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纪舟
【摘要】田径教学在高中体育中所占比例较重,但是目前来看,田径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分析高中田径教学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继而提出趣味性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高中田径教学;应用
高中田径教学开展趣味性教学非常有必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素质教育的基本 要求;(2)田径教学改革的需求;(3)学生运动的基本需求;(4)体育兴趣培养的基本需求。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高中田径教学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缺乏活力,以简单枯燥的训练为主;(2)课堂不够活跃,缺乏互动。因此,为了能够 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改变传统的田径课堂教学,继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田径教学中实现快乐成长[1]。
一、导入趣味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趣味课堂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相关情境,诱发学习兴趣。高中田径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高中田径教学当教师组织完学生热身之后,直接进入到田径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此种方法忽略了课堂导入这个部分,因此使得田径教学效果不佳。趣味田径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趣味导入课堂为主,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关教学情境,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学习标枪这一科目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描述生动地情境,在上课之后活跃号课堂氛围;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做出相关动作,让学生来猜。
(2)导入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在趣味教学课程中,游戏是最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尤其是在导入游戏环节中,教师利用此类游戏,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快乐地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举例来说,在学习跨越式跳高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播放一些动感较强的音乐,充分渲染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圆圈的方式站立。音乐停止之后开始游戏,由站在圆圈中心的学生按照顺时针方向以慢到快的节奏开始,学生需要通过障碍物进行跳跃,避免被障碍物碰到;一旦碰到需要被惩罚,直到音乐结束之后出局最少的小组获胜。此种游戏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反应能力与跳跃能力,此种趣味方式得到学生的广泛青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玩闹的时间,避免学生玩得过疯,继而达不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2]。
二、丰富教育教学方法,凸显趣味田径教学
趣味田径教育教学需要以趣味内容为基础,教师必须丰富田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凸显出趣味田径教学,让田径学习能够变得更有趣味。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变通法,创新表达方式,营造趣味课堂氛围,主要表现如下:
(1)利用变通法,创新表达方式。高中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变通方法,创新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和表达方式 ;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此在综合素质教育制度下需要注入新鲜的内容。 那么,注入新鲜的内容也不仅仅是要求内容创新,而是在原有田径教学的基础上,变换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训练中获得更高的发挥。举例来说,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跑步科目中,教师就可以采取此种方法,实现训练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能够在富有趣味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广泛提高。传统的跑步教育方法一般是以直线跑为主,趣味性教学跑步则可以利用波浪形跑或者蛇形跑方式,打破常规,将向前跑转为后退跑,让学生能夠体验不一样的感觉,让学生能够跑的开心,在跑步练习过程中,还可以以竞争的方式来进行赛跑,在跑步中学会加速以及变向等。从上述角度来看,变通法应用于田径教学中能够活跃好课堂氛围,让田径课堂变得更为有趣。
(2)采用模仿法,创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日常生活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诸多的体育运动形式都是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在体育课堂教育氛围中,教师可以利用模仿法 让学生模仿田径运动中的某一项动作,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某项技能,也能够让课堂充满趣味。举例来说,在学习跳高这一科目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类似的动作,利用气球挂在不同高度的地方让学生来跳起摸球;够不着时可以借助短跑或者双脚起跳的形式继而摸到更高的气球。在学习跳远这一科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蛙跳形式,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来模仿与田径有关的动作,营造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氛围[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性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而专门设计的趣味性项目总称,教师展开趣味性田径活动,不仅仅能够让田径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还能够给枯燥的学习增添乐趣,缓解学生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新东.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5(1):69-69,71.
[2] 韩冰楠.高校田径教学趣味性的有效分析[J].运动,2015,11(6):81-82.
[3] 林江.浅谈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模式[J].知识经济,2014,12(23):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