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松
主持人语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想象与实践逻辑①
何雪松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之相随的是快速的社会结构的转型,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大国面对如此快速的社会转型,其治理规模、治理难度是超出我们想象的,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课题。
我们面临的理论课题是如何从面向“总体性社会”的政府主导的科层制管理转型为面向“流动性社会”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制。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流动性与信息化的叠加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人盯人”的基层治理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这是因为时间、空间和社会都是流动的、分化的、多样的,而不是固定的、整齐的和单一的,这明显有别于以往的社会想象。由此,我们需要思考新的治理观,建构新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探索新的基层整合、动员、组织机制。这样的理论想象,可以返回基层治理的丰富实践之中寻求现实的确认。
我们面临的现实议题是,如何加强基层建设、激发社会力量、发展社会组织,以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架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特别是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正在打开“社会”的空间,改变“有政无社”、“以政代社”、“政社不分”的局面。“政社分开”、“政社合作”已慢慢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共识。然而,基层治理之中,“三社”如何“联动”,尚在摸索之中,未有定型的实践模式。吾辈之幸,可以见证这样一个不断展开的时代,生动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由“点”而“面”,为洞察中国社会之变迁铺陈了新的可能性。
综观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状况,尽管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其一,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虽多,但尚未形成有效的本土化知识累积,需要确立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链条和学术理路。其二,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挖掘,这其实是社会工作扎根中国社会的重要契机。其三,当前研究较少将当前治理深度勾连到中国特有的历史脉络之中,尚未洞见到基层治理的“变”与“不变”。
可喜的是,社会工作学界涌现出一批深耕基层、致力于跨学科地实现理论与实践反思的青年学者,他们关注基层社会治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想象,承前启后地为破解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难题戮力前行。本期特别设立了 “基层社会治理”专题,三位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组探索性的学术论文。
其中,《社会理性:城市基层治理社会化的新视角——基于上海梅村的“三社联动”实践》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徐选国博士所作,他以“梅村”为个案批判性地检视了以往“三社联动”的研究局限,提出将“三社联动”勾连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之中。而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指向到底是什么?他结合当前国家治理导向以及基层社会的实际,尝试提出一个有别于政治理性、经济理性的社会理性视角,认为当代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绝非是西方理论范式所理解的国家与社会的二元范式,而是在社会理性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共享发展格局。他进一步讨论了“基层治理社会化”、“把政社关系带回来”等概念和命题,致力于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视野。
《社区治理,抑或社区营造:中国内地“三社联动”的理论脉络与实践反思》由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任文启所作。他试图从历史的视角勾勒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谱系,阐释了社区发展、社区营造、社区服务以及“三社联动”等相关概念背后的理论意涵及其内在演化脉络。该文特别聚焦梳理“社区建设”和“社区营造”这两个概念的历史脉络及其理论差异,立足本土需要从概念中汲取所需的实践要素,澄清了社区治理研究的实践责任。他强调要实现社区治理从空间治理走向社群共治的范式转移,这一判断勾勒了我国社区治理的演进逻辑。
《新时期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理论依据、动力来源与路径选择》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讲师、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博士候选人冯元所作。该文从社会治理的当代意涵中审视了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并从价值目标、实践路径、行动方向等方面阐释了二者之间的互构关系。论文特别明晰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的主体扩展、机制创新和价值观取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促进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双向增能效应、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同步发展确立了现实基调。
尽管这三篇论文视角不同,风格迥异,但都致力于厘清“三社联动”的理论脉络和实践框架,展现了这一代青年学者的雄心和担当,这是令人欣慰的集体努力。我期待,年轻一代的学者继续深耕基层、扎实研究,探寻基层社会治理之道。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上海,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