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宁,韩同银
(1.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2.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134)
学术动态综述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空间关系综述与展望
李 宁1,2,韩同银1
(1.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2.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134)
文章系统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分类,在此基础上,基于产业视角,从互动需求、分工与价值链和产业关联三个层面,综述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机理。基于空间视角,从产业集聚、协同定位等层面,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集聚关系。基于创新视角,从价值链延伸以及产业层面的知识互动,综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互创新。基于生态学视角,综述了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最后,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研究的未来方向及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协同;创新
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业的研究始于“克拉克定理”,国外学者起初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产业发展,在应用中不断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临近属性被逐渐削弱。国内外学者更多地从空间区位特征研究,形成了在区位上分离和在区位上集聚的观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协调发展”或“协同发展”概念被广泛提及,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空间的层面研究,认为二者在空间上存在共同集聚与协同定位关系。《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与制造业紧密相关服务业水平提升,才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需要指出的是,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与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交互创新。因此,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社会网络等学科,从产业视角、空间视角、创新视角、生态学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综述。
(一)生产性服务业内涵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可以从投入属性、面向对象以及产出属性等方面来界定。国外学者Greenfield[1]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向生产者提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而不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的服务业。Gruble和Walker(1989)[2]进一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认为生产性服务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主要通过提高资本投入和强化知识来促进制造业的专业化。Hansen(1990,1994)[3]从产业链的角度将中间投入分为上游研发的活动和下游市场的活动。郑吉昌、夏晴(2005)[4]从面向对象的角度,生产性服务业是面向生产的各个阶段,是作为中间投入部分参与到其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界定为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又称中间投入服务业,是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并从制造业中剥离演进而来的[5]。
(二)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国外学者将生产性服务业一般分为:金融业、保险业、不动产(即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Marshall(1987)、Hansen(1990)、daniels(1993)都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信息加工服务、与商品有关的服务和人员支持服务三类。Coffey(2000)[6]认为生产性服务包括商务服务、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我国学者阎小培(1999)、李江帆(2005)、曹毅(2009)、刘书瀚(2010)、高觉民(2011)等,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指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关于两者的关联性,理论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二者间的互动关系是随着社会生产分工深化而建立起来,生产性服务部门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通过专业化提升整体水平,而后被越来越多地“嵌入”到制造业的生产环节。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了制造业效率,促进其转型发展及升级改造。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又对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其技术和知识引入,提升其整体服务水平。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在相互作用及彼此依赖中表现出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大多是基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展开,既有理论方面又有实证方面。理论方面的研究是以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后来又从价值链理论、共生理论探讨二者的互动关系。实证方面主要从定量的角度测度二者产业的关联度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等。
(一)互动需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二者关系方面,提出:“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融合论”等理论观点,支持“需求遵从论”观点的学者有Cohen,Zysman(1987)、Guerrieri,Meliciani(2003)、张世贤(2000)、江小娟和李辉(2004)等,他们认为制造业服务功能的外部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对制造业的一种需求遵从和附属。支持“供给主导论”观点的学者有 Markusen(1997)、Gmbel和 Walker(1998)、Eswarran,Kotwal(2001)、Francois 和 Woerz(2007)等,他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支持“互动融合论”观点的学者有吕政(2006)、江静(2007)、李江帆(2008)等,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彼此互动和融合。
(二)分工与价值链
Markusen(1989)[7]和 Francois(1990)[8]认 为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生产的专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逐渐形成。Porter(1998)[9]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生产角度解释了生产性服务的剥离和独立发展过程。陈宪(2004)[10]认为分工越细,交易费用越高,就越需要中介组织,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深化社会分工,促使制造业的交易成本降低。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二者互动机理的主要学者是Porter(1998)[11],他认为产业价值链大致包括上游供应商、中游制造商、下游分销商、消费者,上游、下游这两个环节集中的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高峰(2007)[12]认为应把制造业生产过程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占有资源释放出来交由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完成。价值链的链接是产生共生关系的内因,内因是成本降低价值增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正是建立了这种对双方获益的互利关系,就形成了共生关系。
(三)产业关联
曹毅等(2009)[13]运用投入产出表分析天津市二者的产业关联,研究得出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间存在较好的产业关联,但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尚不能支撑向高端制造业的升级。高觉民、李晓慧(2011)[14]通过构建协同互动模型,研究得出二者间的内部各部门呈现出产业关联特征。张晓涛、李芳芳(2012)[15]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要大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王成东(2015)[16]以SFA和C-D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产业融合驱动因素驱动强度测度模型,基于效率视角,通过对中国内地30个区域两大产业融合动因驱动强度及融合动因驱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二者融合互动的动因。唐晓华、张欣钰(2016)[17]通过构建灰色网格关联度模型,对我国2003—2013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不同子行业的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产业在时间演化趋势上总体呈现M型的波动形态,两者的关联度存在阶段性变化,整体关联度不高,各细分子行业间内部关联发展存在差异性。
