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综述及相关动态

2017-04-10 20:37李元乔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期
关键词:子课题价值体系课题组

李元乔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综述及相关动态

李元乔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是201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 (以下简称 “课题”)的阶段性专题研讨会。该会议于2016年7月11日—14日在兰州大学召开,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与兰州大学文学院合办,兰州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以及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一、“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概况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属于文学活动范畴的具有文学原理性质、稳定科学、具有知识学品格、与中国历时共时各方面文学经验相互结合、印证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这一课题既是对文艺学基本原理的丰富、拓展与发展,又有助于抵御文艺评论价值观的混乱现状,在营造文艺批评良好氛围、引导当下的文艺作品正确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课题框架分为五个子课题。子课题一为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假设”;子课题二为 “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考察与批评实践研究”;子课题三为 “中国现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考察与批评实践研究”;子课题四为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考察与批评实践研究”;子课题五为 “中国儿童文艺评论体系考察与批评实践研究”。子课题一为理论子课题,子课题二、三、四、五为实践子课题。子课题一与子课题二、三、四、五是纵向总分关系,子课题二、三、四、五围绕子课题一展开。子课题二、三、四、五之间是横向并列关系,相互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

课题由首席专家刘俐俐牵头,并负责第一子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子课题分别由既有理论基础,又对相关批评领域有丰富经验和深入了解的专家学者作为负责人,如李利芳(兰州大学)、宁稼雨(南开大学)等。再辅以部分思想活跃、基础扎实的青年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进行各项具体研究,如黄一(南开大学)、田淑晶(天津市社科院)、鲁海宁(南开大学)等。除此之外,还邀请业内文艺美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方面的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批评,如谭好哲(山东大学)、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陈洪(南开大学)等。

课题研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理论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联系研究,各子课题分别考察各自领域既有的历时与共时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相关思想。第二阶段是文学价值观的价值坐标研究,各子课题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的具体情况,对历史与现实进行考察,并研究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第三阶段是文学批评的“评价标准”研究,即研究文学评论 “评价标准”的依据、构成机制、方法论原则等,涉及文学基本原理、文学观念、文学原理等诸多理论问题,更涉及国家层面文化战略及其价值导向等领域。各子课题则考察和探究各自领域历时性文学评价标准、特点、合理与困难诸因素。第四阶段是包含价值评价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讨论的是长久以来存在于文学批评领域的两种批评——“分析和阐释的文学批评”和 “包含价值判断的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包括两种批评各自的学理依据、区别与联系、如何兼容与对接等问题。各子课题则围绕该研究任务,在各自领域设计问题展开具体研究。第五阶段是基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的批评实践研究。在完成了前四个阶段的研究之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业已形成,该阶段则讨论所搭建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是否科学合理、适用性如何等问题。各子课题则对此理论武器,结合各领域批评实践进行检验。

课题采用多种科学、灵活、符合实践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第一,在思想方法上将课题置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环境中,认可任何价值体系都与外在环境具有互相联系和互动的特性。第二,采取理论线索与实践线索两大部分相互多次的往返交叉检验、互动的思路和工作方法。第三,在理论课题方面,侧重质的研究方法;在实践课题方面,侧重量的研究方法。第四,总体上采用系统论方法,即将价值观、评价标准、批评理论等范畴,放置于它所产生条件和依存基础的更大一级系统中,在相互联系和程序性思路中考察和研究。在实际操纵层面上,使用访谈、问卷、学生参与讨论、田野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具体研究方法,力求真实有效。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对当下中国的文艺批评理论及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和创新性意义。课题将努力使评价标准体现出价值导向特质与文学乃为人的实践性存在方式统一的思路,和审美形态内涵于价值评价的导向与文学乃为人的存在范围之内的思路。这种思路给予综合理解和阐释 “文艺为人民服务”、“历史的、人民的”等思想,给 “文学是人学”、人道主义等命题以思路和平台。课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重新梳理和认识了正确文学观念与文学本质论,拓展了文艺学新的研究空间,实现了将具体的文艺批评理论维度向价值维度的提升。研究成果可为文学批评提供明确价值坐标、批评标准和具体方法,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汇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

