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

2017-04-11 04:39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教中国化价值观

刘 柳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

刘 柳

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既是各宗教传播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解决我国新时期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根本路径。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与宗教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中国化;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对接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2016年4月,总书记在全国宗教会议上再次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同时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这就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推动我国宗教发展中国化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以其内生性、连续性、稳定性、丰富性、包容性发挥重要作用。

一、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将这种内在的观念、情感、体验以宗教组织、宗教活动等外在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宗教不仅仅关涉精神信仰,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各宗教在我国传播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只有其与所处的社会文化相适应,才有生存、传播、发展的可能。

(一)本土宗教必须与所处社会文化相适应

我国现存五大宗教中,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道家哲学。东汉末年,伴随着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神仙方术日益盛行,道教作为有组织的宗教团体正式形成。此后,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道教不断对其教规教义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

道教创立初期,作为民间信仰,其组织结构和理论体系都不够精致。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门阀士族、知识精英信徒的加入,道教也开始对理论进行提升,对斋醮仪式进行规范,对内部等级制度进行完善,葛洪、陆修静、寇谦之等人的改革使道教得以迅速传播。隋唐两朝,道教虽然得到统治者空前重视,一大批知识精英加入道教,但同时也面临着佛教传入及自身理论体系相对粗糙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为回应佛教传入扩张带来的挑战,唐初由成玄英、李荣构建的重玄学提高了道教的精神品位。盛唐之后,为继续回应佛教回护本教,道教又回归于神仙追求,讲求性命双修,进而由外丹学转变为内丹学。此后,为适应时代及信众的变化,继续统一教团组织,明确传法世系,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及至明朝,帝王及民众对于宗教的实用主义倾向使得道教再次发生变化,更注重于符咒禁忌、禳灾祛病、养生送死、堪舆风水等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斋醮科仪。清中叶以降,在中外文化思潮及政局变动冲击之下,道教虽力求振奋,但终因未能很好地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而趋于式微。

由此可见,道教作为五大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其产生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其兴衰也与适应程度密切关联。

(二)外来宗教必须与所处社会文化相适应

佛教作为较早传入的外来宗教,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成功融合的范例。从佛经传译到佛法宣讲,从佛学阐释到宗派确立,作为外来宗教,正是在与本土文化的一次次冲突、调和、变通、交融过程中,佛教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国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执意保持印度佛教精神的唯识宗很快沉寂,而大量吸收了中国本土文化观念,由禅宗等所传承的如来藏学,最终发展为极具中华文化品格而迥异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思想观念、民风习俗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基督信仰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华传播及本土化同样经历了从因不适应本土文化无法生存,到逐步顺从、适应、发展的过程,期间波折不断。从唐朝“景教”传入中国到受“武宗灭佛”牵连遭湮灭,至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主的早期入华传教士以一系列调适策略顺利转型为“泰西儒士”并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注目,再到康熙末年因“中国礼仪之争”导致天主教遭禁,直至鸦片战争前后,借政治军事之势得以在华全面传播。即便如此,20世纪初的一系列“教案”和“非基督教运动”又迫使教廷不得不采取措施促进基督教中国化。在此过程中,虽然基督信仰宗教在一次次试探摸索中不断对自身进行调适以适应本土文化,但近代中国第一批信奉天主教人士在儒家传统、生活礼俗、外来宗教中还是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冲击。[1]直至今日,基督宗教文化虽然已对我国的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思想文化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政治势力干涉、中西文化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其实现真正的中国化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伊斯兰教自唐朝随着商业贸易传入中国后,同样经历了漫长的传播适应过程。从阿拉伯、波斯等地以蕃客侨民身份进入中国的外来穆斯林到元朝形成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族,伊斯兰教文明与华夏文明在交流、摩擦中不断进行调适融合。特别是张中、王岱舆等人发起“以儒诠经”,以儒家话语体系对伊斯兰教经典进行解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为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探索道路,有效推动了伊斯兰教本土化进程。

二、新时期我国宗教发展面临的新情况

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正确指引下,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宗教活动总体平稳有序,但新时期宗教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一)信教人数持续增加

社会转型必然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相应也会对人们的精神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组织化的宗教活动可以给人以集体感、归属感;另一方面,宗教“寄托着广大信仰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生的关切”[2],因其对彼岸世界的关注及其终极关怀取向可以有效解决现代人的身心安顿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教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井喷式增长。如何团结、引导、凝聚数以亿计的信教群众,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特殊重要性。

