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及对创新人才培育的启示

2017-04-07 08:20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特征词院士维度

黄 小 平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2)

● 实证研究

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及对创新人才培育的启示

黄 小 平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2)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精英和杰出代表,探索院士科技创新素质,对我国杰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院士思维》进行文本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的6个维度,即广博精深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创新的能力、科学创新的思维风格、科学创新的个性和动机、科学精神和情感、对学术制度的适应性和创造性。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的揭示能为我国创新科技人才的培育提供借鉴和启示:一是提供较为明晰的创新素质培养的具体目标;二是既要重视培养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重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重点培育科学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两大核心素质族群;四是锻造和培养“科学进取性”的个性品质;五是突出对科学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

院士思维;科技创新;素质结构;内容分析法

一、引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享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权威,代表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探索院士科技创新素质,对我国杰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科技创新素质评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研究者以《院士思维》(四卷)[1-8]为研究资料进行研究,主要围绕院士“思维特色和方法”和“基本素质”开展分析,并没有深入系统地揭示院士群体的科技创新素质,对科技创新的关键素质要素及特征缺少系统提炼和归纳。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两院院士科学创新素质特征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研究主要从影响院士个人成长的外部因素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比如从出生地域、出生时间、籍贯地以及籍贯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受的教育以及留学经历、学科分布、年龄特征、工作地分布、行政任职情况以及性别状况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而对两院院士科学创新素质的内部构成要素及其属性特点探讨不多,也不深入,更没有对院士的科学创新素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其次,现有研究侧重于对院士“创新思维”的研究,没有对科学创新素质的“整体结构特征及规律”进行系统性揭示。现有研究对院士创新素质特征的考察主要集中在“科学创新思维”,而《院士思维》中不仅有对院士思维素质进行的描述,还有对院士创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创新人格、创新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情感及价值观等素质特征的深刻描述。可见,现有研究对《院士思维》文本资料考察没有形成系统性,也没有对院士科学创新过程所应具备的内在素质及要素特征进行详细编码、分类、比较和筛选从而建立素质结构的分类维度,并从理论层次上阐述各个维度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现有研究没有系统揭示出科学创新素质的整体结构。再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以两院院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大多数是科学计量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其他研究方法较少涉及,而且主要集中于两院院士成长的个人特征的分析和考察,这就必然导致研究得出的结论大致雷同,可借鉴的内容和结论较少。总之,现有成果研究方法较单一,真正深入到理论层次的还是偏少。因此,对两院院士内在素质结构进行系统的刻画和描述,从而揭示出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及其特征,能为我国创新科技人才的培育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院士思维》文本资料梗概

《院士思维》收录了自1955年以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两院院士共计221名院士的访谈资料。虽然院士们年龄、身份、学历、专业背景各有不同,但仍可通过文本分析得到院士们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素质特征。该书具有以下特色:第一,全面描述了院士创新思维及有关素质特征。《院士思维》以院士思维为主题描述了院士的思维特色,在访谈的文本材料中更是融合了每位院士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具体而独特的思维方法、个性、动机、科学理想和科学道德、意志和情感等因素。所以,《院士思维》既有院士创新的思维特色,又包含与其思维特色相关的素质特征的叙述。第二,详实描述了科技创新关键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结果。书中记录了院士从事科技活动的关键科研事件,并对关键科研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做了较为详细的陈述。因此,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可挖掘院士从事科技活动的思维特征、在创新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人格特质、创新的个性以及动机等因素。并可对院士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心理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第三,文本资料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全书各文要么是两院院士之手笔,要么是由院士口述、托人代笔之作,能够充分展现中国当代最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院士的思维方式特色,也展示了我国科技界科研创新素质的主流,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为内容分析提供了较好的文本分析资料,以该书作为内容分析的资料,具有可信度、真实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内容分析法概述

