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驰茵 唐宁玉
团队是各类组织在任务分配、管理员工等日常活动中采用的重要形式, 挖掘团队有效性是组织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方面(王重鸣, 唐宁玉, 2006; 唐宁玉, 王重鸣, 2007)。一般来说,团队有效性模型的运作机制被比喻成“黑箱”,而存在于“黑箱”内的团队过程是指, “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的行动, 这些行动通过目的在于组织任务实现集体目标的认知、语言、行为上的活动,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结果”(Marks,Mathieu, & Zaccaro, 2001)。 从 McGrath(1964)提出的经典团队输入-过程-输出(input-process-output, I-P-O)模型, 到Ilgen, Hollenbeck, Johnson 和 Jundt(2005)进一步提出的IMOI(input-mediatoroutput-input)模型, 团队有效性的研究放宽了原本对团队过程变量的限制, 使得如涌现状态(emergent state)等更多的变量, 纳入到讨论中(郭钟泽, 谢宝国, 郭永兴, 2016)。
团队过程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但是具体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Marks等(2001)构建了基于时间阶段的团队过程分类模型, 划分了转化过程(transition process)、行动过程(action process)和人际过程(interpersonal process)。转化过程关注团队对过往团队成果的反思、解释以及对未来行动的准备等方面;行动过程指团队实现目标的行动; 人际过程是指人际关系管理的团队活动。LePine, Piccolo,Jackson, Mathieu和 Saul(2008)通过元分析验证了此二阶模型的结构, 并证实了团队过程在一阶、二阶因子上都与团队有效性、员工满意度之间有正向关系。
团队过程占据了团队模型的重要位置,积累了大量文献。在已有的研究框架下, 团队过程的研究有了怎样的发展?具体来看,目前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热点关注的团队过程变量是哪些?进一步地, 具体团队过程变量的实证结论以及团队过程机制有何突破?已有的文献回顾以某一特定团队过程的元分析、综述为主, 综合比较不同类型过程变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文献基础上, 回顾了2008年至2017年间团队过程的有关文献, 从研究方法、变量选取、过程机制、理论构建等方面, 总结现有研究对I-P-O模型的突破, 并提出基于情境的团队过程模型, 指出可以丰富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向。此外本研究还对比了国内外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以期为国内学者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下文首先介绍近十年来团队过程研究在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变量方面的概况, 以此展现目前的研究趋势; 其次本研究按照转化、行动、人际三大类过程变量陈述研究成果,展现团队过程研究的重点和成果; 接着本研究从整体角度讨论团队过程推动团队有效性的几种不同形式, 并总结文献中新的研究视角对团队过程理论的突破; 最后, 本研究提出基于情境的团队过程模型。
团队研究文献浩瀚, 本研究以中文CSSCI来源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期刊, 国际广泛认可的A类管理学期刊(包括AMR、AMJ、ASQ、JAP、JOB、JOM、PP、OBHDP) 以及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GOM)和Small Group Research(SGR)两本专门刊发团队研究的SSCI期刊为搜索范围。在知网、EBSCO数据库、期刊官网中, 笔者以“团队过程”、“I-P-O模型”、“团队有效性”, 以及“转化过程”、“行动过程”、“人际过程”、“团队自省”、“团队反省”、“团队学习”等等主要团队过程变量为主题关键词, 收集文献。根据研究重点, 本研究剔除不包含团队过程概念的相关文献(如仅讨论涌现状态、团队输入因素等), 最后获得108篇中文文献和109篇英文文献。本研究主要运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 对文献发表时间、摘要、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列表汇总。随后, 本研究对文献的研究方法、选取的团队过程变量, 以及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编码和频数统计(王重鸣, 唐宁玉, 2006), 形成对十年来文献发展的整体认识,方便下文对研究进展进行解读。
表1 团队过程研究方法
表1整理了文献中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划分为问卷法、实验、元分析、质性研究、文献综述、量表开发、理论构建和综合研究(同时运用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此外, 表1还对比了中外团队过程文献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的数量差异。
从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 团队过程的实证研究占主导。在实证研究中, 国外学者运用实验和问卷的比例相当, 而国内研究更侧重问卷法。国外学者在团队过程的元分析和理论建构方面有颇多成果, 推动新的理论框架和模型的形成, 而国内研究则侧重文献综述。此外, 国外研究范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用、多样本重复验证等手段, 弥补单一数理统计手段的不足, 值得借鉴和发展。
图1总结了文献中涉及到的不同类型团队过程变量的数量。由图1可知行动过程是团队过程研究中最为关注的话题, 且有随着时间发展文献数量增长的趋势。转化过程的研究数量有限, 但也在近两年开始受到关注, 而人际过程的研究则较为稳定。此外近两年考察多类团队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学者们关注不同类型团队过程的协同作用。
图2描述的是具体过程变量的频数统计。可以发现, 在转化过程中比较受关注的是团队自省, 行动过程中受关注较多的是知识管理和团队协作。尽管有学者认为部分人际过程的概念和涌现状态有很大的重合(Mathieu, Hollenbeck, van Knippenberg, & Ilgen, 2017), 但团队冲突、团队信任仍被视为团队内人际互动的重要体现, 特别受到研究者重视。此外, 国内学者对团队自省、知识管理、团队沟通、团队冲突的关注尤为明显, 而国外研究所选取的团队过程变量更为分散, 计划制定、战略、集体谦逊等概念均有涉及。下文将从转化过程、行动过程、人际过程的分类入手, 梳理研究进展。
图1 2008年至2017年团队过程研究数量
图2 团队过程变量的研究数量
