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我思考
——从四个着力点谈起

2017-04-08 01:26:11巩佳星
华夏文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着力点价值观文明

□ 巩佳星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我思考
——从四个着力点谈起

□ 巩佳星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德国期间,在柏林邀请了10位德国汉学家交流中国文化发展等问题,中国孔子学院总部的特聘专家阿克曼做了题为《钱不能解决文化问题》的演讲,他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谈到“人倒了还能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这些句子形象地表达了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少了文化的支撑,经济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吗?很显然这是不行的。撒切尔夫人对中国曾经这样断言:“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她的语言犀利却发人深思,她强调了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启发我们应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著名作家二月河也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文凭在提高,但是文化素养在下降。”在加强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文化素养,将优秀文化内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一个有文化的民族需要有文化的个人共同去创造,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应该从点滴做起。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文化建设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国家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的文化呢?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四个着力点,笔者拟对这四个着力点进行细读,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第一个着力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将其放在第一点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是引领思想的大前提,是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观念。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具体化表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整个价值体系进行了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意识形态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具有关照人心的作用,这是价值观念的核心,国家、社会和个人要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观照点。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建设,都要有一个核心思想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面旗帜,对我们具有正确引导的作用。我们的行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参照,提高自我的文化修养,并将其实践在社会生活中。

第二个着力点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提醒我们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照点的同时,要进行历史性的回溯,将自己的眼光朝向历史,发掘历史中优秀的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对文化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不能陷入到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中,对于古代文化传统,我们要汲取其中优秀的成分,为当下所用。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不同的,笔者在此处用的是文化传统一词,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着眼点在后一个词语:传统。从文化传统词语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对传统的重视,正是提醒我们要用一种历史回溯性的眼光来看文化,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注入文化的传统因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者爱人”、“人之初、性本善”等观念,我们应该将这些精华思想融入到自己的骨髓和血液中去,提高自我的文化素养,同时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中强调“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的培养在于文化的发展,只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增加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民魂才能真正形塑起来,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第三个着力点是大力提升文化生产力。这一点与第二点形成一条线,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核心价值观处于二者之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醒我们将眼光回溯到历史中,大力提升文化生产力强调我们应该将眼光延伸到未来中。文化生产力的提升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大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创造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让整个民族沉浸在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中,提高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在各种生产力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间接生产出来的是文明的人,文明如何来讲?一个文明的人并不是衣服多么时尚、外表多么华丽的人,而是有素养有涵养的人,一个人不仅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应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要用“爱和善良”来涵韵自我,成为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主义公民。

最后一个着力点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在发展文化时必须把握的一个原则,必须坚持的一个方向,它贯穿在第一点、第二点和第三点之中。无论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还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历史性回溯,抑或是对文化生产力进行未来性展望,我们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将文化粗俗化、快感化、商业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要进课本,同时也要进入到网络当中,加强网络先进文化的建设。通过对大众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大众的文化审美力和鉴赏力,净化网络文化,对于构建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将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恒久不变的主题,用先进的文化濡染人心,促进每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解读后,我们可以用一个图来表示上述四个着力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鲁迅在《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中说道:“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鲁迅对中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为文明的鼻祖,因为中国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当代如何让中国文明重新焕发之前的生机?就在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作为核心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历史性回溯,对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进行未来性展望,在整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真正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四个着力点,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加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让中华文化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邮编100875)

猜你喜欢
着力点价值观文明
我的价值观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4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漫说文明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新农业(2018年6期)2018-04-18 07:30:28
对不文明说“不”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