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探究

2017-04-11 09:07刘林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广东中山528458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化成员主体

文 刘林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广东中山 528458)

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探究

文 刘林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广东中山 528458)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通过文化系统内部的建构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彰显了自身的社会功能。文化自信具有教化和激励社会成员、凝聚社会共识、调控社会冲突和整合社会资源等重要社会功能。从社会化的视域来看,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既是文化社会化和主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思想价值社会化的过程。文化自信彰显了文化主体对民族文化的理性认知、反思、批判、认同以及对异质文化的包容与接纳。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通过文化主体自觉内化的内在机制和自觉外化的外在机制而得以实现。

文化自信 价值自信 社会功能 实现机制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随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又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这表明文化自信不仅是与前面三个自信相并列,而且有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化自信已进行了初步研究,既有宏观的整体把握,又有微观的具体考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尚未从社会功能的视阈进行研究。从社会功能及实现机制的维度来研究文化自信,既能拓展文化自信研究的空间,升华文化自信研究的意义,又能丰富当前文化自信研究的内涵与价值。

一、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深厚的社会功能

文化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如此重要,是由文化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所谓 “功能”,是指一事物或系统在与他事物或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或功效,也可以说是一事物或系统对他事物或系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2]文化的功能,主要是指文化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考察文化的功能,一方面要从文化与人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考察文化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基础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考察文化的社会功能,从文化与社会结构中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尤其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去认识和把握文化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功能与作用。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也就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从本质上来讲,文化自信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信念和理性的文化心态。从国家、民族或政党角度而言,文化自信体现在文化发展和文化比较中,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能正确看待自身文化,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同时对待不同文化时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就个体角度而言,文化自信是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认同和身份认同。[4]它也是个体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是一种主体性心态的自然呈现,具有主体性、指向性、象征性和包容性等本质特征。[5]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与独特的精神标识,通过文化系统内部的建构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彰显了自身基础性、广泛性和深厚的社会功能。从文化性质上看,文化自信具有一般文化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即社会性功能和心理性功能。社会性功能即满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各种需求所产生的功效,如教化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等;从文化结构上看,文化自信具有正功能(或称良功能),正功能即积极的功能。某一种事物,能维持他种事物的成长或生存,对他一事物来说,就是具有正面的、良好的或积极的功能;[6]从文化范畴上看,文化自信功能可分为社会功能与认识功能两大部分。[7]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是指文化主体在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过程中,对自身文化进行认知、反思(或批判)、认同以及与域外异质文化的交流、比较与融合中所彰显的精神和价值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作为一种主体性文化心态和价值诉求,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在于文化主体弥补自然、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不足、局限与束缚,通过社会意识、符号、精神的刺激与再生产,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推动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思想、情感、智慧、意志和创造力。

二、文化自信社会功能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表征

文化自信并非与生倶来的,而是在个体(或群体)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形成之后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主体性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而且是一种对象性认知、反思、批判与认同的社会价值选择与建构过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具体表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化与激励当代中国社会成员

文化的教化功能,主要指通过文化形式,运用文化手段去教育人,改造人,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成员。在中国古代,“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所编撰的《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达了古圣先贤“以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观。后来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也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强调了文化与武力相互对应的教化功能。[8]人类个体的成长历程,也就是不断获取自身文化,将外在的文化转化为自身内在需要的教化过程。文化的教化功能体现在,它通过家庭启蒙、社会示范、社会心理、社会舆论、学校教育、新闻传媒等各种手段把系统的行为规范系统加诸生活于这一文化之中的个体,实现文化的规范和约束作用。[9]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反思、批判、认同以及文化比较等活动,形成对自身文化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文化自信首要的特征体现在其主体性上。人存在于社会中,也就是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中。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在对象性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形成人对自身所处文化世界的精神建构。文化本质上是人的精神追求及其创造的产物,人的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自信构成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人的实践活动为主体性功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外部条件,而主体性功能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内在的依据。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及其方式的观念表达和精神体现的精神文化,不过是实践的基本矛盾在文化层面的体现。精神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有机统一。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即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愿望和理想变革外在世界,以满足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文化的客体存在形式在本质上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我确认;二是人本质力量的非对象化,即以客体形式存在的文化作用于文化主体并转化为文化主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境界,将人的思想、品质、生活方式等提升到较高的程度,从而使文化获得主体的存在形式。因此,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从本质上来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功能的发展。作为主体的一种积极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文化自信对社会成员具有积极的教育示范作用,无疑具有文化教化的功能与意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信是个体(或群体)对自身诸方面的肯定程度,是对自己能力、价值作出客观、正确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即它是以客观理性为基础的主观性自我结构,表达了个体(或群体)对自我的确认,饱含肯定的情感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倾向。自信功能是随着自我意识、元认知的发展,并通过互动、社会比较、自我比较等过程逐步形成的。[10]文化自信是以客体形式存在的文化作用于文化主体并转化为文化主体内在的能力、素质、价值和精神境界,将人的思想、品质、生活方式等提升到较为理想状态。在此过程中,文化主体形成了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客观、正确认知与评价,以及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展望。文化自信的最深层次和核心的要素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凸显出来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自信。文化自信所表达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向性力量,彰显了文化主体的理想、信念和人生境界,无疑对其他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激励作用,成为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二)凝聚当代中国社会共识

