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区生态民生问题的认知与建议*①

2017-04-11 07:08:13王友文
实事求是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牧区农牧民兵团

王友文

(1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2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新疆 伊宁 835000)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区生态民生问题的认知与建议*①

王友文1,2

(1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2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新疆 伊宁 835000)

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是用大集团生态建设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新疆农牧区民生改善问题的新方略,是一种体制机制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是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从体制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疆农牧区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对促进新疆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态意义,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岗位就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民生效益和经济效益。

兵团生态建设师新疆农牧区生态民生解决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以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的方式,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从体制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疆农牧区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是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的战略需要和现有条件

1.关于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问题的提出。目前新疆约有412.46万公顷耕地,而实际上只有401.67万公顷耕地,平均每人仅有1亩多一点的耕地。[2]与此同时,新疆现有沙化土地面积为74.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3.13%,而且呈扩展的态势。[3]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治理沙漠工作持续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局部沙漠得到有效治理,但是整体上沙漠面积却在不断扩大,总体成效甚微,致使新疆特别是南疆沙漠区和重干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究其原因,就在于分散零星的、时断时续的防沙治沙和干旱治理方式难以实现大面积的沙漠生态治理和干旱治理目标。新疆必须从根本上调整防沙治沙和干旱治理的总体思路,通过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的方式,从各自为战的分散式防沙治沙和干旱治理模式,转变为大规模集团式的防沙治沙和干旱治理模式。

指导新疆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新疆生命智力,新疆生命智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能否实施深谋远虑的生态文明战略举措。当代世界格局已经并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疆应对世界格局和气候新变化的迫切战略举措之一就是尽快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以下简称“兵团生态建设师”),采取集团化、正规化、专业化的生态建设部队与地方基层组织和广大农牧民相结合,把全疆各地州县市城乡居民区周边的沙漠、荒漠、沙漠化国土,通过生态综合治理或生态重建的创新途径,改造成为具有相当经济价值的沙质宜农良田、林地或草原,彻底遏制风沙灾害和旱灾对新疆农牧民生存生产生活环境的危害。在建设新的生态屏障的同时,为新疆新增10万平方公里(1.5亿亩)的宜居区(相当于塔城地区的总面积),新增600万人的绿色就业岗位,容纳上千万人口安居乐业,为新疆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兵团生态建设师可以吸纳大量转业、退伍军人就业,为边疆国防储备百万雄兵。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的战略伟业,在于使沙漠生态治理变废为宝,通过沙漠生态治理实现就业、创富,引领新疆生态文明和民生工程加快发展进程,为新疆特别是南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基础。

2.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的战略需要。新疆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从全局战略上需要建立一支能够承担新疆的沙漠生态治理、荒漠化草原生态治理、森林生态治理、湿地生态治理、河湖流域生态治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工程设计、队伍建设、系统管理、组织施工、生态工程利用维护和屯垦戍边等职能的庞大的生态建设部队。

3.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的现有条件。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建国以来在大规模生态绿洲建设和防沙治沙建设中形成的生态建设的组织化、集约化能力的现有条件看,在中央和自治区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新疆兵团具有组建生态建设师的条件和能力,领导干部储备充足、已有一支生态建设专业队伍,能够接受军队转业官兵、吸纳青壮年农牧民就业,新建学校、医院事业单位等,能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和生态建设战斗力。

二、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的特殊任务设置和队伍建设方略

(一)兵团生态建设师的主要任务

1.担负新疆待开发利用沙漠、荒漠国土资源的生态治理工程。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广袤的待开发利用的沙漠、荒漠国土资源,全疆沙漠总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它们包括: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央,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2),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总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总面积约4.88万平方公里。

库姆塔格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洼地南缘,向东延伸至甘肃省境内,总面积约2.28万多平方公里,全系流动沙丘。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位于伊犁河谷中西部霍城县城西南部,西与哈萨克斯坦的穆云佐克沙漠(又名卡拉库姆沙漠)隔河对峙,总面积72.81万亩,是伊犁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新疆北部绿洲中的沙漠。

此外,新疆还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戈壁、石漠(石骨裸露山地),其中戈壁面积为29.3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戈壁面积的首位。上述沙漠、荒漠、戈壁都是新疆待开发利用的宝贵的国土资源,要想开发利用这些国土资源,需要积极探索、研究、实践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而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兵团生态建设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把全疆十分之一的沙漠、荒漠、沙漠化国土改造成为具有相当经济价值的良田,为新疆新增10万平方公里(1.5亿亩)的宜居区,新增500万就业岗位,容纳上千万人口安居乐业,为新疆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同时,可以吸纳大量转业和退伍军人,为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储备雄厚的预备役国防力量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

