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龙
【摘 要】本文在明确经济责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和主要内容,探索和研究如何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本情况
对于“经济责任”的理解一般有三种观点:一是经济责任应当是当事人基于特定的职务而应承担或履行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或义务;二是经济责任应当是当事人对其与经济责任相关的职务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三是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应当承担的经济上的后果,如经济赔偿、补偿等。
第一种观点解释的是与经济有关的职责所在,也就是哪些责任属于经济责任。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在职务履行过程中有多种责任,如政治责任、组织责任、社会责任、经营责任、管理责任、会计责任、守法责任等等。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要明确哪些责任必需审、哪些责任不必审。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初期,审计机构侧重于对会计责任、守法责任的审计,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逐步将经营责任、管理责任、社会责任纳入审计范畴。而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解释的是当事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产生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侧重的是对职务行为结果的评价和处理。这里所说的“经济责任”是指当事人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应当负有的责任。在界定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时,应区分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前任责任与后任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管责任与领导责任)。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1.公平合理原则:强调谁决定谁负责,划清一把手与党委会、职代会、中层干部之间的责任。领导干部有权决定并由领导干部决定的,领导干部负责;领导干部无权决定的,领导干部不应当承担责任,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
2.合理利用的原則。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审计人员数量、胜任能力、审计时间或聘请有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定性的评价可以尽量借助定量指标来完成。对定性的评价往往很困难,但是可以尽量借助定量指标来完成。
4.建立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预算执行情况时,可以借助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综合评价时,可以借助差错率;收支效益情况时,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长期投资收益率等指标;企业发展情况时,可以借助资产负债率、科研经费收入年均增长率、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在建工程资金占用率、工程结算审计审减率、暂付款占全部流动资产比率等指标。通过建立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取得可靠的数据证据、增强审计结果的证明力和说服力。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
综合反映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和领导人员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内审机构,若想有效促进企业有效管理,需要不断关注内部控制,找到管理的薄弱环节。工作重点应放在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单位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作为审前调查的一项内容,还可以视为符合性测试内容。为了制定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进而为实施审计工作做好基础和准备,需要提前调查评估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经过该项测试,可以确定领导人在职期间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健全性。
2.任职期间财务状况变动情况
任职期间财务变动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特有且重要内容,该项内容应该在审计前调查或者审计工作的最开始阶段开展。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领导人员接岗离任时的资产、所有者权益状况、负债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计算,确定变动数额,并分析该原因。通过分析对比,评判总体变动的合理性,对有较大变动的数额异常的项目进行重点审计和监察。
在明确企业领导人员接任时负债、所有者权益数据、资产时,对已离任者的前任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接任时点数据以前任领导人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准。另外,未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接任时的数据要参考接任当月月末单位会计报表所呈现的数额作为依据,且如若接任当月月末数据具有明确的证据提供证明接任时单位会计报表不真实的,审计人员可依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相关调整整顿。另外,企业领导人员离任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得出的审计数据要以被审计领导人员离任当月月末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数额为依据。
3.被审计领导人员遵守财经法纪及有关廉政规定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审计领导人员任职期间个人遵守财经法纪以及相关廉政规定等。主要是审计监察企业内部领导干部有无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廉政纪律等情况,有无出现以公谋私、挪用、贪赃枉法、私用公款或者私自转移国家资产、以及私自收受贿赂、无节制浪费等行径。审计监察领导人员有无私自乱用职权导致国有资产严重受损以及侵占国有资产等行为,这是一项评价领导人员是否廉洁自律的重要指标。
四、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这一独有的经济监督形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审计内容的不断丰富,审计视角的不断拓展,需要审计人员迅速转变思维方式,不断更新知识,紧跟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步伐。同时更要把审计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提炼,形成审计理论用以指导审计工作。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将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内控审计、绩效审计进行系统的融合,如何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等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希龙等.2009.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手册[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赵国新.2009.现代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