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yai Yamkonglert 杨柠聪
(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京 海淀 100084;2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 北京 海淀 100091)
论泰北云南籍华人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以美斯乐为例
Saiyai Yamkonglert1杨柠聪2
(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京 海淀 100084;2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 北京 海淀 100091)
泰国北部地区居住着许多在不同时期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华人。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两个村落:联华新村和美斯乐。通过对泰北云南籍华人和美斯乐历史以及现状的介绍,尤其是二、三代美斯乐华人的现状等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泰北云南籍华人和美斯乐既有在语言、伦理道德、岁时与节气、宗教信仰等方面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也有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泰国本土社会文化的认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二、三代美思乐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变得越来越困难。
泰北云南籍华人美斯乐文化认同习俗传承
中国云南人移民到泰国北部的事实已经有很长时间,而今天的泰国北部地区也居住着许多在不同时期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华人。1949年,随着中国国民党军队从云南退入金三角地区以后进入一个高潮期。[1](P139)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泰国北部的云南国民党部队及其后裔逐渐聚居在两个村落:联华新村和美斯乐。联华新村位于清莱府回所镇,座落在举世闻名的金三角边,离湄公河河岸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目前全镇共23个自然村,联华新村是属于第10组,全村共316户,人口约1 800~2 000人。新村居民的土地是由政府统一分配,但是还没有获得土地证。每一户居民得到的用于耕种的土地不超过800平方米。新村村民包括原住民、苗族、瑶族、阿卡族、傣族、傈僳族和云南华人。美斯乐(英文:Mae Salong或Santikhiri),位于泰国北部清莱府,是泰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旅游圣地,素有“泰国春城”“中国村”之美誉。停留在泰国北部的原国民党93师官兵及其后代很多都生活在这个地处泰国北部山区的美斯乐,美斯乐的居民包含了华人和其他6个泰国少数民族。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的作品《异域》以及据此改编的由朱延平执导的电影《异域》都是描写生活在美斯乐的中国人在异国他乡自力更生、顽强不息的奋斗过程。
这群生活在泰国北部的云南籍华人华侨虽然曾经惊动国际局势,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但这些都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被人们所遗忘。然而,他们在退居泰北后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第二、第三代后裔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移民身份,如何在泰国社会继续发展?他们在努力适应泰国生存环境的同时,如何保留原有的习俗和传统?这些问题至今是学者很少涉猎的研究领域。
(一)泰国北部的云南人
泰国北部包括帕耀府、南奔府、南邦府、夜丰颂府、清莱府、清迈府、达府和难府等,同泰国南部、中部以及东北部以广东、福建籍华人为主不同,泰北地区的华人大多来自中国云南省。泰国北部地区之所以成为云南籍华人移民的聚居地,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相近。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不仅地理上与中南半岛的多个国家山水相连,不同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源远流长。[2](P12)虽然云南和泰国在领土上并没有直接接壤,但仍然十分接近。由于山水相连,许多民族跨境而居,彼此之间有着地理和民族上的亲缘关系。这些华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解放前移居泰国的云南人,以汉族和回族商人为主;第二类是解放后随国民党军队退入金三角地区的军队及家属,以及其后迁入泰国的云南人。[3]目前,泰国北部的云南籍华人除早期迁入的回族外,主要来源有:原国民党残军和他们的后裔,人数大概十几万,除了在泰国定居者外,其余流于世界各国;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如阿卡族、苗族、回族、瑶族、拉祜族与傈僳族等,估计约有七万人;“文革”期间,越境参加红色游击队的知青,其幸存者中有一些后来辗转到泰国谋生,其人数多少无法统计。
