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之洞与贵州三个历史问题的研究

2017-04-11 01:45苗体君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安龙直隶兴义

苗体君

关于张之洞与贵州三个历史问题的研究

苗体君

学术界关于张之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张之洞与洋务运动上,对于张之洞与贵州的相关研究也颇多,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2017年是张之洞诞辰180周年纪念,弄清楚张之洞与贵州相关研究存在的纷争,对张之洞的研究意义重大。

张之洞;贵州;三个历史问题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祖籍直隶南皮 (今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按清朝的官场惯例,以籍贯作为官员的称呼,张之洞被人称为张南皮,也正因为如此,小小的南皮县因 “张南皮”而威声远播。事实上,张之洞除了祖籍地是南皮、死后下葬南皮以外,他与南皮没有太多的联系。张之洞的父亲在贵州各地做官三十余年,张之洞生于贵州,长在贵州,并在贵州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他是个地道的 “贵州人”。本文仅就张之洞与贵州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张之洞出生地的两种说法

关于张之洞的出生地,因 “《清史稿·列传》中未提及”①,导致学术界存在两种说法:一是贵州省兴义府知府张锳官舍内;一是贵阳六洞桥张锳官舍内。

1.贵州省兴义府知府张锳官舍内。此说法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普遍,最早出自于1944年重庆出版的许同莘 《张文襄公年谱》, “道光十七年 (1837)生于贵州兴义府张锳官舍内。”②随后,这一说法被各种书刊采纳。如李细珠著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说: “张之洞于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 (1837年9月2日)出生在兴义府知府官舍。”③关于张之洞的通俗读物也大多采用此说,如吴剑杰 《张之洞的升迁之路》是这样记述的: “1837年9月2日(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张之洞出身于贵州省兴义府官第。”④而且该书附 《张之洞年表》说:“公元一八三七年九月二日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朱氏生之洞于兴义府官舍。”百度百科 “张之洞”词条中说: “道光十七年 (1837年)9月,张之洞出生于兴义府官舍。”而互动百科 “张之洞”词条中说, “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出生地:贵州兴义府”。

2.贵阳六洞桥张锳官舍内。报刊上能看到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李德芳之文, “据 《贵州通志》记载,道光二十一年张锳始署兴义知府,至咸丰四年,前后知兴义府凡十三年。与碑文所述相符。道光十七年,张锳不在兴义知府任内,而官贵筑知县。所以张之洞出生地不是兴义府,而是贵筑县六洞桥张锳官舍 (今贵阳市博爱路)。”⑤随后,多名学者研究撰文支持这一说法,这些学者在文章中,除了提出张之洞出生在贵阳外,还顺便提到张之洞是4岁时,随他的父亲张锳一块去的兴义府府衙所在地安龙的,间接否认了张之洞出生在贵州省兴义府知府张瑛官舍内这一说法。赵荣说 “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在安龙他父亲的官邸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⑥明确了张之洞的出生地是贵阳,并在安龙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 《张之洞的 〈半山亭记〉》一文提出, “张之洞 (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原籍直隶南皮 (今河北省南皮县),其父张锳,字春潭,举人出身。道光十三年 (1833)任贵筑县知县,寓所在贵阳六洞桥 (今六洞街),道光十七年 (1837)张之洞出生于此。据说因此取名‘之洞’。道光二十一年 (1841)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 (府治在今贵州安龙县)。张之洞7岁时随其父到安龙任所读书,到14岁始回河北原籍准备应试。”⑦特别指出,蒋相浦的这段话有一处应该是错误的, “7岁”应该是 “4岁”。

张发贵说: “1837年9月2日,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六洞桥边一个官宦家庭。”⑧文章还交代了张之洞为何出生于贵阳六洞桥,是因为 “张之洞父张锳在贵州做官几十年,曾任贵筑知县、威宁知县、古州同知、兴义知府、贵东兵备道等职。张之洞呱呱坠地之时,正值其父任贵筑知县,官寓即在六洞桥畔。”⑨文章还对六洞桥进行了介绍, “六洞桥位于贵阳城南 (今南明区博爱路)玉带河汇入南明河入口处。明清时期,此地茂林修竹,远山拥翠,流水萦回,景致极为清幽,为贵阳城内著名的风景区。自清乾隆以来,因其地 ‘有桥六’,习称六洞桥。沿河两岸,名胜古迹较多,有永祥寺、藏甲岩、药王庙、华光庙、六桥池馆等处。数百年间,名士留题,诗人居止,使人留连忘返。”⑩文章还提到张之洞名字的由来 “张之洞兄弟为 ‘之’字行辈,他因生于六洞桥而得此名。一说是因其生于六洞桥之孔明洞侧而得名……据贵阳民间传说,张之洞的乳名就叫做 ‘小六洞’。过去贵阳地方父老对张之洞的逸闻多津津乐道。”⑪

