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婷婷 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从相见礼解读民国制礼的观念冲突和文化语境
马婷婷 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民国报刊上关于鞠躬、握手、作揖等相见礼的争论,表明一些知识分子注意到了因俗成礼、以礼化俗的礼仪适切性问题,他们致力于寻求传统礼仪和西方礼仪的契合之处,试图在延续中华礼制精华与融入世界文化之间找到一种路径。相见礼的演变,体现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以及从救亡图存的国家建构语境到培养新国民语境的转变,凸显了不同阶层群体、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交织互动,对当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亦有启示作用。
跪拜 相见礼 语境
相见礼是相互见面的礼节,是用肢体语言表示人际互动的开始。在古代社会,相见礼的主要形式是跪拜。其实,跪拜本是席地而坐时,表示敬意的一种最方便简洁的礼节,起初并不带有严重的等级尊卑色彩,在人们的起居坐卧方式改变后,跪拜习惯仍然保留着,并且随着皇权专制的加强,这种日常生活礼仪被逐渐政治化,演变成为代表阶级权威和国家根基的重要礼节,以至于“跪拜之礼,最关中国国体”[1](P28-30)。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跪拜礼也失去了相应的制度支撑,1912年8月份,民国政府公布了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礼制》,明令废除跪拜礼节——“男子礼为脱帽鞠躬”。那么,跪拜礼被废除之后,新式相见礼的推广凸显了什么样的观念冲突?知识分子构建了怎样的文化语境?又对当下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何启示呢?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如果说废除跪拜礼节是因为它代表着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象征着奴役和不平等,人们很自然的想到,取代它的鞠躬礼是不是就代表着先进文化和西方文明?学者开始不厌其烦地爬梳史料、追根究底去寻找一个答案,即鞠躬到底是引自西礼还是源自古礼?
一些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学者认为“鞠躬”一词名不正言不顺,该词古已有之,当为“鞠穷”,不是“曲身俯首”,而是“谨敬自敛之貌”的意思,所以首先有个“名不正”[2](P31)的问题。查阅典籍确实如此,中国最初的“鞠躬”只是表示恭敬有礼貌的样子,例如:“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仪礼·聘礼》),又见“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颜师古注:“鞠躬,谨敬貌。”(《汉书·冯参传》)由于概念上的语意不明,导致关于鞠躬礼是西礼还是古礼的争议一直存在,以至于在鞠躬礼正式推广13年后,仍有学者抓住这一点不放,认为“鞠躬”名不副实,应称“拜”,“今人易拜为鞠躬,名为袭古,实戾古矣”,应将古礼的跪和拜区分,主张“跪可废,拜不可废”[3](P65-66)。
如果说对鞠躬礼的批判还停留在少数保守派学者在学术上的分析辨明,那么,后来针对握手礼的批判则因贴近生活实际而更具说服力。20世纪30年代,握手礼开始盛行,“时髦的见面礼是握手”[4](P585),这种并非由政府主导推行的相见礼“代替了叩头而作兴起来,握手也有要将作揖排挤掉的势子”[5](P60)。
握手礼的流行又引发了文化界人士的新一轮争议。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本土的握手礼“拱手”既简便又卫生,为何弃之不用而去学习洋派作风呢?“在醉心洋化的人们,以为定是始自西俗,殊不知在中国从前早已就有了”,“我国旧式的见面礼,是自己握手(即拱手)……不必向多数人一一的周旋,可以省却许多麻烦。”[6](P45)有学者从握手的体态出发,辛辣讽刺当时的官场风气:“他常常挺着胸膛,伸出一只巨灵之掌,两眼望青天,等你趁上去握的时候,他的手仍是直僵的伸着,他并不握,他等着你来握……而且你还要及早罢手,赶快撤手,因为这时候他的身体已转向另一面去,他预备把这巨灵之掌给另一个人去握——不是握,是摸。”“有一桩事,‘男人站着做,女人坐着做,狗翘起一条腿儿做’这桩事是——握手。”[7](P21)可谓极尽贬损之能事。