早期移居泰国北部的云南人中大部分是回民,他们大多居住在城镇地区,继续从事传统的马帮运输贸易,同时又开发了别的商贸领域。而后期移居泰北的原国民党军队及之后迁入的云南人,由于受到泰国当局的法律规章的限制,大多数只得集中定居在泰北农村,以从事农业为主,同时兼营一些手工业和商业,和泰国北部山区的土著居民进行贸易交换。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泰国当局开始对那些新移居到泰北的云南人放宽限制,一些较晚时候迁到泰北农村地区的云南人也开始慢慢向城镇发展,经济活动也拓展到城镇地区。
(二)云南人移居泰北的历史
泰国当地人把来自广东等地的讲中文的华人称为“Chin”,把从云南来的同样是讲汉语的云南华人称为“Haw”(也有其它文献拼写为“Hor”或“Ho”,或者叫做“Chin-Haw”)。“Chin”这个词在泰语中是“中国”或“中国人”的意思,该词是直接从英语“Chi⁃na”一词转译并按泰语习惯拼写出来。关于泰北一带的泰国当地人为何要用“Haw”来称呼这些讲汉语的云南人,至今仍有多种说法,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从公元13世纪开始,中国云南人就开始在东南亚北部一些国家的集镇零星暂住。但是,云南人大规模离开家乡而选择定居泰国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回民起义失败;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云南的解放。在1949年,大批的国民党军队因败退而逃离到缅甸的掸邦。居住在缅甸的云南华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过于亲密,而且国民党残余部队影响到了缅甸政权的安全,因而缅甸政府向联合国提出申诉。在联合国的斡旋下,一部分国民党残余部队迁到中国台湾,但是大多数的残余部队还继续逗留在泰缅边界。很多残余部队就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泰国,由于他们的难民身份,他们只可以在泰政府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也是历史上云南籍华人大批进入泰国的第二次浪潮。为了便于管理,泰国政府把云南华人归为三类:国民党残余部队属于第一类;第二类是指1954~ 1961年期间移民到泰国的华人平民,其中部分移民可能是这些国民党军官和士兵的亲属;第三类是指在1961~1978年移居泰国北部的华人。
(三)“孤军”和美斯乐
1949年中国解放以后,一些国民党的军队和难民百姓越过边境流落到上缅甸的仇族和掸族所居住的地区。他们大部分来自滇西,初期中国台湾当局利用这支武装进行反攻大陆的军事行动。后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相继受到缅甸和联合国的压力,一些部队撤到了台湾。残余的国军则进入位于泰缅边境的泰国山区。到了1954年,大部分来自云南的老百姓下山,移居清莱和清迈两府边远的村寨。[4]一支身份不明的武装力量盘踞泰国自然也引起泰国民众的不满。对此,泰国政府要么支持或者解除其武装,要么将其撤出泰国。在当时动荡的局势中,解除武装后无异于任人宰割。因此,两军高层通过各种渠道与泰国政府和军队高层保持往来联系,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最终,他们不得不选择为泰国而战,帮助泰国政府消灭境内异动分子,以换取在泰国的生存权。[5](P33)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所著的《异域》及据此改编的由朱延平执导的同名电影,在其中称这支武装力量为“孤军”。由于柏杨的这部作品在海外华人世界引起了巨大影响,“孤军”的称呼也渐渐流行,专门用于指代这支武装力量。
(四)美斯乐的建立和概况
美斯乐位于泰国清莱府北部,地处泰、老、缅三国交界地区,地势险要,平均海拔1 200米。村子终日笼罩在云雾中,从山上可以俯瞰方圆几十里内的群山。美斯乐以前交通不便,如果没有熟悉山路的当地居民带路,外人往往会迷路。[6]1961年,原国民党第五军余部迫于国际局势的改变,从缅甸境内撤到泰国北部。第五军军长段希文将军看到美斯乐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后,决定在此定居。当年国民党军队的营地依山而建,加上原来其他部队占领的山头,形成了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美斯乐自治特区。泰国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气候,但美斯乐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5~20摄氏度,因此这里出产许多泰国其他地区少有的温带农作物和水果。