在沙漠生态治理中主要实施和担负草袋压沙固沙集水工程。在长期治沙实践中,新疆沙漠半沙漠地区的民众早已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压沙固沙工程技术,比较常见的是用麦秸固沙。麦秸固沙的问题是固沙的规模太小太分散、治理速度太慢,而且效率不高、不持久。草袋压沙固沙集水工程的技术思路是,在全疆范围采购草袋(每条1米长、半米宽)并运往需要治理沙漠的地区,由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建设师集中人力在草袋里灌装沙子、草籽、吸水材料,然后铺设在沙漠地上,形成4平方米或更大一些的草袋压沙固沙方格网络,通过在沙漠地区大规模铺设改变沙漠地区的地形地貌,逐步在大范围里遏制沙漠的流动性,增加沙漠的储水性,从而把大片沙漠改造成为具有农牧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可利用沙土地——在10年内完成治理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为新疆新增1亿亩农牧用土地。

2.担负新疆草原生态建设、荒漠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区草场退化面积已达1.2亿亩,产草量和畜牧业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仅靠县、乡、村基层组织和牧民的力量难以遏制草原荒漠化、沙化的进程。由兵团生态建设师担任新疆草原生态建设、荒漠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重建的国家级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形成大型集团与牧区基层县、乡、村有机结合的荒漠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重建体制机制。

3.担负新疆干旱区水利建设等生态治理工程。

2006~2008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了“新疆地下水地表水联合开发利用”项目,“新疆洪水调蓄与地下水储备战略”,将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洪水调蓄利用和地下水库建设提出建议,可由兵团生态建设师担任水利建设、干旱区节水、洪水利用、地下水利用和水土流失等生态治理大型建设工程。

4.担负新疆荒山造林绿化生态重建工程。可由兵团生态建设师担任永续性大规模的山区生态治理工程,通过规模化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涵养山区水分,预防水土流失造成洪涝灾害和泥石流灾害,保障山区牧民和山前农牧区农牧民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安全和改善。

(二)兵团生态建设师机构设置和职工队伍建设设想

1.兵团生态建设师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建议。

兵团新组建的6个生态建设师隶属兵团领导,管理体制、领导机构、组织机构和干部管理与其他师一致。但由于其生态建设任务属于公益性,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近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体制上实行事业单位、半军事化管理模式。总编制为60万人,其中,国家列事业编制20万人,国有企业编制40万人。一个师10万人(1个团总编制1万人,其中,事业编制2 000人、国有企业职工编制8 000人);事业编制人员费用和事业费全部由国家承担,总体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统一由国家下达,生态环境建设业务受国家环保部直接指导,公益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投资和费用全部由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资金承担。兵团生态建设师的生态产业方面,实行师、团领导下生态建设连队和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两种体制。连队有偿担负国家生态建设计划和工程纯公益性项目,实行企业单位事业管理体制;公司实行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依托市场获取生态产业经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兵团生态建设师的布局设置建议。根据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的需要,可在兵团序列下组建6个生态建设师,南疆四地州各1个、北疆伊犁州1个(设塔城地区)、东疆哈密地区1个。

设在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4个生态建设师,可在南疆每个县市各设1个生态建设团。主要以沙漠生态治理和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为主要任务,同时担负其他生态环境建设和屯垦戍边维稳任务。

设在北疆的生态建设师,可在北疆5个地州市各设一个生态建设团。主要以沙漠生态治理、草原荒漠化生态治理和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两河流域生态治理为主要任务,同时担负其他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屯垦戍边任务维稳。

设在东疆的生态建设师,可在东疆5个地州各设3个生态建设团。主要以沙漠、荒漠化草原生态治理和哈密河、吐鲁番河两河流域生态治理为主要任务,同时担负其他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屯垦戍边维稳任务。

3.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的职工队伍建设办法。

首先,兵团生态建设师主要由三个方面的人员构成:一是由兵团和各师抽调一部分领导干部和农、林、牧、水专业业务骨干,发扬兵团精神和保留骨干以资熟手;二是组织动员和安置在疆解放军部队、武警部队转业干部和复员军人全部转业到生态建设师就业,解决部队复员干部战士就业难和高素质职工队伍来源的问题;三是在南北疆农牧区就近招聘少数民族农牧民大中专毕业子女和农牧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扩大少数民族农牧民大中专毕业子女和农牧民富余劳动力就业,就地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人员本土化问题。其次,兵团生态建设师在当地农牧民大中专毕业子女和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农牧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中招聘职工的比例,少数民族职工应占到70%以上,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土地、热爱草原、了解沙漠、河湖、山林,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和适应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优势。这不仅壮大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力量,实施了兵地融合生态环境建设大集团作战集约化模式,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扩大了部队复员官兵和农牧区少数民族就业,而且加强了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和兵地团结。

