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职校端菜”走向“企业点菜”的校企融合,是县域中职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校企合作向校企融合推进,要在供给模式上求融合,由“职校端菜”变为“企业点菜”;在服务模式上求变化,让“职校端菜”走向“企业点菜”;在运行管理上求创新,运行模式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运行机制由被动型向服务型转变,运行保障由契约型向制度型转变,真正实现“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校企融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企融合;县域中职校;供给侧改革;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C-0070-04
当前,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就是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主体——学校,在专业建设、资源布局、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导向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侧及其变化的要求,中低端人才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产能过剩”,而有效供给不足。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改革供给方式,解决“供需错位”的矛盾,实现高效、优质、精准供给,县域中职校要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岗(下岗)工人、退役士兵创业等培训方面加强针对性、适应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与县域企业需求相吻合,增加有效供给。县域中职校要实现从“需求侧拉动”到“供给侧推动”的转变,需要找到一个有效承载的平台,而推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平台之一就是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校企合作向校企融合(校企共同体)推进”。
一、供给模式求融合,由“职校端菜”变为“企业点菜”
面对县域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学校专业结构、人才质量能否符合企业的需求,是衡量县域中职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要由“职校端菜”变为“企业点菜”,校企合作模式要多样化、多层次,充分体现合作企业的话语权,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企业感受到学校是实实在在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
(一)求融合是“后国示范时代”发展的需要
近十年来,江苏省县域中职教育大多进行了资源整合,实行规模办学,学校的办学层次多、专业设置多且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数量多,虽然投入大,但学校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众多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学校需要校企合作,发挥企业人才、资源和技术的优势,解决学校的困境。在“后国示范时代”,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要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降成本和补短板,经济增长要促转型、转方式、调结构,在此背景下,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供给关系发生了变化,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的适应性。目前建立在真正优势互补、体现“双赢”的合作并不多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应该是学校的原因,学校一味地“端菜”,很多“菜”并不符合企业的“胃口”,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部分专业“产能过剩”,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唯有在合作中让企业多“点菜”,多一些自主权、主动权、选择权,多对“菜品”提建议,使学校的“菜品”在“点菜”中不断提高。
(二)求融合是解决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的需要
目前,县域范围内职校与企业供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问题急需解决。一方面,企业人才消费面广量大、层次多、要求高,常常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素质不高;另一方面,学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能力、学生技能水平等严重滞后于县域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的部分毕业生不合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一部分毕业生无法对口就业。因此,学校要“精准供给”,使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优化调整、提质升级后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相匹配,有效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
(三)求融合是转变企业“角色定位”的需要
企业作为需求方,校企合作中需求侧如何有效对接供给侧改革?企业的“角色定位”甚为关键。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学校追求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二者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思考,很多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以学生(企业流水线顶岗实习)换资源”的低水平、低层级上,企业处在强势地位、学校处在被动地位。如何避免市场经济诱惑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人才培养观,保证人才质量,是中职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为此,从需求侧角度看,企业要树立“校企合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培养自用人才”的战略观念,校企合作培养的员工要达到企业“招得进、留得住、能顶用、在岗率高、企业文化认同感强”的目标,使企业愿意“点菜”,愿意成为校企合作的“主角”。
二、服务模式求变化,让“职校端菜”走向“企业点菜”
(一)跨界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意义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县域中职校作为供给方,让校企合作由“职校端菜”走向“企业点菜”,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社会需要的人才,就不仅要让企业“点菜”,还要关心“菜品”,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方面跨界思考,解决供给侧的诸要素结构性问题。解决供需精准对接的关键,就是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师资队伍等要素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要“去产能”,一方面学校要杜绝“闭门造车”式的供给,淘汰“问题专业”(即连续几届生源极少、就业面狭窄、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薪资水平较低、失业风险较大的专业)、低效同质化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的专业等;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要减少“低层次的合作”,要以“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和冠名办班”为主,向“校企一体办学”合作机制推进,增加有效供给。学校要细分市场、精准对接,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断绝专业不适应、素质不适应的供给,及时发现现在和将来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补上产业人才需求短板,不仅要在数量上、更要在質量上满足企业的需求,形成学生、企业与学校的多赢格局。
(二)改善供给,供给模式多样化、多层次
要改善供给,改变供需错位的状况,就要让企业来“点菜”,听听“顾客”对于菜品的意见,这是有效良方,更是供需精准对接的可靠保障。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面对县域中职校专业设置多、专业建设水平不平衡、专业生命力不均衡、企业需求多样化等情况,学校要找准自身定位,筛选目标企业,要充分了解自己有哪些优势?可以对接哪些企业?采取哪种形式与企业对接?根据专业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选择不同的企业合作,根据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重点专业与一般专业、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的不同特点,构建县域中职校校企合作多样化、多层次模式,即第一层次“松散型”,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工学交替基地模式;第二层次“紧密型”,冠名办班、“订单”培养模式;第三层次“融合型”,引校入企、引企入校模式,共建共用现代化实训教学与岗位培训基地;第四层次“校企一体型”,混合所有制、股份合作制办“校中企、企中校”模式。
(三)校企融合,供需精准对接
