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品位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建构和培育“社会样板阶层”,还需要具体的行动规划和具体的空间景观文化表现,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具体而言,必须注重九个层面的人文诠释并给予深入思考:从社会公平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整合,从“社区如家”到“城市如家”的人文关怀,从学习型城市到“哲学型城市”再到“独有的城市哲学”,从城市精神理念到市民精神的生活实践并转化为“常人生活”的品位素养,从生态循环到社会循环再到回归自然的城市发展方式的自然回归,从“城市格调”到“城市时尚”再到城市作为一个艺术品的打造,从生活空间到艺术空间再到日常生活艺术空间再创造,从大众创业到充分就业再到大众创新的文化土壤培育,从城市文化资源挖掘到“城市文化资本”打造再到城市品位文化符号的资本性转化。
关键词:城市品位;市民社会;“城市如家”;创新机制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7.02.002
城市品位既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城市市民素质的一种表达。城市市民的品位决定城市的品位。城市市民的品位来源于社会“集体良知”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建构,而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市民社会的民主及契约精神的发展水平上,亦如马克思所论的“市民社会”,这是历史真正的出发点。但为什么从传统社会以来,我们的城市品位建构一直被忽略?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城市品位总是有多种多样的差距?或艺术价值、或空间质量、或民众意愿、或生态自然的要素等,都有不同的样态和差距。所以,我们要扪心自问:城市品位的良性化、优化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土壤形塑才能呈现有品位的“城市伟大文化”?城市品位与城市进化的关系是什么?显然,其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588年,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乔万尼·波特若在《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一书首倡了创造“城市伟大文化”的概念。他说:“何谓城市?城市的伟大被认为是什么?城市被认为是人民的集合,他们团结起来在丰裕和繁荣中悠闲地共度更好的生活。城市的伟大则被认为并非其处所或围墙的宽广,而是民众和居民数量及其权力的伟大。人们现在出于各种因由和时机移向那里并聚集起来:其源,有的是权威,有的是强力,有的是快乐,有的是复兴。”[1]虽然他的观点包含着对传统王权价值的认同,但是其难能可贵的是早在400多年前,论者就能够从独立的视野出发,提出城市的价值及其伟大意义。波特若还说:“要把一座城市推向伟大,单靠自身土地的丰饶是不够的。”[2]显然,这与当代中国很多“城市经营”主要以卖土地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理念形成鲜明的对照!无独有偶,斯宾格勒也曾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这是一件结论性事实。”[3]同样的视角,却有着特殊表意的功能,斯宾格勒提出的“市镇”是指区别于传统乡村的城市,而只有区别于乡村的城市才能够创造“伟大的文化”。也就是说,纵观历史长河,人类伟大的文化总是属于城市的,这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真正价值和本质所在,也是人们对城市生活向往的原因所在,更是人类选择城市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本质原因所在。
城市品位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建构和培育“社会样板阶层”,还需要具体的行动规划和具体的空间景观文化表现,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在城市品位的建设上,很多人更多关注的是城市的空间、景观等外在物化的要素,而本文在关注空间、景观和外在要素的同时,更关注城市市民的品位培育,更关注城市社会总体制度设置的品位和群体性的“集体良知”文化认同的深化建构。
一、建设前提
从社会公平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整合,这是城市品位建设的前提和土壤。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市民。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城市,往往会有一种特有的“城市文化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熔炉,内部会生成一种社会整体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选择机制,这也是市民社会的本质所在,在此基础上产生市民社会共性的“善”的文化取向。如,从某种角度讲,有品位的城市应该没有典型的恒定的“底层社会群体”,或者说这类群体的人数比例会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底层社会群体”应该是所谓的“临时性群体”,不是固化的阶层,通过社会制度和个体努力可以改变其阶层地位。城市品位的高低,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体现为是否具有充分的社会选择空间。从空间的公平与正义,到社会生活的公平与正义,是城市品位提升的原动力。其重要的创新在于,城市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为个体或者群体提供能够改变其落后文化和贫穷生活的社会机制。因此,也可以说,城市品位建构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对城市贫困进行“社会精准治理”,[4]能够让“底层社会群体”通过社会机制改变现存的生活状况与阶层地位,让市民整体成为城市品位的践行者、创造者和享受者。
二、建构基础
