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求学问,匠心育人才—杨治良教授专访

2017-03-31 23:54杨治良周成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研究

杨治良周成军

(1.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2.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 高端访谈

痴心求学问,匠心育人才—杨治良教授专访

杨治良1周成军2*

(1.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2.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编者按:杨治良,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1993—2008)、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1997—2005)、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1993—2009)、国家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学科带头人(2002—2009)、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2003—2011)。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在华东师范大学50多年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学科建设和教书育人工作中,已出版著译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科、国家社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20余项。其代表性成果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心理学类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培养了“全国优博”在内的一大批心理学人才;主持的“‘心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2001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的“实验心理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所带领的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我国的心理学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中国心理学会会士,2011年获评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本刊从心理学研究以及在教学实践上的应用方面对杨治良教授进行了专访。

杨治良教授重视人才培养,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努力培养心理学研究的人才,期望心理学研究的事业能在他们的手中传承下去。他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献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视野;重视研究兴趣的培养和研究方法的教授;鼓励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他还认为在人才培养中应重视跨学科通识知识的传授,并且认为对于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应鼓励尝试和探究的过程,重视过程训练和科学素质培育。

内隐社会认知;内隐学习;研究方法;教学理念

杨治良教授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及教育工作,旨在用精确量化的方法探查心理现象及其内在规律。20世纪90年代,他与国内同行一起率先开展了内隐记忆、内隐社会认知、内隐学习等前沿问题的研究,开启了我国无意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并掀起了记忆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其中,他对内隐攻击性的开拓性研究被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赞誉为“这将对预防下个世纪的区域冲突作出贡献”。同时,杨治良教授十分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任教以来讲授过多门本科课程,出版过多种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其中3部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博士,他指导的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6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为中国心理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次借《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之约,笔者(以下简称“周”)就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历程,对杨治良教授(以下简称“杨”) 进行了专访。

周:杨老师,今天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报考心理学专业的热情也很高涨。但是在您当年求学的时候,心理学还很少有人问津。请问,您是如何被心理学吸引,最终决定以此为自己的毕生事业的呢?

杨:追根溯源,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发端于我的高中班主任—洪宝林老师。洪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当时在上海中学教英文,课上得极好。每每置身在他那妙趣横生的课堂里,总能感受到心理学所散发出的魅力。从那时起,懵懂的我便对心理学产生了莫明好感,决意去学习心理学,并做一个像洪老师那样的教师。难怪当时同学们给我起了一个“小洪宝林”的外号。今天,通过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我明白了对洪老师及其心理学的喜爱是一种内隐态度,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而且通常有着深远影响!

1956年,我如愿进入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学习。在那里,我有幸得到了众多心理学名家的教诲。跟随先生们学习的每一门课程,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精神历险。我发现自己最喜爱的课程是实验心理学。事实上,我从小就对数学、物理之类的理科知识很感兴趣。因此不难想见,当发现心理学研究中有很大一块和实验设计、精密仪器、数据分析等离不开时,我年轻的心是何等地兴奋! 原来人类的心灵可以用精确量化的实证方法加以探查,头脑中的秘密可以被心理学的研究一步步解答。在北大的学术氛围中,在心理系各位老师的栽培下,我渐渐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投入全部热情的事业,由此步入了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之路。

1961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工作。华东师大的老前辈和老师们又一次感染了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在努力把心理学领域中最新、最前沿、最鲜活的知识带给学生的过程中,学生们对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又进一步感染了我。我意识到,心理学在未来必将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吸引力的领域,我愿意为它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因此,我踏上心理学研究的道路,部分是因为先生们在教诲中对心理学魅力的诠释,部分是出于心理学自身的魅力,即其用精确量化的方法探查心理现象及其内在规律。从未名湖畔到丽娃河边,心理学对于我,已经从个人的专业兴趣逐渐变化为毕生求索的事业。

周:杨老师,您是国内最先用实验方法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家之一,请问您是如何准确地发现科学研究中有价值的问题?您的经验对我们今天培养学生有哪些启示呢?

