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对策研究

2017-04-06 08:41宋林丛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跨部门协同部门

宋林丛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200)



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对策研究

宋林丛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200)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催生的新的治理时代,西方国家掀起了改革的浪潮,都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跨部门合作,我国当前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治理进程中,政府的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并且在我国政府行政体制迫切需要改革。政府部门存在分工过细和公共服务的碎片化,是当前中国政府存在基本态势态和运行方式中的重要问题。

跨部门治理;协同治理;多元协同

一、协同治理的内涵

协同治理,是指在民众的公共生活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或企业等多主体相互协调并且共同作用,发挥优势,使整个系统保持有序、持续性地运作,实现有效治理公共事物,实现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之目的[1]。主要有以下特征:

1)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协同合作。现代社会呈现多元化,必须建立"多中心治理”的理念[2]。不仅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在内的所有组织都可以参加公共治理活动,兼容多方的利益需求。

2)治理手段的多样性。在治理手段上,协同治理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不仅包括传统的行正手段,还包括经济、法律、文化及科技手段。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具体手段,实现长效治理、标本兼治。

3)文化的协同作用。组织变革会经常涉及到组织文化的改变,协同政府必须主张建立既相互融合,又含有差异的文化,是价值观统一,加强团队合作、风险利益共享、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和合作,加强公务员的培训和自我加强意识。

二、我国实施跨政府部门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推动着一个全新的治理时代

伴随着全球化的形成以及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使政府改革在广度或是深度上都发生了重大发展。正如俞可平教授所说,政治上最终走向治理的原因有很多,经济的发展占了很重要的作用[3]。全球化和多元化改变了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观念。信息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协同治理是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和热门研究领域

从西方国家的协同治理的实践形式的探索以及获得的成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协同治理打破传统式官僚制的弊病,试图建立一个文化和哲学关注政府的整体价值和性能,转变政府职能,打破条块分割、分化和重塑政府的结构,并强调责任制度和协调合作的激励机制,用以推动跨越组织界限的工作方式[4]。为了提升政府能力,提升政府绩效,从而满足广大公民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我国需要行政体制改革

在我国,我国当前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治理进程中,政府的工作变得日益复杂,政府行政体制迫切需要改革。"存在分工过细、职能交叉、资源内耗和公共服务的碎片化,同样是中国政府存在的基本态势和运行方式中的重要问题。

三、运行模式

(一)政府内部关系的协同

政府内部关系主要有垂直和水平两种,包括纵向关系,如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横向上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间关系的协同,是指通过政府部门的重组、结构的优化、加强中央集权、信息的沟通、跨部门乃至区域合作,以实现组织、决策和目标的整合,进而实现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交叉责任,适度集权和放权;还要合理建立一套中央到地方的层级管理模式以及设立地区间乃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

(二)部门内部关系的协同

对于横向的部门内部之间关系来说,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纠葛,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部门间的交叉责任、行政权限等严重制约着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因而,合理厘清和划分部门职能,理顺部门间关系,建立职能分明有序、权责有序的大部制,是解决空心化和碎片化政府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同

政府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的主体,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尤其自身的限制,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不能过多的干预经济发展。因此,偶尔会出现"政府失灵”。而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其作用同样是不可抹杀的。但是由于市场具有无序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和缺陷,又不能够放任其发展。因而政府和市场需要将有形与无形的手进行合作,形成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协同

政府组织机构庞大,组织严密,结构复杂,在应对突发事务时,反应比较缓慢和迟钝。但是,在公信度上,具有权威性。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由于组织构成较为简单,规模较小,因而富有灵活性。同时,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单一、大众、排他;而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则多元、个性、丰富。可以说,两者具有相当强的互补性,协同合作有利于更好地治理公务事务,构建无缝隙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四、建议

(一)建立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

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中国存在的跨部门机构种类多、数量大,但是运行方面缺少整体化、规范化。从发达国家的治理模式来看,要致力于顶层设计,着眼于国家全面的发展战略,制定各部门的协调机制,使各部门协调发展,达到最优的治理效果。

(二)处理好政府横向部门以及纵向结构之间的关系

不能忽视政府部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应加大他们之间的联系,提升协同效力,联合横向和纵向的结构,利用新的模式形成新的政策,共同承担服务,完成任务。

(三)促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没有一个行动者有足够的能力单独地主导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所产生的特殊问题。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调,主张以多治理为主体,由政府的个人治理转变为与其他主体的合作治理。要探求互助,使公共服务由单一执行变为多方面管理,满足多方需要。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

首先,创建有效的电子治理环境。现代政府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充分利用信息通信和网络管理等各种创新技术,构建一个开放、透明、方便、有益的跨政府管理和服务平台。其次,分级设立信息化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跨部门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目标、任务、职能和职责,制定明确有效的信息治理框架和监管方针。第三,开发精细化管理工具。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科学设置信息管理和服务标准,提高政府部门间信息管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2][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69-95.

[3]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N].学习时报,2007(4).

[4]韩兆柱,杨洋.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及应用[J].教学与研究,2013(6).

宋林丛(1990-),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研究生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跨部门协同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跨部门项目团队合作绩效管理研究
浅谈财务部跨部门协作能力建设
“跨地区”、“跨部门”、“跨币种”协同监管方法研究及政策建议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联动:高校跨部门机关党支部活动方式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