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也充满开放式的“悬念”

2017-04-08 12:26袁国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于勒菲利普悬念

⌾袁国强

让语文课堂也充满开放式的“悬念”

⌾袁国强

小说阅读教学,可以以小说的悬念作为一个拓展教学的“点”,运用开放式延伸的办法纵深开掘,进行有效的拓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充满开放式悬念的课堂,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引导他们思维的触角向更深更广的境地拓展。

小说;悬念;阅读;教学

悬念是欣赏小说、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悬念,以加强文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中最值得品味的当数悬念,因为它能给读者留下太多的思维空间,能够引发读者无穷的思考,从而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强烈表达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小说的悬念作为一个拓展教学的“点”, 运用开放式延伸的办法纵深开掘,进行有效的拓展。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实在是一箭多雕。充满悬念的开放式阅读课堂,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引导他们思维的触角向更深更广的境地拓展。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莫泊桑巧妙地运用了悬念,不仅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了,而且将故事一步步地推向高潮。那么,我们何不妨抓住这些“悬念”,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充满开放式的“悬念”!

教师设疑:

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请找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学生交流:

悬念1:故事一开始,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为什么“父亲”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归来会改变他们家的境况吗?于勒现在在哪里呢?

悬念2:接下去作者写于勒两次来信,说他发了财,“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可是一转眼10年过去了,菲利普一家人望眼欲穿,但仍不见于勒归来,这又是为什么呢?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勒曾是他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悬念3:最后菲利普一家在去哲尔赛岛游玩的渡轮上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他很像于勒,可那人究竟是否是于勒呢?他怎么会在渡轮上卖牡蛎呢?菲利普夫妇的脸色为什么突然变得那样难看?她们为什么那么怕卖牡蛎的老头?

悬念4:菲利普一家为什么急于结束旅行?为什么要改乘圣玛洛船?菲利普夫妇和于勒最后相认了吗?于勒最后的命运如何?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悬念5: 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都是一些怎样的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小主人公为什么连续说了一句:“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啊!”

悬念6:关于小说的主题有“金钱说”、“同情说”、“势力说”、“爱慕虚荣说”等等,你赞成哪一种?你觉得于勒、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你认为课文主人公又应该是谁呢?

……

开放式解疑:

1、于勒年轻时,是个浪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来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靠摆摊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情节的铺排是有一个一个的悬念缀起来的。

2、开头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境况之后,并不忙着介绍于勒,却突然用了一句“可是每星期日……”,像电影的短镜头似的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人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他在哪里?为什么这一家都盼望他回来?于勒的情况就是用这种曲折的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的。

3、接下去,作者又回过头来,前后对比着介绍于勒。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介绍是介于同样两个镜头之间(“每到星期日”——“于是每星期日”)。既简洁交待了事情因果,又使我们产生了不得不看下去的悬念。这插叙的内容本身,就形成了情节的“悬念”。

4、一般说,接下来就可以直接告诉读者,这一家人终于见到了于勒或没有见到手勒,但这样一来未免直露了,使文章故事一览无余。这里需要“悬念”的布置。而“乘船游玩”这一情节就是“悬念”的设计。开辟了一个让人物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希望的肥皂泡一直吹到最大限度,再突然破灭、消失,使故事更加强烈、感人。

5、于勒的出现,如果用兄弟俩突然撞见的方式就没戏可看了,不吸引人。作者故意安排吃牡砺这个小插曲,让人物有更多的表演余地,这里面又可设计更多的悬念和波澜。

6、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随着情节达到高潮,“悬念”也逐渐在我们的心中明晰。

……

破解了一个个的悬念,也就把握了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小说作为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悬念是小说的“精彩乐章”,是小说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地方,充分利用“悬念”这个点向外扩张,开放式设计,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都将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进行小说的开放式教学将会大有裨益。因此,不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充满开放式的“悬念”!

甘肃省武威第十五中学 733000)

猜你喜欢
于勒菲利普悬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巧在开篇设悬念
先来后到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活跳板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