近十年的研究对团队过程变量进行了深入挖掘。表2总结了本研究回顾文章中, 各类型团队过程重点研究变量的相关结论。
1. 团队自省
实证研究发现, 团队自省能够提高团队创造力、创新绩效、团队有效性、团队学习能力等, 然而这一过程可能受到其他因素, 如团队特征、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例如,工作量能正向调节团队自省和创新的正向关系, 而工作环境质量则负向调节该关系(Schippers, West, & Dawson,2015)。又如在过往团队绩效不足的情况下, 团队自省能更显著地影响团队学习、交互记忆系统, 进而获得积极的团队结果(张谦, 刘人境, 宋艳双, 2014; Schippers,Homan, & van Knippenberg, 2013)。另有研究对团队自省的内在结构进行探索, 开发相应量表(张文勤, 刘云, 2011), 探讨特定视角下的团队自省(Schippers,Edmondson, & West, 2014)。
2. 计划制定和战略共识
团队的计划制定、战略共识等行为过程也在团队有效性中起到重要作用(DeChurch & Haas, 2008)。尤其是在团队成员特征多样化的情况下, 有效的计划制定或一致性认知, 能够促进团队有效性(Pearsall & Venkataramani,2015)。相反, 如果团队难以处理多样化问题, 团队共识的达成和计划的有效制定会受到影响(Aggarwal & Woolley,2013)。此外, Fisher(2014)开发了基于任务工作计划和团队工作计划的二因素量表, 并进一步检验了两者与其他团队过程、团队有效性之间的正向关系。时间阶段对计划、共识的影响也受到关注, 先前阶段的计划制定和共识达成能够影响团队后阶段的有效性(Gevers & Peeters, 2009;Lei, Waller, Hagen, & Kaplan, 2016)。
1. 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对团队有效性的促进作用得到广泛验证(Hu& Liden, 2015)。有效的管理举措, 如参照系培训法(Firth,Hollenbeck, Miles, Ilgen, & Barnes, 2015)、与团队特征契合的管理实践(Beersma, Homan, van Kleef, & De Dreu,2013)、团队目标设定(Nahrgang, DeRue, Hollenbeck,Spitzmuller, Jundt, & Ilgen, 2013)、团队知识异质性(王兴元, 姬志恒, 2013)等能够促进团队协作。而团队的变化、领导差异对待下属会负向影响团队协作的质量(Summers,Humphery, & Ferris, 2012; Sui, Wang, Kirkman, & Li,2016)。团队协作对团队过程的影响还受到团任务复杂性(Nahrgang et al., 2013)的限制。另有研究重点讨论协作的内涵, 如团队内隐协作(Rico, Sánchez-Manzanares,Gil, & Gibson, 2008)、多团队系统中的垂直协作和水平协作 等(De Vries, Hollenbeck, Davison, Walter, & van der Vegt, 2016)。
表2 团队过程研究要点
2. 知识管理
团队知识行为中的团队学习、知识分享、知识获取等都有利于团队发挥创造力, 取得较好绩效表现(莫申江, 谢小云, 2009; 段光, 2015; van der Haar, Segers, Jehn, & Van den Bossche, 2015)。较多研究丰富了对团队知识行为前因的认识。实证研究发现, 组织的管理实践(如服务于知识型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聚焦于参与的多样化氛围)、团队训练、团队属性(如开放性、异质性、断裂带)、团队领导风格等对团队的知识分享、知识整合等等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王磊, 2014; 陈帅, 王端旭, 2016; 宋萌, 王震, 张华磊,2017; 杨陈, 唐明凤, 2017; Homan, Hollenbeck, Humphrey,van Knippenberg, Ilgen, & Van Kleef, 2008; Resick, Murase,Randall, & DeChurch, 2014; Madrid, Totterdell, Niven, &Barros, 2016; Hajro, Gibson, & Pudelko, 2017)。
3. 其他行动过程
国内学者对团队沟通较为关注, 实证研究普遍支持团队沟通对团队有效性的积极影响(吕晓俊, 2009; 何建华, 姜小暖, 于桂兰, 2014; 宋萌等, 2017)。研究还支持领导行为、团队氛围、团队多样性对团队沟通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刘冰, 蔺璇, 2012; Tost, Gino, & Larrick,2013)。部分实证研究还分析了团队监督等过程对团队有效性的正向影响(De Jong & Elfring, 2010; Li, Zhao,Walter, Zhang, & Yu 2015)。
1. 团队冲突
团队冲突是目前人际过程中颇受重视的研究内容。研究指出, 冲突本身会受到团队特征(赵海霞, 龙立荣,2012; Greer, Caruso, & Jehn, 2011)、沟通技术(刘咏梅,胡尊爽, 2009)、冲突管理行为(陈晓红, 赵可, 2010)的直接影响, 还受到团队过往绩效或者过往有效性感知(彭连刚, 2011; 卫旭华, 刘咏梅, 2014)等团队结果变量, 以及领导力(周明建, 侍水生, 2014; 周如意, 龙立荣,2016)等情境因素的影响。
较多研究认为团队冲突会产生负面影响, 不利于团队信任的建立(刘咏梅, 胡尊爽, 2009), 降低团队有效性(戴佩华, 范莉莉, 2014; 刘咏梅, 车小玲, 卫旭华, 2014), 抑制团队活力等(Balkundi, Barsness, & Michael, 2009)。但也有研究发现冲突能够带来积极结果, 如促进团队内聚力的形成, 推动团队合作, 提高团队绩效(张新安, 何慧, 顾锋, 2009; Sinha, Janardhanan, Greer, Conlon, &Edwards, 2016)。亦有研究指出, 在其他过程变量、情境变量的影响下, 团队冲突可能发挥了双刃剑的作用。如Shaw, Zhu, Duffy, Scott, Shih和Susanto(2011)指出关系冲突和任务冲突交互影响结果; 又如赵可汗、贾良定、蔡亚华、王秀月和李珏兴(2014)的研究发现, 中庸思维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能够抑制团队关系冲突对团队内信息深度加工的负面影响。DeChurch, Mesmer-Magnus和Doty(2013)对团队冲突进行了元分析和理论构建, 指出团队冲突可以分为冲突状态和冲突过程两种: 一般的团队任务冲突和人际冲突属于冲突状态的范畴, 而冲突过程(如合作、竞争)则在冲突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团队结果变量的变异性。
2. 团队信任
一般而言, 团队信任能够积极影响团队绩效(De Jong,Dirks, & Gillespie, 2016; Costa, Fulmer, & Anderson,2017)。同时, 团队信任也受到领导力、团队特性等方面的影响(Berson, Da'as, & Waldman, 2015; De Jong et al.,2016)。值得指出的是, 不少研究认为冲突和信任具有交互作用。彭连刚(2011)指出, 团队信任通过促进任务冲突的积极效应和缓解关系冲突的消极效应来影响团队有效性。此外, 团队信任能缓解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之间的转化(刘咏梅,胡尊爽, 2009; 戴佩华, 范莉莉, 2014)。
