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芬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阜新 123000)
沟通与觉察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郭淑芬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阜新 123000)
本文从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出发,通过对沟通理论与技巧的尝试实践,对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进行探索,促进学生自我觉察,预防和化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危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沟通 觉察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笔者深深地感到他们时常被内心的冲突困扰而不快乐,自尊心与自卑心、平衡心理与偏激心理、焦虑情绪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存等问题困扰着,这些问题阻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他们渴望成长的动力很强但又很迷茫。
因此,本文从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结合沟通理论和技术,帮助大学生理解自我的状态,呈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调整其认知与行为模式,尽快摆脱矛盾心理,增强其承受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对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运用沟通理论与技术,通过觉察与呈现、观念植入与扰动,打造学生具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内在稳定的和谐自我,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
(一)自尊心与自卑心理,呈现“自我正能量”的匮乏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深深的关心自我发展,塑造自我形象,设计自我模式,更强调独立、有自己的主见,优越感较强,具有高度幻想性。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让他们不断地尝试运用呼吸技术,与自己的内在自我沟通。有一部分学生内心无法安定,烦躁并责备自己不能安定,呈现它们的问题所在。刚入学的大学生,容易产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自视过高,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当他们一旦发现现实生活的我并不是理想中的我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在现实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他们企望超越旁人又有担心被淘汰的危机感,成才意识强烈,然而成才行为却低落,对未来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感到茫然,这种强烈“花瓶似的自我”很容易在现实的挫败中被击碎,学生的这种高度自尊与对未来感到迷惘而产生的自卑形成了一对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心理反映在自我的结构中,他们理性虽然敏捷,但是缺乏层次性,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比较少,往往以自我的想法为中心,不能反审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的表现为自命清高,虽然聪明、勤奋,却很迷茫,功利心比较重,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有时过分要求完美,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大大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二)平衡与偏激心理,呈现自我的游离状态
人的一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并热爱什么的过程。学生们跨入大学之后,由于学生年龄及人生经历不同的多种因素,大部分学生存在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不平衡,他们对许多现象的反映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理智思考,对自己经历过的许多有益事情基本上能以较为平衡的心态来对待,而对那些失常、失控的言行,却未能冷静视之。
这种平衡与偏激的矛盾心理凸显出伪自我。盲目乐观,坚持自己歪曲的认知。在遇到压力和挫折时,自我找不到位置,处于游离的状态,有时信心满满,有时像云彩飘忽不定找不到自我的存在,兴奋、敏感、多疑、苦恼等多种情绪交织。
案例1
一位大一的女同学,性格内向。家中有父母和弟弟,深得父母宠爱,上大学前所有生活事物均由父母照料。上大学后,由于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活条件,水土不服,不久因体质虚弱而住院。在患病期间,同父母商量打算回家,并向老师提出退学要求。老师问其原因,她回答,想家、想父母、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学校人多嘈杂,宿舍拥挤,学校餐厅的饭菜不合口味,生活上很不习惯。而且,听不到熟悉的乡音,自己浓重的方言又常引起别人的讥笑,连开口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总觉得自己是个被抛弃的外乡人。人也变得孤独自卑了,非常想念中学的老师和同学。
摘自:工作中的咨询辅导记录
案例中说明很多学生在适应新的环境时,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是在家长、老师呵护下长大的,是较为顺畅的。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们不是快速地觉知、融入新的环境,而是带着对过去环境的依恋,来评价和抵制新的环境,缺乏应有的忍耐性和适应性,自我反审能力缺乏,因此自我经常处于颠簸和迷茫之中。
(三)情绪被扰动时,呈现自我的失控状态