美斯乐目前共有13 912人,生活了1 600多户。其中男性6 910人,女性7 002人。华人是美斯乐的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0%,其中以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居多,几乎所有华人都是云南裔。除国民党军93师眷属和后裔外,还有许多在缅甸和老挝流亡多年,因生活、战争等原因陆续逃亡到美斯乐的难民。其余10%的人口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如瑶族、阿卡族、傈僳族、拉祜族等。美斯乐华人普遍会说云南官话和汉语普通话,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也多为云南话。第二代和第三、第四代美斯乐村民因为从小接受泰文教育,有着良好的泰语听说读写能力,第三、四代村民泰语程度最好,但老年人会泰语的很少,而且生活中坚持讲云南方言。
目前美斯乐没有统计具体的经济数据,但大致看来美斯乐村民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泰国一年30 000泰铢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具体来说,先期到达美斯乐的国民党军人及其眷属,经济状况较好,他们大多拥有可使用的土地,经营旅社、商店、餐馆等业务。后期的移民由于没有合法的公民身份,他们不仅行动受限制,也无法享受泰国公民的各项福利,其子女外出务工的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的收入水平中等,生活状况一般。[7]
除去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村民外,美斯乐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有两种来源:
第一,农业收入是很多美斯乐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美斯乐因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亚热带、温带经济作物和温带水果,主要品种有柿子、荔枝、李子、梅子等,这些水果除以鲜果形式销售外,还经常腌制成果脯。蔬菜品种则有玉米、甘蓝、萝卜、姜等。水果和蔬菜主要销往泰国国内,也有一部分出口东南亚其他国家。另一种比较重要的经济作物是茶,特别是乌龙茶。不仅美斯乐的气候地理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泰国政府还特意拨出专款,供当地乡议会举办品茶会,农产品展销会,开拓销售渠道。[8]诗琳通公主在向泰国老百姓介绍中国茶文化时,还特别提及了美斯乐茶叶,这也提高了美斯乐茶叶的知名度。中国台湾相关机构也有专门针对美斯乐的援助计划,在茶叶品种改良、制茶工艺方面,台湾的协助使美斯乐的茶叶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加强了市场竞争力。
第二,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也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旅游业带来的是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兴起也促进周边产业的繁荣。自从经过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的相关宣传以后,美斯乐的各类旅店、商店、餐馆便不断涌现,如今已经遍布美斯乐。据统计,美斯乐每年接待游客达10多万,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美斯乐旅游旺季,大批游客慕名专程来到美斯乐,亲身感受那一段历史。旺盛的旅游业也使得原本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的美斯乐实现了脱贫致富,保证了经济的发展。
(五)二、三代美斯乐华人的现状
按照泰国政府1939年颁布的《国籍法》的规定,泰国实行出生地主义为主的国籍政策。非泰国出生的外国人如要申请,则必须在父母取得公民证后,才具备资格来申请泰国国籍,而且其手续非常繁琐,不仅要具备完备的证件,还要送交曼谷移民局审批,审批时间较长。20世纪50年代后进入泰国北部的第一代云南籍华人因为历史因素成为无国籍的难民,他们以难民身份申请入籍的话则更为困难。因此至今美斯乐仍有很多第一代村民的国籍问题没有解决,他们只能拿泰国政府颁发的难民证,这种难民证在出行、工作和上学等方面都十分不便。国籍问题也影响了他们对泰国内心的认同,第一代村民从心底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家乡就在中国,对中国的认可远远大于泰国(当然,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三个截然不同的词语)。虽然他们平素偶尔也会讲泰语,但除非必要,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还是云南方言。[9]
与此不同的是第二代之后的年轻村民,他们大多在泰国出生,自然而然地就获得了泰国国籍。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泰化政策”的大力推广下,年轻一代的村民接受的是泰文中学的正规教育,学校使用的是泰文教学,学校里也有很多泰国本土的同学。泰文教育以及他们与外部社会、泰族的更多交流和接触,为其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引入了许多新的文化要素。而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遥远,更多的是在感情上已成为一个印象之中的国度和家园。年轻一代也更多、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泰国人,而不是他们祖辈所认同的“中国人”。