3. 集体谦逊
团队的集体谦逊(collective humility)描述了团队成员间相互认可和欣赏他人长处, 聆听个人的反馈, 对新想法展现开放性, 承认差错并且建设性解决问题, 是一个较新的人际过程变量。Owens和Hekman(2016)的一系列研究显示, 谦逊的领导行为会得到下属的效仿, 形成集体谦逊, 提高团队绩效。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 转化过程、行动过程、人际过程变量在I-P-O模型中传递团队输入的作用得到广泛印证。有意思的是, 实证研究支持了团队过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下文将进一步从机制角度入手, 归纳这些变量如何协同影响团队的有效性, 并且如何与团队过程所处的边界条件发生关联, 总结现有研究对团队过程作用机制的理解。
综合已有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归纳得出团队过程变量之间主要存在序贯性、多重路径、交互性等三类特点。
1.团队过程的序贯影响
部分遵循I-P-O范式的研究证实了转化过程对行动过程的直接影响(肖余春, 沈淑红, 郑喜燕, 2013; 张毅, 游达明, 2014; Kennedy & McComb, 2014)。此外,Breuer, Hueffmeier和Hertel(2016)的元分析指出, 团队信任能够促进知识分享和团队学习。
2.多重团队过程路径
多重中介路径也是揭示团队过程模型作用路径的一个方式(林绚晖, 卞冉, 朱睿, 车宏生, 2008; 张珣, 徐彪, 彭纪生, 2012; Cropanzano, Li, & Benson, 2011)。如刘冰和蔺璇(2010)选取沟通、凝聚力、任务冲突和关系冲突为团队过程变量, 发现团队成员异质性通过影响团队过程,对团队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此外, 张珣等(2012)的研究比较典型, 他们分别选取了团队自省、团队监督和团队努力三个变量来对应三个阶段的团队过程。
也有研究指出, 不同类型的团队过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张文勤和朱凌玲(2016)发现, 团队自省在团队发展早期更能对团队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而团队监控则在发展后期更能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Courtright, Thurgood,Stewart和Pierotti(2015)利用元分析技术, 指出任务依存通过影响转化和行动过程, 来正向影响团队绩效, 而结果依存则通过人际过程影响团队绩效。
3.团队过程的交互影响
就团队有效性模型整体而言, 团队过程变量在建立起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联系之外,还可能受到如领导情境、涌现状态的边界影响。
1.领导情境
领导是影响团队有效性的重要情境因素(Lorinkova,Pearsall, & Sims, 2012)。积极的领导风格能够增益团队过程对结果的影响, 如Nouri, Erez, Rockstuhl, Ang,Leshem-Calif和Rafaeli(2013)发现领导具体的任务指令和要求可以克服跨文化团队对团队合作、团队冲突方面的负面影响, 进而提高团队有效性。Marupin, Venkatesh,Thatcher和Patel(2015)指出, 在较强的时间领导下, 时间压力和团队过程呈现正向关系, 且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能够推动团队过程实现积极的团队结果。而在较弱的时间领导下, 时间压力和团队过程倒U型关系成立。这些研究皆印证了领导行为的重要性, 它既作为团队输入因素, 又发挥情境作用影响团队过程的发生。
2.涌现状态(emergent status)
涌现状态是指那些受到团队情境、输入、过程和结果变量影响的, 具有典型内在动态性的团队属性(Marks et al., 2001)。涌现状态表征的是团队认知、动机和情感状态(Mathieu et al., 2017)。除了能够充当团队输入和输出的中介作用外, 涌现状态还会影响到团队过程在团队有效性中的作用。如团队成员的共享认知能够促进团队协作(Healey, Vuori, & Hodgkinson, 2015); Gardner(2012)指出, 绩效压力会导致团队过程更倾向于运用一般化的知识技能, 从学习导向转向完成导向、更加遵从团队层级等,这都导致团队不能取得最优的绩效。再如张毅和游达明(2014)指出团队心理安全感对团队自省和创造力的主效应以及团队知识共享在其中的中介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综合上述研究, 团队所在情境、团队属性对团队过程有效性的影响既是直接的, 又能是边界性的, 既是服务于团队过程的产生, 又有可能制约过程效应。
除了上述以三大类团队过程为基础的研究外, 部分研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团队所在情境深入探讨团队过程。
Crawford和LePine(2013)结合网络概念提出了团队过程构成理论。他们的理论认为任务工作和团队工作过程具有社会网络中的封闭性、中心性和子群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不同水平上对团队结果产生影响, 而团队研究的复杂性除了来自团队内容、时间影响之外, 也来源于结构构成的差异。Li, Kirkman和Porter(2014)则从团队过程的角度描述了团队利他主义行为的影响。此外国内还有对危机情境下团队过程等进行探讨(詹雪梅, 孙晓敏, 薛刚,2016)。
也有研究从团队输入、输出变量的角度, 构建团队过程的传递作用, 如团队注意力配置(黄金鑫, 陆奇岸,2016)、团队会议、团队创新中的过程机制(Kauffeld &Lehmann-Willenbrock, 2012; Goh, Goodman, & Weingart,2013)。又如Christian, Christian, Pearsall和Long(2017)通过元分析, 在IMOI框架基础上建立团队适应过程(team adaptive process)的模型。Wiedow和Konradt(2010)则对团队过程改进这一构念进行了界定, 他们认为团队过程改进包含团队自省和团队适应两个方面。
根据研究数据结果表明,社会治安程度与老年人选择老年养老旅游基地选择成正相关。非常看重社会治安的老年人会选择城市作为养老目的地。个人安全感是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城市由于各种公共设施的完善,治安方面会的保障度高因此阳山要构建老年人旅游养老目的地,需要政府,社会,地方的多方面配合。
对转化、行动、人际过程的讨论是适合一般意义的团队的, 而部分研究则着眼于特殊团队, 将团队过程的讨论融合在情境中。
1.虚拟团队
研究指出, 虚拟团队的团队过程包含社会情感过程和任务过程两方面(杨俊辉, 宋合义, 李亮, 2008; Han& Beyerlein, 2016)。 另 有Gilson, Maynard和Jones Young(2015)综合文献认为虚拟团队的重要团队过程包括行动过程中的交流、协作和知识共享, 以及人际过程中的冲突管理。
2.高管团队
