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哲
摘要:木刻版画发源于古老的中国,是中国艺术宝库里的一大瑰宝。中国的版画要发展,不能离开继承传统。 从当代到传统,从古老到现今,不断的弘扬着木刻版画艺术的精神,木刻版画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制作技法上与原始的传统都有所差别。木刻版画之所以走到今天,而且是艺术门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归结于艺术的整体发展与之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木刻版画;延续性;版画
木刻版画发源于古老的中国,是中国艺术宝库里的一大瑰宝。中国的版画要发展,不能离开继承传统。 从当代到传统,从古老到现今,不断的弘扬着木刻版画艺术的精神,木刻版画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制作技法上与原始的传统都有所差别。木刻版画之所以走到今天,而且是艺术门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归结于艺术的整体发展与之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版画之所以昂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是因为继承了民族传统、扩大了版画语言。继承民族艺术的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断促进艺术史的发展。同时,也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整体发展有着一定的改观。近一段时间,在当今的作品里,往往忽略了时代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由于艺术形式跟不上思想内容的要求,或者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不符合形式语言的发展。使作品显得艺术性不高,缺乏一种感染人的艺术力量;或者是思想性不强,而缺少一种能够打动人的精神内涵。如果仅有攀登艺术高峰的雄心壮志,而没有足够的提高其艺术质量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还是不能成功的。我们向一切优秀遗产学习,向外来艺术学习,向姊妹艺术学习,特别是向祖国的民族传统绘画学习,离开了民族传统的正确继承和民族文化遗产的批判接受,也就不可能创造出我们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的新版画。
木刻版画要向前发展不但不能离开传统绘画的发展,木刻版画更要应站在时代前沿的技术与创作思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当然,要继承首先需要解决观点和态度问题。否则,创作者往往会由于社会立场观点的模糊,或个人态度的轻率,和受思想认识水平的限制,而错误地把“糟粕”作为“精华”,或把“精华”看作“糟粕”。在艺术实践中,既然分不开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必然会招致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比方有人认为传统是完美无缺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动不得的。这样错误的观点,势必招致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只满足于抱残守缺,陈陈相因,老是重复前人的窠臼,这样,是不能符合今天的广大人民群众和时代的需要的,对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建设事业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与此相反的另一种情况是,不重视继承传统。也许由于对传统的无知,而对它采取了一概否定的态度。例如过去有人说传统版画早已过时了,只有思想性缺少艺术性等等,这样以偏盖全的结果,就会使中国版画的发展脱离群众,割断历史。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分析中国版画的发展史,不应该由于曾经片面地理解艺术要配合当前的政治而忽视了版画在风格、形式和技法诸方面应该呈现多样性。木版画应该发扬它固有的民族语言特点。发展它的传统艺术规律以及比较成熟而完美的独特表现形式。
我们要反映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某些方面,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革新和突破,那是很自然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脱离新的思想内容的要求而只满足于传统技巧的卖弄,当传统的法式不能适应崭新内容的反映时,我们不能灵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和时代的情思,结果,就必然导致:干巴巴的公式化、概念化。这样,要求传统得到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不过,应该强调的是,我们所要求的发展绝对不能离开民族传统的基础。如果不问具体情况,不作艺术分析,一律笼统地采取全盘否定的“创新”,未经反复的艺术实践和认真的学术研究,就一概认定是“枷锁”,这就会与“推陈出新”的精神相违背。
我们还须明确,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但继承的本身绝不能说就是发展。虽然前人的作品也是根据他们彼时彼地的现实生活原料所创造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从这些作品的“流”里求“源”,舍本而求末,那么,只有使我们今天的木版画艺术成为无源之水,勢必趋于枯涸,趋于萎缩,没有多大前途。
通过自己的作品热情洋溢地歌颂人民的理想,表现群众的愿望,表达人民的情感,反映出大自然变革时代的精神。木刻版画家们通过具体图像来抒发他们各自新的思想感情,或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优美的情操,这才是木刻版画延续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