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本质及其构建策略研究

2017-04-11 20:19良,朱
生产力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机理层面柔性

王 良,朱 石

(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本质及其构建策略研究

王 良,朱 石

(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文章首先基于资源观和环境观分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基于学习创新观阐明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真正本质。接着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六个维度及四个构成要素,研究指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作用机理,最后给出了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基本策略。

知识管理系统;柔性;学习创新;机理

一、引言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异质性是企业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产品创新、企业信仰及关键能力能更好的为前者打下坚实的基础[1-3],而企业异质性的核心是作为诸多层次竞争联系枢纽的企业内部知识能力。由此可见,知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源泉。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柔性和成本管理一样可作为竞争的决定因素[4-6]。因此,本文首先基于资源观和环境观分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基于学习创新观阐明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真正本质。接着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六个维度及四个构成要素,研究指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作用机理,并给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特征构造的基本策略。

二、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是指该系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和激烈竞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持续学习创新、整合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过程[7-8]。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可以基于三个层面来理解:物质资源是知识管理系统柔性构建的基础,在此物质资源层面体现为知识管理中人、财、物的即时获取能力;在制度层面上,是指系统在知识获取、配置、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则保障;在文化层面上,是指企业及外部环境为知识管理系统的持续学习及创新所构建的文化氛围,它是知识管理系统是否能够具有柔性的深层次、最为关键的层面。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而且相辅相成,有机地形成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整体[9-10]。

三、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维度及维度的构成要素

为了深刻理解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概念内涵,本文从系统柔性的维度、要素构成来进行研究,提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六个维度和四个构成要素。

(一)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六个维度

虽然文献[11]对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维度作了定义,但本文认为这些维度的定义具有抽象性,无法具体的让企业的管理决策者进行直观理解,特别是没有考虑学习创新对于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六个维度:

1.学习创新维: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在支出较少的知识获取及知识创新成本的情况下,利用这些知识能够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的多少,所在主要层面为文化、制度、物质。

2.知识获取维:在不花费太多知识获取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的数量、种类的能力,所在主要层面为文化、制度、物质。

3.知识产出维:在没有多大程度影响知识管理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改变整个系统知识产出水平的能力大小,所在主要层面物质、文化。

4.协调维:在知识管理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能够对知识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能力大小,所在主要层面为文化、制度。

5.信息技术维:在信息技术投入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提升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所在主要层面为物质。

6.知识转化维:在不花费太多转化成本的基础上,知识能够迅速物化于产品之中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所在主要层面为文化、制度、物质。

(二)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维度的四个构成要素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在具有多维度的同时,每个维度同时可以由“维长”、“维宽”、“维的易变性”、“维的整体性”等四个要素来进行度量[12-13]。

1.知识管理系统的维长:是指在某一具体柔性维度上,知识管理系统所能带来的收益、影响程度,例如在知识转化维上,知识转化于产品中所带来的效益的大小就是维长,且维长与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成正相关关系。

2.知识管理系统的维宽:是指在某一维度上,系统选择可以容忍的差异程度的高低,以知识的获取维为例,企业对于知识的获取种类的容许范围较大,例如可包含各类的知识,那么可以判定知识获取维的维宽较宽,那么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则较高。

3.知识管理系统的维的易变性:是指知识管理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非平稳程度,该因素主要反映知识管理系统中不同维度之间或不同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及可转换性,对此可基于时间及成本两个层面来进行考虑。从时间层面来看,是指各个维度之间、要素之间如果发生替代效应需要的时间长短。如果时间较长,则维的易变性较差,继而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程度较低。从成本层面来看,如果替代时成本支出较高,则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较差。同时,时间及成本两个层面之间又存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知识管理系统可用增加某个维度投资方法降低维变的时间,从而改善了某个维度的柔性。反过来,如果减少信息技术更新的资金投入,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但却延长了维变时间,因而降低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

4.知识管理系统维变的整体性:反映知识管理系统发生维变时,该系统整体功能的易变性及持续性,如果易变程度较高则整体性较差,因而也影响了功能的持续性。如果知识管理系统维变时给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带来较大的影响,且维度变化缺乏均衡性,此时我们称知识管理系统维变的整体性较低,系统可靠性较弱。

四、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作用机理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是由六个维度、四个要素集成的复杂大系统,其在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作用时的机理非常复杂,而本文着重从系统各柔性维之间和各维的构成要素之间两个层面来探讨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作用机理。

(一)基于系统柔性维之间的柔性作用机理分析

首先,为了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各维之间必须共同协同,同时还可以在作用上进行相互替代、转化,以此来调节知识管理系统维度的柔性,使知识管理系统整体表现出柔性。例如,如果某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维的柔性较差,不能利用系统已有的信息技术平台来进行企业所需知识的大量获取,因而不能满足企业对于知识的强烈需求,但可以利用学习创新维的柔性来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创新,这使得知识的数量、质量都能大幅度提高,并能产生针对企业特征的个性化知识。其次,知识管理系统中各柔性维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当提高某维柔性时可能增加其它维的柔性,使得系统的整体柔性提高。