(一)内涵及优点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Method)是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内容、形式、心理含义及其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是先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然后将资料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分析单元,并按预先制定好的分析类别与维度系统、严格评判记录,最后对结果统计分析。[9]307Weber认为内容分析是一种质性研究技术,是运用一套程序对信息分类以能够得出有效推论。[10]归纳起来,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既可作为独立研究的一种策略,又可作为辅助的一种研究技术。作为独立研究策略时,则要依赖对已有资料的研究。当作为辅助研究技术时,则可以与相关案例、访谈或者问卷研究结合,从而更深入有效地探讨某个研究问题。其次,内容分析法建立在对研究资料分析基础上,这种方法具有质性研究性质,而在统计分析时又具有量化研究性质。最后,内容分析法不需像访谈研究那样在“自然情境”条件下来获得研究资料,且遵循一系列相对严格的研究步骤和程序,可对资料细致深入、客观结构化分析,并得出对相关资料研究的推论和解释,因此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二)内容分析法实施过程和步骤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法实施的程序较为严格和具体,在确立好所要研究的问题、选定好抽样策略以后,就要对研究的材料进行评判分析。具体分析时,一般确立好分析单位,目的是通过对文本资料所含特征分析和描述某一类特定研究对象群体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在分析资料时,有三个关键步骤值得注意:

一是构建编码方案。即采取什么样的规则系统将可分析资料进行有效识别和判别、维度分类和评判记录。二是区别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对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的分析各有其优缺点。因此,编码时要考虑分析的内容特征,显性内容可以采用频次计算类目尺度,隐性内容则可以采用语义理解类目尺度或者定序尺度。[11]137三是计算内容分析法类目信度。内容分析法类目信度也叫分类一致性信度,指的是两个人按照同一个分类标准,对同一批分析资料进行评判的一致性程度。其计算公式为:R=N×平均相互同意度/1+(N-1)×平均相互同意度。N为评判者,相互同意度是指两个评判者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相互同意度=2M/(N1+N2)。其中,M为两者都完全同意的类别数,N1为第一评判者分析的类别数,N2是第二评判分析的类别数。通过计算R值可以对来源于同一个分类标准的分类一致性信度进行评估。一般认为大于0.80可以接受,大于0.90为优良值。[11]137

四、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的探索

(一)研究对象与取样

采用随机整体取样方法,从《院士思维》四卷文献随机选取其中一卷。该卷文本字数共计46.6万字,收录中国科学院院院士51人,工程院院士5人,两院院士1人,共计57人。其中男性55人,女性2人。从事领域包括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天文、农学、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共计八大学科,院士当选时间跨度为1955—1995年。

(二)科技创新素质特征词的采集

第一,采集素质特征词并对其概念化。为系统揭示出院士的素质结构,必须事先确立素质特征词的参考框架和目标参照系。因此,运用经典的人力资源素质建模理论,参考世界著名的Hay Group公司编撰开发的素质词典。在素质核心词典采集中,对素质特征词汇概念化,概念化词汇命名借鉴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等学者以及Hay Group编撰出版的分级素质通用词典对相关素质要项的定义。①Hay Group 团队于1996年编撰出版的分级素质通用词典,可在http://www.haygroup.com/网站下载。最后,共采集到25项素质特征词,其中包括通用素质18项,分别是:“成就导向”“归纳思维”“演绎思维”“人才培养”“服务精神”“灵活性”“监控能力”“收集信息”“影响能力”“诚实正直”“主动性”“组织意识”“人际理解能力”“关系建立”“献身组织精神”“领导能力”“自信”“合作精神”等素质词,以及国外研究出现频次较高的7项素质特征词:“创造性思维”“专门知识”“高水准专业精神”“毅力”“策略定位”“关系利用”“对开发他人能力的关注”。最终将这25项作为基本素质特征词的来源。

第二,补充关键素质特征词库,并对其命名和概念化。为使素质特征词能“完备的”涵盖院士科技创新素质,依据对现有文献资料的进一步考察,以归纳、提炼和总结“可能的”素质要项,尤其对使用频次较高、相对重要的关键素质要素项逐一列出,分类纳入“关键素质词库”,对这些素质特征词项命名和定义,提炼归纳出关键行为特征。限于篇幅,表1仅选取了经专家概念化的部分关键素质词的定义及其关键行为的描述。

