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功能作用及其提升策略

2017-04-07 08:20利杜德斌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体系科技国家

龚 利杜德斌*黄 琳

(1.华东师范大学 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 学术关注:科教融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研究

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功能作用及其提升策略

龚 利1,2杜德斌1,2*黄 琳1,2

(1.华东师范大学 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特约主持人:杜德斌

主持人话语: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从而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作为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耦合系统的知识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基础。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及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关键因素,拥有知识支撑的创新将会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体系是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执行主体,以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转移为功能的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综合体系,是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有机体。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关键在于促进高校与研究院所在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中提升各自的知识创造和传播能力,核心在于促进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JZD039)的资助,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杜德斌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深度的研究,这里选取其中部分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高校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在知识创新体系中,高校往往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项核心功能。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已成为我国各类知识创新成果的重要贡献者和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有力提升高校在我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除了必须加强高校主体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文化和完善创新体制以外,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深化知识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

高等学校;知识创新体系;创新体系

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事业主要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核心功能,并通过成功地将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重要功能有机地结合,在学科建设研究中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相较而言,目前对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思想认知、体制机制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还相对不够清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有番号、缺粮饷”的尴尬地位还没有彻底改变,高校的知识创新潜力与优势尚未完全发挥。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知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高层次人才的涌现,使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缺乏持久进步的源动力。当前,加快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正日益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认识高校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以提升高校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一、高校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校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据统计,以奖励基础研究成果著称的诺贝尔奖有3/4的获奖者来自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权威的《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的作者有2/3也同样来自于高等教育机构。[1-2]总体上看,高校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包括科学研究功能、人才培养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1.科学研究功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知识创新主要是指为得到事物基本原理而进行的研究工作,此工作一般从系统角度研究说明和检验各种假设、原理和定律,对事物的特性、结构以及相互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工作成果一般不直接商业化,通常见诸期刊。人类进步的文明史告诉人们,知识创新中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将会对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高校作为以探寻、揭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未知规律为己任的组织,比企业等其他组织更注重驱散盲目未知、探求真知真理和发展学科知识。

在知识创新和创造方面,高校无疑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以美国为例,高校多年以来一直是知识创新投入的主体。据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①参见: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14/。报告显示,美国知识创新主要由高校、企业、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机构来执行。1990—2011年间美国基础研究投入有高于一半给予高校,其中2006年最高达到64.4个百分点,最低的2010年也达到53.9个百分点,其余三个机构的总和多年来仍然无法与高校抗衡(图1)。在知识创新产出方面,美国高校是科技论文的主要产出者(占3/4强),并且这一比例在1997年至2012年间不断增加(图2)。这充分说明,高校的知识创新活动已成为影响国家原始性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

图1 美国基础研究投入结构(1990—2011)

图2 美国高校科技论文产出数量(1997—2012)

2.人才培养功能

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创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资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提供持续不竭的人力支撑,其中,特别关键的是高水平人力资源。

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场所,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人才的重任,在任何时期,人才培养都是高校的本职工作和第一要务。各主要发达国家均通过法律赋予高校为唯一学位授予机构,充分肯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鼓励各类机构组织以多种形式委托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人才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天赋和勤奋,更加离不开大师的指点,大师云集的高校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大师云集的场所,因此也是人才培养的最佳场所。与一般高校相比,研究型大学更加注重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通过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且通过科研过程来培养人才,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师更加倾向于在研究型大学集中。[3]根据汤姆森科技集团公布的21个学科中最具学术声望专家的分布情况,对于研究型大学专家数超过50个的国家进行综合统计,在创新型国家(地区)中研究型大学成为这些专家集聚的场所,聚集了高达全国71%以上的专家(表1)。大师云集的研究型大学亦是人才向往的圣地,在“名师出高徒”效应的作用下,人才可以加速成长,因此,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高地。