陈悦明、葛玉辉、宋志强(2010)以冲突、合作、沟通来构建权力视角的高层梯队理论研究新框架; 之后陈悦明(2013)提出信息搜集过程、信息处理过程和情感冲突过程来打开团队过程“黑箱”。荣鹏飞和葛玉辉(2012)指出高层梯队的团队过程机制包含了目标设定、激励过程、沟通过程、冲突等过程。另有研究将高管团队的团队过程视为一个整体, 探讨其通过团队反省、团队信任的中介作用影响决策绩效(刘喜怀, 葛玉辉, 赵丙艳, 2016)。
3.专业背景团队
Ishak和Ballard(2011)针对行动小组, 提出了一个基于转化和行动阶段的嵌套阶段模型, 后续研究以此进一步探讨行动小组中经验学习的过程(Ishak & Williams,2016)。Ben-Menahem, von Krogh, Erden和Schneider(2016)从对多学科团队的质性分析中归纳出了非正式协作方式和正式的协作结构的关系。正式的协作结构授权专家成员、提高成员相互依存的意识, 以促进非正式的协作实践; 非正式的协作实践则帮助专家成员形成集体工作,重新设计正式的协作结构。他们的研究指出, 团队中正式的协作结构和非正式的协作实践是相互构建的, 促使专家成员协作创造新知识。
4.创业团队
部分研究还探讨了创业团队实现团队有效性的过程,团队自省、知识分享、团队沟通和团队信任对创业团队的绩效表现有显著作用(孙卫, 张颖超, 尚福菊, 马永远,2014)。研究指出创业团队过程的有效性受到创业环境的影响(马永远, 孙卫, 2015)。
综上研究都突出了团队所在情境对团队过程的重要性。创业团队的研究还展示了外部环境对团队过程的影响。随着团队所在情境的变化, 团队过程对团队运作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 如经验学习之于行动小组、团队协作之于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 而在虚拟团队中, 情感过程则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过程是从转化、行动、人际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而情境又是对这些过程具有重塑意义。
上文对团队过程进展进行了剖析。在近十年的研究中, 团队过程变量的选取具有综合性的趋势。在团队有效性的机制中, 过程变量如何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以及过程变量间如何协同产生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此外, 将情境融合于研究主题、探讨特殊团队的团队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变量选取到机制刻画, 最后到研究主题, 研究中情境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基于研究的突破, 下文提出的基于情境的团队过程模型, 融合了IMOI对团队整体有效性模型的论述, 以期指导未来的团队过程模型研究。图3展现了基于情景的团队过程模型。
图3 基于团队所处情境的团队过程模型
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认为团队过程变量间存在相互影响, 且团队所在的情境影响了团队过程的运作机制。首先, 转化过程影响到行动过程(单箭头), 这一点突出团队过程变量间的贯续影响, 继承I-P-O模型的观点。其次,实证结果指出, 团队过程之间的交互影响会影响团队结果变量, 而在目前的模型中, 这一点未被显著强调。尤其是人际过程是贯穿团队过程始末的, 它与转化过程、行动过程之间的关系对推进整个团队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的模型强调人际过程与其他两个过程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双箭头)。积极的人际过程增益团队转化过程、行动过程的有效性, 而负面的人际过程则可能抑制其他过程变量对团队活动的推动作用。
再者, 团队过程所在的阴影区域代表团队所在情境,团队过程既可能受到团队所处情境的直接作用(作为输入变量), 又可能受其调节整个团队过程的发展, 如组织层面因素、领导行为对团队过程的影响。三种类型的团队过程没有和团外部队输入变量、团队输出变量直接用箭头或线段连接, 说明团队过程和结果变量之间非线性的关系。团队过程对结果的影响, 本身也是受一定限制或者在一定值域范围内的。此外, 团队过程所嵌于的外部情境不仅影响了团队过程的有效性, 还塑造了团队过程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在不同研究情境下, 团队过程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最后, 团队所在情境还决定了团队有效性的表现。在具体研究问题中, 要在情境中考虑团队过程发挥的特殊性, 选择能够突出所在情境特征的研究路径, 考察团队有效性的不同方面。如虚拟团队、专业背景团队, 这些团队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过程机制与一般团队存在不同, 情境影响了特殊团队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基于情境的团队过程模型指出了情境因素、过程变量间交互作用的重要性。如何体现这些特点则需要在团队过程研究方法、重要的团队过程变量选择、团队过程的作用机制, 以及团队过程与情境联系等方面深入探索。下文基于文献和所提出的模型, 指出未来值得研究的内容。
团队过程如何受外部情境影响、如何受时间影响是研究突破的难题, 且对研究方法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的研究仍以横截面时段的问卷方法为主, 运用实验方法来模拟团队过程的发生、发展还较为有限。本研究认为结合问卷统计、质性访谈以及实验方法的一系列综合研究可以弥补单个研究设计的不足, 既可以对团队过程外部环境、内部构成进行控制, 又可以保证外部效度问题。此外, 近期国外以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于虚拟实验的方法, 也值得更多的推广和运用。
1.转化过程的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看, 冲突、沟通、协作等团队过程变量仍是研究的重点。但是对转化过程的关注非常有限。转化过程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 它刻画了团队如何衔接不同的阶段, 有利于挖掘团队过程的动态性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应对此内容深入探讨。从具体变量上看, 团队协作是近来颇受关注的话题(唐宁玉, 庄琛, 黄梦琪,2014)。团队协作是指团队成员对他们互相之间行为的结果、时间安排的统筹规划过程, 团队协作与团队构成、任务特征、时间等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并且在行动过程和转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Marks et al.,2001; LePine et al., 2008)。对团队协作的研究, 尤其是不同情境下团队协作的表现, 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团队有效性的动态作用机制。
2.团队过程与涌现状态