刘光书 《十一童文惊四座 半山亭名播四方》说: “张之洞 (1837—1909),字孝达,号芗涛、香涛,晚号壶公、抱冰,别号香岩居士、无竞居士。原籍直隶 (今河北)南皮。父张锳历任贵州贵筑、威宁知县,古州同知,兴义府知府,署黎平、遵义二府及贵西、贵东道,计三十余年。张之洞生于贵筑县 (今贵阳市)六洞桥,四岁时随父来到贵州兴义府 (今安龙)”。⑫这段话清楚地交待了张之洞的出生地是贵阳的六洞桥,因为其父在贵州多地做官30余年,张之洞4岁时,随父亲来到兴义府,当时兴义府所在地在安龙,所以张之洞的出生地不是安龙。

枕木 《从安龙走出个张之洞》说: “1837年9月2日,张之洞在贵阳六洞桥边呱呱坠地。1841年 (道光二十一年),张锳调任兴义知府。3岁多的张之洞拉着父亲张锳的衣襟,爬山涉水来到兴义府城安龙。”⑬再如,唐宝健 《张之洞与安龙》说:“张之洞祖籍直隶南皮 (今河北南皮),于道光十七年 (1837)生于贵筑县 (今贵阳市)。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成长时期是在原兴义府所在地安龙度过的。1841年,其父张锳调任兴义知府,张之洞随父来到安龙,当时他仅四岁。”⑭

综上所述,张之洞的出生地应该在贵阳六洞桥,这是毫无疑义的。人们只所以把当时兴义府府衙所在地安龙错误地当作张之洞的出生地,主要是张之洞是在安龙度过了童年、少年,长达11年的缘故。

二、关于张之洞在何地参加秀才考试的两种说法

1841年,4岁的张之洞随父调任来到贵州兴义府治安龙,并在安龙接受启蒙教育。张锳为张之洞礼聘先生,教授儒学、经学、诗赋、画艺。童年的张之洞养成了 “非获解不辍,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倦则伏案而睡,既醒复思,必得解乃已”⑮的习惯。在一批名儒的指导下,聪明好学的张之洞,9岁时就读完四书五经;11岁读完 《春秋》经传及历代诗词,并写下了七百余言的 《半山亭记》;12岁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 《天香阁课草》,一时在兴义被视为神童。

紧接着张之洞要面临科举制的层层选拔考试,然后才能进入仕途,清朝的学子要面临三级考试:院试为县一级考试,考试通过者为秀才;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通过者为举人;会试为国家一级考试,考试通过者为进士。由于清朝幅员辽阔,各地文化教育水平差距极大,如果用全国统一的文化考试标准来选拔秀才、举人的话,文化教育落后地区的学子考取秀才、举人的机会就极少了。鉴于此,在科举考试上,清朝对文化教育落后地区实行政策性倾斜,拨给固定的录取名额,以确保一定数额的学子可以考中。伴随而来就出现了文化教育发达地区的学子向享有国家政策照顾地区、科举中举率高的地区 “科举移民”,与今天的 “高考移民”的现象类似。为了阻止 “科举移民”这一投机行为,清政府做出了考生必须于祖籍地参加考试的规定。而当时的贵州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属于国家政策倾斜照顾的省份。

张之洞在贵州出生,又在贵州长大,并在贵州接受文化教育,按说张之洞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贵州人了,但张之洞的原籍是直隶南皮,他能不能在贵州参加秀才、举人的选拔考试呢?清代对变更户籍的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除随军人或因罪被流放者一道迁往异地的子孙可以获准在寄居地入籍外,其他人若要在寄居地申请入籍,必须在当地有祖坟,且置有房产、地产和纳税满 20年以上者方可;之后更限定为考生本人在寄居地生活满 20年者,才准其入籍参加科考。对官员子弟来说,若父辈死在任上,而本人又一直寄居于父辈任职地,且无力返回祖籍者,经所在地官方核实后方可申请入籍,取得科考的资格。”⑯虽然张之洞的父亲在贵州做官多年,但按照科举户籍制的规定,张之洞显然不具备入贵州籍的条件,这就决定了张之洞不能在贵州参加秀才、举人的选拔考试。

