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2017-04-07 01:41刘秉羽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适度惩罚必要性

刘秉羽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有的教师对学生只是一味地“捧着”“哄着”“夸着”,甚至运用绝对赏识的观点进行教育管理。而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说教,不敢合理地适度地实施“惩罚”,视“惩罚”为雷池,不敢跨越半步。这样,虽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张扬了学生的自信心,但是这样也会滋生学生骄傲自满,丧失责任。

关键词:“惩罚”教育 必要性 适度“惩罚”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由于家长对孩子的疼爱之深,致使他们对学校的“惩罚”教育产生了不合理、不清晰的认识,若教师稍有惩罚行为时,家长就会指责教师是变相体罚。因此,导致很多小学教师把赏识教育绝对化。有的教师对学生只是一味的“捧着”“哄着”“夸着”,甚至运用绝对赏识的观点进行教育管理。而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说教,不敢合理地适度地实施“惩罚”,视“惩罚”为雷池,不敢跨越半步。这样,虽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张扬了学生的自信心,但是这样也会滋生学生骄傲自满,丧失责任。我认为,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合情合理地,适时适度地运用“惩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巧借“惩罚”教育强化班级管理呢?

一、要赏识与“惩罚”相结合

只有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绝不能将两者绝对化,对理化,甚至将“惩罚”教育推到零的边缘,忽视“惩罚”教育辅助作用。

人们常说:“班级管理无小事,要事无巨细。”的确,矫正班级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可小视。如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课后不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课间追逐打闹,欺负小同学,敲诈他人财物;破坏公共设施,乱涂乱画;还有的刻意制造恶作剧,等等。这些现象我们都不敢懈怠。通常我们都会及时采用以赏识为主的教育手段,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

厌其烦地进行鼓励、表扬、肯定、引导。并把这些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实践表明,虽然赏识教育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有一些“顽童”不买你的账。不管你怎样“赏识”,他也不动摇。面对这些屡禁不止的学生,如果我们在提倡表扬、鼓励、赏识的同时,适当发挥“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些。

二、要因人而异适度“惩罚”

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不是也提倡“惩罚”吗?“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特别是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规律。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就得赏罚严明,那么,如何借助赏识的机会尝试“惩罚”教育呢?实践证明,“惩罚”教育要以表扬、鼓励的赏识教育为基础,要因人而异,适时适度的“惩罚”。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借助兴趣特长巧施“惩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凭感觉做事,不计后果。因此,在实施“惩罚”教育时,要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犯错误学生,采用不同的“惩罚”办法。如:在音乐方面有爱好特长的,“惩罚”他们为大家唱一首歌;在绘画方面有爱好特长的,“惩罚”他们为班级办一期黑板报;在朗诵方面有特色的,“惩罚”他们为大家朗诵一首新诗;在口语交际方面能言善辩的,“惩罚”他们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性格方面

表现热情好客的,“惩罚”他们为大家做一件好事;在作文方面善于表达的,“惩罚”他们写一篇日记。并要求他们在日记中写明所犯错误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这种借助兴趣特长巧施“惩罚”的教育,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犯错误要付出代价的,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心悦诚服的接收“惩罚”。

2.借助“金星”平台巧施“惩罚”

现代教育论认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学生才能积极的接受管理,能动的参与管理。否则,学生会消极抵制管理。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并接受管理呢?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借助“金星”平台巧施“惩罚”教育。就是结合学生一日常规,开展“学习、纪律、卫生、文明、安全等方面的争星活动”。对那些在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奖励红五星。利用奖励红星这个精神和物质媒体对学生施以“小恩小惠”,以此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欲望。同时,对那些违反校级班规的“顽童”不仅要理解尊重,还要严格要求;不仅要进行正面教育,还要配有适当的“惩罚”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违反校级班规情节,每次在金星评比台上加罚一颗黄色的五角星,以示黄牌警告;或者加罚一颗黑色的五角星,加大“惩罚”力度,为其敲响警钟。其次,不仅让犯错误的学生在“惩罚”中意识到自己的过失,也让他们警醒自责,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了今后犯更大的错误。当然,犯了错误的学生也是有较强的上进心的,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展示栏中“一串红”。他们会潜意识的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得到红星将“惩罚”给的黄星或黑星兑掉。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提醒、启发、警告式的“惩罚”,较好的遏制了那些顽皮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

3.借助换位体验巧施“惩罚”

现在的学生总是爱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他的同学,往往却忽视了自己的表现,尤其是那些经常违反校级班规的学生。他们根本体会不到老师管理班级的艰辛,学校监督员和班干部的辛苦,更认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为此,我对那些不遵守紀律的学生,采取了换位体验的“惩罚”教育方式。要求他们做一天监督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负责监督、管理、维持全校学生的秩序,让他们在体验中入情入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此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对那些经过换位体验起色不大的“顽童”,采取剥夺他们出任值日班长的“惩罚”会更适合。因为通过这次“惩罚”他们会更清醒的认识到,违反纪律会让他们失去展示自己管理才能的机会,他们会为自己的过失感到自责和惋惜。对那些作业完成不好,书写不认真的学生,“惩罚”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交换批改,让他们在批改中感受到批改“糟糕”作业的苦恼和艰辛。当然,实践表明,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巧妙的运用点“惩罚”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惩罚”是一把双刃剑,也是最危险的。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论实施什么办法“惩罚”,都要以尊重信任为前提,要把握好时机,要适宜适度,要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犯的错误大多是属于无意识的,往往是错误犯完了,他也知道错了,并为自己的错误而愧疚、自责,也准备着接受惩罚。因此,这个时候恰恰是教育的最佳良机,而此时学生明白的道理也一定会刻骨铭心的。

参考文献:

[1]张连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严”和“爱”.中外教学研究,2013,(10).

[2]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班级自主管理细则.2014-10-08.

猜你喜欢
适度惩罚必要性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