实证研究往往将团队过程和涌现状态, 如共享心智模型、交互式记忆系统等团队认知变量结合在一起探讨(史丽萍, 刘强, 唐书林, 2013; 许红军, 刘立明, 田俊改, 张雷,2015)。然而, 目前的研究仅是依托了团队过程模型来分析涌现状态对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的作用(陈艳艳, 王萌,2014; 孙彤彤, 夏维力, 魏星集, 2015; Mathieu, Heffner,Goodwin, Salas, & Cannon-Bowers, 2000), 并没有体现它们的动态性。未来研究可以引入时间性, 如探讨团队时间认知(Mohammed & Nadkarni, 2014)对团队过程, 尤其是转化过程和行动过程的影响, 从动态性的角度入手,打开黑箱。
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指出, 在考虑团队过程交互作用机制中, 需要格外关注人际过程和转化过程、人际过程和行动过程之间的关系。尽管实证研究部分揭示了人际过程的调节作用, 但是不同阶段的调节作用是否有差异, 人际过程如何在转化过程和行动过程的衔接中发挥作用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此外, De Jong和Elfring(2010)也认为团队过程研究应考虑不同中介因素的共同作用。仅仅依赖于单个变量, 会对理解中介过程有失偏颇。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对于团队过程的分类仍存在争议(林绚晖等, 2008),团队过程在概念和定义上如何与其他变量区分, 如何体现出团队过程特有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思考、研究。
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强调了团队所在情境因素的重要性。从近几年的文献回顾中可以发现, 部分中外研究模型较为相似, 但是结论有所差异(张珣等, 2012; De Jong &Elfring, 2010), 由此可见更高层次的情境, 如团队所处的文化情境, 对团队研究存在一定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充分观察团队所在的情境, 挖掘情境对团队过程的塑造, 提出基于情境的实证模型, 帮助打开团队过程的黑箱。未来研究应积极挖掘文化情境的作用, 立足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探索本土理论来支持和论证中国情境下特有的团队有效性模型。基于本土特征的团队过程研究, 有利于打开团队黑箱过程,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团队有效性模型, 有利于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团队过程是组织行为学中讨论团队有效性的重要概念。本研究分析了团队过程方面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和团队过程的作用机制。团队过程研究通过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积累实证结果, 并突破了已有的多阶段分类模型, 对团队过程在团队模型中起到的作用均有较多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有很多的局限, 在研究方法上仍存在一定问题, 在团队过程变量的作用机制上仍有矛盾和未解决之处。
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所处情境的团队过程模型, 突出团队过程变量相互间的影响和团队过程变量与情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团队过程的研究在方法设计、对团队过程机制的刻画、情境因素对团队过程的影响等方面还有更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本研究所回顾的文章主要源自国内外重要期刊, 所得的结论有一定局限性,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结合元分析技术, 定量探讨团队过程的有效性。
1.陈帅、王端旭:《道不同不相为谋?信息相关断裂带对团队学习的影响》,载《心理学报》,2016年7期,第867-879页。
2.陈晓红、赵可:《团队冲突、冲突管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载《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5期,第31-35页。
3.陈艳艳、王萌:《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发团队的实证分析》,载《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 第133-137页。
4.陈悦明:《高层梯队特征组成法研究综述》,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第1期,第58-61页。
5.陈悦明、葛玉辉、宋志强:《基于权力视角的高层梯队理论外国研究述评》,载《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8期,第118-121页。
6.戴佩华、范莉莉:《团队任务冲突对决策质量的影响及信任在影响过程中的作用》,载《预测》,2014年第6期,第31-36页。
7.段光:《基于团队过程的知识共享行为结构研究——前因及有效性》,载《现代情报》,2015年第3期,第8-14页。
8.郭钟泽、谢宝国、郭永兴:《团队领导工作投入对团队成员工作态度的影响:一个多层次模型的检验》,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5期,第67-75页。
9.何建华、姜小暖、于桂兰:《团队集体效能感与团队绩效:团队沟通的调节作用》,载《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4期,第169-173页。
10.黄金鑫、陆奇岸:《团队注意力配置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以团队过程为中介》,载《当代经济管理》,2016年第1期, 第75-79页。
11.林绚晖、卞冉、朱睿、车宏生:《团队人格组成、团队过程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载《心理学报》,2008年第4期,第437-447页。
12.刘冰、蔺璇:《团队异质性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以领导行为作为调节变量》,载《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第74-80页。
13.刘冰、蔺璇:《团队伦理气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以团队沟通为中介变量》,载《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第S2期,第740-746页。
14.刘喜怀:《自反视角下高管团队团队过程、团队信任对决策绩效的影响》,载《科研管理》,2016年第10期,第112-120页。
15.刘喜怀、葛玉辉、赵丙艳:《TMT团队过程、团队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载《管理评论》,2016年第1期,第130-140页。
