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

2017-04-11 22:42蒋茵婕李路孙玲刘英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蒋茵婕+李路+孙玲+刘英杰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医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通过中医经典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提高研读中医经典著作的效能,培养大学生获取中医药信息的能力,促进中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经典;中医药院校;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2-0049-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TCM classics in promo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practice by combining reading TCM classics and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efficiency of studying and reading TCM classic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ability of acquiring TCM information of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cultivated, which can enhance TCM education,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Key words: TCM classics;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practice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培养中医临床人才需重视“学经典,做临床”,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开展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注重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学习型人才[1]。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认为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阅读中医经典,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中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都具有实际意义。

1 阅读中医经典的必要性

中医药经典著作记载了历代医家研究总结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成果,是中医药学传承发展的文献保障,是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的文献宝库。中医药学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学科,经典著作是它的本底资料,本底资料发掘研究不够,学科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逐渐失去它的优势与特色。阅读中医经典著作,可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名医的用药和方法,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专业水平、中医药大学教学水平和中医医疗水平,對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临床型人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调查中,98%的读者都认为中医经典书籍阅读在中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疗、科研思路、中医发展也都证明了中医人对中医经典书籍阅读的重要性[2]。

研修古代医学文献,不难发现,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换言之,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习医多有所成。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作用,在中医教育实践的漫长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推崇。新中国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的成长历程和术业,都说明阅读经典对指导临床的重大作用。李如辉将《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所录97位著名中医药学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及背诵者共计87位约占89.7%,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3]。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建立中医思维,提高领悟能力,是中医人成才的必由之路[4]。

2 培育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当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资源极其丰富,身处大数据时代又面对着信息爆炸呈碎片化的趋势,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越来越重要。在中医药高校里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授学生获取有效文献的方法,使学生主动阅读文献并能融会贯通中医知识指导临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还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具备了信息素养,才能更主动积极地从古籍中、从网络中获取中医知识,不断关注中医事业的发展或从古典中医文化中提炼、挖掘、创新。只有具备了信息能力才能自由获取信息,为己所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中医经典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疑难字句、章节理解等,还可以将信息能力发挥在临床、科研上,深度挖掘中医经典古籍,挖掘古代名医名家的经方验方。

3 中医经典阅读结合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

“注重经典,突出临床”将成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5]。《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都是以经典古籍为基础,选读其中的经典章节,教授其中的理论思想和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其义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经典专用辞典,如《黄帝内经词典》《内经辞典》《伤寒论研究大辞典》《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等,以加强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除了针对单一古籍开设的课程外,还有《中医各家学说》等研究中医历史上的医学流派、各家学术思想及经验特点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延展性、广泛渗透性、学术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6]。由于各家学说的内容繁杂,纵横交错,必须具备专业的信息意识,运用中医药古籍检索工具。在课后,对各学派、医家的经典著作进行研读,使学生活跃学术思想,开阔学术视野,提高思维水平,增强实践能力。下面以宋金时期形成的河间学派代表医家刘完素为例,论述中医经典阅读与信息素养相结合的实践。

3.1 传记检索

检索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传记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医家的学术专长、行医风范和重要著作等,并对其人其术产生学习兴趣,对学派总论形成框架认识。传记资料可通过人名辞典、史书、地方志等多种途径进行检索,如从《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历代名医百家传》《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金史·刘完素传》《河间府志》等书,了解刘完素的字号、生平简介、从医缘由和撰书之由等趣事,还可知其阐发了《内经》病机与运气学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临证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擅用寒凉之品,且传人众多,撰书多达十余本,学术影响广泛,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2 著作检索

