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研究的进展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评介

2017-04-11 04:18:12戴炜栋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二语语言学

戴炜栋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中介语研究的进展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评介

戴炜栋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一书由32章构成,主要从中介语语音研究、中介语词汇研究、中介语句法研究、中介语语用研究和中介语语言学思考等五个方面对中介语的本体和中介语语言学的构建进行了探索。该书以学习者的中介语为本体,从多学科视角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认知、心理、教育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并且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中介语语言学的学科构想。该书聚焦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大核心问题,论题前沿新颖,关注中国现实,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独特的学术思想。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中介语;二语习得

1.0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既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人们司空见惯的一项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又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人文现象和交叉科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探索人们在掌握母语后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际上这项研究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其标志为Selinker于1972年提出的中介语理论,迄今已有近四十多年的历史。(Selinker,1972)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的学科领域不断拓宽,新理论和学说不断更新,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科学化,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显示出了这门新兴学科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时的研究以引进、介绍或评述西方学者的二语习得研究成果为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中介语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特别是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时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验式研究比较多,理论研究比较少,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举例式研究比较多,定量统计分析少;归纳式研究多,实验研究少;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层面研究多,语篇文化语用层面研究少,这是我国学者未来在规划和推动该学科发展时需要高度重视的。(戴炜栋、周大军,2005)

中国海洋大学杨连瑞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足于国内国外中介语研究的基础,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认知、心理、教育过程的多维研究为理论背景,以学习者的中介语为本体,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基本规律。而且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中介语语言学的构想,把语言对比研究、文化对比研究、二语习得和教学理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图建立一种外语学习者普适的、动态的中介语语言体系。该选题旨在认识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外语教学指导思想,并进而解决我国外语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选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根据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12年4月成果鉴定等级公告》,杨连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成果《中介语语言学的多维研究与学科建构》的鉴定等级被评为“优秀”。 这一鉴定结果说明了该课题组深厚扎实的科研实力以及丰硕研究成果的良好影响,顺利完成了课题申报时的学术目标。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全书共有32章,各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内容十分丰富。多数章节基于课题组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均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的基础性、理论性和探索性。该书是我国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本学术专著,值得向广大的二语习得研究学者和外语教师推荐。

全书可以大体从中介语语音研究、中介语词汇研究、中介语句法研究、中介语语用研究和中介语语言学思考等五个方面对中介语的本体和中介语语言学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中介语语音研究。围绕中介语的语音系统,对石化现象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着重从学习者的生理、心理、认知、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就关键期的作用而言,儿童大脑两侧的功能分工完成以后,语言功能被定位在左脑,语言发展开始受到一定的制约,语音的习得就变得非常困难。从语言输入的角度看,如果可理解性输入的接受和记忆受到限制,学习者只能借助母语和自己的中介语处理语言,长此以往也会导致石化。社会和心理距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习环境的优劣、语言冲击、文化冲击、学习动机以及自我界线等。如果社会和心理距离较大的话,学习者就难以将这些输入转化为摄入。这样,学习者的中介语便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也容易出现石化。学习者所使用的交际策略往往也是导致简化语的原因。交际策略虽然能使学习者比较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但经常使用简化语则会使中介语失去可变性和多样性。因此,学习者便无法创造性地使用目的语,其语言能力就会出现停滞趋势。另外,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反馈信息,不同性质的反馈在二语规则的内化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在鼓励学习者继续尝试语言交际的同时,对其语言输出能够进行必要的修正。而那些首先获得肯定的情感反馈,然后得到肯定的认知反馈的错误结构往往容易形成石化。

本书难能可贵的是,在论证语音系统石化因素的同时,也对防止和减少石化的发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外语教学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石化现象的认识程度。石化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揭示第二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可以为教材编写和教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语言石化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教师把握学习者语言的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石化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促进其目的语的熟练程度。

二、中介语词汇研究。在中介语的词汇层面,该书阐述了中介语词汇概念迁移的认知范畴化过程,并对导致第二语言词汇损耗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范畴化理论归纳出汉英词汇概念差异的类型,该书分别从家族相似性、认知模式、文化模式三方面分析论述汉英词汇概念对应的相对性、对语境的依赖性以及文化取向性,并运用所得到的结论阐释外语环境下的词汇概念迁移。作者认为,在中介语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已经建立的一整套母语概念体系的影响,当学习者大脑中的中介语系统中缺乏能够表达类似概念的地道词语时,学习者只能根据当前的目的语词汇信息,激活母语中的概念型式,在母语概念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目的语概念系统。因此,外语教学应促进、建立和深化中介语形式-意义的联结,使目的语形式与母语概念逐渐脱离,形成相对独立的目的语概念系统。