表1 关键素质特征词、定义及行为描述

(三)分析的原则、方法与步骤

1.分析原则

第一,素质特征词既要反映内容结构,同时还应厘清和辨别不同院士在表达同一关键素质主题词时采取的不同表达方式,即注意素质特征词间的相关性。由于素质特征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特征。因此,在分析、重组、归类这些素质特征词项时,应使该要素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代表性,还要对该素质词“关键行为特征”进行言简意赅的描述。如表2所示。

表2 内容分析文本示例

第二,由于科学创新过程体现院士的多维素质特性,又与个体知识技能、思维风格类型、个性、动机、情感和价值等因素相关,同时与环境等情境因素融合在一起。因此,提炼素质特征词时应具高度概括力,还应把握不同素质词之间的区分度。

第三,注意某个维度下素质要素的相关性以及各维度间的独立性。虽然每一个维度的各项素质特征都有相关性,有些素质特征相关“表面效度”很高,但实际内涵却不尽相同。如“创造性思维”,定义的行为特征为:“具有独立思考、创造新概念、提出新理论、新方法;不囿于前人、不照搬他国做法,力图提出新创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方法。”该素质词阐释的重点:一是创新思维始于创新理念和意识,此种意识要打破思维定式、突破“路径依赖”、不恪守老经验、超越常规;二是该素质特征词与“发散性思维”“辐合思维”“直觉思维”等思维要素虽有交叉,但创造活动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第四,对素质特征词内涵定义。如“专业知识”定义为:“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科技实践所获得的,并用于从事科学或技术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分析时应补充新出现的关键素质到素质库词典中。如多位院士提到“科学进取性”,该词项反映了科学家为追求科学真理,不畏艰难困苦,克服重重困难,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不断进取的个性,因此编录时应补充到素质词库中。

2.分析方法和步骤

文本分析时采取以下步骤:第一,阅读文本资料。第二,登录。即对所分析文本进行“目的性抽样”,抽取能回答本研究问题的资料。第三,寻找关键概念词。第四,建立编码和归档系统。[12]其目的在于将文本资料转化为可量化的分析数据。

我们根据采集到的素质特征词,运用素质建模理论,访谈了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三位专家建立起对素质特征词的分析维度(类目),主要依据“创造心理学”“胜任力建模理论”的基本方法和思想,最后划分为六个维度。根据分析维度(类目)系,对每个“样本单元”逐一的分析(详见表2示例),登记每一个分析单位(1个院士访谈资料为1个分析单元)关键素质出现的频次,同时将这些要素划归到每个分析维度下,做好评判记录,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照分析维度(类目)记录每个分析单元在各个分析维度(类目)下的所有数据,注意区分不同语义材料下所蕴含的关键素质特征词项。第二,采用事先设计好的矩阵表格进行统计,素质特征词每出现1次就记录1次,以累加求和得到某一素质词的总频数。第三,相同分析维度评判必须有两个以上评判员分别做出记录,以便进行信度检验,从而使评判具有量化评价标准和依据。第四,利用EXCEL表格汇总得到每个维度(类目)下出现素质项的总频数。

(四)分析结果

1.文本编码和分类一致性信度达到中度以上

文本编码一致性信度CA在[0.65,0.84]之间,分类一致性信度R值在[0.78,0.92]之间,均具备中度以上信度系数,表明编码者对57位院士资料分析具有较高一致性。说明编码者对于《院士思维》的文本分析具有可信度。

2.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总共包含6个维度,87项关键素质要素

结构维度一:广博精深的知识与技能。此维度是院士进行科学创新活动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但此种知识与技能具有“广博性”和“精深性”特征,广博性决定了院士所具有知识域的“广度”,“精深性”则决定了院士们所具有的知识域的“深度”。这些知识与技能并非简单的“知识累积”,而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知识和技能的宽度和深度”构成了院士科学创新的基础。这些素质要素包括: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科学研究方法、学科交叉、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