大学生大多数敏感、多疑、细腻、气盛,做事往往不计后果,行为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情绪体验强烈,遇事易激动,经常表现出大喜大悲。他们的情绪经常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表现为时而激动、时而平静;时而热情、时而冷漠;时而积极、时而消极。一封匿名的情书,一场激烈的足球赛,一次意外的落选,一场感人的电影都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情绪体验,他们的情绪随着每天的经历起伏跌宕,自我觉察还不能躬身出局来看“我是谁”。他们即时觉察、系统觉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往往轻易地加以绝对的肯定或否定,易走极端,从而引起情绪波动,很难自控。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看到大学生还处在人格的完善和稳定期,因此,在实践中运用沟通的理论和技术,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是调适他们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大学阶段,学生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的交际圈,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内在的自我,调整原有的不良模式,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
(一)通过即时觉察和即时呈现了解自我心态
在自我的结构中,自我感位于核心,分别连接着身体、符号系统(理性)、非符号系统(感性)和反审认知。
案例2
一名大二男同学,小付,他这样描述自己,小时候学习很好,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就是封闭自己,不和其他同学接触。他说话做事非常谨慎。在大一时,除了见面与同学们打个招呼,偶尔和宿舍同学在一起聚聚,他什么都不说也不去做。后来他说:“我觉得这样很难受。”慢慢的,他开始找机会和同学们说话,话又多了起来,但他还是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害怕得罪人,开始胡乱猜疑。有时看见别人的目光有点特别,就十分紧张。后来他说:“我也十分注意老师跟我说话时的表情,稍微发现点什么不对就胡思乱想。有时和同学闹点小别扭,就生怕同学在背后讲我坏话,所以强迫自己处理好与所有同学的关系。但自己的性格无法改变,遇事总想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干什么事都前思后想。每做完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得重新想一遍这样做对不对。”
摘自:工作中咨询辅导记录
案例中的小付的表现,反映了他自我的不确定感,“我是谁”看似简单的问题,很多学生学生表现很茫然,我们每天都在感知外部世界。他们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就是为了要多学一些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人、事、物的感知,让他们体会“我是谁?”,就会知道“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别人对我如何”,“希望别人对我如何”,“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等等。
通过即时觉察和即时呈现,随时随地将“自我”的主客观区分出来,成为一个“自我”和“他者”的讲述者,并在这个过程中从二者关系的视角来觉察。体验着“我是谁”这三个字,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清楚身体、感性、理性在自我的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二)通过系统觉察和清晰呈现建立良好沟通模式
在沟通结构中,沟通效果位于核心,分别连接着沟通主体、沟通对象、沟通背景和反审认知。
人际沟通的现场,无外乎两个要素,沟通参与者及沟通发生的背景。沟通的发生就是在沟通的主体、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背景中进行的。
就像案例2中的小付同学,由于他刚刚开始注意人际交往,内心忐忑和紧张,因此也非常容易放大对方的反应。人际交往的最初阶段,人们特别在意交往的对方对自己给予关注和回应,并以此作为调整自己态度与行为的依据。即沟通主体或沟通对象一方的关注与回应,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关注与回应;在沟通的过程中小付对于交往中的信息过于敏感,并且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忽视了自己和对方的差异,更没有注意自己与对方沟通时的背景,从而变得疑神疑鬼、畏手畏脚。
提升自我反审的能力,使小付觉察到自己在交往中的紧张情绪,并认真地平和地觉察对方的反应,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感受在背景中的沟通对象,用恰当积极的方式回应在场的人,于是良好地了人际关系逐渐建立起来,心情舒畅了。
(三)通过动态觉察和适当呈现提升语言表达的时效
在沟通中,除了行为和非语言信息(表情、声调),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工具。凡有对话,都有两个主体(自我对话除外)发生在两个主体间,主动发出者是主体,接受者为对象。同时任何一种对话都有自己的意图和任务,要么消磨时间,要么达成共识,要么欺骗。双方的意图都隐含其中,而任务会随着对话的进行,而逐渐明晰。
案例2中,主体小付通过自我不断地觉察和反思问题的根源,客观、公正地认识到自己思想、情感和言行的真实状态。小付开始发自内心的接受自己,感受对方,反而真的开始对同学感兴趣,接纳自己的同学,并将这种接纳由内而外,通过神态、行为自然地表达出来,达到了语言的时效性。
结束语:运用沟通的理论和技术,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打开了一个思路,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在高校学工干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了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师生、生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以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发挥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1]吴少怡.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2.
[2]吕燕青.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手册[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3.
[3]尹忠凯,肖文学.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理论与操作指南[M].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6.
[4]王文忠.动力沟通理论与实践[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9.
[5]王文忠,庞云.教师心语[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4.
B844.2
A
1007-9106(2017)03-0122-03
郭淑芬,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