随着美斯乐与外界的接触日益增多,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日益频繁,村民逐渐受到泰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1997年泰国政府逐渐将泰北的难民村定位行政村,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后,美斯乐村委会以及泰文学校的日常运作基本与国家的工作节假休息同步。这样,一些泰国的法定节日如泼水节、水灯节以及泰皇、皇后华诞等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美斯乐村民的日常生活。就以泰皇后华诞为例,每年的8月12日为泰皇后华诞。这一天村中家家户户都在门外悬挂泰国国旗以示庆祝,泰文学校内还会举行学生歌舞表演,附近小村寨的村民都会来到美斯乐参加皇后华诞的庆祝活动。参加活动的大多是中年和青年人,事实上这样的大型活动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有了更多和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有很多年轻人因此相识、相恋,甚至还有人最后结婚。因此,泰国公众节日的庆祝活动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而庆祝仪式中效忠泰国、效忠泰皇等标语和场景也在塑造着年轻人的价值观,逐步强化他们对泰国的认同和归属感。第一代的老人们虽然认为泰国的法定节日不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也会入乡随俗,并不反对庆祝这些节日。
但并不是所有的入乡随俗都能得到认同。对于美斯乐的年轻人来说,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和更高经济收入的向往,使他们普遍选择南下,到中部曼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寻找机遇,但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明显的社会等级分层。那些所谓的城市精英掌握了大部分社会资源,除享有特权的王室、军队和高级官僚外,掌控金融、工业、商业、农业资本的华商多是早期移民者的后代,以潮州人、广府人、海南人为主。而对于作为城市新移民的泰北云南人来说,各种因素使得分享城市社会资源是一件很难的事。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无论是当地泰族还是其他华人,都把这些来自泰北的云南人视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钦霍。在泰国主流媒体带有偏见的长期渲染下,“钦霍”一词有了负面的含义,即指不做正当生意、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而长期以来普通泰国民众对于泰北地区的负面印象(如走私和贩毒等),也加深了泰北云南人融入泰国主流社会的障碍。
中国人类学学者王赓武先生在分析华人的文化认同时提出了从两种文化规范入手的分析方法。第一种是被分析族群认为自身作为华人应该遵守的文化规范(包括语言、传统伦理道德以及对宗教、地域及其他加强华人社会团结的类似组织的支持);第二种是被分析族群认为是有用并需接受的那些当地现代文化规范(包括华人社会以外的教育标准和职业结构,还包括非华语的外语技能,甚至还包括宗教皈依所有各种反映异质社会的社会习俗)。[10]本文在分析美斯乐华人文化认同问题时采取了这两种分析方法。
(一)语言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符号,语言承载的是浓浓的文化积淀。一个民族能否持续传承自己的文化,能否保证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是关键因素。在美斯乐定居的第一代人都是中国云南人,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说西南官话(一种汉语方言),有些少数民族村民还会讲自己的民族语言。在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美斯乐人依然能说流利的汉语。而这种对语言的继承靠的是学校的正规教育和华人的勤奋学习。
在泰北,有很多带有“华”字的学校,有兴华、新华、建华、复华等,每一个“华”字背后都是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眷恋。美斯乐也有远近闻名的兴华中学。在国军93师定居美斯乐之前,军队里的孩子们从落地开始就随大人在炮火中东奔西走,饱尝艰辛。在到达美斯乐后,为了加强美斯乐第二代孩子的教育,段希文将军自费创办了“兴华学校”。最初的兴华中学教师和学校设施都很简单,拿茅草竹子搭一间草屋作为校舍;再从军队中找一些识字的官兵作为老师;十多个军队家属和一些周围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都在一间屋子里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兴华中学已成为泰北地区著名的华文学校。