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特色农产品与地质环境适宜性调查评价

2017-04-09 03:23闫朋飞战静华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利津县种植区蔬菜

闫朋飞+战静华

摘要:利津县是山东省内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但近几年由于当地的地质环境破坏,导致了利津县内特色农产品的产量下降,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到当地农民增收,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保障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找出利津县特色农产品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作出适宜性评价。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引言: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是山东省东营市的一个行政县。改革开放以来,区内工、农业经济飞速发展,农业生产规模逐年提高,出现了一大批独自的特色农业,这些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近几年,利津县内出现了水土污染、耕地退化、土壤盐碱化等地质环境问题,导致了利津县特色农产品产量下降,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到利津县特色农产品市场化、国际化,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全面推进利津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迫切需要通过生态农业地质调查,对全县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试验,以巩固利津县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区域优势。

1、农产品种植现状

目前,利津县蔬菜生产进入规模化、产业化阶段,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6万亩,实现产值6.48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46%。全县共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38个、绿色食品1个。

利津县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蔬菜种植基地有北岭蔬菜基地、明集蔬菜基地、王庄蔬菜基地、盐窝蔬菜基地、虎滩蔬菜基地。果蔬产品种植区为苹果种植区、葡萄种植区、西瓜种植区、芦笋种植区、鸭梨种植区、水稻种植区、冬枣种植区。

2、调查、分析方法

对利津县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主要蔬菜种类、质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水、土与蔬菜的相关性,分析利津县特色农产品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调查、分析方法:

(1)调查利津县蔬菜种植种类、分布范围,品质和产量、生产季节和周期等概况。

(2)调查地下水和土壤化学特征和污染状况,圈定污染分布异常区及种植适宜区,并对蔬菜质量安全作出评价。

(3)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主要蔬菜种类、质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水、土与蔬菜的相关性,从地质角度分析利津县特色农产品与地质环境的适宜性调查评价价。

3、 工作概况和成果

3.1工作概况。本次调查在充分收集区内已有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农业地质调查、人力浅钻、渗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样品采集与测试等方法开展工作。

3.2取得的主要成果

(1)农业地质调查。完成调查点300个,调查面积1665.5km2。调查点均以GPS测量进行定位。通过农业地质调查基本查清了区内地表水体的分布和污染情况,土壤盐渍化分布现状,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灌溉情况。基本查明了特色农产品的分布情况、种植历史、种植方式、管理水平,以及特色作物的长势、产量、病虫害和农药化肥施用情况。

(2)人力浅钻。为了解区内土壤和包气带岩性、结构,结合土壤样品采集。采用洛阳铲施工人力浅钻孔100个,进尺400m,钻孔均匀的分布在区内,对区内的地层情况进行控制,编写、整理了人力浅钻记录卡片。

(3)渗水试验。为调查了解土壤垂直渗透性能,进行渗水试验。渗水试验采用双环法进行,外环直径取0.5m,内环直径取0.25m,试验时同时往内、外环内注水,控制外环与内环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高度保持在10cm左右。在试验中间,渗入水量达到相对稳定,再延续2~4小时结束试验,完成渗水试验15组,基本均匀的分布在区内,对区内土壤的渗透情况进行了较好的控制。

(4)地下水水位观测。水位动态监测目的是了解浅层下水水位动态及其变化规律,查明区内地下水动态类型及特征,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观测孔布设,侧重于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孔隙淡水和特色农产品分布区。动态监测测量水位一律为自地面算起至静止水位深度,单位为米,测量精确到厘米,观测频率为五天一次,观测日为每月的1、6、11、16、21、26日。水位统测目的是了解地下水流场及运移特征,监测时间为枯、丰期。完成动态监测点31处,水位统测40次。

(5)样品分析测试。土壤常态元素24项,土壤有效态元素13项,全分析27项,蔬菜测试分析22项,工业污染分析7项,有机组分测试10项,本次共分析各类土壤样品104件、各类水质样品118件、各类植物样品100件,有机组分10件。

(6)资料收集与综合研究。本次主要收集区内的土壤志、地方志和部分国土规划资料,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及部分农业地质调查成果和资料。基本了解了区内的土壤类型、质地、结构和土壤主要营养元素丰缺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分布等农业地质背景条件。

4、 评价总结

本次评价,选择了104土壤剖面坑和118个水质点作为评价点,进行农产品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农产品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大堤内或靠近黄河的地带,从水环境角度,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水质良好、水资源较为丰富。另外农产品种植区还分布在古河道内,古河道内浅层地下水环境相对较好、矿化度较低,有利于农产品的种植。从土壤环境角度,地质结构以粘性土为主,土壤营养较好,浅层土壤以有机质、钾、铁、铜含量较为丰富,土壤质量好—较好,土壤环境条件较好—好。综合评价,农产品种植地质环境以南宋西部、东三村-老董村一带最好,为较适宜和适宜区;南部靠近黄河地区、庄科村东部、东三村东南部地区为不适宜区,其它地区为较不适宜地区。

参考文献

[1]山東省农业地质背景条件浅析[J].游文澄,张新光等.山东地质情报.1991(3): 27-30.

[2]利津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J]. 刘江涛.科技创新导报. 2008(12).

[3]关于利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 张秀国.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 .

[4]利津县优势农产品区环境调查报告[J]. 张乃芹.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41-42.

猜你喜欢
利津县种植区蔬菜
神奇不倒翁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奇怪的蔬菜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儿童画
蔬菜
草莓种植区土壤中典型有机氮化合物的分布及来源
The colour of my life
利津县黄河特大桥围堰水下浇注混凝土封底施工技术
河北昌黎县葡萄种植区农业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