鉴于此,关于张之洞在何地参加的秀才考试,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1.在广西百色直隶厅。1729年,清雍正年间设置广西百色厅,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境相当于今天的百色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地。1875年,清光绪年间升为广西百色直隶厅。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李德芳 《一则有关张之洞父亲的史料——介绍〈原任兴义府南皮张公遗爱祠碑记〉》,“张之洞并未回籍应试,他考秀才既不在直隶南皮故籍,也不在贵州兴义府他父亲的辖区,而是在广西百色直隶厅。据说,这样作是为了避嫌。”⑰张发贵认为: “在科举功名的仕途上,张之洞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幸运者。1850年,张之洞应童子试。为避免在其父管辖下的兴义府报考,特意赴广西百色直隶厅应试,结果名列前茅,十三岁的少年张之洞成为 ‘秀才’。”⑱

2.原籍直隶南皮县。这一说法比较常见,最早见于1944年重庆出版的 《张文襄公年谱》, “道光二十九年,张之洞回籍应试,三十年 (十四岁)考中秀才。”⑲而后,各种文章报刊采用此说法,如吴剑杰 《张之洞的升迁之路》一书, “道光二十九年(1849)秋天,十三岁的张之洞在老家人张喜的陪护下,启程回原籍直隶南皮县参加县试。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历经湘、鄂、豫三省,于第二年春节后,他第一次回到故乡双庙村。……参加当年县试的童生中,数张之洞年龄小,个儿最矮,这让麻脸的县教谕感到惊奇……张之洞在三天中一连考了五场,不论是八股文,试贴诗,还是经论、解赋、策问,场场应对自如,挥笔而就。不久榜发,张之洞名列榜首,中了秀才。”⑳该书 《张之洞年表》说,张之洞 “县试第一,入南皮县学,为直隶学政程廷桂所器。”㉑

再如郭连保也持这一观点,其 《张之洞的籍贯、科考与贵州情》对张之洞回原籍考试的全过程进行了记述,张之洞 “12岁那年告别父母,千里迢迢地回到南皮祖籍去参加县试。……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中秋之后,张之洞在老家人张喜的陪伴下,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回乡路。……张之洞曾对他的好友章永康 (贵州大方人,咸丰进士)说起过这趟令他刻骨铭心的赶考路,他说他走的是由黔东经湖南往北这条道,正值秋冬季,整日冷风细雨,虽披了蓑衣,衣裤也难有干的时候,常常冷得瑟瑟发抖;山路崎岖泥泞,脚板被磨出血泡,每走一步都痛得钻心;跌跤是常事,有几次还险些滚下山崖。由黔东过湘西这段路是最令人提心吊胆的,除了路难走,还有劫匪出没,好在张喜处事活络,或在客栈邀约过客结伴同行,或花几个钱找当地人护送一程,总算没发生什么意外。历经3个多月的跋涉,张之洞于第二年的春节过后回到了故乡南皮县。……在接下来的县试中名列榜首,中了秀才”㉒。

综上所述,张之洞应该是在原籍直隶南皮县参加的秀才考试,回原籍参加科考符合清王朝的科考规定,而去广西百色直隶厅参加科考就不符合清政府的规定,可以说张之洞与广西百色没有任何户籍上的关系,而且广西也属于文化教育落后地区,去广西参加科考也属于清朝要严厉打击的 “科考移民”,作为张之洞的父亲张锳,一个大清帝国的州府官员,他决对不会让儿子去冒这个风险的。

三、关于张之洞与贵州之间关系的两种说法

张之洞生于贵阳,长在安龙,其一生中最关键的读书教育阶段是在安龙度过的,可以说安龙的山水养育了张之洞,安龙的人文环境铸造了张之洞的品格。而且张之洞还在贵州娶下了第一任妻子,并在贵州生下一女,20岁时,张之洞离开贵州,到73岁去世,灵柩下葬祖籍地直隶南皮双庙村,张之洞再未踏上贵州这片土地。对此坊间、学术界便有这样那样的议论,产生了各种声音,归纳起来有两种说法:

1.张之洞羞为贵州人。这种说法主要流传于贵州坊间,说张之洞 “嫌贵州贫穷落后, ‘羞为贵州人’”。㉓还有的说张之洞 “瞧不起贵州, ‘不承认贵州人身份’、‘不认同与贵州的关系’等等,对张颇有微词。”㉔而网络上,这样的文章及议论帖子就更多了,说张之洞别号 “张南皮”,让小小的南皮县名扬天下,张之洞一生 “几乎绝口不提自己是贵州人,大有嫌贫爱富,嫌弃这块当时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的贫瘠之地。”说 “之洞腾达,耻为贵州人”、“张之洞与贵州有个梗”。

