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2017-04-10 00:53李俊华常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李俊华++常征

摘要: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剖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为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探索。同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高效;非智力因素;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都需要在课堂上来完成。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我们的教学形成了一种束缚,这就要求我们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小学生年级不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不同。但是很少会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针对性。大多数小学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目标只在于让学生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并没有意识到语文课程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只是盲目的让学生追求考试成绩,却忽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二) 教学方法较陈旧

小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特点是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大多数教师目前依然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整堂课只照着书本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听讲,缺乏和谐的师生交流与讨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是单一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此外,导致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的原因还有:1)教师只是利用课本和黑板进行教学,并不会借助任何现代化的教学工具;2)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较慢,再加上对功课没有勤于复习,导致最后失去学习的兴趣;3)很多教师在对待学习较差的学生总是习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使这部分学生极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导致对学习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四)教师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为学生通向知识道路的指路人,并不是具有权威的领导,如果一味的采用领导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将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由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课堂,对教材的运用是第一位的。因此,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把握。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确定课堂教学的侧重点。

(二)营造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

我们最主要的教学环境就是课堂,学生和教师大部分的相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那么教师如果想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营造出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教师要根据每一堂课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去创造设计出一些有趣的情境。

(三)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制定教学计划,然后根据制定的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并且针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教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四)教师要坚持“反思”性教学

教师要总结课堂上的教学成果,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上还有哪些不足,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错误。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对学生使用过激的语言,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充分利用提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

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我们要把问题的设计落实到备课的过程中,问题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要能够让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够解决又要保证不会太难,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外,还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应该从信念、情感、意志和习惯等方面入手。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信念的培养应结合教材和社会生活实际来提高,尤其应结合教材中蘊含优美文采和高尚的品格的文章及现实生活中的正能量事件来熏陶、提升其理论素养,使其感受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的精神力量,以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积极而健康的情感的培养。积极而健康的情感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正向的引领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关注自己的言传身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形成。作为小学的学生,经常是励志容易长期坚持难,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名人伟人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长期坚持正确的目标有坚强意志的人。

参考文献:

[1]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l998.

[2]李芳岚.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9).

[3]陈小烨.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

[4]周亚哲,刘庚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8(5).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