杨:要发现科学研究中有价值的问题,一个必要因素是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形成阅读文献的良好习惯,使得其阅读文献就像“喝水”一样。这一比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阅读文献像“喝水”一样容易,能够快而准确地把握文献的主旨。要达到这一点,确实是很困难的,没有长期的积累、练习很难形成。对此我有一点建议,在培养学生时,可以训练他们在阅读一篇文献后,自己写出该文献的摘要。由于写摘要是对文献主旨的高度总结、浓缩,因此对理解文献主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学生努力理解文献。另外,对自己写的东西往往印象深刻,有助于记忆。同时,写摘要也是对写作的良好训练。这一比喻的另一层含义是指,阅读文献像“喝水”一样形成习惯,就我自己和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而言,这一点通过长期的练习就可形成。

此外,培养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有助于发现科学研究中有价值的问题。这里有广阔的视野,一是指多关注其他的研究领域,而非仅仅局限在自己狭小的领域,多领域的结合往往能诞生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我早期的关于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就是将内隐记忆领域中的“内隐”和“外显”概念应用到了社会认知领域,并且使用了内隐记忆领域的加工分离逻辑,结合心理物理法领域的信号检测论,对社会认知的内隐成分进行了实验性分离。之后的关于内隐社会认知的进一步研究,也是采用了内隐记忆领域的加工分离范式,对社会性信息和非社会性信息中内隐与外显记忆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而提出了意识—无意识的“钢筋水泥”模型。由此可见多领域知识融合的重要性。拥有广阔的视野,更深的含义是指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我有一些研究课题,就是来自于在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生交谈中突然产生的灵感。因此,可以鼓励、组织不同学科的学生多进行学术交流,甚至形成一个大的研究团队,互相学习。

周:杨老师,我注意到早在20世纪90年代,您关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就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赞誉。今天我们培养学生也总是要求他们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您能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吗?

杨: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有意识的社会认知之外存在的一个内隐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我于1997年开展的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是使用内隐记忆研究中的加工分离逻辑,结合信号检测论,对社会认知的内隐成分进行了实验性分离。实验中让被试在不同加工条件(注意指向攻击者/注意指向被攻击者/无注意指向)下对图片进行学习,以再认和偏好两种测试的击中率为检测指标。结果获得了内隐攻击性存在的实验证据,并验证了社会认知存在内隐和外显的双成分理论。

我认为,这项研究之所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主要是因为它的新意和其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就其独创性而言,该研究是我国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中颇具开创性的一个实验研究,国际上与1998年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相比还早了一年,该文的发表标志着我国与国际学者同步拉开了内隐社会认知实证研究的序幕。就其实践意义而言,众所周知,种族冲突、恐怖袭击和校园枪击等事件使得人类的攻击性成为一个全世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安全问题。因此,该研究结果被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赞誉为“这是对下个世纪防止区域冲突的贡献”。

所以,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开展的研究应该具有开创性,同时也应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具有开创性和理论意义,就要求研究者准确把握国际心理学界的研究进展,发现新兴而重要的研究领域。对这一点我有两条建议,一是多阅读顶级期刊的最新文献,尤其是一些高质量的综述,往往让人茅塞顿开。在培养研究生时,我们每周都会进行文献研讨会,大家一起讨论各自阅读的最新文献,这样通过交流,每个人都对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读文献的同时,还应多交流,作为一个团队共同进步。另一条建议是,多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在学术会议上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往往也是前沿的学术报告,同时还可以和很多顶尖的同行名师交流学习,对于了解学界的研究动态大有裨益。最后,要使自己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还应该把握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对此我的建议是多了解、关心时事,让自己的研究和热点相结合,切不可关起门来搞研究,成为无用的空中楼阁。

周:杨老师,我知道您一向注重科研和教学的结合。而今天有一部分高校教师感觉科研和教学很难兼顾。您能分享自己在这方面的心得吗?