结构维度二:强智力基础的科学创新的能力。此维度是院士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要素,是引导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的“强智力的基础要素”,但这种智力特征具有一定“超越性”和“强基础性”,是高于“一般能力”的深层次智力要素。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智力对创造的作用体现在智力元成分对创造的影响上,主要是因为科学创新人才具备较高的一般智力。[13]这些智力与一般智力不同,既是基础智力又是核心能力,其突出特点是能在科学创造中将“专业能力”灵活迁移和运用,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经验之间的融会贯通,还擅长学习他人长处并“为我所用”和“活学活用”;还善于做出选择,富有智慧。这些核心能力要素包括:实践应用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问题发现、立足实际,解决国家急需问题、持续性学习和思考、洞察力、策略性思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多样化经历、协同创新、信息检索、善于提出科学假说、推理能力、知识和经验迁移、注意力、想象力、理解力、条理性、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由模仿以创造、“大科学研究工程”经验、不放过“异常”现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结构维度三:灵活多样的科学创新的思维风格。此维度是指院士在创造和创新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风格类型,反映了院士们共同的思维风格和思维品质。思维风格特征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变通性。(2)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研究风格。(3)思维方式呈现“非逻辑性”特征。(4)具有哲学思辨性和反思性思维风格类型。正是这种灵活多样化的科学思维风格类型,使院士们在各自领域内获得的科学成就大放光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家进行创新活动时的“科学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形式”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在个体创新行为过程中并非截然分开,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此维度包含的创新思维风格有:创造性思维、综合思维/系统思维/宏观战略思维、逻辑抽象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水平思维/平行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性思维、类比思维、转化思维、理论思维、辩证思维、辐合思维、逆向思维、非线性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批判性思维、双向思维。

结构维度四:独立进取的创造个性和以成就导向的内在动机。此维度是指科学创新需要优质的个性品质以及以成就导向为内在动机的趋动,是科学创新的动力系统。包括两个向度,一个向度是独立进取的创造个性,院士们的个性特征有:坚韧执着、探索规律、勤勉性、科学进取性、严谨求实、独立自主、变革创新、挑战性、质疑性、自信心、敢于突破和超越创新。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将个性品质和特征称为人格,我们没有称之为“人格”是因为广义的人格也包括动机在内。另一个向度是院士们的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因素包括:兴趣趋动和好奇心、成就导向、求知欲。兴趣趋动和好奇心指的是某个科学问题对院士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并产生持续的注意力,并努力促使其寻找解决办法。成就导向意指对成就感和荣誉感的追求。求知欲表现为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探索新知的愿望和渴求,并为之付出努力。可见,优质的“个性品质”的锻造,“成就动机”导向的激励趋使两个因素在院士们的科学创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维度包含的个性品质有:坚韧执着、规律探索、勤勉性、科学进取性、严谨求实、独立自主、探索精神、变革创新、求知欲、挑战性、兴趣趋动和好奇心、质疑性、自信心、成就导向、灵活性、专业敏感性、自强不息、敢于突破、创新、超越、自我发展、开放包容、冒险性。

结构维度五:科学精神和情感。院士在创新过程中秉持的科学精神和情感,反映了科学家在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些素质包括: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科学献身精神、人文关怀、崇高的科学理想和道德。

结构维度六:对学术制度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是指院士在学术共同体内为实现“科学抱负”而善于改造和创新学术制度,同时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采取积极的措施,开拓科研活动的新面貌、新境界。此维度包含的关键素质包括:构建学术共同体、开展学术合作和交流、援助、学术民主/科学民主、实施学术领导人制度。

3.院士科技创新素质包括62项素质要素,这些要素在科学创造中的重要性程度不同

根据87项素质在25%以上院士(须大于14人)身上都有所反映的取舍原则,最后得到62项关键素质特征词的频次分布表。表3显示了62项素质特征在总素质特征的频次分布情况和排序。各个素质特征词是院士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中提到的关键素质,表明不同素质要素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对重要性。从表3排序结果来看,排序前10位的素质要素有:创造性思维、实践应用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和决策的能力、问题发现、坚持执着、规律探索、勤勉性、科学进取性、严谨求实/唯真求实、独立自主,充分说明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是引导科学创新和科学发现的核心素质。

