节,并提取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提升主动性,形成习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中提出:“关于在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就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习惯,就来源于研究中对典型现象的把握,并以此作为经验化入日常教学中。
3.推动主题研修后的“实践”深化——循着成果思重建
(1)注重评、议活动后的成果小结
评、议活动是一个过程,通过活动必将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深化认识。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安排成果小结,一来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二来更是对研修活动成果的总结,两个方面入手,逐步提升个人及团队现场学习力。总结活动一般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强调执教者学习反思环节。执教教师结合本次执教及对话活动,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总结个人对教学设计及其现实推进过程的理论思考,包括设计预设,过程反思和重建思考等,总结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明确是设计的问题、互动的问题、教学定位的问题,还是教学组织的问题,清晰解决策略,并结合具体环节有针对性的把重建说出来。二是突出团队研究者的提升,团队成员谈本次活动中观察到的问题,结合自我实践,总结“思维”“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经验,形成成果内化。
(2)落实“二次教学”,推动成果实践
主题研修需要进一步从“评议”走向“实践”,作好研究的“后续”,将研讨中产生的问题、获得的经验成果持续放大,并通过教学实践加以检验,使研讨成果得以落实,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研究主题,同时形成深入思考教学重建的策略和具体举措。
①教学设计的修改。执教者结合研讨的成果,结合对学生学习中困难的精确把握,结合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等,对教学预案进行二次修改,突出前次教学中的问题的解决,形成更适于孩子学习活动的过程推进。
②教学过程的重建。执教者利用教学预案,二次教学,通过实践分析问题解决的情况,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等,以此检验策略是否完备与到位。
③教学经验的提升。研究团队及时将问题进行归纳与提炼,将形成的针对不同水平教师或不同主题内容的展开进行类的分析,将达成的研究共识形成课例研究及类方法经验,进行成果提炼,并在其他教师研训或内容展开中加以应用。
注重听、评、议的结构关联,实现主题明确、有效互动、反思重建式的评、议课主题研修,将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中真问题的思考,真行为的转型,为改进教学,优化课堂,提升专业素养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撑。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