杨:正所谓教学相长,我深信,教学对科研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我遇到了内隐记忆现象的研究。凭着实验心理学工作者的直觉,我立即意识到这将是心理学中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全新领域—人类的无意识认知。此后数年,我集中精力研究人类的无意识认知现象。在一项实验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人们对概念的掌握,固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规则探索,但也可以通过无目的的重复和记忆,来提高概念分类的成功率。这一发现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人类记忆系统的潜力,以及它的无意识特征。于是更多的研究开始构思、开展。就这样,到1990年,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实验证据,来证明一个无意识的记忆系统—内隐记忆的存在。1991年以后,我和助手们采用汉字和中国传统连环画册《七侠五义》图片,陆续揭示了汉字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以及社会认知中更强的内隐性,并提出了意识与无意识的钢筋水泥模型。而这一切的科研发现,其源头正是教学。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也让我对心理学仪器情有独钟。在美国访问期间,我统计了4本美国心理学杂志中使用仪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情况,撰写和发表了《仪器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论文。记得有一次在冰天雪地的冬日,我访问了美国最大的心理学仪器公司—拉菲耶公司,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会晤了公司首脑,得益匪浅。这段经历也促进了我们对心理学教学仪器的研究和实验室建设。

同时,用实证研究揭示心灵的奥秘,是一项需要无数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宏伟事业。而通过教学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正是对心理学科研的最大助力。在不断开展心理学实证研究,努力揭示心理学现象内在规律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开始问自己,靠我一人之力,就算穷尽一生,所能探索的大约也只是整个人类心理的沧海一粟!因此,我更加努力地培养心理学研究的人才,期望心理学研究的事业能在他们的手中传承下去。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很欣慰地看到,我的许多学生也走上了我当年选择的心理学研究之路。他们更加地投入,更加的坚定。就是在这群年轻人中间,心理学研究将延续下去。我深信,中国的心理学必将越来越璀璨!

周:杨老师,您培养出了一大批学生,其中不少人也是在心理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您认为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杨:培养优秀人才,我认为首要之点是培养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兴趣是不惧困难、持续从事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动力,也是激发灵感、提出有价值科学问题的重要源泉。如何让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之路吸引更多的人,为之倾心,为之投入,为之付出?这是我一直在努力思考的问题。我的经验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诠释心理学研究的魅力。作为心理学实证研究的一位实践者,我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告诉那些刚刚走上这条道路的年轻人一句肺腑之言,那就是:“风景这边独好! ”在《实验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教材的编撰过程中,我也努力用清晰的语言、有趣的研究向学生展示心理学研究的魅力。

其次,我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教授。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的良好掌握,是提出好的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开展严谨、精妙的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前提。因此,从开始工作时,我就高度重视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向学生展示心理学前沿研究的操作过程和演示心理学原理的发现过程,具体诠释心理学的实验证据、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努力把心理学领域中最新、最前沿、最鲜活的知识带给学生。

另外,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视野。我常以自己将当时还是新鲜事物的信号检测论应用到感知觉和记忆研究中为例,告诫学生,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富有创新精神,应该把对新发现、新技术、新方法的追求和实践,始终奉为自己的毕生使命。我也告诉学生,脑成像这一新兴技术在记忆研究中的应用,已经为记忆领域展开了新的蓝图:研究者可以对脑损伤病人的记忆缺陷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在神经生理水平上探讨记忆缺陷者的病因,甚至有可能去揭开一个意识与脑之间关系的恒古之谜……我正是通过这些心理学研究中的实例,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念,即科研工作者不可故步自封,而应敞开胸怀,努力接纳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事物。

周:杨老师,您对于无意识认知过程的研究表明,人的知识可以“不知不觉”地习得,人的经验也可以“悄无声息”地展现;您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人才的培养,乃至普通学生的学习有何借鉴?