表1 创新型国家(地区)的顶尖专家分布情况

3.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于高校与其他社会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其主要方面在于高校对于企业本身技术创新支持和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在第一个方面,由于创新活动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校又为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相应技术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部分解决方案,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校通过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建立技术联盟,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承担了企业更多的技术研究。通过校企合作,高校承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课题并获得经费及相关的帮助;高校发挥自身在技术前沿、相关学科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优势,带领相关研究者,有力地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地方传统产业的升级;高校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素质的创业者。在第二个方面,高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对区域的创新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英国剑桥工业园区被誉为“欧洲硅谷”,其中高新技术公司70%的员工来自于其毗邻的剑桥大学,剑桥大学与超过50%的高技术公司保持着持续且深度的关系[4],特别是ICT、生物医药等重要创新领域尤为显著。不仅如此,剑桥大学还非常注重高校成果转化,一是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二是教研实践过程密切联系产业界,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在区域层面成立了剑桥工业园区,使得剑桥大学各个院系和科研院所最新的创新成果能够具有广阔的实践空间。正是以剑桥大学为依托,重点加强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大大促进了剑桥经济的增长繁荣与区域的创新发展。

二、高校对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贡献

高等学校是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天然载体,高校通过传播知识(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生产知识(主要通过科学研究)和应用知识(主要通过技术扩散并将知识运用于服务社会)等功能有机结合与发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和学科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高校(以研究型大学为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及各类知识创新成果(特别是基础性和原始性重要创新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和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例如,2015年度,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64%,这充分反映了高校对我国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

1.知识创造的主导者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我国知识创新中的主力军地位得到持续巩固。从高校知识创新产出规模趋势来看,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得到了超高速发展:在1978—1987年的10年里,高校发表的SCIE论文占全国论文总数的比例为48.0%,主体优势最初并不明显;1988—1997年提高到了63.0%,再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到了78.4%,从而高校明显处于知识创新的主导地位。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的贡献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科学院和其他科研机构论文产出占全国的比例显著下降。近10多年,中国科学院发表的SCIE论文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下降到了16.6%,中国科学院以外的机构所占比例下降到了4.4%(表2)。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发表科技论文101.6万篇,出版著作4.1万种。而政府所属研究机构(以下简称研究机构)发表论文13.8万篇(其中国外发表2.6万篇),仅为高校的13.6%,高校发表论文是研究机构的7.36倍;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出版科技著作4 788种,仅为高校的11.7%,高校出版著作数量是研究机构的8.56倍。①数据来自2009年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标准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9年度。2000—2015年间,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取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上的成果占全部成果的62%,最高的年份是2015年,达到81%,高校产出了一大批代表国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表3)。

表2 三个阶段不同类型机构基础研究产出占全国比例

表3 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统计

从创新产出质量来看,高校明显处于知识创新的主导地位。众所周知,在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最能代表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和知识创新产出质量。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4)可以看出,除了小部分发表量来自医疗机构和公司企业外,2012年SCI论文发表量高校占83.1%,研究机构占14.5%;SSCI论文发表量高校占82.7%,研究机构占9.7%;国家级基金或资助产生的国际论文发表量高校占83.3%,研究机构占15.6%。可见,2012年高校的发表量占全国论文产出达八成以上,而研究机构的份额不到两成。

表4 2012年高校与研究机构论文产出占全国论文产出比例对比

高校人均论文产出显著高于其他研究机构。从科技部的统计数据可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R&D人员数量大致相当。由此不难推断,单就高质量论文产出量这一项指标来看,高校的人均论文产出量是研究机构的4倍以上。从表4中数据还可分类算得具体比例:高校的SCI论文产出是研究机构的5.5倍多;高校的SSCI论文产出是研究机构的8.5倍多;高校发表国际论文数是研究机构的5.3倍多。由2012年科技部历年的国内论文统计数据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以2006—2011年间国内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为例,高校始终维持在研究机构的5倍以上(表5)。

表5 历年国内科技论文发表量(万篇)

2.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高校为我国各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资本,为国家创新系统提供了充实的人才支持,都有赖于高校知识传播功能的充分发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了很大发展,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上升,已经从1978年的1.55%上升到2012年的30.00%,标志着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从扩招前198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 391.3万人。研究生招生规模已从1978年的1万人扩展到2012年的172万人(表6)。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强。2011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6 300万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规模位列世界第一,是1978年的15.6倍。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高校在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比例方面远高于美国,中国为53%,而美国仅为33%;在学士学位授予方面,中国达到了33%,而美国仅为5%。

