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2017-04-09 18:59周珊军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移动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珊军

【摘要】本文以无锡惠山泥人的发展现状为例,主要论述现今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在“一带一路”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的背景下,惠山泥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无锡市乃至中国的一张非遗名片。

【关键词】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互联网;生产性保护;传统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惠山泥人简介

泥塑是中华名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它以泥土为原料,以人物、动物为主要素材,手工捏制成型,或素或彩,形象生动,在民间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中国泥人艺术南北皆有,流派众多。自古以来,不仅丰富了民间风俗文化也演绎出一幕诗画般的传奇故事,是中华民族艺术发展史,是不朽的历史见证和生物的活化石。

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惠山泥人题材丰富,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

无锡惠山泥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我们以团队的形式对惠山泥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究惠山泥人的历史传承及其发展现状,并且通过对一些当地人、旅客、生产厂家、店铺、手艺工作者、泥人大师进行走访,询问惠山泥人的相关情况,并且探究在“一带一路”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的背景下,惠山泥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无锡市乃至中国的一张非遗名片,使得无锡惠山泥人文化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影响力更大、更广、更深。

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与研究:前期搜集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参考文献、实地走访、归纳反馈。

(三)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无锡惠山泥人的发展现状,主要论述现今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在“一带一路”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的背景下,惠山泥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无锡市乃至中国的一张非遗名片,对惠山泥人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与参考。同时,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惠山泥人的发展

(一)惠山泥人的历史发展

泥塑经过史前社会原始神性崇拜的孕育,通过规模宏大的先秦汉唐时期宗教文化的滋并,到了宋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手法成熟,艺术形式多样,从高高的庙堂走进了平常人家,出现了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的“磨喝乐”、“黄胖”,像“湖上土宜”类的泥玩具,并成为商品流通于民間。以此为业的民间艺人及专售泥玩具的店铺也一并出现。清至民国的漫长岁月是泥人艺术蓬勃发展的阶段,各地区泥人艺术竞相斗艳。无锡的手捏戏文、大阿福。天津的”泥人张“更是班赫赫有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关注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使这一流传千年的艺术焕发出不朽的活力。

(二)惠山泥人发展现状与困境

无锡惠山泥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受到国内外收藏者及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中国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然而,21世纪初的今天,惠山泥人却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稀少

惠山泥人主要采用惠山泥,这类泥在地表1米以下,但现在惠山泥人的生产量逐步扩大,对于惠山泥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不仅如此,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众多耕地被占用,导致惠山泥稀少,而且常常遇到的情况则是有市无价。

2.知晓程度低

开展调研之前,前期调查问卷共发放156份,收回123份有效问卷。统计总结问卷结果和游客采访,发现了解惠山泥人的并不是很多,甚至当地人也不了解惠山泥人,且大部分人在我们讲解过程中并没有对这一文化产生很大兴趣。

3.后继乏力

在拜访了惠山泥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喻湘涟之中,大师向我们表示,老手艺人都是有一套方法的,需要五年以上甚至更久,而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学习惠山泥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出现了“断层”的现象。

4.市场杂乱

在惠山古街中,充斥着大量的惠山泥人销售店铺,但是走进一看,发现了众多的“伪劣”产品,而且有些店铺打着惠山泥人的招牌售卖的却是其他商品,只是在角落放着几个“大阿福”,体现了市场的杂乱无章。

5.宣传错位

无锡惠山泥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无锡市政府大力扶持的对象,但是对于惠山泥人的宣传也仅仅侧重于非遗节日与新闻报到,并没有达到惠山泥人宣传推广的效果。

6.手工技艺渐失

现今的惠山泥人,手工艺打造的已经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泥人艺术家的减少,另一方面是科技的进步,使得商家为了为降低成本,大规模利用模具进行生产,使得大量低端泥人制品充斥市场。

三、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创新

根据以上情况,无锡惠山泥人的进一步发展,单独靠某个泥人研究所或泥人厂是远远不够的,惠山泥人的发展必须纳入无锡市城市文化建和城市形象的总体规划中,必须融入无锡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得其形象真正地深入大众心目之中。具体说来,总结出以下要点:

1.原材料方面

惠山泥人在日后的发展之中,不仅仅依靠惠山泥作为制作原材料,寻找新的替代品来替代惠山黑泥,不仅有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且产出的手工艺品也会有更加好的质量,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例如面塑,其采用的材料在干后,其硬度大大提升,且不易摔碎,很好地解决了泥人的携带问题。

2.宣传推广方面

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使惠山泥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惠山泥人文化,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惠山泥人进行网上售卖,使更多喜欢泥人的人能够买到正品。

3.人才方面

除了一些大师工作室、泥人研究所之外,面向全国招收一批对于惠山泥人文化真正热爱的学员,由政府进行一定的补贴,把学员送到一些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造,使年轻的设计师既能把以往优秀的设计技法继承下来,又能设计出新品,使惠山泥人既能传承又能够结合时代发展创新。

4.产品设计方面

不仅仅只设计惠山泥人传统的几个形象,例如“大阿福”,而是根据现今时代的发展,利用传统的工艺设计一些新颖灵动的手工艺品,也可以结合某个主题、某个节日,生产对应的手工艺品,使得惠山泥人更受大众喜爱。

5.保障方面

惠山泥人作为非遗文化,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泥人文化也不仅仅依靠个人企业和手艺大师,政府也应该参与其中并大力扶持,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专项发展泥人文化,资金由政府、企业、协会三方面合作,用于惠山泥人的发展所需,以及奖励对于惠山泥人发展有贡献的集体或个人,使得传承者能够得到应有的物质保障。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什么也不做,随着歲月的流逝,艺人的老去,人员的流失,技术也将无法传承,惠山泥人只能存在于故事里。而对于惠山泥人此次的调研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喜欢非遗泥人。传承非遗,我们正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彭绮梦.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无锡惠山泥人营销传播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

[2]秦川.关于无锡惠山泥人的发展创新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5.

[3]郑丹.无锡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J].江苏商论,2012(4).

[4]唐恬.美学经济视野下惠山泥人当代传承策略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传统手工艺移动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