二、“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进展情况

2015年10月,以刘俐俐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假设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成立。课题组甫一成立,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2015年10月—12月,课题组进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筹备工作。2016年1月—2月,理论线索子课题(第一子课题)负责梳理已经掌握和占有的资料,对其进行理论性思考。此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第一子课题负责人刘俐俐的《我所理解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①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刘俐俐阐释了对于 “体系”和 “价值体系”的理解,论述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提出一般文学观念自身即具有价值维度、可衍生出评价与导向的批评理论的创见性观点,并给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以定位。这一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起到奠基性的作用,为其余四个子课题提供理论基础,为接下来的课题推进设立起点、指出方向。

2016年2月27日,课题开题咨询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及承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在价值研究领域和文艺美学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谭好哲、金元浦、陈洪、陈奇佳(中国人民大学)、张毅(南开大学)等,以及参与该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宁稼雨、李利芳、刘家民(信阳师范学院)等,共同探讨、研究该项目相关问题。

在会上,南开大学副校长、文科学术评定委员会主席陈洪教授和南开大学社科处处长翟锦程教授先后发言。二人首先祝贺刘俐俐教授所主持的课题通过审批,其次阐明了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及南开大学对于课题研究工作的鼎力支持。

课题的首席专家暨第一子课题负责人刘俐俐做开题报告。在报告中,刘俐俐全面详尽地论述了课题目标、课题研究框架、课题设计和研究的工作逻辑、拟突破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方案和进度,以及研究成果等若干部分的内容。此外,她着重论述了对于申请阶段审阅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该如何予以吸收、修改和调整。这一发言展示了刘俐俐对于课题的总体构想,是对课题的理解和前期思考规划的汇总与凝练。第二子课题负责人宁稼雨、第五子课题负责人李利芳也分别发言,阐述了对各自负责的子课题的构想和思考。

对于刘俐俐、宁稼雨、李利芳的报告,众位专家学者均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谭好哲提出,课题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十分具有意义,也十分具有难度。他认为课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辨识价值与价值体系的区别与联系,区分价值和价值观。二是阐明价值体系与文艺批评理论的关系,如何界定价值体系、文艺批评理论、文学观以及评价标准。三是从理论观念具体到批评实践上,会经过观念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在研究中应注意这一点。张毅提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四个子课题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其体现出来的主导价值标准或许也不相同,接下来的研究中应着重体现这一点。陈洪提出,在价值领域有很多由来已久的争议问题,应注意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划定好研究范围,做例证式研究。金元浦提出,在从古至今的文艺发展中,价值、评价标准的变化非常大,因此这种横向比较虽然难度很大,但非常有价值。对于文学的本体问题,一直是在建构和变化中的,对文学价值观影响很大。因此,在对文学做出价值判断之前,需要从总体上兼顾文学内部、外部、本体、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把这些观念做以整理。专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课题提出了大量有益的建议,首席专家、各子课题负责人和其他课题组成员均从中受益匪浅。这次开题咨询会为课题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将整体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三、“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综述

2016年3月-7月,课题组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研究工作,理论子课题与实践子课题、各实践子课题之间多次交流、交汇与互动,取得了良好进展。为了进一步凝练课题的研究目标,深化课题研究内容与工作思路,考察工作进度,汇总研究成果,2016年7月11日,“‘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会议邀请了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的首席专家刘俐俐教授、国内文艺美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方面的专家、课题组的五个子课题负责人及部分课题参与者参加,共同推进了课题的研究工作。

会议开幕式由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主持,兰州大学社科处处长陈文江、文学院党委书记霍红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发言。李利芳首先对刘俐俐教授及南开大学文学院表示感谢,认为这一会议的召开,对于带动兰州大学学科建设,加强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及其他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陈文江代表兰州大学表达了对南开大学与兰州大学共同合作课题的强力支持,并对课题的现实价值予以肯定。