表6 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与全国研究生人数(万人)

高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国际认可的优秀人才,在国际大赛中屡创佳绩。例如,清华大学基科班组成的参赛队获200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团队在“美国计算机协会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荣获第29届全球总冠军,等等。高校人才不断成长、壮大,离不开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截至2007年年底,高校有两院院士562名,占全国的比例为4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02名,占全国的比例为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88个,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为52%;教育部创新团队245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 776名。[5]

高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众多市场导向的创新人才。高校注重与企业联合培养与市场需求挂钩的创新人才,特别是企业急需的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6]进一步,通过产学研联合以培养创新人才,并且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主要形式,通常将主要工作地点设在企业,由高校导师与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执导。[7]进站的博士后一般须结合企业的重要技术创新方向需求进行选题,研究工作针对性非常强。目前我国已有数百家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建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知识应用的主渠道

我国高校的知识应用一方面体现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于区域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从时间维度来看,高校专利数量迅猛增长,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利是技术创新成果的主要产出形式,从2006年到2012年七年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都在不断增加,年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8.14%、24.32%、34.87%和32.0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速最快(表7)。从截面来看,中国高校专利方面的成就优势明显。据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高校获得刚刚超过3 000件的专利,同年我国高校的专利数量达到14 111件,是其4.7倍之多。对比科研机构,2011年高校专利申请数达到63 02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6 616件;然而,R&D人员数量相当的科研机构同年的专利申请量为25 222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 238件,分别是高校的40.0%和34.7%(表8)。也就是说,不论是申请量还是授权量,2011年高校发明专利数都在研究机构的两倍以上,此结论对于2008—2010年间也适用。

表7 中国2006—2012年高校专利数量

表8 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情况(2008—2011年)

高校科研成果获得重大科技奖项成果丰硕。2015年,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3项,占授奖项目总数42项的81.0%;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31项,占该项目授奖总数50项的64.0%;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创新团队奖3项,二等奖98项),占该项目总数141项的76.6%(图3)。尤其是高校获得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充分展示出高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成绩和巨大潜力。

在区域创新方面则主要表现在创办高校科技型企业和大学科技园等。一是创办高校科技型企业,在校办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高校利用技术和人才建立科技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成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区域高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8]二是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0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了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些科技园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中,正在并将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培育出一大批成长性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要素与资源汇聚、融合的新热点,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支撑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图3 2015年国家三大奖中高校获奖项目的比例

三、提升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战略地位的建议

高校对国家知识创新贡献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国家近年来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项目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使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200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面实施,涵盖92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这项机制创新,形成了高校内生性的资助渠道和经费来源,这是高校原始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这说明机制体制的创新,能带来高校科研能力的巨大飞跃。这也说明,要充分发挥和挖掘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建设上的优势和潜力和进一步提高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除了高校自身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创新文化和创新体制的建设外,需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深化知识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体制的改革。

1.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和优势学科建设

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大力支持高等学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强化高校的基础研究主导地位和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开展学科前沿探索,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技创新,集成资源,培育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鼓励和支持高校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为依托,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主动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建设一批冲击世界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带动高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2.加强高校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

继续支持高校培育和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组织和支持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类科技计划任务的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对相关产业有显著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前沿技术研发基地。针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大需求,依托高校研发创新基地,组织实施一批基于高校原始创新成果、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技术装备的重要项目试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依托高校重点学科和创新研究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转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9],推动一批高等学校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国际化水平。

3.加快推进高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机制。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各类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和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健全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和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在大学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支持工作。支持大学和企业共同建立研发机构、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和共同技术研发和工程平台。支持研究型大学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产业研究所,支持农林门类大学发展、建立研究所等方面的试点。[10]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转移机制,引导和鼓励大学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技术转让和产业化。