16.刘咏梅、车小玲、卫旭华:《基于IPO模型的团队多样性-冲突-绩效权变模型的元分析》,载《心理科学》,2014年第2期,第425-432页。
17.刘咏梅、胡尊爽:《沟通技术和时间因素对虚拟团队过程影响实验研究》,载《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第47-56页。
18.吕晓俊:《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以团队过程为中介变量》,载《心理科学》,2009年第2期,第440-442页。
19.马永远、孙卫:《不同领导风格与团队自省性组合下的创业绩效》,载《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5期,第140-146页。
20.莫申江、谢小云:《团队学习、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绩效:基于IMOI范式的纵向追踪研究》,载《心理学报》,2009年第7期,第639-648页。
21.彭连刚:《虚拟团队中冲突、信任、绩效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1期,第125-128页。
22.荣鹏飞、葛玉辉:《团队过程视角下的高层梯队研究展望》,载《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20期,第163-167页。
23.史丽萍、刘强、唐书林:《团队自省性对团队学习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和内部控制机制的调节作用》,载《管理评论》,2013年第5期,第102-115页。
24.宋萌、王震、张华磊:《领导跨界行为影响团队创新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知识管理的视角》,载《管理评论》,2017年第3期,第126-135页。
25.孙彤彤、夏维力、魏星集:《共享心智模式、过程敏捷性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以软件开发团队为例》,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4期,第16-23页。
26.孙卫、张颖超、尚福菊、马永远:《创业团队冲突管理、团队自省性与创业绩效的关系》,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6期,第137-143页。
27.唐宁玉、王重鸣:《虚拟团队学习效能研究: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载《心理科学》,2007年第1期,第227-231页。
28.唐宁玉、庄琛、黄梦琪:《跨文化团队中的协调机制:一个质化研究》,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19期,第39-47页。
29.王磊:《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团队知识整合能力为中介》,载《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9期,第88-95页。
30.王兴元、姬志恒:《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异质性与绩效关系研究》,载《科研管理》,2013年第3期,第14-22页。
31.王重鸣、唐宁玉:《虚拟团队研究:回顾、分析和展望》,载《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7-124页。
32.卫旭华、刘咏梅:《团队过往绩效、效能感与冲突关系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9期,第152-160页。
33.肖余春、沈淑红、郑喜燕:《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NPD多团队系统为例》,载《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3期,第422-429页。
34.许红军、刘立明、田俊改、张雷:《跨文化团队共享心智模式构建影响因素研究》,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19期。第24-29页。
35.杨陈、唐明凤:《团队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第3期,第172-180页。
36.杨俊辉、宋合义、李亮:《国外虚拟团队过程研究综述》,载《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第406-408页。
37.詹雪梅、孙晓敏、薛刚:《危机情境下团队有效性的研究框架构建——基于IMOI模型》,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47-56页。
38.张谦、刘人境、宋艳双:《团队反思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21期,第137-142页。
39.张文勤、刘云:《研发团队反思的结构检验及其对团队效能与效率的影响》,载《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3期,第26-33页。
40.张文勤、朱凌玲:《研发团队绩效提升路径:阶段性团队过程视角》,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6期,第149-158页。
41.张新安、何惠、顾锋:《家长式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作用》,载《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第121-133页。
43.张毅、游达明:《团队反思、团队心理安全感对团队创新的影响——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8期,第26-36页。
44.赵海霞、龙立荣:《团队薪酬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载《管理学报》,2012年第6期,第843-849页。
45.赵可汗、贾良定、蔡亚华、王秀月、李珏兴:《抑制团队关系冲突的负效应:一项中国情境的研究》,载《管理世界》,2014年第3期,第119-130页。
46.周明建、侍水生:《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团队关系冲突:道德型领导力的调节作用》,载《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2期,第26-35页。
47.周如意、龙立荣:《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团队破坏性冲突的抑制机制》,载《管理学报》,2016年第9期,第1339-1348页。
48.Aggarwal I, Woolley A W. Do you see what I see? The effect of members’cognitive styles on team processes and errors in task execu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3, 122(1): 92-99.