课题总负责人刘俐俐首先简要介绍了课题情况,包括课题的总体思路、课题组成员、课题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在内的总体概况,和前一阶段的总体工作情况,包括研究进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成果等。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对于 “体系”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实践研究部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将既有观念和中国本土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研究。同时,加入了对 20世纪西方文论中价值与评价观念的梳理工作,对于价值理论体系的搭建有重要参照作用。此外,课题组讨论出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应该覆盖的范围,提出了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包括同一个文化在不同价值体系下形态如何,应当如何评价的问题;中国文学经典在海外传播,不同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学经典的评价和价值观念问题;我国大学生的阅读中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问题;以法律领域对文学的借用为例,我们对文学价值有哪些更深入的理解问题等。程金城教授(兰州大学)、谭好哲教授、张进教授(兰州大学)分别对课题及课题组工作提出看法及建议。

程金城首先肯定了课题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从总体性高度对 “价值体系”、课题的总体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谭好哲肯定了课题对于价值标准的研究,认为文学批评就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需要标准,并强调了理解评价问题、处理评价和判断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张进认为,课题研究的必要工作之一是厘清文学、文艺评论、价值等范畴内的诸多重要概念,并提出形成的价值体系应包容性和弹性,兼具深度与广度。

在专题研讨环节,各位发言人充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研究成果,由专家进行点评,再进行深度讨论。

课题总负责人暨第一子课题负责人刘俐俐系统地阐述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中的文学批评标准问题。刘俐俐首先区分了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和“文学批评标准”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二者都是结构性概念,是同构状态,文学批评标准是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内部的 “硬核”。区别在于,二者概念外延、主客观特征、共时和历时关系中的侧重、知识性程度和要求都各有不同。继而她区分了目前主要的两种文学批评标准,分别是各种等级的文学评奖行为,即 “选拔评价”;和广泛的文学评论行为,即 “品质评价”。这两种标准的制定主体和话语方式都各不相同。第一种提出和表述主体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政治家,话语方式的基本特征为原则性、方向性、概括性、导向性、政策性。第二种提出和表述主体是一般文学理论工作者,话语方式是随着主体身份建构而正在建设的一套学术话语方式,也是课题所面对的新问题。最后确立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中的文学评论标准的性质为文学理论性质,二者之间的工作逻辑是先进行价值体系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批评标准问题,待价值体系成型,再进行批评标准的建设。这一发言不仅深挖了理论子课题的研究,为各子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更推进了课题的总体研究。

第二子课题负责人宁稼雨提出,实践子课题的首要工作是厘定廓清研究对象范围,而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研究的对象范围则需要从古代产生到新时期文艺评论转换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梳理和排列中明确划定。宁稼雨将中国古代到当代的文艺评论体系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两汉时期,为准备期。第二阶段是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为形成期。第三阶段是 20世纪初到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为受西方文化和学术思潮影响,从古代文学批评向现代文学批评的转换期。第四阶段是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为转换后的完成期,至此,中国文学批评价值标准形成。古代文学评论价值标准是现当代文学评论价值标准的逻辑起点,这一从古代到现代的价值标准转换过程是中国文学评论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

第三子课题负责人刘家民提出,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学批评的价值评判,都需要某种标准。这种价值标准的来源,以及建构该标准的依据,刘家民将其称之为 “元思想”。他认为,现当代文学批评价值的 “元思想”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科学思想、人文思想和政治思想。这三种 “元思想”对文学批评形成了主导的价值引导,但同时,也制约、束缚着文学价值的发展。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是文学批评价值标准形成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研究。

第四子课题负责人曾斌(江西师范大学)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当前状况与将民族文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思维密切相关,这种评论模式,是少数民族文学地方性知识的文学价值观念的体现。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少数民族文学及评论容易陷入对民族要素的过分关注,形成封闭性、静态性等特征,不利于其发展。要改变这种价值观念,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其产生的土壤,增强民族自信心,增进各民族文学交流等。因此,将少数民族文学及评论置于文学评论价值体系中加以考量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子课题负责人李利芳提出,儿童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在对儿童文学 “质”的规定性的认识,以及以此为基座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的梳理反思上。儿童文学 “质”的规定性在于儿童区别于成人的独立存在价值,儿童文学价值观念的形成就建立在这种 “质”的规定性之上。李利芳梳理了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无论其发展如何,始终实践着这种 “质”的规定性。因此,在讨论儿童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时,要从儿童文学的基本特质入手,通过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中,总结出与价值相关的事实,并上升到价值体系的理论高度。