对新式相见礼的质疑,并不意味这些学者就食古不化,像康有为那样认为“中国人不敬天,亦不敬教主,不知其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8](P77)的守旧派已经不是社会主流,多数人开始意识到礼仪变革的不可逆转性,但是变什么、如何变则是他们的困惑所在。
首先,变什么?一些知识分子认为传统礼制的“阶级性”是其最大的缺陷:“制礼的对象不为全民众着想,不能将礼治基础建筑在整个的社会上,这是我国过去礼制的最大缺陷,也就是现在我国固有的礼乐制度的崩溃原因”[9](P77),“男权集威下的礼仪,是不合于现时社交公开、男女平权、时代的应用。”[10](P8)制礼“当由复杂而趋简单,由纷歧而趋一致,由不平等而平等,由阶级分化而民众化”[9](P77)。
在学者的大力倡导下,日常礼仪逐渐向生活化、通用化转变,例如,“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的礼仪内核被注入了自尊自爱的时代因子:“见上辈勿卑鄙,但宜保持自己之身份及人格;待下辈勿骄矜,须常表示体恤之同情。”[11](P1136)再如1923年,由丁晓先、吴研因、沈百英等教育人士组成的“新学制实施讨论会”,编写出版了《新学制小学实施教学法》,认为“各种礼仪做法要自然、通用的,非泥古的、虚设的”[5](P60),平等、简约、大众逐渐成为公认的制礼原则。
其次,怎么变?是该回归原初古礼还是“西礼东渐”?部分学者发出了“西人行之,尚有则可,东施效颦,真可不必”[12](P104)的呼声,认为中国古礼的精神不可废[13](P35),主张采择原初古礼为今所用[14](P33),让“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春秋繁露·奉本》)的古礼回归到“正容体,齐颜色”(《礼记·冠义》)的初始之义,将礼本原化,朴素化。而追溯礼的本原,一些学者很快发现古礼和西礼的意义实际上是“暗合”、“适同此义”[5](P60),无外乎“敬”、“让”、自律、适度、美好、整洁等特点,于是,他们进而认为传统礼仪和西方礼仪存在诸多契合之处,试图在延续中华礼制文明与融入世界文化之间找到一种路径。例如在相见礼的改革上,有学者提倡根据衣着不同、对象不同施行不同的相见礼:“穿长衫之不宜握手,犹如穿西装之不宜作揖。”[10](P9-10)
还有部分学者更加关注礼仪的现实意义,把评判礼仪好坏的标准放在是否推进文明进步、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上,致力于提升普通百姓的文明素质,积极引导传统公共场合(如酒楼、戏院、茶座等)以及家庭生活中的惯常行为走向现代文明。例如提醒民众“在戏院酒楼最忌高谈别人的长短,更不当将人的名姓说出”[15](P23)。在别人家做客,如果恰逢主人电话响,这时候客人是应当出去还是留下,也成为时人讨论的话题。类似的礼仪困惑不断产生又不断地调适,以这种方式进行的礼仪推广教育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1945年,《中华周刊》还在刊载《社交礼仪问答》专题,专门解答如何送生日礼物、男女约会时女方能否提议回家等诸如此类的社交礼仪小问题[16](P8)。
在清王朝衰亡、民国肇建的过程中,趋新分子如维新派、革命党等把废除跪拜礼仪和救亡图存联系起来,大肆抨击叩头、长跪礼仪能“挫其气节”[11](P77),痛斥这种“极人世可怜之状,不可告人之事”,势必导致“奴隶之风俗”[17](P51),因此清末民初对跪拜的批判构成了一个反封建、救亡图存的国家建构语境。
正是在这种国家建构语境下,民国政府初期便着手移风易俗,以行政手段推广新式相见礼,并在大型庆典如祭天祭孔、向领袖致敬等仪式上郑重其事地推行三鞠躬礼,用形象化的身体符号重塑社会秩序,释放出新时代到来的强烈信号,从而确立新政府的威权。除了在大型庆典、集会中示范新式礼仪加强宣传,民国政府还辅之以更加细化的运动方式来塑造新国民。例如在新生活运动中,蒋介石号召用礼仪廉耻去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务使一般国民的衣食住行统统能合乎礼义廉耻,如此我们的社会才容易进步,国家和民族才可以复兴!”[18](P341)如果说民国初对礼仪的推行是“刷印多张,分发各县张贴,以期一体遵办”[19](P704),这个新生活运动则因带有强制性色彩而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和抵制[20](P758)。
可惜的是,种种宣传和推广方式都没有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多少交集,以相见礼的推广为例,本应率先垂范的政府公务人员,好像只是民众生活的一个旁观者和指挥者。即使废除了“老爷”的称呼,他们仍然高高在上、自恃身份,端着大老爷们的范儿:“现时各机关公务员,其与人民相见,能有礼貌者固多,而毫无礼貌,任意叱喝者,亦复不少。甚有辱骂掌掴,视同草莽,若不加以纠正,殊无以维护宪法之尊严,与提高国民之身份。”[21](P307)直到鞠躬礼正式推行30几年后,地方上针对民众和公务员之间的相见礼才开始推行,被称作“人民相见礼”或“社会相见礼”。[22]