“这些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揣测之言。”㉕张之洞留下的墨宝,大都落款为南皮张之洞,其实这是一种文化习俗,张之洞的祖籍地是南皮,自称张南皮表示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宗,100年前的中国是这样的,今天的中国依然如此。张之洞名字里面的“洞”字,来源于张之洞的出生地贵筑县 (今贵阳市)六洞桥,揣测之人为何没有看到?说白了南皮是张之洞的籍贯,贵州则是张之洞的出生地,就是放在今天,当别人问你是哪里的人,你也只能以籍贯所在地为标准,细说时,才会说出自己的出生地。

揣测张之洞羞为贵州人的人,其心理上对贵州缺乏一种自信,而又把自己对贵州的不自信转嫁给张之洞,如果你是个有心之人的话,可以去认真翻阅张之洞留下的文字资料,看看能否发现张之洞对贵州的不敬之词。

2.张之洞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二故乡贵州。这一说法主要在学术界,各种公开出版的报刊及图书资料都持此观点。张发贵说: “张之洞到晚年仍然怀念他的第二故乡贵州。1904年在北京官居商务大臣的张之洞,特意派专人不远万里给贵州安龙高等小学送去几千册图书。”㉖郭连保 《张之洞的籍贯、科考与贵州情》饱含深情得盛赞 “张之洞为官五十载,两袖清风,不蓄私财,至死没有为自己和家人置过一间房,购过一分田,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遗产;他却捐银数千两为贵州兴建新式学堂,购大批图书教材和仪器派专人送达贵州,并在其儿时的家园安龙置田租作为经办新式学堂的费用等等,仅此一端就可看出他对第二故乡的浓重情怀。”㉗而且在文章中批评 “说什么 ‘之洞腾达,耻为贵州人’云云,实是对这位先辈的误解和不敬。”㉘

枕木 《从安龙走出个张之洞》也说: “张之洞无论到哪里做官,都把养育过他的安龙搁在心上……当得知兴义知府陈鸿年要将文峰书院改为兴义府中学堂,同时还要创设官立高等小学堂一所、初等小学堂两所,他马上捐出一笔资金建校,并捐赠一批教学仪器和 5000册图书,人挑马驮运到安龙。考虑到安龙师资力量缺乏,他还致函兴义知府,及早选送10名优秀青年赴武昌两湖书院培养,所有经费由他捐助。”㉙唐宝健 《张之洞与安龙》中也记述到: “是安龙的山水哺育了张之洞……张之洞自离开安龙回原籍赴试后,再也没有回过安龙,但他并没有忘记养育过他的这片山水和人民,他一直把安龙作为他的第二故乡。”㉚可以说,张之洞不但没有歧视过贵州,而且时刻都没有忘记贵州对他的养育之恩。

注释:

①⑧⑨⑩⑪⑱㉖张发贵:《不独文章艳少年——张之洞贵州事略》, 《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②⑤⑰⑲ 李德芳: 《一则有关张之洞父亲的史料——介绍〈原任兴义府南皮张公遗爱祠碑记〉》,《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③ 李细珠: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④⑳㉑ 吴剑杰: 《张之洞的升迁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⑥赵荣:《天南地北访碑记——关于〈张公祠碑〉和 〈张之洞墓志铭〉》, 《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3期。

⑦ 蒋相浦: 《张之洞的 〈半山亭记〉》, 《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2期。

⑫ 刘光书: 《十一童文惊四座 半山亭名播四方》,《名作欣赏》2010年第9期。

⑬㉙ 枕木: 《从安龙走出个张之洞》, 《黔西南日报》2011年4月8日。

⑭㉚ 唐宝健: 《张之洞与安龙》, 《当代贵州》2012年第36期。

⑮ 冯天瑜、何晓明: 《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⑯㉒㉓㉔㉕㉗㉘ 郭连保: 《张之洞的籍 贯、科考与贵州情》, 《文史天地》2016年第1期。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中共三大代表与近现代人物研究”(项目编号:15YJA770014)

K252

A

(2017)12-0033-04

苗体君,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湛江,524088。

(责任编辑 刘晓慧)

猜你喜欢
安龙直隶兴义
清代直隶铸钱史
李光地治理直隶水患始末
重返三叠纪——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兴义万峰林
骑行在兴义
赏花——兴义万峰林
贵州安龙十里荷塘4种生境冬季林鸟群落结构差异性
安龙县委离退局组织老干部进行健康体检
安龙县委离退局专题廉政教育党课
从“安龙奠土”仪式谈白族的土府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