由于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吸引了曼谷、清迈、清莱乃至老挝和缅甸的华裔学生。然而泰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的“泰化政策”,政府要求在泰国各地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华文学校被勒令关闭。兴华中学的校园也被泰国政府没收,改建为政府的国民学校(即泰文学校),继续说中文教汉字者会触犯法律。直到1993年华文学校才得以重新建立,然而兴华中学在八年前就已经被政府改为泰文学校,兴华中学已经“名存实亡”。[11]学校只能租用已经属于泰文国民学校所有的原校园来开办华文夜校。学生每天上午八点半到下午三点半的时间里在泰文学校学泰文,下午四点半到晚上在兴华中学再学习汉语。有的学生在泰文学校三点半放学回到家后,父母还在工作或在田间劳作,根本来不及做饭,学生只能饿着肚子去华文学校上课。很多年幼的学生又饿又累,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华文,很容易在课堂上打瞌睡。这样的艰苦条件使得美斯乐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但家长的看管和督促过使很多学生度了艰苦的小学和初中。正是靠着华文学校坚持不懈的努力,美斯乐的后代才掌握了基本的汉语交流。随着中国和泰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那些在曼谷打工的年轻一代因为流利的汉语,在工作方面有了巨大的优势。曼谷很多华文报社的打字员和校对员都是来自美斯乐的第二代华人,也有很多年轻一代的美斯乐华人从事旅游方面的工作。当然,对于年轻一代的村民来说,他们经历的是泰国国民学校的泰文教育,虽然也会讲云南方言和汉语,但他们相互之间交流使用的还是泰语。但在同家里的父母和长辈交流时,仍然会照顾长辈的习惯,使用云南方言。第一代、第二代的村民互相交流时仍然使用云南方言,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中的有些人至今仍然不会讲泰语或者泰语不流利,但更多的是他们从小到大的习惯和内心深处对“中国人”这三个字的认同。他们仍然把自己看作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中国人。相对于此,年轻一代的村民已经认同自己是一个泰国人,他们学习汉语是因为这是学习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
(二)伦理道德
在美斯乐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是家庭的父系制度和“孝”的传统道德。
美斯乐村民在婚姻与家庭方面,遵从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模式。女性婚后从夫居,日常生活中传统的“三从四德”被予以强调,“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繁衍后代“被视为妇德的标准。村里人家有客人来访,招呼客人的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主人,在沏好茶后,女性都会退回内屋或忙自己的事。在公共场合如婚宴、丧礼、斋宴等活动,妇女也是相聚坐一桌,很少与男子同席。在定居早期,军队还有征战,这时村子日常生活的维持与这些女性的努力分不开。但女性的活动往往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在公共领域,如村委会、自治会以及与村落相关的公共决策中,很难听到女性的声音。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在特殊的战乱时期,第一代村民的家庭收入主要为军队发给的粮饷和补贴),她们的家庭劳动往往被忽视,女性也成为家庭和男性的附属,更无社会地位可言。第一代的女性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她们虽然也偶尔感叹,但大多数认为女人命该如此。
但是对于年轻的第三代、第四代村民来说,由于从小接受泰文教育,平常更多的是和泰国当地人接触,当地人的一些松散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也影响了他们。再加上现代媒体、网络、时尚节目带来的新鲜的价值理念,对于年轻女性而言,随着她们的日常生活不必和军队、村委会等捆绑在一起,这就促成了她们女性意识的彰显。因此,她们虽仍受到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但她们对生活的选择更加自由,不再像她们的长辈一样成为男性的附属。
“孝”的传统理念是美斯乐一直延续至今的家庭道德,从定居到现在一直从未改变。“孝”也是目前维系大家庭存在的主要原因。在美斯乐,大多数家庭保持着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兄弟与父母同住一个院子,分房但却在一起吃饭。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一代的村民逐渐离开村子,去清迈、曼谷甚至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学习和工作,并建立自己的家庭。但他们都会尽可能地留一个兄弟在家,照顾父母和家中的产业。在外的兄弟一般也不会提出分家,反而会定期寄钱回家,贴补家用。每逢春节、中秋这些节日,他们也会回家看望父母,并将美斯乐看作自己的家乡。有些在外地工作的村民在结婚生子后还会把孩子送回村里,交给父母照顾。不管他们的教育背景如何,这种孝敬老人、报答父母的道德观念一直是美斯乐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之一。[12]