如果说,民国政府对于公众场合鞠躬礼的强调,是在国家建构语境下,旨在突出新政府的权威,而公务人员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垂范作用。那么,伴随着革命语境的消失,“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23](P3),平等、自由、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则构成了一个主权在民、培养新国民的文化语境。于是,在跪拜礼这个封建符号被打倒之后,在培养新国民的文化语境下,鞠躬、握手还是作揖的争议回落至文化观念冲突的层面,在新式礼仪推广上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市民阶层。
基于生活和文化的视角,他们延续“化民成俗必由学”的士人责任,自觉推动移风易俗,或是进行学术争论、答疑解惑,或是描绘日常礼俗,成为都市风气的真正引领者。就拿拜年礼节来说,每到年节时分,报纸杂志纷纷以海量版面大肆刊登拜年广告信息,例如,在右上方以大号字体写上“恭祝新年进步”“恭贺新禧”等祝福语,左下方印上“某某大学鞠躬”、“某某部门鞠躬”、“某某女士鞠躬”[23](P3)的字样,小小的拜年信息彰显出社会话语体系的转变,体现出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进步人士的活跃。
相见礼的演变,体现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凸显了不同权力机关、不同阶层群体、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交织互动,对当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亦具有启示作用。
其一,传统文化的转化要充分考虑历史和人文语境,形成文化认同。以“礼”的演变为例,推广一项新式礼仪,最好的途径自然是因俗成礼、以礼化俗。然而,民国政府对新式相见礼的推广并没有遵循因俗成礼的稳妥路径,因为彼时百废待兴,形势逼人,在革故鼎新的时代洪流中,一味向西方靠拢成为时人所趋,人们很容易以简单的新旧作为评判进步或落后的标准:“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24](P106)而一项礼仪本身是否健康、卫生,是否贴近民俗、符合审美,是否符合本土历史和人文语境并不是人们首要的考虑因素。尽管当时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到礼仪的本土适切性问题,认为“怎样估定适合现代国情的礼制,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25](P1),“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不分好歹,全般抛弃呢?”[26](P3)可惜学界的呼声很快便被时代的洪流湮没,“事已至此,积重难返,已有万难挽回之势了”[11](P1136)。
其二,传统文化的转化要基于民众心理需求和承载能力,形成大众认同。以跪拜礼为例,如若把跪拜放大到民族意识的框架下,基于改良风俗从而改良国家的视角对跪拜礼展开批判,其出发点固然是救亡图存的形势使然,却忽视了对普通民众情感、心理需求及生活常态的关怀。在近代中国农村,跪拜礼之所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是由于新礼无法给农民生活来带任何利益实惠或实际意义,根本无法撼动多年以来传统礼俗的积淀,而由于家族血缘和人情人伦的牵绊,传统跪拜礼仪却能充分维系人际关系,是个体安全感的来源。
其三,传统文化的转化要注重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形成时代认同。传统文化具备极强的相对稳定性,无论受到何种文化冲击,国人骨子里固有的表达基因不会迅速变异。尽管历经时代变迁,以恭敬、谦让、内敛、矜持……为内容的礼仪文化精神却始终一以贯之。例如,握手这种在欧美国家表示平等的礼节,中国人却以微妙的体态变化(如单手还是双手、原地等待还是躬身迎上、时间长短、力度大小等)延续了惯有的辈分亲疏、尊长卑幼关系;按照欧美惯例,男士应该等女士先伸手后才能出手相握,但是由于中国女性惯有的矜持和内敛一般不主动伸手,导致男子主动去握女子手为常态……文化的稳定性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又不利于对其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创造性转化,因此,如何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现实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适切性问题,应该摸准时代跳动的脉搏对症下药。