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抒望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山东 青岛 266071)
·理论探索与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几个关键词
李抒望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山东 青岛 26607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理论体系中,重如泰山。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创造、人民所有、人民评价,至关重要。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创造 人民所有 人民评价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理论体系中,重如泰山。当前,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正确回答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崇高历史使命。那么,什么样的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呢?人民创造、人民所有、人民评价,当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拨开千年迷雾,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发现,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
今天,我们常常说,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并不是说把一切送给人民,让人民坐享其成。今天,我们还常常说人民至上,也并不是说人民把自己供奉起来,奉若神明。人民至上的要义,是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历史的主人。这是其一。其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对此,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早就有了结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回溯到我们的源头,也就是《国际歌》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从动力机制上来说,首先是以人民为中心力量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动力的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通过人民,这样的发展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坚持人民创造,就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个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突破和进展,无不来自群众的创造和推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首次外出考察就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必须坚定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除了紧紧地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外,别无良法。其次,要相信群众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智慧,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措施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好作风中“最根本的一条”。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首先必须相信群众,如果连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都不相信,就难以做到正确地贯彻群众路线,还谈何尊重。再次,要创造条件,放手让群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要用一些清规戒律来束缚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人民的活力,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鼓励基层群众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新路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对一些短时期还看不准的事物,不要急于下结论,也不要搞无所谓的争论,看一段再说。要支持在探索中前进,并且坚持对的,改正错的。最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体现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都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聚焦于、服务于、满足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不是最终的道理和最终的目的。作为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不仅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肯定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而且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绝对所有权,实现历史发展动因和归宿的有机统一。
人民所有,是全体劳动人民的伟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所有的基本实现形式,就是共享发展。应该说,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再次重申了发展的常识,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共享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的机会和成果如何实现全民共享,使人人都能参与发展过程、分享发展成果的问题。具体路径有:
(一)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自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构想以来,中国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整体来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政策推进和制度完善中,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已形成,但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比如,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存在分配不均,东中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等等。目前,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约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23%。正是基于此,坚持人民所有,实现共享发展,就要将公共服务放在首位,沿着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一是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机会公平,使学生不受家庭经济条件和个人自然状况等因素影响,通过个人的努力接受相应的教育,追求个人的人生梦想,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同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都有公平的上升通道。
二是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和企业间自由流动。
三是着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就像美丽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一样,是泽及每一个人的最大福祉。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和人的尊严,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着力增强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是共享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底线。当前,中国脱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胜阶段。从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看,不能再继续依靠“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明确了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落实、精准脱贫的精细化扶贫思想,致力于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如期脱贫、杜绝返贫。
在精准扶贫的实际推进中,一方面需要真正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需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用更大的决心、超常规的力度完成脱贫目标。此外,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脱贫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因此,有必要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参与扶贫,在扶贫攻坚中踏踏实实践行人人参与的共享发展理念。
(三)完善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作为决定发展成果分配和利益关系调整的总枢纽,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生产,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而且决定着社会和谐。从消费角度讲,在保证资本获得合理的平均利润前提下,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从生产角度讲,在保证土地、资本等物质生产要素获得合理回报的同时,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有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价值创造的源泉。反之,如果居民收入、劳动报酬不能跟上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消费需求就会不足,劳动积极性就会下降,经济增长就会乏力。如果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劳资冲突或群众不满,更会冲击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因此,必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为此,一方面要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另一方面要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特别是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财产,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辟,是以三十九年前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为其先声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践,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坚持了真理标准的客观性,也就坚持了评价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标准和人民标准。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发展是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否为了人民、发展是否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是否由人民共享?这既不是一种先验的判断,也不能靠自我标榜;既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如何而定,也不能视执政党的声明如何而定。而是应当由实践来检验,由人民来评判,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毛主席很早就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一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由于各种原因,在很长时间里,由人民群众来对改革发展进行评判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并完善起来,较多的是执政党的自我评估。这种自我评估是必要的,但在缺乏其他渠道的情况下,它容易使改革发展的评价带有主观性、随意性,而较少客观性、公正性。要增强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和权威,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由人民群众来给改革发展“打分”的问题。最终,要把对改革发展的评价权交还给人民。
任何宏大的历史主题,最终都会归结为个人的现实命运;一个国家再巨大的成就,终究要落实到百姓的具体生活上。作为一般劳动者,虽然未必能从理论层面来对改革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与价值判断,但他们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智慧去认知改革发展的现实状态,去判断改革发展的难与易、虚与实、是与非、真与假。再高调再动听的改革发展宣示,再美好再养眼的改革发展蓝图,都不能改变他们从每一项具体实践和工作中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和情感立场。一切改革与发展,最终使他们看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才是他们对改革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因为,他们的权利主张与利益需要,往往是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与内在要求的。
总之,坚持人民评价标准,就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尺,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奋斗,努力使发展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群众检验。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D61
A
1007-9106(2017)08-0001-04
李抒望(1961—),男,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