(二)基于系统柔性维构成要素之间的柔性作用机理分析

由于知识管理系统各维都是由四个组成要素构成,因此各维之间的相互转换与替代,实际上是四要素之间的替代和转换的过程。不仅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各柔性维之间作用可相互替代,任一维度的四个要素之间也表现出作用上的替代性。这是知识管理系统柔性作用的内在机理,如果四个要素间缺乏替代效应,则这六个维度之间就无法相互促进,因此知识系统也就无法表现出柔性的特征。

五、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构建策略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构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柔性构建策略。

(一)构筑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基础平台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其中,知识库交互系统、知识库后台管理系统、系统用户等都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基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14]。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程度的提高,首先依赖于这些基础平台组成部分功能的提高,以知识库为例:知识库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按照一定的知识表示方法,如基于规则的知识表示、基于逻辑的知识表示等,知识库集中存放关于企业内部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与企业有关的外部环境的相关知识。为了提高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程度,完善知识库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企业应在基础平台上给予一定的投入,并且改造利用原有基础平台和引进新的技术要同时并进。

(二)树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系统观

知识管理系统柔性建设不单单要构建物质基础平台,还要树立系统观的思想来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按照从外到内的系统观的基本思想,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构建首先要着眼于知识管理系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对这些外部因素的状况要作全面深入地把握,并从内部资源整合的视角出发,最大限度地配置、优化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现有的资源和因素,以提高系统柔性。在基于系统的视角构建柔性的过程中,本着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原则来构建系统柔性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性的选择,这是系统观中最核心的东西,也只有据此才能使得知识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

(三)选择合理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规模

知识管理系统柔性规模并非越大越好,柔性建设是为了确保知识管理系统面对环境不确定时具有动态可调整性,而在此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资金投入的时间价值和沉淀成本,如果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规模越大则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越多。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规模较大时可能使得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实际功能下降,因为柔性规模的加大使得知识管理系统可能获取大量的、种类繁多的、难以分类的知识,这将会增加知识管理的成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实际上使得知识管理系统的效率下降。因此,企业应依据内外部环境的状况,适时控制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规模。

(四)保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整体功能最优

在深刻理解知识管理系统柔性各维度和各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及促进效应的基础上,应通过给予各维的合理资源分配及各维重要性的适当权重分布,来使得知识管理系统柔性整体功能保持最优,特别要意识到学习创新维的柔性对于系统柔性整体功能保持最优的关键作用。知识管理系统不同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收集客观世界中事物客观的属性信息,而知识管理系统必须要收集隐含于人的头脑之中的隐性知识,对这种知识必须进行学习与创新才能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因此学习创新维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功能的提高具有非常明显的重要作用。

(五)以知识联盟为主要形式来提高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

知识管理系统柔性构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尽可能的获取企业没有的知识,而知识联盟则能使联盟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互补,最终使得联盟伙伴共同受益。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的高级形式,是指企业为了能够获取其它组织的技术和能力、并且可供创新的知识而自愿达成的一种长期联盟方式[15]。知识联盟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来创造更多的内隐知识,而在此过程中又特别强调通过联盟从其它组织学习和吸收内隐知识。知识联盟的建立主要是基于组织资源、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可弥补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在某方面的欠缺,因而能够加强知识管理系统处理不可预见状况的能力,这样实际上提高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

六、结论

本文首先基于资源观和环境观分析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基于学习创新观阐明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真正本质。接着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六个维度及四个构成要素,进一步研究指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作用机理,最后给出了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的基本策略。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为:最大化知识管理能力是知识管理系统发展柔性的根本动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是知识管理系统发展柔性的压力;持续学习不断创新是知识管理系统保持柔性不断成功的根本保障;各维度之间的转化和相互促进是知识管理系统柔性作用机理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各要素之间作用的相互替代效应是柔性作用的内在机理。

[1]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第·安克努森.面向企业能力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0.

[3]维纳·艾莉.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4]Golden W.Towards a definition of flexibility:In search of the holy grail[J].OMEGA,2000,28(4):373-384.

[5]张以彬,王向国,朱启红,2014.高科技产业中的柔性、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6):121-125.

[6]Avison D E,Powell P L,Keen J,etal.Addressing the need for flexibil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J].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ystem,1995,7(2):43-60.

[7]Dess GG.Conceptualizingand measuringthe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s:A critique and sugges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4):701-710.

[8]Barney Jay.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5,9(4):132-158.

[9]严建援,1999.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关系辨析[J].南开管理评论(1):41-43.

[10]Nevic Edwin C,Dibella Anthony J.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 as learning system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5:73-85.

[11]刘仲英,吴冰,徐德华,等.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与环境的战略匹配[J].同济大学学报,2004,32(6):811-815.

[12]Pinheiro de Lima.The Application of some Principles for Organizational Design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C].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3:281-285.

[13]Koste Lori L,Malhetra Manoj K.Trade-offs among the elements of flexibility:A comparison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J].Omega,2000,28:693-710

[14]张辰彦,吴冰,刘仲英,2007.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匹配度计算模型[J].管理学报(4):393-397.

[15]Becker G S,Murphy K.The division of labor,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4):1137-1160.

(责任编辑:D 校对:T)

F270

A

1004-2768(2017)05-0136-03

2017-01-20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16JK1527);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17J92);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CX009)

王良(1974-),男,陕西蓝田人,博士,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系统工程;朱石,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系统工程、金融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机理层面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