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情绪障碍问题研究

2017-04-06 08:41桂茹洁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监护人监护情绪

桂茹洁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留守儿童的情绪障碍问题研究

桂茹洁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里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却远离父母,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管,或寄宿在亲友家中。这些不足14周岁的孩子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在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只能用不成熟的心智去承担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也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对他们的关怀和教育已迫在眉睫。从情绪情感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寻留守儿童不良情绪情感的应对方法,比如加强家庭教育、加强监护人的责任感、改善提高学校的管理工作、呼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爱等,对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有积极意义。而开展关于留守儿童情绪障碍问题的调查,也能为今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留守儿童;情绪障碍

一、留守儿童情绪相关理论

(一)学习理论

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获得。父母对情绪有着怎样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其孩子对情绪的识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各方面能力均有所发展,尤其是阅读和欣赏能力的发展会促进其情绪识别能力的增强。同时,随着他们接触到越来越多更为高级的情绪表达词,不仅会加强自己的情绪表达,还会更加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表达。这样情绪识别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的共同发展则是儿童情绪学习的过程。

(二)知觉再认理论

知觉再认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并试图用已经形成的结构工具来影响输入儿童认知中的刺激。该理论认为儿童在知觉外界刺激时,会将自己脑海中已经存在的一个心理图式与其进行对比分析与处理。例如:婴儿见到熟悉的人就笑,见到陌生人就哭。那么用该理论来解释则是因为婴儿将陌生人的面孔与自己所熟悉的面孔相比较发现,他们既相似又不那么相似,由此引起他们的焦虑所以会哭。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因为它涉及到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随着儿童捕捉他人观点的能力以及移情作用的渐趋成熟,引发儿童情绪反应的刺激物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儿童采择他人观点能力的提高,儿童学会了如何对别人行为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归因,从而能更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行为。

综合以上三种关于儿童情绪的理论可知,尽管人生来就已具有情绪的相关体验,但后天的环境及教育等多方面原因还是对情绪的培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留守儿童情绪障碍问题的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的情绪障碍问题的出现并不单纯地是由父母长期外出远行给孩子带来的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所引起的,而是学校、社会、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一)社会因素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因而会出现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的现象,而在这时如果通过具有极强的渗透性的现代传媒接触到社会中诸多不良因素,如低级趣味的作品等,就为留守儿童不良情绪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地方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大多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很少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深入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以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学校因素

对于不少留守儿童来说,在家里无法得到如常人般来自父母的关爱,因而他们会将更多的情感和希望寄托于学校。这时就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来弥补家庭生活的不完整带来的消极影响。但由于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开设心理课程的学校不多,也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定期的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2],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十足的保障。同时,部分老师还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直接沟通,家访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一来,留守儿童在学校也得不到比常人更加热情的关爱,极易使他们产生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进而严重影响着他们情绪的健康形成与发展。

(三)父母因素

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能够和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的时间是少之又少。但是在生长发育各方面都处于转型期的他们,在面对各种生活、学业、感情中的问题时常常手足无措,可是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和指导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奢望。不成熟的他们得不到成熟的建议和意见,因而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即使不少父母都具有“补偿心理”,但他们永远只能给予物质上的弥补,并不能在孩子出现情绪方面的障碍或问题时,及时察觉,从而错过了最佳引导和纠正时期。

(四)监护人因素

1.隔代监护。隔代监护是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孩子进行监护。在农村,祖辈之中受过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的人数较少,因而他们对于孩子的监护更多表现为对孩子提供生活上的照料,更不奢望会重视对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塑造,相反往往会忽视孩子们情绪上的细微变化,而错过对留守儿童情绪问题刚出现时进行疏导的最佳时机。同时,祖辈对孙辈极易出现溺爱现象,他们将毫无原则地纵容等同于对孩子的爱,会导致孩子出现诸多不良情绪。

2.上代监护。上代监护是指由与父母同辈人的亲戚或朋友来代养。这种监督存在很现实的两方面问题。一是监护人自己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所以不可能将百分百的精力付诸于别家的孩子身上;二是就算孩子再亲也终归不是自己亲生的,在教育方式上难免出现过度溺爱或是过于严厉的行为和现象(54.3%监护人有过罚跪、罚站等家庭暴力行为[3]),从而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和性格,并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

3.自由监护。自由监护是指留守儿童对自己进行监护。由于其身心均未达到足以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水平,而父母又无法在他们无助之时提供除了金钱以外的支持,因此长期缺乏父母管教的状态依旧会造成他们情绪的障碍问题。

(五)自身因素

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心智均未完全成熟的成长期,因此他们的情绪会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变化。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学业上也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监管,所以他们大多无心学习,成绩较差;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会缺少来自父母的关怀,因而容易在学校里与同学组成“小团体”,形成所谓的帮派与势力支持,从而满足自己的情感上的缺失。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由于没有父母的教育和指导而会倾向于擅自处理,或凭义气行事,鲁莽冲动;失意时没有父母在身边做他们的倾诉者,久而久之会产生孤独自卑之感,增加情绪障碍发生的概率。

三、留守儿童不良情绪的应对方法

(一)加强家庭教育

作为父母,应当明白孩子是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又应当是伴随着其成长的重中之重。对于留守儿童,父母除了需要给予生活常识的教育之外,更需要注重对他们的情绪问题进行疏导。当然除了语言上的疏导,父母身体力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若是父母在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之时,都能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去迎接挑战,并且能够对事情进行正确归因,就会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会促进孩子良性情绪的培育和养成,从而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监护人的责任感

1.关注留守儿童情绪变化。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应当对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有深刻认识。他们不仅需要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长需求,还需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发育问题,尤其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平日里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遇到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孩子理顺情绪、调节情感,从而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2.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一旦发现孩子情绪有任何波动或起伏后,及时与孩子的父母取得联系,告知其孩子的状况并与其共同商讨对策。在这样反复多次的交流中,不断探寻和摸索最适合监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3.加强与老师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增进与留守儿童老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状况,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情绪讯息,调整自己的引导方向,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三)改善提高学校的管理工作

现如今,各个学校都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面对留守儿童在与其他同学相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他们自身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学校已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在调查中就发现部分小学在健全和完善寄宿制的基础上,配备了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其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来帮助解决留守儿童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再次,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4],通过这样的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来共同制定教育策略[5]。

(四)呼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爱

如今,留守儿童已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而随着该群体数量的增多,留守儿童也便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光靠父母和学校还远远不够,国家和社会大众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不仅可以通过传媒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呼吁更多正能量,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大众的关爱[6]。例如;在各地方政府,尽可能地为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在就业单位中,为务工人员多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如提供假日让他们与其子女团聚,增加亲自见面和交流沟通的机会等。

[1]崔金凤.留守儿童情绪情感问题研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

[2]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25(10):15—19.

[3]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一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25—28).

[4]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2006,27(6).

[5]叶蜂,金绍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期刊网,2006(03).

[6]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2007,6(6).

[7]乔良,陈希宁,袁萍,等.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

[8]莫艳清.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3.

[9]刘晓慧,杨玉岩,哈丽娜等.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2012,15(10).

[10]赵红,罗建,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11-13.

[11]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2—80.

[12]Perris C,Jaeohsson L,Lindstr m H,et a1.Development of a newinventory assessing memories of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ur[J].Ac—ta Psychiatr Scand,1980,61(4):265—274.

[13]Kortenkamp K,Ehfle J.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 Involved withthe Child Welfare System:A National Overview[R].WashingtonD.C.:The Urban Institute,2002.

桂茹洁(1994-),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学生,硕士研究生,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教育)。

猜你喜欢
监护人监护情绪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情绪认同