从“社区如家”到“城市如家”的人文关怀,这是城市品位建构的基础。在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建设需要创造城市市民的心理归宿感和安全感。其中的目标之一是从“社区如家”到“城市如家”的文化转向,让城市人(市民)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园,并通过城市价值的推进来提升个人价值,反过来,又通过个人和群体价值的创造,提升城市的品位与价值。特别是要重构城市社會的“邻里社区关系”,重构城市社区的人文情愫,重构传统邻里的文化守望,让传统的“乡村共同体”的人文情怀得以在城市里实现。让城市这一“陌生”的世界,存有人间大爱,这是真正的品位与品味。芒福德认为城市与人格、空间和社会整体生活价值取向有深刻的社会关系:“威廉·詹姆斯在其代表作《心理学原理》中很生动地描述:一个人的住宅、财产也像他的知识、情感、观念和行为,同样是其完整人格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个道理适用于个人,它就更适用于社区:因为城市正是凭借新奇优美的建筑来体现新形成的集体人格、展示自己的新面貌的。”我们更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个文化价值取向——城市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最卑微的居民也可以将自己同城市的集体人格联系起来,同城市的权力和光彩联系起来。”[5]“我是上海人”、“我是北京人”、“我是深圳人”、“我是纽约人”……这是我们建设“城市如家”这一理想家园的本质原因。
三、内有价值
从学习型城市到“哲学型城市”再到“独有的城市哲学”,这是城市品位的内有价值。芒福德说:城市是改造人类的场所。这一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具有改造人类的功能,一个伟大的城市才是改造人类的场所。一座好城市就是一所好学校,城市的市民要有文化品位,要有文化资本,进而转化为城市整体意义上的文化资本。“今天已经哲学过了吗”?这句话作为一种语法结构似乎有些不合理。但是,其意涵之深刻却可以告诉人们一个哲理:“城市哲学”可以成为“城市文化资本”,城市哲学可以让城市变得伟大起来。这个城市“哲学家小路”影响所酿造的城市文化土壤与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人类文化的结晶意义。德国海德堡不仅是一个有哲学的城市,而且还是一个有“城市哲学”的城市。在内卡河北岸的山丘上有一条小路,历史上许多大家如黑格尔、歌德、亚斯培斯、康德、韦伯、海德格尔等经常在这里散步,这条小路几乎成了一个哲人之路,人们都称之为“哲学家小路”。在路旁的一个花园门口竖着一支向上平伸的手掌模型,掌心里写着简单的一句话:“HEUTE SCHON PHILOSOPHIERT?”直译为“今天已经哲学过了吗?”也有人翻译为“今天你哲学了吗”?[6]一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哲学,但中国的城市很少有自己的哲学,这不仅说明中国缺少对世界有影响的哲学家,还缺少日常生活的哲学思维,从本源上讲,是城市社会市民的主体对哲学修养的忘却。一个有自己城市哲学的城市,就是一个有无限创新力的城市。独有的“城市哲学”酝酿了这座城市成为现代经典科技文化创新的土壤。
四、建构灵魂
从城市精神理念到市民精神的生活实践并转化为“常人生活”的品位素养,这是建构城市品位的灵魂。城市没有灵魂,就不能千年不朽。城市和市民精神的核心,就是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自我生存价值取向,让尊重和被尊重成为一种习惯,让爱人和利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荣誉和正义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只有敬畏自然,关爱环境,追求生活品质,礼貌而有职业操守,以向上的力量创造日常生活,才能够体现城市品位!抑或可以说,追求城市品位的一种境界,是一种集体行动逻辑,也是城市市民社会的终极价值。反之,是可想而知的。
五、必由之路
从生态循环到社会循环再到回归自然的城市发展方式的自然回归,这是城市品位建构的必由之路。城市是棵树,根于自然,源于自然。城市是人类的造物,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人类造物的城市也必然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可以重新回归自然、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城市,能够让城市人自然而然地生活。在城市品位的外在表达上,城市应该生长在花园里,成长在森林里;花园和森林应该生长在城市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是城市在重归自然中发展的现代法则。
六、建设隐喻
从“城市格调”到“城市时尚”再到城市作为一个艺术品的打造,这是城市品位建设的“质性”隐喻。这一理念的核心词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高雅的文明礼貌成为生活最低标准,让追求时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品位的城市一定是有格调的城市,有格调的城市一定是引领社会时尚的城市,如巴黎、伦敦、东京等。“巴黎有101种生活方式”,包括城市色彩、城市空间意向、城市文化精英群体。只要是创造,都需要从“质性”意义上发展创新。要培育出一个典型的社会样板阶层,是城市品位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个样板阶层是市民社会发展和契约精神建设的推动者和创新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追求高雅、追求清洁、追求文明、追求礼节、追求艺术的自然行为特质。
七、时间切面
