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为先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探索

2017-04-11 10:53詹先友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立德道德

詹先友

★教育研究★

学校德育为先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探索

詹先友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人全面发展的综合因素中,以品德为主的人格的健康发展是重中之重,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德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和着力点,是学校教育价值追求和实践探索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着德育地位倒置、德育目标宏观和空洞化、德育内容单一化、德育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较大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学校应确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德育过程改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知识评价和行为评价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和质量。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价值取向;实践探索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人全面发展的综合因素中,以品德为主的人格的健康发展是重中之重,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因此,德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和着力点,是学校教育价值追求和实践探索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的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明确,为教育机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德育为先的具体内涵

培养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里涉及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法问题,是值得国家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德育为先,就是在教育价值理念上把重品德重人格培养作为核心取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把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康人格作首要内容;在培养过程上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康人格贯穿到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环节;在评价上,要把政治和道德表现作为人才的核心评价指标,先看品德,后看智慧和能力。即在价值理念上德育优先,培养目标上德育优先,培养过程上德育优先,人才评价上德育优先。

二、德育为先应成为学校教育根本的价值取向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而现代的人才理当是一个全面的综合体,它是知识、能力、技能、创造精神和健全人格等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知识、能力、技能、创新精神和以品德为核心的健全人格是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几个重要维度和指标,其中以品德为核心的健全人格更是重中之重。德与才孰重孰轻,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道德是通过调动人内在的力量,以约束和调节人的行为,使善行成为社会普遍的习惯和风气,从而维护和构建社会良好的秩序。道德是人类和谐和持续前行的重要力量。一个道德水平低的社会,一定是思想和行为混乱的社会,也一定是不和谐不幸福的社会,最终一定是很危险的社会。正如章炳麟所言“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可见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现实中,在应试教育分数第一的片面价值导向下,家庭、学校及社会几乎一边倒地重分数而轻德育,学生的健全人格、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事实上被严重忽略了。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失十分明显,人才培养的质量堪忧。以至于不少人甚至对当今的青少年能否担当国家和民族的重任产生了怀疑。这是当今教育的主要危机之一。狠抓德育应是当前培养高素质人才十分紧迫的需要。学校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中国,重视德育建设应该成为国家和民族教育最首要的事情,要把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应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求,始终坚持不懈怠。更不能口号上重视,行动上忽略,这种危害更大。必须确立德育的核心和优先地位,并抓深、抓实、抓牢、抓久。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作为我国学校教育根本的价值取向,这是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所决定的。“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历来强调立人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对立德树人也有较明确的界定”。[1]比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把立德(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作为做人之首。《管子·权修》中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把培养人才作为长久大计。《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皆把修身立德作为做人之要。同时提出了古代儒家知识分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奋斗轨迹,德始终在先。我国古代教育名著《论语》《孟子》《三字经》《训蒙》《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都曾作为古代儿童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教材和教学内容,其中有大量涉及儿童品德教育、修身做人、励志成才、爱国为公等方面的内容,十分经典绝妙。忠、孝、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廉、耻等成为修德的主要内容。[1]传承和弘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和职责,更是培养有民族自信和民族定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需要。我们今天的教育只有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区汲取有益的思想和精神营养,才可能持续,才可能走得更高更远。

三、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偏差

(一)德育地位的倒置

从理论和现实的要求上讲,德育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以及目标和内容上都应该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但较长时期以来,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出现了失衡和倒置。一方面,在价值取向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并未真正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才出现口头、口号上重视,而行动上轻视忽略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客观上都存在实际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情况,基础教育在应试和升学的指挥棒下,从学校到教师,当然也包括家长都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和成绩上,且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也都集中在分数、成绩及升学率方面,德育无形中被忽略和边缘化,重智轻德现象普遍突出,这是青少年德育素质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在高等教育阶段,虽然有所加强,但总体上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上还是重专业、重知识,对学生道德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培养还是较薄弱。

(二)德育目标的宏观和空洞化

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虽然总体上是明确的,即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对学校教育的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没有更细化的要求和评价,比如在学前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德育具体要达到什么阶段性目标,没有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因而显得较宏观、粗放、空洞,具体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加之主观上本身重视程度不够,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就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化了。

(三)德育内容的单一化

政治内容占比例过高。我国社会制度的特殊性,要求在德育中政治和道德教育并重,这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但客观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课时数量上政治教育都远大于道德教育,出现了比例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突出政治教育弱化道德教育的现象。

公德代替私德。在学校德育内容中,涉及社会公德的内容较多,占的比例较大,而涉及学生个人私德的内容偏少,比如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内容较多,而涉及人与人交往和相处方面的内容、个人行为修养方面的内容偏少。

形式化的东西较多,传统文化内容较少。在学校德育内容中,现代的行式化东西的比较多,而从传统文化中去挖掘和提炼的内容较少。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似乎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一些,底蕴少了一些;口号多了一些,实际做法少了一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民族精神,是我们得以生生不息的理由,同时也会让我们懂得,我们过去从哪里来,未来要到哪里去”。[2]

