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洋
(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及其教育探讨
刘静洋
(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演化的结晶,其对社会及人格理想的追求,对整体及和谐统一的强调,均与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相符,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突出生命力。本文立足现代视角,针对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解读,同时对其教育对策进行了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解读教育思考
随着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的交锋,已经转变为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仅实现了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同时推动了世界文化空气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渗透。就当代中国发展来说,不仅包含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价值之源与发展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肩负着维系历史之使命,同时肩负着滋养当代之重任,是协调历史与当代发展的重要桥梁。[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进一步提升,明确提出要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落实,教育部也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行颁布,重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2]以当前时代为视角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以解读,同时对其教育问题进行思考,是当下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近代以来,我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上曾出现过三次分歧。上世纪初期,由陈独秀、胡适等人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该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旗帜,倡导“反传统、反儒教、反文言”,“反孔”与“尊孔”成为当时文化斗争分歧焦点。在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一部分人将中华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仅仅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落后与保守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我国发展重要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我国文化领域开始破旧立新,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主张批判性继承,在大力改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过程中,也否定性地对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判断。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后,在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上,初期我国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但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依然比较着重“反封建”,导致许多人认为要搞好现代化建设,必须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摒弃。在中华传统文化认识过程中,这些分歧的出现,主要在于未正确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3]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重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解读。
(一)对社会及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突出传统
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历代知识分子都强调人应具备崇高社会理想,而这一社会理想就是促进天下太平与大同世界的实现。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对个人内在修养尤为强调,以期通过对个人内在修养的培养达到社会道德的完善,这种对人的人格尊严给予充分肯定的观点,正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在当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造就时代风范是现代市场经济建设迫切需求,虽然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对国家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注重,以及在事业方面“劳而不怨,欲而不贪”的职业态度,都是现代社会所倡导与追求的合理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的突出价值,正体现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社会理想与现代社会理想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无论国家精神风尚,还是社会风气,本质上来说还是需要践行到个人品格方面。个人品格,主要与自我追求和境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人格修养的强调主要着重对正心笃志与礼义廉耻,对正心诚意与厚德载物以及格尽职守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积极倡导。其中,礼仪廉耻与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品格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仪廉耻是个体修养的重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其所彰显的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孝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如此,被视为“国之四维”。[4]但在如今社会发展中,孝道却走到了需要进行立法的地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社会及人格理想的发展尤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突出传统,紧密地贴合了现代主旋律,对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强调整体及和谐统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在伦理精神上,最核心的内容在于对“天人合一”的倡导与对“仁爱”的倡导,前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后者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概括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以和谐为原则的整体性的人文主义精神。《庄子》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方面的追求,已经将人与自然看作统一整体,认为人仅仅是万物中一部分。《深察名号》中“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及《阴阳义》中“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等观点,均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人伦关系与社会人事的认识,是以天道、自然法则为基础的,并主张人应对自然之道进行效法,人应对普遍规律进行服从,实质上已经包含了现代社会中所倡导的人从属于自然,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加以处理的理念。[5]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提出了许多有效规范与准则,其中“仁爱”这一伦理精神对人性关怀与生命关注最为典型,在现代社会中也依然适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是立足于人的本性而提出的,强调人性本善,目的在于倡导人与人之间应彼此互惠互爱,只要每个人都具备一颗仁爱之心,人际关系将和谐有序。最具意义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出通过“仁爱”思想对人际关系进行处理时,同时对具体行为规范加以提出,且将其分为低层次和高层次两大目标,指出“仁爱”在低层次目标上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高层次目标上应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人的行为价值取向同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统一起来,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6]
(一)教育前提: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基础进行理性认识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亦不例外。在其产生的经济基础上,主要依托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从其产生的政治基础来看,为封建集权体制;从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来看,为日出而作与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环境。总体来看,中华传统文化在生长环境上与现代生活其实格格不入。当前时代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对其产生基础形成正确认识,将其有利于现代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成分提炼出来,对现代社会所需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学习,这也是其教育前提。所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应保持平和心态和冷静思考,不能将过重历史责任完全赋予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变为一种功利性事业。如社会中的许多国学班,在启蒙教学上,依然对《三字经》、《弟子规》等加以教授,但对这些读物重新进行审视时,便会发现,这些内容因未经过改造与引导,许多都已经不符合当下价值观念,反而会对社会产生一定副作用。[7]所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应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基础与特征有理性认识,合理地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
(二)教育基础:对中华传统文化文本精粹进行批判性改造与选择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其最主要载体为文本教材,文本教材质量的好坏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直接相关,对中华传统文化文本精粹进行批判性改造与选择,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8]在对中华传统文化文本精粹进行批判性改造与选择过程中,可从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应注重从“学生”立场对教育内容加以选取。处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学生在人生认识与体悟方面也有较大差异,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选择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理解、接受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加以改造与选择,切忌“泛道德化”倾向。即切忌将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意识进行无限扩张,越位侵犯到学生正在学习的政治、经济等教育领域。实质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隶属于学校素质教育,并不能将其单纯地看作对学生道德品质进行提高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除了道德内容外,还包括文化品位、文化志趣及情怀等各种内容。所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应考虑学生发展整体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精粹进行选取。其次,应通过“与传统对话”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革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为文言文形式,在其教育过程中,应在其教育语言方面注意现代化转换与理解,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授课方式对其进行解构,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对话。最后,应从“综合统整”方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进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在教育过程中,可将其与语文、历史及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综合起来,以多个学科综合渗透方式构建其教育过程。[9]
(三)教育关键:对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进行探索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说,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其教育关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其批判继承的同时坚持对其综合创新。加强其教育一方面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弘扬,一方面为了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糟粕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辨证地学习,是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中华民族自信心的需要。为了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体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特色,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还应坚持对其兼收并蓄与包容海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需要对其他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进行借鉴与学习,积极吸收其他文化长处,通过兼收并蓄来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绵延不绝。[10]所以,当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其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正确加以处理,坚持坚守并蓄与包容海涵的教育方法。
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决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及人格理想的追求,对整体及和谐统一的强调,在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均表现出突出生命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发展迫切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涉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还涉及其教育开展规律和逻辑等各种问题,需要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基础与特征进行理性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文本精粹进行批判性改造与选择,对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进行探索等方面来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2]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01):4-8.
[3]龚群英.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之困与突围[J].中国成人教育,2015(07):52-53.
[4]高卫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个传播断层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1):21-26.
[5]骆郁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J].上海教育,2015(01):53.
[6]姜学斌.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价值解读[J].世纪桥,2016(3):76-77.
[7]李先明,成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理论、实践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6(11):138-145.
[8]格日勒图,陈文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3):117-121.
[9]于春海,杨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4(10):67-75.
[10]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15(04):64-69.
G122
A
1007-9106(2017)10-0119-03
*本文为201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研究成果一部分,项目编号:L16DSZ003。
刘静洋(1979—),女,硕士,沈阳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