以相见礼为例,民国时期,行古礼者不伦不类有之,行西礼者不诚不敬者更多。1942年,有学者在报刊上评论说:“近日青年,每多忽视礼节,或谬认自由,或自诩西化,……而西欧礼仪,其细密严重要更有十倍于中国者,故浸润中国礼教者,其人笃敬可亲;饱受西方文明者,其人亦文质可法。惟新旧皆无深切认识者,则放辟浮薄,真不知所谓而已”[12](P104)。这段话放在今天描绘当代青年礼仪素养问题竟然也毫不违和,必须承认中国文化在其他国家发芽生根的同时,在祖国本土的中华概念、华夏标识反而日益模糊,当代青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亟待提高。
不过,情同而势异,彼时开放的闸门刚刚打开,西方思想如潮水般疯狂涌入,中国亦步亦趋跟随西方脚步,唯恐学漏了一点又要挨打受欺。如今中国国力强盛,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也令世人瞩目,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塑造出强有力的中华文明标识;另一方面要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符合时代审美、彰显民族精神的中华文明。
[1]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89)[M].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
[2]李绍先.鞠躬辨[J].学生杂志,1915,2(10).
[3]刘绍宽.鞠躬易拜义[J].华国月刊,1925,2(10).
[4]邹韬奋.磕头运动[J].生活周刊,1929,4(51).
[5]沁芳.作揖与握手[J].新中华,1936,4(15).
[6]孙麟昌.握手商榷[J].机联会刊,1935:120.
[7]子佳.握手之味[J].中美周报,1947:258.
[8]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中华书局,1981.
[9]陈念中.中国礼制之特质与今後之趋向(对民众讲)[J].播音教育月刊,1937,1(4).
[10]少英.交际场中的礼仪一束[J].妇女杂志,1927,13(3).
[11](林)语堂.我的话——论握手[J].论语,1935:72.
[12]玉清.古礼与西礼[J].中国公论,1942,7(5).
[13]郭毓麟.古礼今采录[J].福建文化季刊,1944,2(2).
[14]曾宪权.中国古礼之真义[J].心理建设,1943,1(4).
[15]社交礼仪问答[J].中华周刊,1945,2(1).
[16]日常礼仪须知[J].扬善半月刊,1936,3(15).
[17]新学制实施讨论会.新学制小学实施教学法[M].商务印书馆,1923.
[18]谭嗣同.谭嗣同全集[M].三联书店,1954.
[19]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第一卷(下)[M].三联书店,1977.
[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1]都督朱令民政司准内务部咨送礼制服制通令所属遵办文.浙江公报[N].1912.
[22]刘文楠:蒋介石和汪精卫在新生活运动发轫期的分歧[J].近现代史研究,2011.
[23]“公务员与人民应以礼相见”庆元县参会电放款清本会转函省府饬各县遵照[J].浙江民意,1948(18).
[2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6.
[25]恭祝新年进步国立同济大学鞠躬[J].国立同济大学旬刊,1937:118.
[26]汪叔潜.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1915,1(1).
K892;K258
A
1007-9106(2017)03-0156-04
*本文为2015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ZX2015085);2015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5SC109)的阶段性成果。
马婷婷(1982—),女,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赵金科(1963—),男,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