(三)岁时与节气
美斯乐村民一年的生活周期基本上是按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来运作,从除夕到立春,从雨水到春分……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美斯乐的一年是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开始的。农历大年初一子夜,美斯乐家家户户都在家中祭祖,家庭成员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在祖先灵位前叩拜,祈求祖先保佑。之后,父母、长辈也会接受晚辈的跪拜,给晚辈发红包作为压岁钱。凌晨村中小孩便会挨家挨户地敲门拜年。此时每户人家都会准备一些红包、糖果,等待着小孩来访,这称作“开财门”,据说谁家的门被敲的次数最多,也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运最旺。[13]
农历正月初一,美斯乐很多人吃斋,也有部分人是早素晚荤,还有一些人不忌讳。村民在这一天还要准备好祭品,到村外迎接财神、灶神、喜神。出行接神之后,村民会去观音庙、土地庙、关帝庙烧香求福。
农历二月初八,按照云南家乡风俗,美斯乐全村村民都要去土地庙献祭。在过去一年中,村民中如有人家生男孩,就用猪作祭品,如果是女孩就用鸡作祭品。献祭后,村子在土地庙旁杀猪设宴招待村民。村民如果无法到场,也要拜托其他人将礼物和功德钱带到。
农历三月清明,在清明节左右家家户户都要祭祖、扫坟拜墓。即使村民不去目的地,也要在家里设香案祭拜子线,香案上还要有杨柳叶,以示清吉。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节,主要是吃粽子,供菩萨,没有公众仪式。
农历七月中元节,首先是接祖,农历七月初二,村民各自在家中设香案迎接亡灵。之后天天祭拜,直到农历七月十五,送祖,敬香献饭,家庭成员依长幼次序向祖先灵位跪拜后,将所折纸元宝、纸衣服、冥币等烧掉,给在阴间的祖先亡灵享用。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外地工作的家人都会回来相聚,吃月饼、赏月。
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村里会有观音会。村民到观音庙拜观音、敬香、捐功德、吃斋,寺庙尼姑诵经、做法事。
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很早就开始忙于准备年夜饭、装点布置房间,如贴春联、制作摇钱树等。摇钱树用约一米半长的竹筒制成,上部插着青松枝和鲜花,象征松柏常青,鲜花四季,竹竿上还挂着许多纸元宝,摇钱树就立在门外,须对着大厅中的祖先牌位。
(四)宗教信仰
观音信仰是中国民间最普遍的信仰,原为佛教信仰,观音为佛教中的菩萨,女相观音约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代之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观音逐渐被纳入中国民间宗教体系,并衍化为有众多化身传说的女神信仰,被奉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观世音菩萨。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涅槃日)为观音诞,各寺庙就斋堂在这一日也都以素菜为供礼,举行发挥,为信众祈福,信徒也会去寺庙敬奉香花、许愿、还愿。享祀观音的习俗活动大体有:届期或其前后,吃斋茹素,谓之“观音素”;祷祝许愿、还愿,多是妇女焚香舍物,祷祝以求子嗣,得嗣则还所许之愿。
当美斯乐村民在泰国北部逐渐定居下来,生活日趋稳定后,观音诞的仪式活动也随着观音寺的修建开光逐步恢复起来。美斯乐的观音寺依山而建,建筑风格和中国国内的寺庙很相似。进入观音寺最先看到的是大雄宝殿,里面有如来和观音像,大殿前面的两根柱子有盘绕的龙。村民到寺庙后一般都会捐功德钱,大致是一二百铢,即使有事无法到达也会托人带到。接着村民会开始折纸元宝和纸钱,准备好之后村民会到寺庙中敬香拜佛,祈福许愿,在寺中尼姑诵经结束后,村民便将折好的元宝和纸钱在香炉中烧掉。中午,村民会在庙外搭好的棚中用斋,斋后村民便陆续离开寺庙。
对于岁时和节气的认识,也从一定程度反映村民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与实践。但是,从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对节气的认识中,也可以看到其文化特种及认同的微妙转变。[14](P4)村中的第一代老人谈起岁时、节令时,他们总是兴致勃勃,还会一边回忆起一些关于岁时、节气的轶事和传说。相比第一代老人的津津有味,第二代、第三代人对于这些东西就有些淡漠了。[15]他们对于这些节气只有春节和中秋有比较深的印象,其他的像中元节、春分、秋分等等,就一无所知,更不用提这些节气背后的文化气息。虽然家中长辈会年年准备应有的物品,但仿佛这些节气只是老人才过的节日,第三代人更多的是对泰国的泼水节、水灯节等节日比较喜爱。虽然这些节气的仪式基本上都是由村中长辈指导完成,年轻人大多只是被动参与,也不明白仪式中繁琐细节所代表的含义,但至少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云南人的传统风俗。