表3 57位院士62项素质特征词频次分析结果

续表3

续表3

五、对创新科技人才培育的启示

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分别从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风格、创新个性和内在动机、科学精神和情感以及对学术制度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六个维度揭示了院士内在素质结构及要素构成,并描述了每一项素质内涵所对应的关键行为特征,因此对我国倡导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的系统揭示,为创新科技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当前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使命和根本要求,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亟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当前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方案制订上:强调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愿景,但对创新素质培育的具体目标模糊且缺乏清晰的执行路线图。二是课程体系设置上:尚未全面面向创新人才知识体系构建的需要。三是课堂教学形式上:“守成”与“维持”的传统特征依然保持而未能发挥对学生知识、思维、个性、能力等多维素质要素开发的综合效用。四是缺少常态化的科技实践训练。五是难以发挥以科技创新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14]出现上述状况的一个原因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按其内在的“素质目标”去系统揭示“素质构成”的“实然状态”,而较多地从“应然状态”去设计和构建科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按此“应然状态”去设计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的“本来面目”而离“实际培养目标”渐行渐远。因此,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的系统揭示可为我国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一个较为明晰素质目标的参考标准,还可为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评价提供借鉴。

第二,创新人才在培养路径上要“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培养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重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只为科学创新提供了可能,但知识并非越多越好,还应将知识活学活用,加以转化,最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能不能实现科学创新的目标并不直接取决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具备将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科技人才的成长特征和成才规律来看,可以发现一个普遍性规律,即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实践,是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必经通道。通过主持或参与面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大项目”的工程或重大科技攻关,经过若干年可以成长为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例如,我国航天领域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项目”等大型科技项目的攻关锻炼,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因此,在人才培养路径上不仅要重视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专业能力的形成主要以“问题解决”为评判依据和旨归。本研究发现,以下素质要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知识提出问题假设、信息搜索能力、掌握世界科学最前沿发展动态、立足于国际、国内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决策能力。概括来说,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来看。第一,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与技能。即要成长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知识面一定要宽,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即“知识与技能”的“广博和精深”,这是前提。第二,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实际的项目,通过大科学工程项目从而带动人才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培育出大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第三,重点培育两大核心素质要素族群:强智力基础的科学创新能力和灵活多样的科学创新思维风格。

院士创新素质结构中,包括两大核心素质要素群,分别是:强智力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灵活多样的创新思维风格类型。“强智力基础创新能力”是科学创新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要素包括:实践应用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问题发现、立足实际,解决国家急需问题、持续性学习和思考、洞察力、策略性思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多样化经历、协同创新、信息检索、善于提出科学假说、推理能力、知识经验迁移、注意力。其共同特征是:一是这些能力要素常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在一起并产生创新行为。二是能力要素之间互相促进、相互交叉,协同作用。即一种创造性行为往往是由几个或多个能力核心素质要素共同引发的结果。三是这些能力要素本身构成院士的“强智力基础”,是实现科学创新的核心能力要素,在科学创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院士的“强智力基础的能力”为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核心能力提供了“素质结构良好”的效标参照标准。

就思维方式多样性而言,科学创新须结合学科属性特点进而培养一种或多种灵活多样化的思维方式。由于院士选择以何种思维方式创新,总是以其偏好的一种或几种思维方式同时进行,如有的人擅长理论思维,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或者依靠“非抽象性的”思维如直觉或灵感思维,但获得重大创新和新发现,往往是一种或几种思维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学严密性造就了数学家思维的严密逻辑性,数学家多采用演绎推理方式来思考问题;林学的实践性造就了林学家思维的开放性,林学家多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归纳推理有助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出假设,有助于把一个学科成果推广到另一个学科;演绎推理有助于严密的思考问题,有助于由表及里的探索事物的本质。因此,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专业能力的培养须紧密结合在一起,灵活多样化思维类型不能脱离专业能力独立进行。从思维方式特征而言,要培养灵活开放、强变通性的思维方式,逻辑抽象和理论性思维方式,依靠形象、直觉和灵感的“非逻辑性思维”以及具有思辨性和反思性思维类型。

