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新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7-04-10 21:57骆巧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骆巧勤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基于此,文章以核心素养为关注点,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新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包括以教学导入提升兴趣、以任务分配激发动力、以小组合作训练能力、以教学评价提升素养等。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以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步从课程知识的传播、信息技能的培养转化为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是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客观需要。核心素养有着明显的学科属性,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就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思维、信息能力、信息责任等,这是当代小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宏观背景下所不可或缺的几点内容。教学模式指教师各种教学流程、环节的总和,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巨。文章基于此,以核心素养为着眼点,探讨了新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教学导入提升兴趣

学以趣为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力和后续能量,学生只有在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也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小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年级的小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均不成熟,兴趣更是主导其认知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为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对此,教学导入有着很好的效果。所谓教学导入,指的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所做的铺垫性活动,对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學内容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就以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课《装扮桌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大屏幕展示几张漂亮的桌面背景,比如以中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为背景的桌面,典型的有天安门、泰山等;又如以名人或卡通人物为背景的桌面,如孙悟空、喜羊羊等,这些背景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大有裨益。当然,除了图片导入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对比导入的方式。比如在屏幕保护设置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对比导入,一个为屏幕一直亮着,一个则是自动切换到屏幕保护中,让学生在直观对比中认识到屏幕保护程序的重要性与价值。

二、以任务分配激发动力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也就是说“以学定教”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领域的主流,这和现代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有着很大的关联,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激发大有裨益。换言之,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便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对此,任务分配有着非常不错的作用。任务分配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如此,教师在任务分配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调节任务难度,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就以三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一首》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进度,给学生布置不同的汉字输入任务,比如故事、散文、小说等都是学生文字输入的重要范畴。当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教师还可以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比如相同时间内比谁打的字数多,或者同样一篇文章,比谁用的时间短。如此,既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打字能力,又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三、以小组合作训练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技术教学,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既有学科内容层面的东西,更有学习方法乃至为人处世层面的内容,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教书育人”的本质所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不断激烈的社会,协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与发展是小学生立足现代社会的客观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明确认识到此点,并采取好针对性的措施,小组合作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小组合作以学生间的通力合作为焦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对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第13课《各种各样的标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搜集、整理不同类型的标志,比如交通安全标志、消防标志等,除此以外,货物运输中的易碎品、危险品标志以及汽车的车标标志、服装的商标标志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内容。单个学生处理搜集、整理、归类标志有着不小的难度,对此,小组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则有着很好的效用,既可以强化其动手能力,又能培养起合作意识,一举两得。

四、以教学评价提升素养

教学模式指教师在特定教学理念或教学思想指导下所采取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教学评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契合实际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学习环节中存在的各项不足的矫正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不仅如此,教学评价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中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而,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利用好教学评价,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首先,教师要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将教学评价主体从教师拓展到学生,允许、鼓励学生就自身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自评、他评、小组评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其次,教师要变革教学评价的重点,从传统的结果型评价转变为过程型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第12课《介绍端午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电子文档的最终制作效果,更要关注学生在电子文章制作中的实际表现,尤其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

五、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当前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发挥好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从教前导入、教中合、教后评价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好相应的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樊丽娟.浅谈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小学电报,2016(08):10

[2]许军.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内蒙古教育,2016(06):47

[3]戴宇辉.浅析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 2010(5):157

猜你喜欢
小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