杨:内隐学习是指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这一概念是相对外显学习而言的,后者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是有意识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例如,在一项实验研究中,我们发现人们对概念的掌握,固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规则探索,但也可以通过无目的的重复和记忆,来提高概念分类的成功率。

内隐学习的一个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内隐学习可能会优于外显学习,即所谓“内隐学习效应”。这一效应在Reber等人早期关于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明。我们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内隐学习组比外显学习组的被试在测验中的成绩要好,对刺激规律的结构区分要优于外显学习。甚至有时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领域会表现出外显学习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大量实验研究也表明,内隐学习不仅能使运动技能保持时间更长,而且还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各种应激条件的适应。这些研究结果都提示我们,在人才培养中不应忽视内隐学习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外显学习,强调有意注意、记忆等意识活动的参与,却忽视了内隐学习的重要性。我在将这一点应用到人才培养上时,就是强调“做中学”。前面我屡次提到鼓励学生多读文献,一个重要原因是,正如通过看字符串的样例能习得人工语法规则一样,我相信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研究实例,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好的研究思路、好的研究方法。另外,我也经常鼓励、督促学生多参与实验研究,因为其中有很多技巧和知识很难进行外显的指导,而通过内隐学习则可能掌握。

另外,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不仅有分离的一面,而且有协同的一面。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既进行内隐学习又进行外显学习的混合组成绩明显高于仅进行内隐学习或仅进行外显学习的单项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促进的相互作用。这启示我们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例如,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文献,还应组织文献研讨会,大家一起讨论,导师在讨论中发挥外显指导的作用,这样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就可相互促进。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充分发挥两种学习的协同作用。

周:杨老师,在访谈的最后,我想请您对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提几点寄语,可以吗?

杨: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我谈两点建议。第一,我建议增强学生跨学科的通识知识。正如我在前面提及的,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融合对于科学研究是大有裨益的。这一融合往往能产生新颖的、有重大价值的科学问题,同时某学科的知识往往有助于对另一学科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我早年刚工作时,在1962年到1964年间,修读了整整两年的物理系课程,使自己对心理学实验仪器的运作原理和技术有所了解。这也为日后心理学仪器的研制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将某学科的方法应用到另一学科中,往往能起到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问题的作用。例如,模型拟合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好地分离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诸成分,而要熟练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具备扎实的数理统计知识。因此,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增强学生跨学科的通识知识,并提供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的平台。现在很多学校都设立了跨学科通识课程,在此基础上还应多鼓励、督促学生运用这些知识。

第二,我建议对于科学研究,应鼓励尝试和探究的过程。事实上,学界现在已经产生了关于显著性崇拜的争论。按照波普尔的理论,科学本身就是通过不断的证伪而改进理论和知识的过程。如果每个研究的结果都是对理论预期的证实,那人们的知识就不可能得到更新,科学也就不可能进步。相反,正是借助于客观结果和主观预期的分歧,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才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因此,心理学的科学实验研究,不可能确保一定得到预期结果。近年来,学界愈发重视零结果的价值,许多期刊开始刊发零结果的研究报告,元分析技术出现的一大原因也是希望将零结果纳入考虑,还有学者呼吁放弃传统的显著性检验,采用贝叶斯统计或似然推断评估研究结果对各假设的支持程度。顺应探索学习本身的规律,对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不应以是否有理想结果论成败。尤其是对于进行科创活动的大学生,作为科研的初学者,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不强,如果只强调应获得预期的显著结果,很可能会挫伤其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相反,应重视过程训练和科学素质培育,鼓励探索和尝试,为未来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培养很多优秀的人才,心理学实证研究的火炬将在他们的手中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杨雅婕]

Yang’s Dedication to Learning and Developing People: An Interview with Yang Zhiliang

YANG Zhi-liang1ZHOU Cheng-jun2
( 1.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China )

Dedicated to education, Professor Yang Zhiliang values developing people, who may carry forward the undertaking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He combines his ow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stressing cultivating good habits of reading papers and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a broad view. He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intere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encourages the combin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He also values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thinks that regarding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rather than on the results.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implicit learning; research method; teaching philosophy

杨治良(1938— ),男,江苏江阴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内隐记忆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周成军(1971— ),男,江苏海安人,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内隐社会认知和群际接触研究。

B84

A

2095-7068(2017)01-0100-05

2017-01-20

10.19563/j.cnki.sdjk.2017.01.010

* 通讯作者:周成军,E-mail:zhouchengjun@suda.edu.cn。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实验研究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