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校本教材的开发

2017-04-11 23:26耿建莉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校本教材工学结合

耿建莉

摘要: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校本教材的开发,需建立校本教材建设的保障措施、明确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设定校本教材内容的结构框架、充分应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突出地域行业特色;应具有专业性、服务性和新颖性。内容取舍应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律,体现课程专业目标和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要求,编排的内容应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及职业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就业用得上。校本教材还应滚动修订,不断完善。

关键词:中职;工学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工程测量》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30-03

近年来,建筑企业对建筑测量的人才需求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而目前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大多依旧采用传统的《建筑工程测量》教材,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实训项目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场景的模拟,“工”“学”相互独立局面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变。接受这样教育的学生在顶岗实践中不能立即独立接任岗位工作,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因此必须开发适应工作岗位的校本教材。笔者所在学校的国家中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服务于区域建筑行业对高级测量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发了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校本教材《建筑工程测量》和《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与运用职业技能。教材的开发方法值得探讨。

一、建立校本教材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成立编写团队

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一定要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方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要建设高度职业性、实用性的特色校本教材,必须组建一个包括有丰富建筑行业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测量放线技术人员、测量专业课程型专家、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毕业生等在内的开发团队,并通过各种途径优化团队的组成。工程师、技术人员、课程专家、教师和毕业生共同合作,才能真正编写出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工学结合校本教材打破传统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需要编写人员创造性提炼知识点、技能点,精心编排各个实训项目,比传统的纯理论性教材编写难度大,耗时长,因而需要学校建立组织机构来指导、协调管理教材的编写。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全面负责全校校本教材的规划管理、教材的编审加工和印刷出版等事务。编审委员会每个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材编写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编写教材的积极性。

二、明确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

(一)示范校课程建设要求和培养目标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示范校建设成果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测量需建设成市级精品课程。因此,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应重视职业能力的训练,将教材内容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职业特色,凸显校本教材应有特点及优势。笔者所在学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需達到的课程目标如下:(1)学生能操作建筑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定、高程引测、建筑物轴线定位、楼层标高和墙体标高的测设与控制、建筑(构筑)物的变形观测;(2)能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的监测与保护;(3)能使用全站仪进行测定、测设等工作。因此,教材的编写依据首先来源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具体的课程目标。

(二)建筑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要求

校本教材的内容源于建筑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要求。学校施工教研室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深入淮安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建筑企业对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展开了调查,了解到建筑施工测量放线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建立现场施工测量程序组;制定测量放线方案;准备测量仪器;核定位桩及水准点;建立现场控制网;建筑物定位放线;建筑物基础放线;楼层标高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沉降观测;测量资料归档等。分析研究调研资料,明确了毕业生应具备的测量知识和技能,提炼出现代建筑工程测量的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并以此作为确定教材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基础,为教材的开发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测量放线工要求

校本教材的内容纳入了中级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鉴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见表1),还增添了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知识。如此,职业知识技能和双证书制度相关内容就融入了教材,学生一毕业就能凭技能证上岗。

三、设定校本教材内容的结构框架

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个核心,教材编写组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实训项目教学内容为编写中心,以理论为实训项目服务为原则,建立以测量技能为模块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以施工过程为导向的教材内容贴近生产,贴近工艺与实际应用“零”距离对接,浅显易懂,学生能自学,学即能用;实训即岗前培训。最终完成的教材目录章节有: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水准测量在施工场地平整中的应用、基础线的放样及基坑深度控制、建筑物轴线放样及引测、墙体施工测量和建筑施工坐标引测、建筑物变形测量、地形图及GPS应用和建筑施工测量管理等。

四、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地域行业特色

“校本”的内容是由学校所处的地域、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历史、实际环境、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等构成的,强调地域、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和特殊性。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多数课时以实训课为主,实训课部分的教材内容需围绕实训基地已有仪器设备等条件编写。笔者所在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拥有高精度的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设备,专门的测量实训场地能够满足各种地面实训要求。学校与多家当地建筑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工学结合提供了校外实训基地,为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这些实训基地元素均融入了校本教材。

五、主动寻求外部力量,共建不断完善的校本教材

一部好的校本教材,要与社会岗位需求相匹配,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吻合,与学生职业发展相适应。这就决定了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必须有来自各外部力量的支持,在教学与实践中不断完善。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经过教学实践后,教材理论部分内容又进行了适当调整与整合。在得到工程技术人员和对外社会培训人员的修订建议后,也对技能实训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减。修订后的教材让教师好教,让学生好学,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测量知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真正实现了校本教材的编写目标。

基于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开发应具有专业性、服务性和新颖性,内容取舍应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律,体现课程专业目标和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要求,编排的内容应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及职业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就业用得上。校本教材还应滚动修订,不断完善。

(责任编辑:冯志军)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测量校本教材工学结合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创新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项目教学法探析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谈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