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华
摘 要:小学生年龄小,刚刚适应学校环境。为了促进学生尽快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图文并茂的情境;利用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创造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情境,促进形象思维发展;注意运用激励方法,促进学生持续产生学习动力。
关键词:兴趣;激励;课堂提问;多媒体辅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1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64
俗话说得好,“大脑越用越聪明”,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还会养成遇事先思考的好习惯。数学学习还会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式、角度和出发点会有不同。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自己独立思考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所以说,数学无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学习中,都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这一点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与高度重视,成为教师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新知的探究,不仅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更要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将探究如何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并持续地产生学习动力。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状
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也许有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是因为被教师的个人魅力所感染;也许是因为某一个问题,触发了学生的心灵共鸣;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学生就是喜欢学习数学。
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使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被教师写板书、讲解所占用,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导致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时间被大量浪费,这是以往传统教学的一个严重缺陷。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试想一下,假如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之中,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呢?答案不言而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数学,就是因为数学知识过于枯燥。为此,应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使学生喜欢数学。多媒体声形并茂的优势为数学知识动态化提高了方便,它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多提问
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如果总是机械而单纯地提问,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也无法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提问时教师不能只是单一地引出问题,而是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经常变换问题提出形式,这样更能带给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进而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探究。
正所谓“有的放矢”,没有目的的盲目提问只能陷入为了提问而提问的误区,并不能发挥提问的功效,只能成为一种形式,而无益于学生探究活動的开展。要问就要问到点上,只有准确把握时机的提问,才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才能取得实质效果。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不能随意地提问,而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发展,恰当提问,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让问题成为推动学生探究的动力。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学生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创设生活情境等,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就是成功的,就可以巧妙地用于问题的引出,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热情,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刻挖掘数学教科书中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附加声音、视频或制作为其他可以吸引学生的形式,让学生可以融合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的趣味性和对学生的感染力,让学生可以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新知识,锻炼新能力,不断提高数学素质。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有些学生感觉是计算的内容,想当然地认为这部分肯定很难学,于是不想学,对此部分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但是我利用多媒体,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正方形,然后用动画的形式将正方形切成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形,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与一个正方形周长的关系?学生一看,这个形式比较有趣,可以明显看到整个变化过程,答案也就显而易见,很多学生都举手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数学的抽象之间建立桥梁,才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目标。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基本的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思考与思维。而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知识基础薄弱,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容易受到种种限制,其认识浮于表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克服这种局限性,丰富学生的思维表象,扩大学生的认识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有深度的思考与思维。而动手操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逼真的情境,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引导学生手脑并用。
(四)注意激励学生
此外,必须遵循激励性原则。小学生具有好强、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既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又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解题时既享受到挑战成功的乐趣,又感受到有效学习的喜悦,以此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并在适合的契机,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能让学生有更强的动力去学习较难或自己不感兴趣的新知识。
三、结语
小学数学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学好数学,积极备课,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学习节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小培养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1):4.
[2] 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7.
[3] 张彦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4(4):145.
[4] 李广.浅谈小学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J].好家长,2016(8).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