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2017-04-10 02:32毕雁南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毕雁南

摘要: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时期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创造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好的学前教育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正确认知社会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着眼于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现状,通过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质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視。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学前教育也随之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但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可靠对策,能够推动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真正发挥幼儿学前教育的价值。

一、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大规模存在

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的身心发展、习惯养成及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这一时期处于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以及性格塑造的黄金阶段。学前教育对幼儿的一生的发展都会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普遍的灌输式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并不认可,甚至一些家长选择放弃幼儿园学前教育让孩子回归家庭教育。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成果而忽略幼儿的天性,一味只向幼儿传授文化知识,识字、背诵、算数已经成为幼儿教学的常见量化内容。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及发展需求,如枯燥拗口的古诗词不求理解只是重复朗读记忆,近似的字音字形不加解释通过默写死记硬背,孩子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提升反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孩子自身的潜力也难以得到开发。单纯的知识传授而疏忽其他能力的培养极大的限制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教学工作者掌控式教学已成常态

很多幼儿教学人员采用传统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进行幼儿教学活动,以保证自己掌握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控制权。很多老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未对自己的幼儿教育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始终保持传统教学模式,思想不肯进化。有一部分教师为减轻教学压力及维护教学秩序,虽然明白指导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却在真正教学活动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他们眼中,任何表现自我发展需求及个性差异的行为都是自由散漫、不守规矩的表现。掌控式教学已成常态,致使幼儿不敢在幼儿园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差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幼儿教育面临同质化问题。

(三)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幼儿时期孩子对新鲜事物接收十分活跃,但理解和分辨能力却相对较弱。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学前教育的两个主要环境,然而,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和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加上双方缺乏沟通的机会或交流不及时,必然会导致孩子在接受教育时的不确定和迷茫,不能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幼儿的学前教育也因此无法发挥该有的价值。

(四)幼儿学前教育工作者待遇较低、缺乏培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待遇也在随之提高,国家有关政策也规定幼儿教育工作者与中小学教师待遇一致,但在很多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工资仍有未得到落实。此外,幼儿教师的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和实习的机会都非常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明白应该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却并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对孩子的引导性活动也单一重复,缺乏专业性,靠自己摸索式的教学对幼儿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打击很大。

二、针对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对策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推广及应用

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发展最快及个性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具有空前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学习力。因此,学前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孩子的脑力及其他各项潜力的开发与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才能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真正将教学改革与创新落实到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学的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教师应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积极推广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孩子的个人发展需求,鼓励孩子发挥天性,观察孩子的兴趣专长,启发幼儿循序渐进的学习和积累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及学习力。例如,很多小朋友会对颜色非常感兴趣,看到不认识的颜色会用手指着着墙上、地板等地方问老师这是什么颜色,此时,老师除了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颜色,更要适当的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启发,让孩子思考什么水果是这个颜色的或者谁的衣服是这个颜色的等相关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引导加强孩子的思考能力,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二)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传统教掌控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导,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幼儿被教导听从教师的指令,不得随意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需求。要提升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改变这一传统模式,幼儿老师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不应该限制幼儿的表达和个性,要采用更加理智平和的方式维持教学秩序。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由,更加包容,孩子的学习兴致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应该通过交流和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将自己的兴趣热情转化为探索学习的动力,让孩子从“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老师通过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使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将更顺利的开展,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例如,在教幼儿们学习画画和颜色的时候,教师不必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就规定好这节课画什么、涂什么颜色等。老师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涂自己想涂的颜色。在孩子画画的时候,老师注意仔细观察画的内容和颜色并给予交流和肯定,让孩子真正热爱绘画并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幼儿创新教育的发展。

(三)幼儿园与家庭紧密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同样的重要性。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是否相统一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教学是否有效。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相一致,会使孩子的学前教育更加完整有效。反之,不一致的教育理念影响孩子的理解,只会事倍功半。针对一些教育观念保守传统的家长,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座谈会或组织家庭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借此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回到家中所接受到的教育思想是统一的,避免孩子在接收信息时感到疑惑,促进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学前教育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落实幼儿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及培训问题,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幼儿教育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要及时更新,幼儿园老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的潜力,同时,家长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步对培养孩子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十分重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改革,推行幼儿学前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使幼儿通过学前教育教学得以开发各项潜力,获得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自我感知,迈好自我发展的第一步,实现幼儿学前教育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覃玉梅.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150-151.

[2]邹家菊.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关爱明天,2015,(12):113.

[3]王春香.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5-16.

猜你喜欢
幼儿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新课程理论下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