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 要】语文高效课堂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虽然很多语文教师都想构建高效课堂,但传统应试教育的阻碍和教师自身能力及学养所限,同仁们总有“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等困惑,为此,可采取“分层次有效解决问题”等对策。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困惑;对策
高效课堂真正的内涵就是要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教师和学生都解放出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的高效课堂能从根本上消除课堂以老师讲解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高投入、低回报的低效教学,由注重整体教学变为关注个体教学,再促进整体发展,从学生自主、合作、兴趣、意志品质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我们既要反思又要总结,现就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所遇到的一些困惑与自己的一些拙见,就教于同行和专家。
一、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困惑
1.课堂教学时间总不够用
考试要高分数,没有高分数我们的教学就是“失败”的,好多老师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徘徊不前,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大概要10—15分钟时间,再让其到黑板上展示出来,也得5—8分钟,同时,有些小组所讨论的问题达成共识的时间比较长,加上小组代表还要讲解展示,而且教师最后阶段总要花费不少时间,按教师的“标准答案”重新对问题进行补充和强调,这就往往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总不够用。
2.文本预习落实不到位
要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对文本的预习很重要,读不通课文,读不懂课文,读不出感悟,生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此高效课堂就变成了低效课堂,甚至是无效课堂了。老师往往交给学生预习的内容和问题以及读书的“要诀”,但学生的预习常常在课外进行,缺乏有效地监督,不少学生就流于形式了。教师只有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督促和检查了,而实际上收效甚微。
3.潜能生不愿开口说话
在课堂讨论交流中,潜能生(或叫学困生)不愿开口说话,导致优秀学生更“优”,潜能生更“差”的状况。每次小组讨论问题时,教师一再要求小组长让潜能生先说,多把机会留给他们,可潜能生由于性格和自信心的不足,就是开不了口,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久而久之,小组长和其他同学也就失去了耐心,不让他说了,从此这些潜能生就变成了一名看客,也常常开小差,干脆不参与讨论了,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总是疲于应付、拖沓,敷衍了事。因此,全班就形成了“优生”越来越“优”,“潜能生”越来越“差”的困境。
4.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
有些教师忽略对学生“学情”的研究,照拿照搬专家的理论模式,生搬硬套,唯专家而专家,美其名曰“这是专家说的”。教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循,有的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屑一顾,课堂上学生的讨论表面看轰轰烈烈,课后才发现学生对重点问题不会的还是不會。其实,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给学生课堂上读文本的时间,那么文章里的许多东西是无法感悟的,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对策
1.不能急功近利,要放眼未来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要想在短期内大幅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不现实的。因此,作为教师,在认识上不能急功近利,要放眼未来;在学习方法和兴趣培养上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样的话,老师才会彻底丢掉“不讲透总不放心”的包袱,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挖掘出他们内心“狼”性的学习期待,让他们自主求知的欲望更加旺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要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学生如果没养成预习文本的习惯,对老师所讲的知识和经验照抄照搬,不自己动脑去琢磨,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思考和感悟的能力了。这种现象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改观,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令人担忧的。我们一定要走下讲台,做深做细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明白,语文学习的功夫在课外,文本预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只要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学校再定期召开高效课堂家长培训会,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才可能把文本预习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落到实处。
3.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生的潜能
高效课堂要求老师在组织教学时,在关心面上学生的同时,还应把重点放在潜能生的关注上。只有把潜能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高效课堂才会在学生、教师、家长的内心深处扎根,生长,高校课堂才会获得真正的高效益。潜能生在学习和心理上有障碍,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性格、爱好、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因素,让潜能生能够在小组中受到尊重。同时,经常开展“兵教兵”的学习活动,安排语文科代表或优生时刻关注他们、时刻帮助他们,在提问题时尽量给他们简单易懂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平时,教师要多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从家庭、生活以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解开他们的心锁,让潜能生真正体会到学校、班级大家庭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温馨和关爱。
4.要注意分层次有效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所质疑的问题要能提前预判。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交由学生读一读,在书上划一划;共性问题,要做重点讨论展示;对难点问题学生的讨论较长时间不着边际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要言不烦的点拨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提出琐碎的表象问题,可以让其在小组内进行解决。
同时,课堂上一定要处理好读书和问题展示的时间分配问题,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时间的把握,要强化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课堂节奏的掌控,要随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变化而变化,一节课只要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1—2个问题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要重点突出,硬是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实实在在的收获。
总之,教师一定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教知识,更要教方法。过去的传统教法,是把知识喂进学生的大脑,而当今的素质教育,是把方法教到学生的手上。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决定教学时间。要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