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三中学 云南玉溪 653300)
摘 要:初高中学生学习课程的重点都有数学,在初中阶段学好数学,为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的高考成绩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对于初中数学学困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应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问题 策略
人们一般将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其他方面表现尚好,或者一些学习不理想,不遵守纪律,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叫做“学困生”。以前人们也称这类学生为差生或者后进生。需要注意的是,学困生大多是指受教育的学生中形成的特别学生群体,也就是“双差生”,他们的学业和品德都不理想。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持续以及和谐地发展是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本文就对此进行一系列探讨。[1]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要问题
1.对课本基本概念不能熟练理解和掌握
很多学困生对数学课本中的基本内容不能理解和掌握,不能用数学语言将一些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准确表达出来,对于课本中给的例题也不够熟悉。比如一些学生很容易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混淆,对于哪个是研究两个图形位置关系或形状都弄不清楚,不知道哪个是对图形自身具体形状的探讨,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不清楚图形的对称方式。[2]
2.自学能力不强
对于一些学生自学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找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能解答出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并且也不能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也不能融会贯通的解答其他问题。这类学生的阅读速度一般比较慢,而且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干扰,没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3]
3.学习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困生上课没有主动性,对于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和布置的任务不在乎,没有学习的热情,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对于学习不上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4.逻辑思维能较低
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有不少数学学困生就缺少逻辑性,遇到问题时不知道换位思考或者将问题剖析来解决,对于数学难题也不能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总之,这部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低于其他学生。[4]
5.表达能力较差
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很好的语言组织力以及数学逻辑,分析数学问题时不能将数学逻辑很好地运用其中。长期下去,这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所讲的解题步骤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分析问题时总是用自己的那套逻辑和方法,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定理,有的还会偏离数学中的重点。
二、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成绩的策略
1.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初中数学学困生中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没有学习数学的自信,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言行,尽量不使用不当的语言而伤害到学生,应当帮助并尊重学生。首先,教师应当多加关注这些学困生,与他们多交流,分析他们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对数学不好的印象,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其次,教师要能够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要时不时的给予一定程度上的鼓励和表扬,为他们的进步喝彩,在鼓励中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使得他们拾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在班级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学习氛围,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互帮互助,让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学习不理想的学生,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和谐、互助的美好氛围。一般情况下,数学学困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对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能够独立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在他人的督促下学习。只是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行的,而是要创造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促使学困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合作学习方法,比如,形成合作学习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推选一名学困生作为代表,对于小组成员中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并且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汇报。有了学习合作小组,那么学困生就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再向學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请教,学困生在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下,不仅会提高数学学业成绩,而且还能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这样在班集体中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合理地布置作业,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得到巩固和提高。对于学困生的作业,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作业,引导他们差缺补漏,并且让他们认真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教师在对学困生辅导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求不能太高,注意循序渐进,抓住细节,使学困生成绩慢慢提高。
3.家长和教师之间多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托尔斯泰也曾强调过榜样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家长要注重端正和完善生活,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毋庸置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对初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帮助和督促,关系着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好坏以及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在家庭中,家中的一言一行和家庭的氛围都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家庭和学校之间需要形成合作,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教师和家长之间可以经常交流沟通,家庭和学校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紧密关注。在家长和教师交流学生情况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告诉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引导时要使用正确的态度,首先家长自己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责怪,在生活中用爱感化学生,使他们增强学好数学的决心。
结语
初中的学习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生应当以一个认真端正的态度去面对初中的数学学习,根据个人的情况,找到合适的途径来帮助自己学习。当然,教师也要将更多的关怀给予数学学困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找出学习的难点所在,并想办法解决,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最终提高数学学困生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玉苓.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2] 张秀红.初中数学学困“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1
[3] 李萍.初中数学“优生”与“学困生”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 陈祥.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情感特征及转化策略[D].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