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空间层面研究二者间的协同集聚问题,认为二者在空间上存在共同集聚与协同定位关系。国外学者Andersson(2004)[18]主要是从空间布局和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二者互为函数,存在协同效应。王硕(2013)[19]运用面板数据,验证了长三角地区27个地级以上城市两个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协同集聚特点,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不同规模城市的产业发展顺序。吉亚辉、段荣荣(2014)[20]通过研究得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在空间集聚方面存在协同和相互促进效应,相互之间彼此促进,形成具有空间关联的集聚效应。程中华(2016)[21]运用空间联立方程研究方法,研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关联与协同定位,结果表明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协同定位效应,并进一步指出成本和城镇化率是两个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和协同定位的重要因素。
生产性服务业中KIBS是参与创新的主体,国外学者对KIBS与制造业知识流动进行研究,认为由此产生交互创新。Hauknes等(2008)[22]认为高技术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集群中,高技术服务业起着协调和桥梁的角色,对制造业的创新起到了催化作用。国内学者朱海燕等(2008)[23]从产业层面,指出KIBS与制造业的互动创新机制。吕民乐等(2015)[24]从专业化效应、知识转移效应和创新嵌入效应三个角度研究了KIBS与制造业互动创新的机制。从价值链延伸的层面,闻乃荻等(2016)[25]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的三个阶段:初步互动阶段、深度合作阶段和全面融合阶段;并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探讨了二者互动融合的影响因素。
从共生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是近几年学界关注的焦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作为两个共生单元,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按照某种共生模式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庞博慧(2010)[26]认为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基于生态学视角,揭示二者间共生行为的演化。唐强荣(2009)[27]认为资源、技术和制度等环境因素制约两个种群数量,并构建了二者共生发展模型,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胡晓鹏(2009)[28]从产业共生的视角,提出融合性、互动性、协调性是产业共生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运用投入产出表对苏、浙、沪三地融合性、互动性、协调性进行比较,通过动态比较,揭示了三地产业共生的基本特征。苗林栋(2014)[29]引用投入产出表,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三大增长极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地两产处于非均衡内生状态,环渤海地区两产的内生状态优于其他两地。
(一)述评
从以上综述来看,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贸易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法、协整分析、面板模型、空间计量等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从宏观层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但是从中观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很难找到很好的理论剖析;针对微观层面,缺乏结合实地调研企业的实证研究。从目前的“供给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宏观经济背景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空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并对今后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展望。
(二)展望
第一,空间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跨地区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区位选择与协同定位问题,主要集中在某一地区,两个部门之间协同的原因和机理;实证研究也是以单一地区数据建立模型,验证二者协同关系居多。但是针对跨地区,两个产业以及细分产业之间协同问题是个盲点,因此探究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过程及协调效果将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第二,创新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网络化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外在表现形式是生产性服务外部化和制造业服务化。
生产性服务外部化的理论基础、发生机制以及协调效果已有文献讲述;但是制造业服务化关键是分析企业如何从本地网络获取资源,社会网络的存在成为制造企业实现服务化、创新化的途径和媒介。因此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种企业在信息化、网络化吸取资源,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实现路径将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1]Greenfield H.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37-47.
[2]赫伯特.C.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3]Hansen,N.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4(1).
[4]郑吉昌,夏晴,2005.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
[5]李宁,韦颜秋.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12-16.
[6]Coffey W.J.The geography of producer services[J].Urban Geography,2000,21(2):170-183.
[7]Markusen J.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236(1):81-89.
[8]Francois J.Producer Services,Scale,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0,318(4):101-108.
[9]Porter M 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e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297(11):77-91.
[10]陈宪,黄建锋,2004.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10):65-71.
[11]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12]高峰,2007.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J].现代管理科学(1):43-45.
[13]曹毅,申玉铭,邱灵.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5):771-776.
[14]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279(6):151-160.
[15]张晓涛,李芳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2(3):100-106.
[16]王成东.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动因驱动强度测度研究——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3):60-64.
[17]唐晓华,张欣钰,2016.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行业差异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7):83-92.
[18]Andersson,Co-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A simultaneous equationapproach,working paper,2004.
[19]王硕,2013.生产性服务业区位与制造业区位的协同定位效应——基于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J].上海经济研究(3):117-124.
[20]吉亚辉,段荣荣,2014.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79-84.
[21]程中华,2016.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关联与协同定位[J].中国科技论坛(5).
[22]Hauknes J K M.2008.Embodied knowledge and sector lingkages:an input-output approach to the interaction of high-and low-tech industries.Research policy,RESPOL-2232:1-11.
[23]朱海燕,魏江,周泯非,2008.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创新机理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7.
[24]吕民乐,安同良,2015.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2):134-138.
[25]闻乃荻,綦良群,2016.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融合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管理(2):7-14.
[26]庞博慧,郭振,2010.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演化模型研究[J].经济管理(9):28-35.
[27]唐强荣,徐学军,何自力,2009.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3):20-26.
[28]胡晓鹏,李庆科,2009.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33-45.
[29]苗林栋,潘文卿,2014.中国三大增长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比较[J].技术经济(11):36-43.
(责任编辑:C 校对:L)
F062.9
A
1004-2768(2017)05-0153-04
2017-03-13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开放课题“推进互联网+改造,优化京津冀流通业产业布局”(JD-KFKT-2016-04);天津市哲学社会规划项目(TJYY16-024)
李宁(1983-),女,河北蠡县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韩同银(1962-),男,山东菏泽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