该书还从社会、心理、语言三者的互动视角,论述了导致第二语言词汇损耗的复杂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第二语言损耗研究的建设性意见。语言损耗过程往往是语言习得的逆向过程和伴随产物,而词汇损耗过程是最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从社会心理的视角看,影响词汇损耗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动机和态度、认同和民族自尊、语言接触等。尽管长期以来损耗一直被视为一种消极现象,但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语言损耗研究为中介语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语言损耗现象,有助于发现克服损耗的途径,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

三、中介语句法研究。该书描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特征和句法能力的发展路径。首先分析了中介语定语从句产出的变异因素,采用多因素研究模式研究了多种因素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习得和使用定语从句的影响,具体包括从句类型、关系代词在从句中的句法功能以及时间压力等。结果表明,受试者在定语从句产出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系统变异。关系代词的句法功能和时间压力这两个因素对该变异的产生有极大的影响,从句类型则对受试者定语从句产出过程中的系统变异无显著影响。

作者还针对中国学生口笔语从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限定性的名词从句、状语从句、关系从句在口、笔汉英中介语中的分布具有相对明显的语体特征。两种语体中三种从句的使用总数比例相似,由高到低依次为名词从句、状语从句、关系从句;但在从属连词的多样性以及名词从句的功能、关系从句连词的功能、状语从句相对其主句的位置方面不同。这样的分布模式与语体及语言句型原类型结构的影响、二语习得发展过程及环境、学习者在线思维组织能力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还从语言加工程序的视角研究了学习者句法能力的制约因素,其理论框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可加工性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中介语发展的任何阶段,学习者只能产出并听懂语言加工机制在当前状态所能处理的语言形式。本课题对从属句语序习得的研究结果支持可加工性理论的这一预测。结果显示,初级组在习得英语从属句的语序参数时,没有体现明显的母语迁移影响,说明即使两种语言在某一语法特征方面存在类型相似性,处于语言加工程序较高等级的语法特征未必会向中介语发生迁移。

四、中介语语用研究。作者首先分析了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的语料收集及其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中介语的语用迁移和语篇层面的话题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话语特征。

在这一部分研究中,作者着重分析了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的结构性因素和外部的非结构性因素。内部结构性因素包括母语与目的语在语言语法规则、社会语用模式上的异同点。非结构性因素包括学习者外在因素(学习环境及在目的语社区居留时间) 和内在因素(对目的语社区的态度、对两种语言距离的感知、二语语言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等) 。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交叉,共同对语用迁移的发生起作用。同时,作者还对中介语语篇层面的话题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对前置话题的可接受程度与语篇的信息状态密切相关,说明话题结构的习得不仅是一个涉及句法规则的内化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涉及语用因素的过程。另外,作者还基于认知语用学理论研究了中介语的言语交际行为,讨论了认知语境、程序制约、最佳关联对中介语语用习得的影响。

五、中介语语言学学科思考。作者鲜明地提出,对中介语本体进行多维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构建中介语语言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这些问题涉及中介语语言学的学科属性,也与中介语不同层面的规则系统有关。作者从语言、心理、认知和教育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出发,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为本体,探讨了中介语语言学学科构建中的诸多理论问题。中介语体系具有其特有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规则,中介语语言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探索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体现了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研究优势。在本书中,作者对中介语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都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构建中介语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实为难能可贵。

当然,该书也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例如,在中介语本体研究中,中介语语音和中介语词汇的研究与中介语句法、中介语语用等方面的研究相比,显得不足。在进行了大量中介语的本体研究基础上,该研究做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构建和思考,在学科建构上也做了很好的探索,但在理论上仍需要不断完善,要在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二语习得和教学理论方面,还需探索并形成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戴炜栋,2008)

然而,瑕不掩瑜,本书的研究成果和作者提出的学科构建思想一定会对深化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本书的研究和思考是从我国这一特定环境下外语教育现实和需要出发的。

[1]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 1972,(10):3-28.

[4] 戴炜栋,周大军. 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和前瞻[J]. 外国语,2005,(6):62-70.

[2] 戴炜栋. 关于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序[J]. 山东外语教学,2008,(6):3-5.

[3] 杨连瑞. 中介语语言学多维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Advance of Research in Interlanguage Studies: A Review ofMultidimensionalStudiesofInterlanguageLinguistics

DAI Wei-do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MultidimensionalStudiesofInterlanguageLinguistics, composed of 32 chapters, explores the five main themes: (a)Interlanguage Phonology, (b)Interlanguage Morphology, (c)Interlanguage Syntax, (d)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and (e)Interlanguage Linguistics construct. Its chapters focus specifically on academic frontiers and emerging topics ranging from the theory construct to multidimentional studies of Chinese students’ interlanguage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linguistic, cognitive, psyc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processes. It highlights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interlanguage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t also exhibits the author’s high academic level and original insights in this field.

MultidimensionalStudiesofInterlanguageLinguistics; interlanguage; SLA

10.16482/j.sdwy37-1026.2017-01-014

2017-01-05

本文得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国际化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ZDI125-44)课题资助。

戴炜栋,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H319

A

1002-2643(2017)01-0109-04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二语语言学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2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