虽然现在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在泰国成为泰国人都普遍喜爱的文化,很多泰国人都对中华文化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这对美斯乐的文化和习俗继承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美斯乐与外界特别是泰国主流社会文化交流的增多,新一代的村民受泰国本土社会文化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的世界观与认同感距离泰国社会也越来越接近。相比之下,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变得越来越困难。笔者作为其中新一代的村民,对于中华文化的流失也很痛心,中华文化和泰国本土文化都有其优秀之处,真心希望美斯乐能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共存共荣。
本文以美斯乐为例探究了1949年后移居泰国北部的云南籍华人的文化认同和习俗继承。之所以选择美斯乐,不仅因为那里是笔者成长的地方,也因为美斯乐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比较典型的泰北云南难民村,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对于最早在美斯乐定居的那一代人来说,尽管他们宣誓效忠泰皇,但却始终没有完全融入泰国社会,因为军队和贩毒历史,泰国官方和主流社会对他们仍然有所顾虑。这也加深了他们内心深入的不安,常常有身在异乡的感觉。与此同时,他们也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再重新回到中国大陆寻求发展,他们的认同也变得模糊和多元。他们内心深处把自己当做中国人,也习惯于称自己为泰国北部的云南人,并且乐于将这些华人的节日和传统保存延续下去。
对于新一代的年轻村民来说,他们是在泰国土生土长的一代。他们的成长环境与长辈截然不同:他们的生活远离战乱,从小接受泰文教育,了解泰国社会和文化。虽然他们也学习华文,但学习动机正在渐渐改变,从以前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变为一种谋生技能。而泰语的流利运用使他们很容易融入村外的世界,很多人都认同自己的泰国人身份。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增多,泰族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对他们产生了影响,比如对华人传统民间信仰和节日缺乏兴趣,对婚姻的态度比较开放等。但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华文教育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决定了一些观念。总之,家庭的重视以及华人的传统伦理道德,对他们而言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1]赵和曼.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2]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3]王子昌.问题与方法:略论王赓武先生的海外华人研究[J].东南亚研究,2013(05).
[4]伍崇韬.异域孤军,泰北送炭,薪火渐歇[N].联合报,2004-03-01.
[5]邓贤.流浪金三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段立生.访美斯乐——泰国北部的云南人村[J].东南亚,1988(12).
[7]游辉彩,许邱良.泰国北部美斯乐村华人的生活及经济状况调查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1(01).
[8]何平.泰国北部的云南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
[9][泰]班依·拉姆盖.在泰国清迈的中国云南人[J].全球史评论,2012(12).
[10]纳静安.泰国北部云南华人的文化认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
[11]黄昆章.宽容与融合:泰国华人争取生存发展问题的思考——以泰北美斯乐“云南村”为例[J].八桂侨刊,2007(03).
[12]王付兵.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变化[J].南洋问题研究,2001(04).
[13]安·马克斯韦尔·希尔,陈建明.泰国北部的中国云南人[J].东南亚,1985(04).
[14]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5]Wang Gungwu.The Study of Chinese Identities in South⁃east Asia[A].Jenifer W¬Cushman,Wang Gungwu.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II[C]. Hongkong: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
责任编辑:曹李海
K893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