第四,锻造和培养具有“科学进取性”的个性品质。

进取性是院士素质要素中的一项重要个性品质,国外与此对等的英文单词是“进攻性”(Aggressiveness),最先提出此词的是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后来有许多人多次提到这种个性品质,如杨振宁曾提出:“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美国最成功的物理学家,绝大多数都不符合中国传统君子做人的态度。他们非常aggressive(具攻击性)而且practice(奉行)所谓one-upsmanship(个人逢战必赢的行事作风)……”[15]院士具有的个性品质中,“科学进取性”是一项重要的个性品质。对《院士思维》的分析表明,具有高创造力(高科学绩效)院士群体都有一种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具备此种个性的人往往不拘泥于常规思维,对科学抱之于“主动进攻”,即为实现科学目标获得高水平成就,能够在极度困难环境下坚持不懈。他们独立、积极、坚持、进取,具有革新性和创新性,不抱残守缺,而这些个性品质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基本元素,也是科学家勇往直前,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应重视对创新个性品质的锻造和培养。

第五,突出对科学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

院士具有优异于一般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核心价值观,这些科学核心价值观具体包括: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科学献身精神、人文关怀、科学理想和道德。科学价值观对人的创造行为选择起着指引的作用,拥有何种科学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处事及其行为方式,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大多是在青少年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到成年之后逐步强化和稳固。因此,青少年阶段就应对他们进行科学品德及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科学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具体途径为:一是让具有恒久生命力的科学价值观在科学课程中得到落实和体现,让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进课程、进课堂,激发学生对科学真理追求的向往和热爱。二是加大对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讲好古今中外优秀“科学家的故事”,展现科学家群体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三是大力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科学真理的探索过程中形成崇高的科学理想和信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担当和浓厚人文情怀的人。

[1]刘波.当代中华科技精英思维特色的荟萃—喜读《院士思维》卷一、卷二[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9).

[2]刘仲林,汪寅.“院士思维”计量分析与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5).

[3]叶明.中国科技精英的基本素质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王馥娟.中国科技界精英思维方式和思维特色探究[D].南京:东华大学,2007.

[5]白春礼.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陈其荣,瘳文武.科学精英是如何造就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熊麟. 基于学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成长特征研究[D].重庆:西南交通大学,2013.

[8]卢嘉锡,等.院士思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9]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Weber R P. Basic content analysis[M]. Beverly Hills,CA:Sage,1985.

[11]颜士梅.内容分析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运用[J].软科学,2008,(9).

[1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M]. 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3]Sternberg R J,Lubart T I. Handbook of creativity[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4]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5]杨振宁,饶毅,王晓东,等.谈科研小环境建设[EB/OL].(2013-09-28)[2016-09-11]. http://blog.sciencenet. cn/home.php?mod=space&uid=393255&do=blog&id=747003.

[责任编辑:江 波]

Chinese Academicians’ Innovation Quality Making and Its Signifi cance for Science Professionals

HUANG Xiao-ping
(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earch,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China )

Academicians (of CAS and CAE) are elites and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o explore the inner quality structure has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tent analysi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academician think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quality structure includes six dimensi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innovative ability, thinking style, character and motives, scientific spirit and emotions, creativity and adaptability to the academic system and environment. The study of academicia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quality structure offers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Firstly, it can provide a clearer concrete target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on quality. Secondly,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erudi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to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irdly, we should cultivate two core qualities which are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Fourthly, we should cultivating aggressive personality traits. Fifthly, we should emphasize guiding and cultivating core values of science.

academician thin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quality structure; content analysis

黄小平(1983— ),男,江西南丰人,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评价与测量、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研究。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学术创业能力结构及其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YJC880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

A

2095-7068(2017)01-0105-09

2016-09-27

10.19563/j.cnki.sdjk.2017.01.011

猜你喜欢
特征词院士维度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基于改进TFIDF算法的邮件分类技术
产品评论文本中特征词提取及其关联模型构建与应用
院士速递
光的维度
面向文本分类的特征词选取方法研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