(二)五大宗教面临各自发展挑战

当前我国各大宗教总体形势良好,但随着社会发展,国内外环境变化,五大宗教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重点问题。天主教受梵蒂冈影响,部分神职人员出现圣统制观念苗头,受境外敌对势力控制的地下天主教势力抬头;基督教中部分教徒私设宗教活动场所,非法传教,影响正常社会秩序;伊斯兰教中教派和门宦问题较为突出,宗教极端势力和去本土化倾向依然存在;佛教道教世俗化、商业化、修持不严、道风不正等问题仍需继续治理。

(三)民间信仰广泛存在

我国宗教信仰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除五大宗教外存在大量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相对应,杨庆堃先生称其为“分散性宗教”(diffused religion),认为“在中国形式上有组织的宗教不够强大,并不意味着在中国文化中宗教功能价值或宗教结构体系的缺乏”[3]。杨凤岗先生在《当代中国的宗教复兴与宗教短缺》中也指出,当代中国精神信仰领域的整体状况可称之为“宗教不兴,巫术盛行”[4],大量存在、隐而不彰的民间信仰因其自发性、分散性、功利性、交叉性、模糊性,使得其在学术界定及实际管理上存在争议。如何规范引导民间信仰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四)新媒体环境下传教形式发生变化

目前,宗教已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紧密相连。据粗略估计,2001年互联网上涉及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中文网站、网页仅有7100多个,2009年8月已达466.7万,而到2015年1月已超千万,约2740万。[5]网络宗教传播以其广泛性、开放性、互动性、迅速性等特点拓宽了宗教传播渠道,加快了宗教传播速度,同时也因其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带来监管上的挑战。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宗教发展中国化

宗教文化论认为,“宗教不单是一种精神信仰,还是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是社会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要从人类文化发展史研究世界宗教,从中华文化发展史研究中国宗教”[6]。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宗教发展中国化,必然要总结宗教发展兴衰历史经验教训,以文化为视角,因势利导,解决现实问题。

(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提到:“并世列强,虽新而无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至今,就是因为我们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它们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同化力。这种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发展到今天,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7]。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宗教自身发展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价值取向上就必然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以“三个倡导”作为价值准则对各自教规教义作出最新阐释,自觉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齐,从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费孝通先生晚年反复倡导“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对宗教界而言,同样要有这种文化自觉,自觉把握所处社会文化历史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向,增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转型能力。当前,宗教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树立爱国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强化职业道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伊斯兰教“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一优良传统,对佛教教义“庄严国土,利乐众生”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坚持中国化方向,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势力的干涉。树立文化自信,避免盲目效仿国外宗教,坚决抵制“去本土化”倾向。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制原则,接受法律约束,自觉学法、遵法、守法,依法治教,杜绝地下传教活动及非法扩张。深入研究教规教义,不断增强教职人员的宗教造诣和道德修养,整顿教风,严明戒律,遏制借教敛财、奢靡之风及商业化倾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信教群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遵循,是全体公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我国,信教群众在身份上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政治经济利益、道德行为规范上与不信教群众的诉求是一致的,因此同样要以此为价值准则,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数以亿计的信教群众作为特定群体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有其特殊性。作为有神论者,持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这一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践行需要耐心引导,促使其逐步认同,最终自觉践行。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宗教界人士要承担各自责任,发挥各自作用。

一方面,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培育、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重视信教群众这一特殊群体的价值取向,包容合理价值差异,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为这一庞大群体“量身定制”符合信教群众接受规律的培育、践行途径,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针对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信众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探索为广大信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寓教于情、寓教于乐,把理论宣传同信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用普通信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动事例进行宣传教育。

另一方面,信教群众往往更愿意听宗教界人士的话,要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示范作用,培养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针对政府不易覆盖触及的人群场所进行宣传引导工作。在日常布道讲经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宣讲劝诫深入持久地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教职人员的言传身教使信众在宗教活动中耳濡目染,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构建中国特色宗教理论体系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核心和根本。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就在于使宗教教规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对接,发展具有中华气度的宗教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

1.推动传统文化课程进入宗教院校课堂

年龄较高、学识偏低、后继乏人是目前我国教职人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部分教职人员不了解我国宗教法律法规、基本政策,不了解本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思想精髓,不了解国际形势、社会趋势,对本教教义一知半解、宗教造诣有待精进,这些就使得有些宗教组织容易受到境外宗教势力蛊惑,偏离正道;有些宗教组织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世俗化、商业化倾向严重;有些宗教组织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导致本宗教日渐式微。这种状况不仅制约了宗教理论的发展和宗教活动的规范,更威胁到国家安全。