从生活空间到艺术空间再到日常生活艺术空间再创造,这是城市品位的时间切面。现代城市品位的建构,需要重新整合城市要素,如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角落、城市建筑、城市社区、城市街道、城市家庭都应该是城市品位所体现的载体。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要把城市当作艺术品来打造,为此,就必须强调城市文化空间的艺术性的细节打造。在社会样板阶层的主导下,选择性地积累传统中的优秀文化要素,有意识地创造新的文化品位要素和符号,积极主动地摒弃低俗文化,用新的理性主义努力去创造城市细节的品位与价值。“街道、拱廊、广场、院落、小区、柱廊、大街、林荫道、中心、核心区、聚集点、放射点……这样一个城市就能够徒步穿越,而且变成一个清晰、易懂的主题。”[7]细节体现品质,也决定成败。在任何一个时代,相应的城市发展都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新角色和同样丰富多彩的新潜力。这些东西带来了法律规范、举止风度、道德标准、服装款式、建筑风格等各方面的相应变化,而这些新变化最后又将城市转变成一个活的整体。[8]城市品位的塑造一定是每一个市民的自觉行为。犹如巴黎城市的花香……在阳台、在屋顶、在街角、在路边……到处都可看到花和闻到花香,可谓“闻香识巴黎”。从“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视角看,城市一定要有“第三空间”的“文化连续统”思维,即城市文化思想自由飞翔的空间,如在巴黎、伦敦、罗马、佛罗伦萨……街角咖啡馆文化,特别是巴黎左岸的咖啡馆公共空间文化已经成為有世界影响的特色文化空间。另外,城市视觉系统品位的建构,景观符号应该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符号表达,上升到“城市文化资本”符号的价值转换。城市的店招店牌、广告亮化、导览导视系统等要一体化、系统化设计,并能构成为代表城市意向的艺术符号,如伦敦的红色电话亭、黑色出租车和红色双层巴士等。
八、建设支点
从大众创业到充分就业再到大众创新的文化土壤培育,这是城市品位建设的支点。充分就业是城市真正的活力源泉所在。对于城市人(市民)来说,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工作。或者说,能够有一份理想、体面的工作,是市民日常生活能够得以高雅的物质基础,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一个城市能够让多数人在“充满选择机会”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可选择的创业机会,这个城市一定会在发展中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
九、文化动力
从城市文化资源挖掘到“城市文化资本”打造再到城市品位文化符号的资本性转化,这是城市品位提升的“文化动力因”①。[9]城市品位是“城市文化资本”的文化要素,一般会具有经济类资本所没有的意涵:一是公共性,是城市的公共财富;二是唯一性、垄断性和资本性;三是历史价值的传承性和刚性;四是社会整体的认同性和集体记忆的存在性;五是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色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双重意义。
城市品位与城市、进化、城市精明增长方式及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呈正相关。没有良好的城市品位,当然不会有城市的良好发展,更没有良好的市民生活!反过来,没有良好的市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品位是不可能建构出来的。诚然,城市品位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理想类型”建构的意义,既是一种思想与文化价值取向的追求,也是市民的生活方式与行动逻辑的建构,更是城市现代性和民主社会的模式。无论实现过程和方式如何,我们必须从中找到创造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的切入点和行动路径。我们不得不这样说:城市品位必须在遵循城市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个体价值和内核、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品位与“城市文化基因”为主要内容,进而使城市品位建设成为推动城市社会进化与精明增长的“文化动力因”,让城市品位要素成为“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文化场域。
毫无疑问,城市品位是市民社会的整体诉求,强调的是契约精神和民主,因此,城市的创新机制和创新土壤比创新能力更重要。一个城市一旦形成良好的市民社会关系,就等于建构了一定意义上科学与新文明创新的土壤,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行为、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如雨后春笋,创新就有可能成为城市一种自身内化的机能,有品位的城市一定会聚焦众多的思想家、创新者和新社会文化与新经济思维发展的担当者和推动者。不妨用芒福德的话做结尾:“城市是地理的网织工艺品,是经济组织制度的过程,是社会行为的剧场,集中统一体的美的象征。一方面,它是一般家庭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重大行为和表现人类高度文化的戏剧舞台。城市培育艺术的同时,它本身就是艺术,在创造剧场的同时,本身就是跟剧场一样。”
注释:
①这里的提法是笔者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应法国馆邀请所做的一个学术演讲中提及的观点,原演讲题目是《“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记忆》。此演讲后由《解放日报》记者陆绮雯和美编吴名遂整理署名,以《城市符号是文化资本》为题,刊发于2010年7月24日的《解放日报》上。
参考文献:
[2]乔万尼·波特若.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M].刘晨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99.
张鸿雁.“社会精准治理”模式的现代性建构[J].探索与争鸣,2016(1):12-17.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53.
《欧洲古堡游》编辑部.欧洲古堡游[M].北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4.
南·艾琳.后现代城市主义[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87.
陆绮雯,吴名遂.城市符号是文化资本——張鸿雁教授的“城市文化资本”论[N].解放日报(新财经周刊),2010-07-24(09).
■责任编辑: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