其余课题组成员也都就各自的研究进行了汇报发言。田淑晶论述了将古典文艺思想融入现代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的学术进路;黄一(南开大学)通过对瑞恰慈文学价值论思想的解读,阐释了价值领域的几个关键问题;鲁海宁(南开大学)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借阅数据的分析,探求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动因,为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研究提供了例证;翟杨莉(西安交通大学)通过对《文心雕龙·知音》的阐述,考察了刘勰的文学本体论思想和隐含的价值评判标准;李元乔(南开大学)论述了 “趣味”概念的内涵,并引申到其作为审美评价标准的意义;陈新儒(南开大学)梳理了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价值与评价观念,为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研究提供借鉴思路。各位课题组成员的发言,呈现了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课题组的一致肯定。在座的专家学者对各位课题组成员的发言一一做了点评,并一起进行深度讨论。在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思想的火花频频闪现。与会学者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引发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与相关实践的新问题,使得研究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大大推进了工作进程。

最后,课题总负责人刘俐俐做总结发言。她肯定了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对上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做了总结和评价,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布置。这次会议进一步凝练了课题的研究目标,深化了课题研究内容与工作思路,发现了新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考察了工作进度,总结了研究中的经验,是对当前研究工作的有效推进。同时,通过这次会议,增进了南开大学与兰州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课题组成员之间进一步深入了解,增进感情,增加交流,使整个课题组更为凝聚,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良好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会议结束后,兰州大学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网等网站对会议进行了报道,反响良好。

四、“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最新动态

研讨会结束后,课题工作继续稳步推进。课题总负责人刘俐俐对于人文科学内部的诸多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汇合起来,提出了新的问题,研究成果形成论文《人文科学内部深度问题汇合转换研究范式的原理与意义——以文学经典、故事和方法论等深度问题的汇合转换为中心》,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并被四川大学《符号与传媒论坛》转载。刘俐俐在论文中提出了人文科学内部深度问题汇合转换的研究范式,为课题提供了研究例证和方法论式意义。她对文学经典、故事、方法论三个范畴做了阐释,并将三者进行深度汇合,将原有的问题域转换为新的问题,是科学研究深化并获得发现的最好路径。她提出这样一种研究范式,具有重要意义。该范式为人文科学研究搭建了新平台,借此平台可以发现并提出以往未被发现的问题和各领域内的功能特质,由此获得通向价值判断和评价的逻辑通道。这一研究成果为课题组提供了理论方法,推进了研究进程。

2016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课题组的一组文章,分别是刘俐俐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是文艺理论创新的重要机遇》,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的《大众文艺评论价值观念与评价导向》,李利芳的《儿童文学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这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设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刘文认为“价值体系”是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文学批评基本原理的建设任务,价值体系研究不但能解决一些中国文学批评的固有困境,还能给文学批评以创新发展。赖文谈到在整体性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中,大众文艺评论尤其值得重视,大众文艺评论对于大众文艺实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大众价值观念的构建需要深入研究。李文阐述了儿童文学评论价值在总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中的特殊性,并提出,同建国后获得长足发展的儿童文学实践相比,儿童文学评论价值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不利于儿童文学学科的发展,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刘文是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总体上、赖文和李文是从分支上谈如何建设价值体系的问题,从各自的领域向共同目标推进,体现了课题的研究进展。

刘俐俐的《科幻小说——文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机遇》在《社会科学报》发表,从科幻小说角度出发,阐述了科幻小说对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她总结了科幻小说的定位和审美接受及价值,并提出,科幻小说是文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机遇。这篇文章在多个平台被大量转载、阅读,引起了很大反响,为课题创造了一定影响效应。

在此期间,课题研究稳步推进。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拿出子课题工作方案,总负责人负责把握总体方向,课题组成员参与讨论。课题组成员间交流十分频繁,为方便讨论,建立了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微信群。课题组成员间交流活跃、讨论频繁,经常相互分享新思想、新文章、新动态,形成了融洽热烈的讨论气氛,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和课题进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 刘俐俐:《我所理解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江汉论坛》2016年第5期。

(责任编辑 刘保昌)

李元乔,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猜你喜欢
子课题价值体系课题组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课题组成员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