文化具有凝聚社会的功能,主要是指文化能够凝聚社会共识、保持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与统一。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成员,由于拥有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文化,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延续,离不开共同的地域、种族和血缘,以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民族经济、政治、道德和法律等。但归根结底在于共同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民族文化以情感、规范、目标为导向,切入民族生存的客观与实际,展现民族发展的血脉与相承,推进民族这一特定人群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1]而民族成员对其文化的认可和赞同,不仅是各个民族彼此区分且独立存在的符号与表征,而且是民族国家对内主张、对外张扬的依托与资源,具有身份识别、利益调适、民族凝聚、文化竞争等功能。[12]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体现在它通过定型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打造一种符合整体性要求的价值导向,在国家和民族内部产生向心力。[13]纵观各民族文化发展史,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一旦形成,就通过对社会成员潜移默化的渗透与熏陶,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中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自信具有主体性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的价值指向性。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的价值选择性有机统一于现实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人具有能动性和价值指向性,因而超越了动物。而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具有价值指向性,主要是指主体的活动具有目标指向性。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历史主体都是受到自己的价值取向的驱动和牵引,力求按照社会的目的来积极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文化自信的凝聚社会功能,在思想层面正是通过这种深植于文化中的指向性价值观念,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心理的社会成员中形成社会共识,产生对本民族和国家价值和精神上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形成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在实践层面,文化自信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人格力量,使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心灵上的共鸣。而其折射在行动上必然体现在社会成员为维护民族国家团结与统一,社会进步与和谐而作出不懈努力。当民族国家遭遇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时,文化自信的凝聚功能能够发挥调适融合的作用,在与外来文化的交往、冲突、碰撞与融合中,能够以积极理性的态度对待,接纳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份,成为民族文化中的崭新元素。

(三)调控当代中国社会冲突

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不同文化的交往、冲突与融合成为一种文化上的新常态,取代了曾经相对隔绝与独立的文化交往模式。社会冲突从根本上而言体现了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差异性。[14]不同文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价值观差异,也必然增加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作为社会的润滑剂,文化通过“软实力”在缓和社会矛盾与冲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尤其是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们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尤为明显。不同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差异实质上是人的差异,是人的主体性的外在呈现。从人的主体性上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改造主客观世界。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此意义上,人类可以超越自然条件对人的限制与束缚,可以超越客观世界,甚至超越人自身。具有主体性和超越性的人,必然是差异性的个体存在。文化自信是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与信任的情感,是一种理性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当社会成员面临自身发展与选择的困境时,能够通过自信的心理和人格力量,消解社会成员在与社会和自我发展中的冲突,协调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

从不同社会与国家上看,文化上的交往打破了过去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间相对隔绝的文化状态,将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放在同一个时空下进行。在此语境下,不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碰撞激荡,必然引发不同程度上的冲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不同文化之间从来就存在着差异,并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弥合的。“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15]正是在这种文化理念的引导下,美国凭借其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优势,按照自己的标准,在全球推行其文化价值观,体现了文化上的霸权主义。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文化主权和安全,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力图维护自身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尊崇感和使命感,彰显了一种自信与稳定的文化心理特质。因此,文化自信的精神与价值建构,为推动民族国家在调控不同社会和民族的文化价值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四)整合当代中国社会资源