49.Balkundi P, Barsness Z, Michael J H. Unlocking the in fl uence of leadership network structures on team con fl ict and viability. Small Group Research, 2009, 40(3):301-322.
50.Beersma B, Homan A C, Van Kleef G A, De Dreu C K. Outcome interdependence shapes the effects of prevention focus on team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3, 121(2):194-203.
51.Ben-Menahem S M, von Krogh G, Erden Z, Schneider A. Coordinating knowledge creation in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Evidence from early-stage drug discove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4): 1308-1338.
52.Berson Y, Da'as R, Waldman D A. How do leaders and their teams bring abou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utcomes? Personnel Psychology, 2015, 68(1): 79-108.
53.Breuer C, Hueffmeier J, Hertel G. Does trust matter more in virtual teams? A meta-analysis of trust and team effectiveness considering virtuality and documentation as moderato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6, 101(8): 1151-1177.
54.Christian J S, Christian M S, Pearsall M J, Long E C. Team adaptation in context: An integrated conceptual model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7, 140: 62-89.
55.Costa A C, Fulmer C A, Anderson N R. Trust in work teams: An integrative review, multilevel model,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7, in press, doi: 10.1002/job.2213.
56.Courtright S H, Thurgood G R, Stewart G L, Pierotti A J. Structural interdependence in teams: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5, 100(6): 1825-1846.
57.Crawford E R, LePine J A. A con fi gural theory of team processes: Accounting for the structure of taskwork and team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3,38(1): 32-48.
58.Cropanzano R, Li A, Benson L. Peer justice and teamwork process. Group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11, 36(5): 567-596.
59.DeChurch L A, Haas C D. Examining team planning through an episodic lens: Effects of deliberate, contingency, and reactive planning on team effectiveness.Small Group Research, 2008, 39(5): 542-568.
60.DeChurch L A, Mesmer-Magnus J R, Doty D. Moving beyond relationship and task con fl ict: Toward a process-stat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3, 98(4): 559-578.
61.De Jong B A, Dirks K T, Gillespie N. Trust and team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of main effects, moderators, and covariat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6, 101(8): 1134-1150.
62.De Jong B A, Elfring T. How does trus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ongoing tea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flexivity, monitoring, and effor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53(3):535-549.
63.De Vries T A, Hollenbeck J R, Davison R B, Walter F, van der Vegt G S. Managing coordination in multiteam systems: Integrating micro and macro perspectiv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5): 1823-1844.
64.Firth B M, Hollenbeck J R, Miles J E, Ilgen D R, Barnes C M. Same page,different books: Extending representational gaps theory to enhance performance in multiteam syste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58(3): 813-835.
65.Fisher D M.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askwork and teamwork planning in teams: Relations with coordination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4, 99(3): 423-436.
66.Gardner H K. Performance pressure as a double-edged sword: Enhancing team motivation but undermining the use of team knowledg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2, 57(1): 1-46.
67.Gevers J M P, Peeters M A G. A pleasure working together? The effects of dissimilarity in team member conscientiousness on team temporal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9, 30(3): 379-400.
68.Gilson L L, Maynard M T, Jones Young N C, Vartiainen M, Hakonen M. Virtual teams research: 10 Years, 10 themes, and 10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41(5): 1313-1337.
69.Goh K T, Goodman P S, Weingart L R. Team innovation processes: An examination of activity cycles in creative project teams. Small Group Research, 2013,44(2): 159-194.
70.Greer L L, Caruso H M, Jehn K A. The bigger they are, the harder they fall:Linking team power, team con fl ict, and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1, 116(1):116-128.
71.Hajro A, Gibson C B, Pudelko M. Knowledge exchange processes in multicultural teams: Linking organizational diversity climates to teams’effective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60(1): 345-372.
72.Han S J, Beyerlein M. Framing the effects of multinational cultural diversity on virtual team processes. Small Group Research, 2016, 47(4): 351-383.
73.Healey M P, Vuori T, Hodgkinson G P. When teams agree while disagreeing:Re fl exion and re fl ection in shared cogni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5,40(3): 399-422.
74.Homan A C, Hollenbeck J R, Humphrey S E, van Knippenberg D, Ilgen D R, Van Kleef G A. Facing differences with an open mi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salience of intragroup differences, and performance of diverse work grou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51(6):1204-1222.
75.Hu J, Liden R C. Making a difference in the teamwork: Linking team prosocial motivation to team processes and effective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58(4):1102-1127.