4.增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优化校地合作机制,引导和鼓励高校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鼓励高校与地方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实现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对接地方发展。支持高校大力发展校办科技企业和大学科技园区,鼓励地方科技企业向高校校区和大学科技园区集聚,发挥高校在地方科技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高校知识和技术溢出,培育和壮大创新产业集群。鼓励和支持高校主动融入地方发展,通过制定学科布局和科研规划,促进大学的发展与地方科技发展协同。支持大学校园建设纳入当地科技园区和社区发展规划,促进校园、园区和社区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建设。支持大学按照地方相关政策法规,自主开发鼓励技术发明、转让的规定,以调动从事科技创新的师生的积极性。

5.改革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导大学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巩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及时合理设置跨学科、新兴学科,调整专业结构,探索实施创新方法的教育,培养道德品质优秀、知识丰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顶尖人才。以国家科技项目实施为依托,把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全面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促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员,鼓励大学和国内外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室、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双导师制度”[10],建立科学与工程研究作为主导责任制度和项目资助体系,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研究水平,充分提升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

6.加强培养领军型人才和战略科学家

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注重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掌握世界科技趋势,了解国家战略需要,具有良好的领导才能,善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具有崇高的道德和人格魅力,团结大量科技人才共同奋斗的领军型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支持和鼓励高校以研究所、研究中心、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或工作室为载体,搭建一批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工作平台,以领军型人才和战略科学家为核心,建立一定规模和层次合理的专职科研队伍,为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和人才支撑,逐步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大师、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涌现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拥有高成长性项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积极为领军型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在创新基地培养与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完成、科技战略决策、重要国际学术交流等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国际学术地位、战略眼光、学术见解、领导和组织管理水平。

7.加强建设高校创新团队

积极推动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创新群体培养和建设为目标的高校创新团队项目,面向海内外宣传、吸引、吸收、汇聚一批著名专家和学者,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和群体,积极培育为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和解决国际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队。优先支持科技前沿领域且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问题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跨学科联系互动,建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院所等机构,鼓励高校各类教师在基础研究与高技术前沿领域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攻关。[10]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长远发展的引导和持续稳定资助,注重团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才梯队的互补及均衡发展,构建与之协调的创新人才聘用、选派和管理长效机制。

8.加强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提升社会责任感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创新理念、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工作的开展。重点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与学分体系,建立立体化、多层面、指导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聘请社会各行业、地区、类型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学者专家等作为兼职导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相应的实体研究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补贴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鼓励高等院校与邻近国家级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等机构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教育,加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配套支持,强化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及与科研互动,加快培育符合国家发展的创业型人才。

[1]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 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刘念才,刘莉,程莹,等. 名牌大学应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3).

[3]黄琳. 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关系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盖文启,张辉,吕文栋. 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 中国软科学,2004,(2).

[5]改革开放30年高校科技创新取得大批标志性成果[EB/OL].(2012-05-31)[2016-01-01]. http://dwgk.ecnu.edu. cn/s/26/t/28/4c/a2/info19618.htm.

[6]徐徕. 产业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D].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

[7]贾松伟. 论高等院校在产业技术联盟中的作用[J]. 河南农业,2012,(12).

[8]冉庆国. 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J]. 商业时代,2005,(24).

[9]李军锋.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实施机制探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12,(3).

[10]教育部.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EB/OL].(2012-03-14)[2016-01-01]. http://www.gov.cn/ zwgk/2012-03/27/content_2100852.htm.

[责任编辑:罗雯瑶]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at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

GONG Li1,2DU De-bin1,2HUANG Lin1,2
( 1. Institute of China Innov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2. 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

University is at the core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 in this syst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ten have three core func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mmunity services. In China,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research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and main components of the nat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iversities,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culture and perfecting the innovation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universities;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system

龚利(1981— ),男,江苏南通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战略与能源政策研究;杜德斌(1963— ),男,湖北宜昌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战略与世界地理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JD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9.21

A

2095-7068(2017)01-0024-09

2016-12-08

10.19563/j.cnki.sdjk.2017.01.002

* 通讯作者:杜德斌,E-mail:dbdu@re.ecnu.edu.cn。

猜你喜欢
体系科技国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