三、通过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促进新疆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融合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对促进新疆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1.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和谐国际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的国际问题,中国政府已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维护世界环境保护的方针和立场。中国新疆担负着与周边国家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责任,但就目前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国际生态环境问题而言,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伊犁河与额尔齐斯河两条国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问题十分严重。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以各国人民改善民生目标为国际价值取向,共同治理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睦相处,维护国际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是有利于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新疆生存生活环境较差的农牧区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民族分裂主义及“三股势力”就会以此为借口挑拨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情绪,造成社会动乱。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加大对农牧区和边远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彻底改善农牧区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尽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是有利于促进党和政府凝聚力的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从根本上改善新疆农牧区农牧民生存、生产、生活条件,从源头上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工程。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真正把生态工程建设成为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就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真诚拥护,有利于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

四是有利于提升兵团在安边固疆和生态民生建设中的功能。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解决好壮大新疆兵团力量,能使兵团充分发挥“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三大作用。

2.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一是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新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是新疆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据专家预测,新疆各地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未成功转移的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于城镇失业和半失业人员五倍左右。其中包括:农牧民子女中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毕业后返乡失业和待业青年;1984年土地承包后新出生人口实行“人增地不增”的新增人员;城镇扩展,道路建设和土地、草场、矿山资源开发后无地失地农牧民。他们已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门、低保无处的“三无农牧民”,他们的收入、吃饭、住房、成家、养家、生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问题,都要有就业岗位的落实才能有着落,这就成为新疆解决无地失业农牧民就业,改善民生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在新疆农牧区二、三产业不发达的现阶段,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大量吸纳农牧区特别是南疆四地州青壮年农民到兵团生态建设师就业,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组建一支农牧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大军,达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就业的目的,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新疆特别是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是有利于解决提高新疆农牧区人民的收入水平问题。强调关注民生其实质体现的是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实现既要“区强”又要“民富”的战略性转变。“按现行标准,新疆仍有261万贫困人口”,[5]约占新疆农业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特别是南疆四地州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占全疆80%以上。这些区域由于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按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农民增收和居民就业极为困难。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帮助南北疆农民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林沙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解决南疆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3.具有重大生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疆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沙漠占全区总面积的61.4%,适合人类居住的绿洲仅占全区总面积的4.2%,是全国沙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疆85个县,174个农牧团场中有80个县市,90多个农垦团场均有沙漠化土地分布。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和1200多万人正受着沙漠化危害和威胁。[6]据不完全统计:新疆沙漠化土地正以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年全区约有1 000万亩农田正经受风沙危害,有1.2亿亩草场严重荒漠化,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新疆约30个贫困县都集中在风沙区,有些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些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当代和后代新疆农牧民的生存、生产、生活环境。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能够彻底解决新疆特别是南疆四地州恶劣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专业队伍和体制机制问题。对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7]加大对农田、草原、沙漠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各族人民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与自然环境改善融为一体,促进新疆农牧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有利于促进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新疆50年代湖泊面积约9 700平方公里,1995年末锐减为4 748平方公里。自1994年以来,全区沙漠面积平均以84.2平方公里/年的速度增加。全区草场退化面积已达1.2亿亩。在塔里木盆地,沙漠以每年3~10米或更快的速度向南扩展。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任务异常艰巨,任重道远,需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专业建设部队和长效机制。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切实把改善各族人民生存、生产、生活条件等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强大内动力和生态建设大军,生态建设部队与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相结合,就能进一步促进新疆特别是南疆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4.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农牧区现代绿色有机农牧业的大发展。创建新疆兵团生态建设师,通过兵团集约化的高科技力量,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绿色控制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有利于促进新疆农牧区现代绿色有机农牧业健康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通过对草原生态资源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草原旅游开发相结合,取得草原生态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多赢效益,有利于促进草原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促进新疆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融合发展的效益分析

1.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岗位就业融合发展的生态效益分析。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岗位就业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建设只有走出见物不见人的老路,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第一价值取向,在生态环境建设创造大量绿色就业岗位,使广大农牧区、沙漠、草原、河湖流域周边的农牧民,从对生态环境的损坏者,转变成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虽然国家和政府承担了兵团生态建设师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劳动报酬,加大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本。但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任务高质量完成的最终效果来看,它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效益。通过兵团生态建设师承担较大规模的沙漠生态治理和退化草原生态治理,若干年后将产生上亿亩沙化土地改良后的良田、退化草原改良后的优质草原,遏制了沙害对农牧区和农牧业的灾害,减少了沙尘暴和雾霾对城乡人民居住区的危害,减少了大面积沙土地的水分蒸发量,对生态保护和建设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益。

