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静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的应用,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已纷纷应用到初中科学教学上,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和变革的重要突破点。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上的实践和应用,在促进我国中学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变革的同时,对推进我国初中科学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内涵进行论述,就目前初中科学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以上两点就初中科学教学应用改革中提出个人的思考与见解。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科学教学;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关键要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目前各国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也成为检验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的水平还比较低,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多数只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所以,本文将结合浙教版绍兴市区《初中科学》教学教材,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对教与学过程以及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起源于21世纪20年代,其最初的表现形式为投影仪,随后发展成幻灯片、多媒体两个主要阶段,并不断进步和发展[1]。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是与目前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模式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刺激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接收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记忆,通过现代技术的加工使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与实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现状
1、从实践教学上看,初中科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所以应该将教学的重点之一放在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将课程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但是就绍兴市区中学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多数中学在科学这门课上还不能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不能充分利用一些多媒体的影像、资料来弥补在实践操作上的缺陷[2]。
2、从教学方式方法上看,据对绍兴市区中学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显示,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授课。但是就怎么用?如何充分運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也是教师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好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没有完全熟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只是将其当作是黑板的替代品,简单的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复制上去,没有通过多媒体对知识进行扩展,讲课的方式也只是站在电脑前点、翻、读等,甚至有些不写板书,更别说肢体语言的配合,课堂上缺少与学生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式。
3、从教学的管理上看,我国目前的初中科学教学多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成熟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发展比较缓慢,至今在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效果上还没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多数中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监控、追踪管理等层面上。
4、从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状况看,有专家曾对市区几所中学进行调查显示,在《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堂上运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只占35.6%,有56.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相关知识的信息量,交互性强,增加学习兴趣;也有31%的学生认为课件只是简单的教材复制;12.8%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内容转换太快,来不及做笔记,还不如传统的黑板教学[3]。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科学教学上使用教学课件的水平和质量还比较低,这也成为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瓶颈[4]。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仍旧沿袭了传统教育“三中心”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讲究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协调好“教”、“学”、“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过分的偏向其中某一方面都会使教学走向极端化,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初中科学教学上,常态课中教师还是会有过分强调“教”的重要性,在上课时总是想要突出学习“方法”,从而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使得三者间的关系严重不平衡,仍旧是传统教育模式上的“三中心”教学方式,并没有形成新的教学方式。
2、对多媒体的了解应用还比较落后
部分教师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不落伍,在教学课堂上热衷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追求其所理解的教育现代化、课堂教学现代化。但是由于其本身缺乏较为系统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对多媒体的认识和应用也只停留在教材内容的展示教学层面上,完全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教学内容的融合。所以这部分教师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其实就是传统黑板教学的复制,这种停留在表面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无疑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对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思考
1、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在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需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资源,我想就是教师的能力再好,技术再过关也没有办法将现代教育技术很好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上。就目前绍兴市区来看,仍有许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教学软件。所以要想在初中科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效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首先需要在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后期的管理;其次增加对多媒体科室的团队建设和管理;最后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互联网络,尤其是提高校园网的利用率,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库。
例如,在讲解《太阳系》这节内容时,我是基于网络教学信息量大、资源共享的优势而设计实施的。课堂上我借助大量相关的视频、flash动画先让学生充分了解太阳在宇宙中是一颗很普通的恒星,但它却对地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它,地球也不会有生命,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历程和前景。接着利用多媒体制作好的动画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尽可能多的发现太阳系中有关特点,比如由学生自己得出地球围绕着太阳是如何公转的,太阳系中八大恒星之间的排列顺序、关系等等。
2、加強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吸取新的知识,努力提升现代教育的水平。初中的科学教学更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在职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法,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以全面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以实用性为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实践,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需要建立完善培训评价考核机制,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3、转变教学观念,创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氛围
首先,学校领导思想管理、管理理念要转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着眼与实际,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处发,就推动本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创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氛围。其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认识到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最后,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电路探秘》整章学习过程中,不仅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更多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电路实物和电路图等连接,集体展开讨论和评价,把课堂让给学生,由他们来实验、讨论、交流、反思、总结学习知识等,这对今后同学们学习电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更多地是在恰当时间和地点给学生提供参考意见,没有过多地干扰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更能独立自主地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长时间不断努力、实践,总结经验才能出成绩的工程,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将“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使其平衡发展,能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才能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接轨。
参考文献:
[1] 张樱.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2] 马田兵.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 罗艳玲.建筑教学改革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1)
[4] 曾亮.江西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