宗教院校作为宗教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教职人员进修再学习的重要阵地,是宗教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构建中国特色宗教理论体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目前,宗教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宗教专业课程及公共课程两大部分,在人文教育类公共课程的开设上,大多以大学语文、哲学史等为主,鲜有专门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中国特色宗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大批既有扎实宗教理论基础,又有深厚传统文化造诣的专家学者和教职人员,因此,推动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进入各级佛教院校、道教学院、伊斯兰教经学院、天主教神哲学院、基督教神学院校等宗教院校势在必行。今后各类宗教院校应以此为导向,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扩大培训范围,使未来的青年教职人员及进修再学习的现有教职人员深入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具备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更好地从传统文化角度理解教规教义、推动宗教理论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组织引导宗教界人士对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最新阐释

五大宗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与我国社会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代语境中,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国宗教,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多元包容、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优良传统,在与宗教文化的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将之与我国各宗教中的爱国传统、和谐观念、人文关怀相融合,从而在文化向度上推进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宗教团体集体发声,纷纷表示要对各自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阐释[8],这就说明各宗教本身有较高的文化自觉与调适诉求,政府应适时搭建平台,组织由宗教学专家、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宗教界代表人士共同参与的理论研讨活动,对教规教义进行系统的、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最新阐释,并组织力量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及中华文化学院作用,举办专门的宗教中国化方向学术会议,为宗教中国化方向提供理论支撑。

(三)政府与民间组织适度参与,推进传统文化与宗教深度融合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群众的精神领域我们不去关注,就会被这样那样的信仰关注,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占领。精神信仰作为特殊的情感体验有其复杂的认识根源、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其改变也非朝夕之功。因此,对信教群众的引导也需要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1.以政府为主体增强信教群众国家认同感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使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不断强化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政府应利用好公祭活动、传统节日等资源,借助于仪式的神圣性、情感性、群体性,激发包括广大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

我国传统的祭祀仪式曾经在国家治理、社会整合、宗族凝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祭祀仪式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宗教仪式演变为对先祖英烈的缅怀,对民族精神的再确认。近年来,由各地政府主导举行的炎黄祭祀、孔庙祭祀、清明祭祀等公祭活动有效唤起了国民的民族记忆,增强了国家情感,特别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名义对遇难同胞进行隆重祭奠,以仪式的神圣感唤起民众国耻意识,激发国民爱国情感,极大地动员了全体公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热情。今后,政府应继续重视此类活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利用、发展,充分发挥其凝集人心的功能。

近年来,除春节外,我国政府又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风土人情、精神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设定为法定节假日并组织公众开展跟节日文化相关的活动,让民众在具体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既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对于信教群众尤为重要。今后政府应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宣传普及,在避免传统节日流于形式的同时,应注意调和部分传统节日活动与一些宗教信仰特别是一神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引导宗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相适应。

2.以民间组织为主体增强信教群众文化认同感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村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变,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带来传统熟人社会解体、人际关系疏离、信任度下降,人们极易陷入精神贫困、心理无助状态。在此背景下,各类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农村发展迅速,很多农村都出现了所谓“宗教热”现象。

宗教在农村的快速传播,一方面对信教村民起到了心理调适、道德规范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宗教发展过于迅猛,宗教活动频繁无序,宗教团体影响力逐步扩大,教派斗争日益加剧,借宗教外衣散布邪教思想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威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宗教在农村之所以呈现井喷式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基督教等宗教填补了这一空白,进而为扩大各自势力任意修改曲解教规教义以博得更多信众。宗教中国化的根基在于信教群众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有所认同,因此,要促进宗教健康有序发展,就要在乡村大力推广传统文化,以新的公共文化生活方式加大基层文化建设力度。在山东省,可以继续总结推广乡村儒学建设的经验,有效整合资源,建立长效机制,将传统文化通俗化、生活化,组织开展针对信教群众的传统文化讲座,把宗教教义与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道德追求、伦理主张等方面的共同点相结合,增强信教群众的自我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构建中国特色的信仰体系。

历史及实践一再表明,中国宗教只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时刻关注时代发展,不断对自身进行修正以适应社会发展,才能生存传播健康发展。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作为宗教生存发展规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8.

[3]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5.

[4]杨凤岗.当代中国的宗教复兴与宗教短缺[J].文化纵横,2012(1):26—31.

[5]赵冰.“网络宗教”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及管理[J].网络传播,2015(2):80—83.

[6]牟钟鉴.宗教文化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2):33—40.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0.

[8]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怎么看?五大宗教集体发声![EB/OL].(2016-05-25)http://www.rmzxb.com.cn/c/2016-05-25/830846.shtml.

刘柳,女,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信教中国化价值观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 90后”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