对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经典著作进行阅读尤为重要,特别是著作原文的检索与阅读,能补充大量课本上节选章节和著作提要以外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深刻理解其学术思想全貌。医家著作可通过古典书目和现代书目进行检索,如从中医药专科书目《中国分省医籍考》中了解河北省地方志里记载的刘完素著作,包括医经类4本(《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素问元机原病式》1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类2本(《伤寒直格方》1卷和《伤寒标本心法类萃》3卷),方论类2本(《十八剂》、《治病心印》各1卷)。《中国医籍考》则注明了著作的存佚,列述了序跋,对有关考证提要敷陈大意,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著作进行阅读,如注明刘氏的《素问药注》已佚,对《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则列述了刘氏的自序、程道济序、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的述评和《四库全书》提要等内容。由于当代出版的中医经典多有错校误注,若需要中医古籍的原作阅读,可通过《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查找馆藏或查阅丛书,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除在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处藏有明刻本,还可参考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金刻本的影印本,《刘河间医学六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四库全书》等丛书中也编有此书。

3.3 临证、医案检索

通过临证、医案类古籍资料的阅读,可充分了解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结合医理医论悟出临床心得。刘完素有病机学说、火热理论方面的著作,还著有医方专著《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该书对《黄帝内经》61种病证结合临床经验一一立方以治。除了阅读医家本人的临证著作以外,还可以通过综合性医案类书获知医家对某些验案的心得与见解,如《续名医类案》卷28载有“夏暑发自阳明,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后贤刘河间创议迥出诸家,谓温热时邪,当分三焦投药,以苦辛寒为主”。

3.4 门人、私淑著作检索

阅读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门人、私淑者的著作,可以从侧面了解该医家的学术影响力及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扬。《中国医籍考》根据中医学科体系和文献内容将书目分为9类,考证严谨,对中医学源流颇具价值,如卷三十二方论十中,刘完素的《伤寒直格》就编有其门人马宗素在《伤寒医鉴》中对本书的注解,马宗素的《伤寒医鉴》、镏洪《伤寒心要》则列在刘完素著作《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后。丛书是根据专题或相关书籍汇编而成,《中国丛书综录》里可查到《刘河间伤寒六书》有马宗素撰书一本,并附镏洪和常德所编之书。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医家对医书的注释本,如薛时平的《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了解后人对该医家的学术认知及评价。

4 中医经典阅读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意义

阅读中医经典与培育信息素养相结合,实质上就是中医药专业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在高等中医院校教育过程中,中医药学的学科综合性要求中医药大学生具备对整个医学相关学科的信息获取能力,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以院校教育为主、与中医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本科阶段的专业分配,到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定位,在此阶段学生必然会随着学习的深入提出更专业化、更具体化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更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来支撑[7]。然而,调查显示本科阶段的信息检索教育对研究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缺乏针对具体科研任务应用电子资源信息进行检索、判断、归纳、总结、创造的能力[8]。所以,在本科阶段通过阅读中医经典培养兴趣爱好,将经典理论、名医医案了然于心才能融会贯通,同时具备较好的信息意识,较熟练的信息能力,才能将古籍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配合,才能触发新思路,才会对中医药研究有所帮助。

阅读中医经典与培育信息素养相结合,还能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中医人才。通过高等中医药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新,成为有创新意识和宽阔视野的高质量人才,信息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医学生终身学习的质量,甚至今后事业的发展与成就[9]。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对中医临床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

5 结语

中医药院校应大力提倡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研读中医经典,勤求古训,提升信息素养,锻炼信息能力,继承、发扬中医特色,指导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做好科学研究,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的通知[EB/OL].[2016-09-10].http://www.cptcm.com/Page/NoteDetail. aspx?id=132&d=2.

[2] 何红珍,袁俊枫,陈岚.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经典书籍阅读需求调查——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38(2):48-51.

[3] 李如辉.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J].中医文献杂志,2008,26(1): 26-27.

[4] 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 2009,28(4):4-6,71.

[5] 成玉,徐姍姗.《伤寒论》案例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9):122-123.

[6] 张星平,赵琰,安冬青,等.加强重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建设[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8):520-522.

[7] 陈春林,伍利,刘娟.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6):78-79.

[8] 王瑞祥,何永.基于科研需求的中医院校研究生信息素养调研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5):46-48,56.

[9] 孙玲,刘松林,李欣,等.信息素养与中医药专业素养结合的教学实践初探[J].中医教育,2011,30(5):57-59.

(收稿日期:2016-12-26)

(修回日期:2017-01-06;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