(四)德育方法简单化

德育是一个涉及到认知、情感、行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在德育的方法上,应该突出多样化和实效性。但在学校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德育普遍存在课堂上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实践教育淡化,重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重视学校教育,忽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另外,学校在自身内部进行单方面教育,与社会脱节现象较严重。以至于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后,不能正确认识理解社会与教育的不一致现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评价上,基本由知识测试代替行为评价,德育评价基本考试化,给学生的导向有向知识偏离的倾向,认知和行为严重脱离。这也是青少年行为养成普遍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学校德育为先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探索

(一)确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要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内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确立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在学校上下形成共识,达成思想和意识的高度一致,并细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之内,在不同阶段体现具体的有区别的德育目标,同时在具体的育人实践充分体现出来,彻底改变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价值取向。

(二)深化改革,增强德育过程的有效性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要情理交融。教师要寓情理于德育知识讲解和传授中,讲解要生动深刻,要以理服人,同时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要有真情实意,以情感人,真正做到情理交融。切忌单调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真正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在德育中,要知行结合,重点强化行为实践。 实践性是德育的重要特征,没有实践的德育是苍白无力的,是空心化的。在德育中,要根据德育目标,把实践要求和实践操作细化和具体化,给学生创造和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在实践中形成、巩固和完善。

德育的政治性与道德性有机统一。我国社会制度的特殊性与历史传统的独特性,决定了我国的德育必须坚持政治性和道德性的有机统一。首先,要把对我国政治制度、思想理论、发展道路等的认识、认同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完善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其次,要把个人修身、品德培养,人格发展方面的内容系统纳入德育课程和实践。在德育中偏重于政治性或只讲政治性,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不利的;在德育中只注重道德性而不讲政治性,也是十分不完整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稳定发展也是有害的。两者必须同时并重,有机结合。

公德和私德要有机结合。人的道德包括公德和私德两个方面,涵盖社会和个人交往、个人行为对人的道德要求,是人的道德素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在学校德育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知识教学和实践锻炼,更要对涉及学生个人行为的私德进行相应的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两者要兼顾,不可偏废。

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强民族道德文化与价值的自信。作为一个民族,一定要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核心问题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根,要保持民族的定力,并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这是一个民族走得更高更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且绵延五千年,传承至今。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其中的许多思想精髓至今仍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珍惜自身优秀文化,夯实民族的文化和价值根基,并使之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才培养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思想尤其丰富而深刻,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世界教育思想的精华,我们要倍加珍惜,要结合今天培养人才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使之发扬光大。学校教育应把这些内容有效的纳入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思想。通过教育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进入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父母、家人、对他人、自己的情感与责任,全面提高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民族道德文化和思想自信,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

但一段时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大环境下,我们逐渐淡化甚至远离了这些使我们这个民族得以立身的东西,道德教育被弱化,我们的文化和核心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出现空心化的趋势,国民道德和文化素质下滑明显,国民的国际形象欠佳。这些令人堪忧的现状,都无不在呼唤我们回归到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去,回归民族的自我。

正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性认识社会。在学校德育中,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把社会现实较客观地呈现给学生,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引导学生理性和客观的认识社会,增强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的一致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德育上的模范作用和示范性

由于德育的特殊性,在学校德育中,教师的模范作用和示范效应对提高德育的效果和质量十分重要。教师特别是直接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是传播德育正能量的骨干队伍,教师的言行是否与德育的正能量一致,教师的言行是否成为德育正能量的现实体现,这对德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影响较大,如果教师的言行与德育的正能量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德育正面教育的效果就会荡然无存,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所以,学校加强德育教师及德育工作者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德育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内容,一定要高度重视,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明确细化要求,强化评价与考核,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充分发挥良好师德师风对德育的有效促进作用。

(四)知识评价和行为评价有机结合,重点突出行为实践及效果评价

在德育中,要尽快改变单一的以知识掌握为内容的考试评价模式,形成知识评价和行为评价有机结合,重点以行为实践及效果评价为主的德育评价模式。具体来讲,以德育课程教学为主的知识评价只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德育考核的一部分,可以在某一学期完成;德育的主要部分应是学生从进校以后到毕业期间的道德行为及实践表现,对学生的道德实践及行为表现应从进校开始就进行细化要求和量化评价,比如,对参与道德实践的数量及效果的要有细化规定,对道德实践与行为表现优秀的学生的激励加分,以及违纪违规学生的处分扣分等都应细化。从而形成激励学生注重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的有效机制。

中国古代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铸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邃和强大的心灵与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在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必须肩负起为国家民族培养具有民族定力和民族自信的现代化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坚定执着地坚守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并积极在教育实践中创新探索,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为培养具有民族定力和民族自信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贡献应有的力量。

[1]詹先友.藏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探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p71-77

[2]史海燕.去除功利,追寻教育的本真 [J].中国民族教育,2015年第5期,p62-64

[责任编辑:王鹤艳]

Ideology of "Moral Education Foremos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ZHAN Xianyou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 ultimate goal for the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demands a prerequisite of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especially the moral development. Hence, a top priority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attached to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core issue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However,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as not been efficaciously implemented because of negligible efforts, over-ambitious goal, and ineffective methodology, etc. It is advocated in this paper to better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stitutional moral education by means of maintaining the ideology of "moral education foremost", innovating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eachers' virtue cultivation, and integrating knowledge assessment with manner assessment.

Schoo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foremost, ideology, practical exploration

詹先友,四川民族学院副院长,教授。(四川康定,邮编:626001)

G410

A

1674-8824(2017)01-0091-05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立德道德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