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阈下“一带一路”发展研究

2017-04-11 07:08梁金贵孙丽娟
实事求是 2017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一带

梁金贵 孙丽娟

(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阈下“一带一路”发展研究

梁金贵 孙丽娟

(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哲学凝聚时代之精髓,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之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础,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秉承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传承古丝绸之路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现有合作基础上的延伸和升级,在客观上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指导中国社会与时俱进、互动发展的理论之源。

马克思实践哲学“一带一路”战略实践发展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本特征就是运用实践思维方式解答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7)因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历史观与认识论的统一。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1.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扬弃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实践哲学创始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实践与创制涵盖了人类全部生活领域,其中实践领域的活动是最重要的。但他所认为的实践的范畴还局限在对政治学和伦理学这类具有变动性、目的性事物的研究上,在他看来,理论就等同于实践。

亚里士多德之后,康德把哲学区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个部分。在他看来,哲学应该按照自然和自由这两个概念来划分,认为:“如果规定因果关系的概念是一个自然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技术地实践的;如果它是一个自由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道德地实践的。又因为理性科学的分类完全是基于对象之间的歧异性,对于这些歧异性的认识是需要不同的原理的,所以前者属于理论哲学,后者就完全单独成为第二部分,即实践哲学。”[2](P9)根据康德的理解,实践也只是停留在道德范畴。而马克思认为,现象与本体是相互统一在唯物主义中的整体,他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的同时指出不能把实践仅仅看做是人的精神活动。在此后的研究中,马克思汲取了费尔巴哈关于唯物主义的合理部分,否定了其把感性世界认为是一种自在的唯物主义。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向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P56)由此可见,马克思所提倡的实践观是以人为核心的物质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从精神层面回归到现实的、具体的实践活动;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传统社会理论的批判地继承,不断从经济、政治、人文、历史和社会等方面深入探究,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哲学基本形成。

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P54)因而马克思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实践是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P9)因此,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作为自然物质实体而存在,而且是作为有意识、能思维的社会主体。也即人在实践中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作用于外部事物,使其按照自己的目的发生相应的变动。

其二,人民群众基于社会实践创造人类历史。人类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54)马克思把人的存在表达为感性活动,把人的存在问题认为是所有哲学的最高问题,而且实践是人的实践,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必须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其三,实践是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能动地改变主体和客体的自然的人化过程和人的自然化过程的统一,人类改造世界、适应世界的过程皆统一于具体的实践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随着实践的扩展而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哲学依据与实践把握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新时期提升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抉择,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赢发展的良好机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又接受实践的检验,从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新时期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1.“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基本内涵。“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也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在推进“一带一路”实践中实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的共同发展。

其一,“一带一路”战略概念的提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之后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一带一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和北京“加强互通互联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发表了主旨讲话,旨在同各个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发展。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发表主旨演讲,同日,国家发改委同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方案系统地阐释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内容和理念,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从顶层宏观设计走向现实行动的新阶段。

其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内涵。“一带一路”协调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统筹中国内陆与海洋两大中心,内陆与海洋疆域是关系中国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的关键之所在,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实施,旨在拓宽中国的发展路径,构建各国政治互信、经济共荣、文明共享、安全共创之路。

首先,传承“古丝绸之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一带一路”沿线是多民族、多宗教汇聚的典型地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继承了古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平等友好、互惠互利的优秀传统,汲取了其他民族、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而且将促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因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传承了“古丝绸之路”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且通过扩大各国学术、人才以及技术交流合作为中国及沿线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赋予新的内涵,在促进各国相互尊重、维护世界和平以及带动人文交流、民族宗教文化融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内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经济发展内涵。“一带一路”战略将广大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为了最大化激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以及优秀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其成为中国对外发展的前沿窗口。而且“一带一路”横穿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地区,沿线覆盖40多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0亿,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与东亚、东南亚、非洲以及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第三,陆海统筹兼顾的保障国家安全内涵。“一带一路”将打破我国陆权和海权长期分离的状态,实现陆海一体化的地缘空间格局。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非常大。根据资料显示,2012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接近30%。[3]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深化了我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的多元化,保障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安全。另外,西部边疆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地区,也是“三股势力”活动的频发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沿线各国之间的民族、宗教文化交流,经济建设发展成果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并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增强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并有力遏制“三股势力”的滋生,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实现边疆地区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

2.“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哲学支撑。“一带一路”是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而提出,是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径,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其一,“一带一路”战略是受具体实践规定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实践哲学认为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全面对外开放和寻求国际合作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根据具体国情,找准合作对象在产业结构、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双赢成效。而“一带一路”战略辐射东亚和欧洲经济圈、横跨亚欧非三大陆,可形成新的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区域,提升中国形象并扩大影响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提升中西部开放水平,推动向西开放的战略步伐,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新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促进东部地区转型并寻求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新平台,形成以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多维度发展格局。