2.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岗位就业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岗位就业融合发展,使兵团有了六个生态建设师的庞大生态环境建设专业队伍,加强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力量,形成了全疆各族人民生态建设大军与兵团成建制的生态建设师半军事化的专业生力军有机结合的新格局,加强了新疆和兵团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通过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为南北疆创造30~5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加强了各地州,特别是南疆各县(市)域生态文明建设,而且通过兵团生态建设师为每个县(市)创造2 000~5 000个绿色就业岗位,扩大了部队复员军人、农牧区大中专毕业生、兵团团场待业青年和少数民族农牧民富余人员就业,在生态民生建设中解决好南疆四地州民族成分比例调整问题,促进了兵团职工和农牧民家庭增收、脱贫、致富,加强了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兵地团结,增强了边疆国防预备役力量和维护了社会稳定。

3.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岗位就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一是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对新疆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重大项目的财政支持,使创建的兵团生态建设师在农牧区少数民族青壮年中招聘的职工,在担负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中,能够高质量就业,取得稳定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使一些少数民族贫困户因家庭成员当了职工,有了固定的公益性绿色岗位工资收入而脱贫致富。如果每一名职工每月按2 500~3 000元的工资收入,一年收入为3万~3.6万元,就能大幅度提高了农牧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实现农牧民贫困户的彻底脱贫,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四地州及贫困县、贫困乡,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

二是通过兵团生态建设师承担和组织实施国家、自治区大型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工业建设项目,取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将会带动和辐射农牧区职工致富的良好经济效益。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实施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中,有了一支生态建设专业队伍,将形成农牧民开展生态农牧业与生态建设师专业技术队伍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就能使各县(市)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每个县(市)创造1亿~2亿元的产值和2 000万元~5 000万元的财政收入,使生态有机农产品成为地方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支撑。

三是通过兵团生态建设师承担沙漠生态治理和退化草原生态治理,若干年后将产生沙化土地改良后的良田、退化草原改良后的优质草原,无论是自身经营,还是交由兵团其他团场职工和地方乡镇村农牧民经营,都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收益。中央提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有序实现休养生息。”[7]通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将沙区治理改良的农田所产生的经济收益,是在原来不属于团场和乡镇村耕地和牧场规划面积的基础上新增的,这将大大提高兵团团场和县乡镇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水平。如果按创建兵团生态建设师,实现在20~30年时间里,把全疆十分之一的沙漠、荒漠、沙化国土改造成为具有相当经济价值的宜农良田、宜牧草原,为新疆新增10万平方公里耕地的沙漠治理目标和任务的话,按每亩最低产值600元计算,将为新疆产生900亿元的农牧业产值。农牧民和兵团农垦团场职工通过绿色就业岗位取得的收入,农牧区通过沙漠治理和沙产业经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将大大提高了农牧区和农牧民的社会购买力,将有力拉动新疆的内需。

4.利用国家对新疆生态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吸纳农牧民就业的民生效益分析。国家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生态环境建设,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每年投入约1 000亿元,为了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又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基础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项8年累计投入1万亿以上。兵团生态建设师应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领导和安排下,争取并在实施兴修水利、防沙治沙、防护林建设、水库水电建设重大生态环境设施建设工程中,把当地生态和民生改善作为综合目标,有计划、有目标地大量吸纳建设工程附近的失地农牧民、贫困户农牧民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阶段性务工就业,通过扩大农牧民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1]刘毅,孙秀艳.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述评[EB/OL].http://www.gov. cn/xinwen/2016-02/15/content_5041380.htm,2016-02-15.

[2]抢抓机遇,着力把新疆打造成新丝绸之路核心区[EB/OL]. http://www.xjeic.gov.cn/rcpy/pxdt/201407/ t40288183470e20c701470f249024001a.html,2014-07-07.

[3]沙化土地面积达74.67万平方公里,风沙每年吹走新疆30多个亿[EB/OL].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2-06/ 05/content_3508704.htm,2012-06-05.

[4]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N].人民日报,2014-07-10.

[5]2020年新疆261万贫困人口全脱贫[EB/OL].http://xj.peo⁃ple.com.cn/n2/2016/0109/c188521-27501414.html,2016-01-09.

[6]关于新疆兵团林业资源管理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EB/ OL].http://www.docin.com/p-436987977.html,2012-07-07.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5-05-06.

[8]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EB/OL].http: //finance.chinanews.com/gn/2015/10-29/7596477.shtml,2015-10-29.

责任编辑:洪美云

F061.3.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1.11

①*本文系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实施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联动战略研究”(11BJY028)、自治区文科基地基金项目“新疆哈萨克族由游牧转向定居中的社会教育研究”(XJEDU080112A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牧区农牧民兵团
兵团记忆
绿洲(2022年6期)2023-01-09 10:46:38
兵团记忆
绿洲(2022年3期)2022-06-06 08:17:22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06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6
兵团在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科技(2015年9期)2015-09-26 12:15:32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8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