76.Ilgen D R, Hollenbeck J R, Johnson M, Jundt D. Teams in organizations:From input-process-output models to IMOI model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5, 56:517-543.
77.Ishak A W, Ballard D I. Time to re-group:A typology and nested phase model for action teams. Small Group Research, 2011, 43(1): 3-29.
78.Ishak A W, Williams E A. Slides in the tray: How fi re crews enable members to borrow experiences. Small Group Research, 2016, 48(3): 336-364.
79.Kauffeld S, Lehmann-Willenbrock N. Meetings matter: Effects of team meetings on team and organizational success. Small Group Research, 2012, 43(2):130-158.
80.Kennedy D M, McComb S A. When teams shift among processes: Insights from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4, 99(5): 784-815.
81.Lei Z, Waller M J, Hagen J, Kaplan S. Team adaptiveness in dynamic contexts:Contextualizing the roles of interaction patterns and in-process planning.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16, 41(4): 491-525.
82.LePine J A, Piccolo R F, Jackson C L, Mathieu J E, Saul J R. A meta-analysis of teamwork processes: Tests of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eam effectiveness criteria.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8, 61(2): 273-307.
83.Li N, Kirkman B L, Porter C O L H. Toward a model of work team altruis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4, 39(4): 541-565.
84.Li N, Zhao H H, Walter S L, Zhang X A, Yu J. Achieving more with less:Extra milers' behavioral in fl uences in team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5,100(4):1025-1039.
85.Lorinkova N M, Pearsall M J, Sims H P Jr. Examining the differentiallongitudinal performance of directive versus empowering leadership in team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56(2):573-596.
86.Madrid H P, Totterdell P, Niven K, Barros E. Leader affective presence and innovation in team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6, 101(5): 673-686.
87.Marks M A, Mathieu J E, Zaccaro S J. A te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team process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3): 356–376.
88.Maruping L M, Venkatesh V, Thatcher S M B, Patel P C. Folding under pressure or rising to the occasion? Perceived time pressure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eam temporal leader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58(5): 1313-1333.
89.Mathieu J E, Heffner T S, Goodwin G F, Salas E, Cannon-Bowers J A. The influence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on team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 85(2): 273-283.
90.Mathieu J E, Hollenbeck J R, van Knippenberg D, Ilgen D R. A century of work teams i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7, 102(3): 452-467.
91.McGrath, J E. Social psych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1964.
92.Mohammed S, Nadkarni S. Are we all on the same temporal pag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emporal team cognition on the polychronicity diversity - team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4, 99(3): 404-422.
93.Nahrgang J D, DeRue D S, Hollenbeck J R, Spitzmuller M, Jundt D K, Ilgen D R. Goal setting in teams: The impact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goals 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3,122(1): 12-21.
94.Nouri R, Erez M, Rockstuhl T, Ang S, Leshem-Calif L, Rafaeli A. Taking the bite out of culture: The impact of task structure and task type on overcoming impediments to cross-cultural tea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3, 34(6): 739-763.
95.Owens B P, Hekman D R. How does leader humility influence team performance? Exploring the mechanisms of contagion and collective promotion focu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3): 1088-1111.
96.Pearsall M J, Venkataramani V. Overcoming asymmetric goals in teams:The interactive roles of team learning orientation and team identi fi c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5, 100(3): 735-748.
97.Pieterse A N, van Knippenberg D, van Ginkel W P. Diversity in goal orientation, team reflexivity, and team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1, 114(2): 153-164.
98.Resick C J, Murase T, Randall K R, DeChurch L A. Information elaboration and team performance: Examining the psychological origins and environmental contingenci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4,124(2): 165-176.
99.Rico R, Sánchez-Manzanares M, Gil F, Gibson C. Team implicit coordination processes: A team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 33(1): 163-184.
100.Schippers M C, Edmondson A C, West M A. Team re fl exivity as an antidote to team information-processing failures. Small Group Research, 2014, 45(6): 731-769.
101.Schippers M C, Homan A C, van Knippenberg D. To re fl ect or not to re fl ect:Prior team performance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reflexivity on learning and fi nal tea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3, 34(1):6-23.
102.Schippers M C, West M A, Dawson J F. Team re fl exivity and innovation:The moderating role of team context.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41(3): 769-788.
103.Shaw J D, Zhu J, Duffy M K, Scott K L, Shih H A, Susanto E. A contingency model of con fl ict and team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1, 96(2): 391-400.
104.Sinha R, Janardhanan N S, Greer L L, Conlon D E, Edwards J R. Skewed task con fl icts in teams: What happens when a few members see more con fl ict than the res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6, 101(7): 1045-1055.
105.Sui Y, Wang H, Kirkman B L, Li N. Understanding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LMX differentiation and team coordination and performance.Personnel Psychology, 2016, 69(3): 559-597.
106.Summers J K, Humphery S E, Ferris G R. Team member change, fl ux in coordination,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strategic core roles, information transfer,and cognitive abil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55(2): 314-338.
107.Tost L P, Gino F, Larrick R P. When power makes others speechles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leader power on team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56(5): 1465-1486.
108.van der Haar S, Segers M, Jehn K, Van den Bossche P.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m learning and the team situation model. Small Group Research,2015, 46(1): 50-82.
109.Wiedow A, Konradt U.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eam process improvement: Team reflection and team adaptation. Small Group Research, 2010,42(1): 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