人类社会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不断认识、实践的结果,是中国为顺应时代发展而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新平台,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宏大蓝图,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其二,“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协调处理一系列矛盾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实践哲学指出实践是能动的活动。“一带一路”起始于中国,途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部分欧洲地域,其广度与深度的延伸无疑会给沿线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带来一定风险,这就需要不断调和矛盾关系,提高预防风险的能力。此外,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打破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容易引发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2011年10月,美国国务院向美国驻有关国家的大使馆发出电报,要求将美国的中亚、南亚政策统一命名为“新丝绸之路”战略,并向其国际伙伴通报。这标志着“新丝绸之路”战略成为美国的正式官方政策。[4]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在2014年5月29日签订旨在加速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这对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严峻挑战。从国内发展来看,“一带一路”提出后,相关省市积极参与制定规划,希望赢得国家的支持。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盲目行动会引起诸如地区功能定位类同、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无目标恶序竞争等弊端。因此,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何维系中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在国内如何定位相关省市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在战略实践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带一路”实施进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美国“新丝绸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之间的契合点,合理协调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关系,使不同国家之间、国内相关省市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发展,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是缓解中国地缘政治和安全压力,寻求和平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和共享目标的必由之路。

其三,“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实践中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处在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带一路”是依“古丝绸之路”形成的国家层面的经济区域合作发展新战略,经济走廊纵深7000多公里,涉及亚太、欧亚、中东、非洲以及南太平洋地区,共6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被公认为当前世界横跨最广的经济大通道和最具发展潜能的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带。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认可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而“一带一路”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也是各国人民多元文化沟通交流的纽带,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遇到的挑战,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这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动力源泉。因而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在重视整合高端人才资源的基础上使各国人民参与其中,让“一带一路”根植于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践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而更加多彩。“一带一路”战略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鲜明特征,是适应时代要求和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视野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不仅传承、提升了古代文明,而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全方位开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推动中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传承中国“古丝绸之路”开拓的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国民之魂,以文化之”,文化是民族灵魂之所在,是促进国家、民族发展的精神桥梁。“古丝绸之路”的开辟与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都是实践指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而“丝绸之路”概念首次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定义:“起始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的古代贸易路线和陆路商业通道,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因而“丝绸之路”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概念,它不仅是西汉张骞开辟的连通亚、欧、非的古代商贸通道,也汇聚了黄河、恒河以及两河文明等最重要的文明,并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路线;“古丝绸之路”形成和平友好、开放兼容的中国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化的品质,是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推进欧亚文明演进的历史纽带。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经济实力的诸多国家,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中,中国将以同舟共济的胸襟继承开放包容的传统文化,发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资源,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提升“一带一路”中的文化感召力,发挥民族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发展,打造体现合作与交融为核心价值的“一带一路”世界文化品牌,为实现中国繁荣发展奠定文化基石。

2.践行“亲、诚、惠、容”中国特色周边外交新理念,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从宏观设计到逐步落实,是认识实践不断深化的结果。“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仅推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而且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融入到实践全过程。从国内看,各省市在“一带一路”中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参与开放战略,明确沿边、内陆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功能定位,各地加快互动合作,推动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从国际上看,“一带一路”涉及基础建设、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需要构建多边协商的外交体制,协调各国之间的矛盾关系,妥善处理沿线国家的质疑甚至冲突。中国自古就有与邻为善的传统,秉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思路,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相互理解与信任。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共赢发展之路,也是人文情感交流之路。“一带一路”的实践,将推动中国外交重心的转换,通过理论与实践创新,推动中国外交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辟中国特色外交的新路径,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3.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区域经贸双边、多边合作共赢的持久发展之路。当今世界经济融合快速发展,区域合作更具活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在“一带一路”中希望与各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一带一路”将统筹世界各国市场、能源、投资、人才等资源,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科学技术、贸易投资的合作。“一带一路”项目将激发各国市场潜力,实现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促进投资和消费,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对外劳务合作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1/4。[5](P63)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将借助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现有的区域合作资源,充分依靠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不仅有利于实现现有国际合作组织的整合升级,也有利于发挥各国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双边、多边跨境贸易与交流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参与横跨东西、纵深南北的欧亚海陆立体大通道,共同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平台。

总之,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由人类不断的实践来补充、完善的体系。而“一带一路”战略是基于对当前中国实际的考量,也是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渊源在21世纪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将在“一带一路”中秉承共赢原则,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与广大国家进行资源、人才、市场的优势互补,并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为各国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为世界经济繁荣与平衡发展作出贡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胡朝元.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国家外汇储备的重点投资方向[J].本期视点,2013(11).

[4]赵华胜.美国新丝绸之路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5]新玉言,李克.崛起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全剖析[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

编辑:李洪涛

B03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1.01

猜你喜欢
马克思哲学一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菱的哲学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