整合资源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它是使文化及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整合为结构紧密、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过程。文化整合是传统依托对文化资源共同价值的现实凝聚,弘扬其精华、摈弃其糟粕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整合,文化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协调文化及社会的各个部分,如风俗习惯、精神信仰和道德法律等,使之成为协调一致、联系紧密的整体;二是整合同一国家内各民族、族群的文化,使各民族、各族群相互依赖,难以分离;三是规范同一国家或民族成员的观念、意识、制度和行为,使之成为一种共同的文化模式。通过整合,文化具有整体性特征,能够凝聚社会中分散的资源,促进各民族成员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在社会性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以及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比较中所获得的自豪感。文化自信具有文化整合的基本属性,同时彰显了作为社会活动主体—人的精神和价值上的自信。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文化自信以表征社会文化的意识、精神、符号和价值等观念形态,通过社会风俗习惯、精神信仰和道德法律等作为表现形式,协调社会文化及精神生活的其他领域,促进社会资源的聚合。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因素,同一国家内部各民族和族群的文化难免存在差异性,文化自信所折射出来的激励与聚合功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共同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解了民族和族群间的隔阂与对立,形成了民族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局面。而民族成员是由无数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每个社会成员由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相互影响和作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思想和行为失范的状态。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集中体现了主体积极的文化观与理性价值选择。正是通过文化自信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自信,形成对同一国家或民族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的规范与约束,以及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社会文化和价值资源的整合,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三、文化自信社会功能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实现机制

从社会化的视域来看,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过程,既是文化主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思想价值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文化主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逐步接受前人所创造、被社会所认同的某种知识体系、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等,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以指导、约束和规范自己言行的过程。而思想价值社会化,是指政党、社会组织或学派、思想家个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将思想广布社会,使思想为社会所认知、认同和接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过程。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正是遵循文化主体社会化和思想价值社会化发展的规律,通过文化主体自觉内化的内在机制和自觉外化的外在机制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

(一)自觉内化是文化自信社会功能实现的内在机制

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社会本身具有超越于个人意识之上而独立存在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通过内化过程,根植于个人意识之中。民族文化的自觉内化,主要是指个体成员真正接受民族群体所要求的情感、规范和目标,并将其纳入自觉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意识层面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内化的过程,表现为个体成员价值感知、同化、接纳和重构的实质。通过内化,个体成员搭建自我意识与群体要求在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统一。

民族成员文化自信的内化机制遵循人的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经历知、情、意、行的认知过程。但归根结底只有满足文化主体自身认识与发展需求,以及社会所倡导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才成为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的民族文化。个体成员文化上的主体自信,最终表现为其参与和感受群体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的心理需要。文化自信是一定社会中的文化主体,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反思、认同和接纳,以及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比较和借鉴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信任感和尊崇感。文化自信所蕴含的精神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文化主体自觉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其契合了自身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建构具有积极价值指向意义的精神家园。

(二)自觉外化是文化自信社会功能实现的外在机制

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一般把外化看作是从内部思维动作向外部物质动作的转化。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民族成员将内化的民族文化情感、规范和价值观念,自觉地转化为民族成员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精神的坚定倡导者和维护者。民族成员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尊崇,不能简单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还需体现在民族个体成员的社会实践中,实现文化自信思想的社会化。

文化自信思想社会化是一种自觉外化的过程,其实现途径是多样化的。具体而言,社会成员可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将文化自信的思想价值推广于社会,使其价值自信的思想为社会所认知、认同和接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等各种传播媒介,均是文化自信思想社会化的主要载体。个体成员的文化表现、文化态度和文化观念均可通过实践活动彰显出来。在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文化自信的自觉外化可体现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推动者和践行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民族文化主体性地位。

(三)文化自信社会功能实现机制是自觉内化与外化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文化主体形成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认同、接受、转化,形成对自身民族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并影响和作用于社会,实现文化自信的社会价值,发挥其精神动力效用,这是文化自信的自觉内化。外化只有通过内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自觉外化,主要是文化主体将内化的文化自信思想转化为外化自觉的文化社会实践,显性社会化与隐性社会化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自信思想的社会化。因此,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机制是文化主体自觉内化与外化有机结合与统一的过程。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1(1).

[2][10]于幼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4.

[3]刘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2,(01).

[4]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02).

[5]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6]何星亮.文化功能及其变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7][8]叶志坚.文化功能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0).

[9]毕重增.黄希庭.中国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07,(02).

[11][12]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

[13]齐卫平.文化功能及其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中的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09,.

[14]陈少雷.文化价值观的哲学省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49.

[1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

责任编辑:唐 琼

G122

A

1008-6323(2017)01-0094-06

刘林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药科大学助理研究员。

2017-01-01

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德育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5DYYB045)

猜你喜欢
内化成员主体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