在县域范围内,中职校尤其要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有效对接。加强校企合作的供需精准对接就是“双主体合作”,即一方面,突出企业的主导作用,真心愿意出钱、出力、出人,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及时提供人才需求状况——即学生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岗位要求和综合素质等,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信息;加大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在专业技术人员、实习场地、实习设备、工学交替岗位、冠名办班与“订单”培养、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加大与学校对接力度,使企业的资源能力有效对接学校教学之需,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的需求及其变化。另一方面,突出学校的主体作用,树立“校企合作是学校面向市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办学理念,真心真意合作,为企业培养能顶用、留得住的人才。总之,校企融合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力求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实现“招生即招工”与“招工即招生”的供需精准对接。
三、运行管理求创新,促“职校端菜”与“企业点菜”融合
基于校企合作,促“职校端菜”与“企业点菜”有机融合,加强县域中职校供给侧改革与企业需求侧管理的精准对接,其根本目的就是服务学生——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服务学生,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其变化,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人”和高素质的“职业人”,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和学校满意。这一目标能否有效达成,校企合作管理的运行模式是否高效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运行模式: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校企一体办学
直面县域中职校的校企合作、人才供需对接现状,要加强内涵建设,给企业更多的话语权,协调企业、学校与政府三者关系,校企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融合、技能标准与教学内容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校企一体办学进程——“校企合作”向“校企融合(校企共同体)”迈进。
笔者所在学校做了以下几方面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校企一体办学,多岗一体、能力递进,推进“联合工作室制”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构建“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岗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上,校企合作、铸造品牌,依托“校企一体化”办学平台,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创新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提高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产业链的对接吻合度,机电、数控、建筑、电子、会计等主干专业均形成专业群或专业链,建成3个现代职教体系试点专业、5个新一轮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如开设建筑会计专业,为地方规模建筑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校企共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依托区域重点企业,建成机电、建筑和会计3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紧密型实习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28个,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一体化。在教学模式上,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建立“校中企”、“企中校”教学实践基地,领校进企、引企入校,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职业情境中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行动教学,使专业教学对接生产过程,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在评价模式上,校企共管,问题导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设立管理部门“教学诊断与改进中心”,建立教育行政、学校、相关部门和第三方有效参与的职业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二)运行机制:由被动型向服务型转变,提升管理效率
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要由被动型向服务型转变,地方政府、学校要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过去学校单给企业“端菜”,难免会误端出不合企业胃口的“菜”,要想让企业从内心欢喜下筷,就要把“菜单”递给企业,让企业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情“点菜”,如此才能确保企业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2012年,扬州市江都区政府出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促进职业教育由“校企合作”向“校企一体办学”方向发展,实施“校企一体人才培养工程”。校企合作成为省职教创新发展实验校的主要实验项目和国示范的特色项目,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经验和特色做法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和推广。
目前,在区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在完善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定期举行“职教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职教联席会议制度”下的董事会管理运行体制,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促进职业教育由“校企合作”向“校企融合(校企共同体)”方向发展,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县域范围内,中职校尤其要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有效对接,笔者所在学校拟设立“中小微企业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心”,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对接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方位服务。
(三)运行保障:由契约型向制度型转变,提高供给质量
目前社会上仍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整体宣传不够,大众缺乏对职业教育的了解、认同和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得不到应有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有些还没有落实到位,人才培养标准滞后于产业需求,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迟缓,导致用工荒、技工荒现象频频出现,校企合作呈现“一头热”现象等。因此,校企合作要良性运行,必须要提高约束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制度供给”、“制度保障”,要由“学校与企业的契约型”向“政府政策性保障的制度型”转变,确保校企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制度保障性。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从县域层面看,要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多赢局面,校企合作就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保障,政府要加强“制度供给”,发挥在校企合作运行的协调、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政策性引导,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引领,贴近行业,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运用市场机制,利用多方资源,探索多种模式,平衡各相关方利益,主动搭建各类校企合作平台。在政府支持下,尝试学校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与知名企业或科技成长性企业合作,双方以资金、土地、装备、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各自优势入股,成立混合所有制、股份合作制的校企合作企业,探索“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真正实现校企融合(校企共同体),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责任编辑:陈向阳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自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县域中职校供给侧改革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实践研究——以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项目编号:ZCZ201603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从礼,江苏省江都中等專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12)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